風力發電公司控制室著火事故應急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87184
2023-11-13
15頁
58KB
1、風力發電公司控制室著火事故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1、目的22、適用范圍23、規定和程序33.1 應急工作原則33.2 應急組織機構33.3 危險源和風險評價33.4 預警行動43.5 信息報告43.6 應急響應43.7 應急結束53.8 信息發布53.9 后期處理53.10 保障措施53.10.2應急人員安全保障63.11事故調查63.12 培訓與演練64、職責74.1應急指揮機構的組成和職責74.2 職責94.3 應急情況下機構的運作方式94.4應急報告及通信保障105、危急事件的應對1062、危急事件的預防116.5控制室著火主要原因及措施:117、應急行動方案127.1 工作人員行動預案127.2疏散、撤離路線:137.3 消防隊行動預案138、生產維持和恢復方案148.5 應急預案的結束149、事件結束后預案的修改完善151、目的為預防控制室著火事件的發生,保證人員生命以及機組設備的安全運行,減輕因火災造成的傷害和損失,并能在危險發生后迅速有效控制火情,特制定本預案。2、適用范圍本應急預案適用于xx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控制室著火引起的突發性事件。3、規定和程序3.1 應急工作原則根據xx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現場情況,根據緊急情況(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公司制定以下專3、項應急預案。3.2 應急組織機構 成立公司應急預案編制小組,公司主管領導為組長,成員為各部門負責人及安全主管。公司主管領導確定編制任務及人員職責分工,安全生產部經理制定工作計劃,安全主管起草應急預案。3.3 危險源和風險評價控制室火災,多數是由于電氣線路和電器設備出現故障起火引燃可燃物所至。對安全運行造成嚴重的影響。而電氣線路故障大部分發生在電纜溝、電纜豎井,可燃裝修與主體建筑夾層中。火災初期,高溫煙氣沿洞槽流竄,不易覺察。3.3.1有害氣體多,煙霧濃。由于隔音、防濕、防塵、保溫等特殊要求,控制室采用了大量木材、塑料、合成纖維可燃裝修材料,著火后釋放出大量有害氣體,產生大量濃煙,給救人、滅火及4、疏散貴重設備物資帶來一定困難。3.3.2 火勢蔓延途徑多,燃燒快。 電纜火災蔓延途徑一般為:橫向是電纜溝,縱向是電纜豎井。 房間內部火災,煙火易沿吊頂、門、窗、走道向水平方向蔓延。 精密貴重量設備多,撲救難度大。許多設備,如:各種儀表、控制電纜、電腦、微機保護等精密貴重設備,安裝范圍廣,數量多,價值高。由于設備精密、貴重,在火災撲救過程保護設備儀器任務重,且一般不宜用水、泡沫滅火劑撲救,要盡可能使用氣體滅火劑撲滅火災,保護儀器設備。 鑒于部分設備運行的重要性,需帶電滅火時必須使用干粉滅火器進行滅火,在保護設備同時,要搞好個人防護,采取絕緣措施,確保滅火人員自身安全。根據控制室分布,可能著火的范5、圍分為:(1)控制室設備著火(2)控制室其他部位著火(非設備)3.4 預警行動 重大突發事件預防的原則為消除與預防。消除就是按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通過合理的設計和科學的管理,從本質安全上做到消除危險、危害因素。預防就是每年開展安全性評價、開展危險、危害因素辯識,并做好相應的整改工作。3.5 信息報告 接到預警電話后,應準確掌握時間的相關信息:事件的類型、發生事件地點,事件的原因、性質、范圍、初步判定的嚴重程度、事件對發電設備的影響程度、已采取的措施和其他相應對策、報告部門通信人員以及聯系方式等。3.6 應急響應 當確認重大突發事件即將或已經發生時,當值值長應立即通知指揮部做出6、響應。指揮部具體按照“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和統指揮、單元管理、專業處置的要求,確定預警級別。根據實際情況指揮、協調各部門以及公安、消防、醫療、物資、交通等急救部門的應急隊伍先期開展應急行動。3.7 應急結束 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在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恢復到安全狀態或者相關危險因素消除后,由總指揮根據公司突發事件應急工作領導組形成的決議,宣布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結束,通知本單位、周邊區域及其他有關人員,事故危險已解除。同時,現場應急指揮機構予以解散。3.8 信息發布 綜合管理部經公司領導批準負責突發事件的信息發布工作,信息發布應當及時、準確、客觀、全面,發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權發布、散發新聞稿、7、組織報道、接受記者采訪、舉行新聞發布會等,其他各部門員工未經授權不得隨便對外發布信息和發表評論。3.9 后期處理后期處置。積極穩妥、深入細致地做好善后處置工作。突發事件中的傷亡人員、應急處置工作人員,人力資源部、工會要按照有關規定給予撫恤、補助或補償;緊急調集有關單位的物資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能及時調撥救助資金和物資進行補充;隨后配合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做好疫病防治和環境污染消除工作,并督促有關保險機構及時做好單位和個人損失的理賠工作。3.10 保障措施通訊和信息保障 生產部負責全廠固定電話通訊;綜合管理部負責全公司計算機網絡正常暢通。各級管理人員手機24小時開機。有關部門對講機經常完好備用。3.108、.2應急人員安全保障各應急組織成員要加強必要的防護裝備的配備,要掌握危險源的辨識,聽從應急辦公室指揮進出應急現場,且加強自身的安全防護。各應急組織成員每年應定期參加相關急救知識的培訓,要熟練掌握心肺復蘇法及消防器具的正確使用。3.11事故調查發生致使公司大面積停電事故之后,應按照公司有關規定進行事故調查。事故調查應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客觀、公正、準確、及時地查清事故原因、發生過程、恢復情況、事故損失、事故責任等,提出防范措施和處理意見。3.12 培訓與演練應急人員培訓。安全生產部利用所有資源,建立突發事件應急救援宣傳、教育和培訓體系,針對各種應急人員與應急小組組織各種形式的培訓,保證9、應急人員來之能戰,戰則能勝。 各部門的培訓工作必須把應急培訓放在重要位置,使員工掌握應急知識與技能,尤其是工作中接近于靠近危險源的員工,真正使其了解潛在危險的性質和健康危害,掌握必要的自救知識了解預先制定的主要及備用疏散通道;安全生產部應組織有關單位開展應急救援與預案演練工作,使應急人員更清晰明確各自職責和工作程序,提高協同作戰的能力。同時對演練進行評估與總結。預案的演練每兩年全面進行一次演練,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組合或單項演練。4、職責4.1應急指揮機構的組成和職責應急指揮小組:組 長:xx副組長:成 員:應急指揮小組的職責(1)控制室發生火災事故后,應根據事故報告立即按本預案規定的程序,組織力10、量趕赴現場進行事故處理,使損失降到最低限度。(2)負責向上級部門報告公司的事故情況和事故處理進展情況。(3)組織各應急小組按職責分工,趕赴現場撲救火災。按照救人第一,保主設備的原則,確保安全停機,避免重大設備損壞事故,力爭把火災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的維持設備運行。(4)火災撲救過程中,小組全體成員要盡職盡責,聯絡渠道要明確暢通,聯絡用語要規范。(5)對事故發生的現象、設備損壞情況和火災事故處理經過要詳細記錄清楚,為事故調查準備好原始資料。(6)組織提供事故恢復所需要的備品備件,事故處理和恢復所必需的生產車輛,組織實施事故恢復所必須采取的臨時性措施。(7)組織對火災事故(11、發生原因、處理經過、設備損壞和經濟損失情況以及責任劃分等)的調查,完成調查報告的編寫和上報工作。(8)火災事故應急處理的終止:以所有被關閉設備及損壞設備均恢復正常運行為事故應急處理的終止點。各專業應急小組(1) 滅火行動組組 長:副組長:成 員:義務消防隊員職 責:負責火場偵察,提出火災撲救建議,執行現場最高指揮的火災撲救命令,搜救被圍困人員及貴重物資,實施有效的滅火,協助火災原因調查。(2)安全救護組組 長:成 員:司機職 責:負責組織醫務人員及時搶救護理火場受傷人員,必要時聯系地方醫院請求援助。(3)后勤保障組 組 長:組員:綜合部員工職 責:負責保障火場所需物資供給,確保火場供水和照明用12、電,保證火場參戰人員的伙食供應及其他物資運輸。(4)事故調查組: 組 長: 副組長:安全專工職 責:及時趕到火場掌握第一手資料,負責調查火災發生原因、損失程度、事故分析、責任劃分,情況通報,提供整改和處理意見。4.2 職責總指揮:組織指揮控制室著火的應急救援工作。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安全生產部經理:負責審核安全措施是否完善,監督相關規程、制度、措施的實施;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件處置工作。負責組織滅火、警戒、治安保衛、疏散、道路管制工作。運行值長:負責組織制定緊急情況下的安全、技術措施、協調設備搶修事宜;總結應急事件的處理過程及預案修改工作。 運行班長13、:負責組織人員做好事故現場的各項安全措施;負責組織事故現場的清洗、監護工作。4.3 應急情況下機構的運作方式我公司各職能部門和部門職工都負有事故救援的責任,各救援專業隊伍,是各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務主要是擔負我公司各類應急事故的救援及處置。應急情況下的運作方式:組織救援專業隊伍,其組成及分工如下:.1通信聯絡隊:由安全生產部、綜合部組成,每個部門出一人。負責人:運行當值值班長。負責各隊之間的聯絡和對外聯系通信任務。.2消防治安隊:我公司義務消防隊(全體消防員)、市消防隊。負責人:安監部部長。擔負滅火、人員疏散、交通管制、現場保衛等任務。.3搶險搶修隊:由相關安全生產部職工組成。負責人:運行14、值長。擔負搶險搶修指揮協調。危險區設好警戒線,并掛好標示牌。4.4應急報告及通信保障應急報告、應急指揮渠道(1)控制室著火事故發生后由第一發現災情的人員立即打電話向安全生產部報告,安全生產部接到報告后同時向生產副總經理報告,由生產副總經理根據情況,發布命令啟動執行本應急預案。生產副總經理立即通知滅火行動組趕赴現場,同時通知其他行動組到位,緊急啟動本預案,各就各位,組織事故的應急處理。(2)生產副總經理立即匯報總經理,并通知有關部門領導組織所轄部門緊急啟動本預案,各單位人員接到命令后,要迅速安排人員各就各位。應急通信保障通訊聯系電話按本公司下發的電話號碼執行。在事故發生后,通訊應急小組,要確保通15、訊電話的暢通。5、危急事件的應對5.1為了有效搶救被圍或者受傷人員、主要設備和重要物資,救援人員平時除生產技術人員以外,專職消防隊員和廠義務消防人員應具有處理控制室著火應急的消防知識,具有一般的電氣、電纜知識。發生火災時要在電氣人員的指導下科學組織施救。5.2公司財務部應在經理的統一安排下準備足夠的應急突發事件的儲備資金,做好處理突發事件的早期預算。5.3救援物資應常備。防護服,防毒面具,專用的消防器材、器具必須保存在指定的倉庫內,專人保管,隨時可以調用。重要生產場所必須備有足夠數量的防毒面具和必要的防護用品,以供應急之需。6、危急事件的預防6.1在重要生產場所著火事故發生期間,要按照防止電力16、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要求和風場運行規程,以及保人身、保電網保設備以及重要物資器材的措施要求,分析和預測事故發展可能帶來的災難性的后果,預先采取有針對性地措施進行防范。6.2各部門各單位的領導和技術人員要群策群力,要識大體、顧大局,針對事故的情況及時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6.3各應急小組要明確事故處理的重點,重點是保人員的安全,保主要設備和貴重物資的安全,防止事故擴大。6.4在事故發生后,立即判明事故原因,立即將無關人員疏散或者轉移,及時報告,請求支援。控制室著火的預防:6.5控制室著火主要原因及措施:著火原因:(1)設備接線端子、內部部件過熱引起著火(2)照明異常引起著火(3)其他17、設備意外著火防止主控室著火事故的措施:(1) 運行人員定期對設備進行巡視,發現設備異常過熱及時通知檢修人員處理。需要停運設備及時聯系值班長停運。(2) 檢修人員定期對設備進行巡檢,發現缺陷及時處理,杜絕出現因不及時處理從而導致事故發生。(3) 發現控制室照明回路著火時,及時切斷照明電源。聯系檢修處理。(4) 控制室其他外置設備(電腦、空調等)著火,及時切斷設備電源,利用就地滅火器進行滅火。7、應急行動方案7.1 工作人員行動預案(1)當主控制室發現火警,值班人員應迅速打電話,向義務消防隊報警,報告火警具體位置、火勢大小及基本情況等,并派專人迎接消防隊員并提供火災情況介紹。(2)控制室發生火災,18、值班員除報警外,應及時將情況向相關領導報告。并根據情況及時切斷相關設備電源,采取緊急隔停措施準備。(3)在發生小火時,工作人員要利用區域內常規滅火器(干粉或氣體滅火器)進行撲救。控制初起火災,防止火勢蔓延。(4)根據火勢情況立即啟動自動報警滅火裝置。(5)在消防隊未達到火災現場前,臨時滅火指揮由當班主要負責人擔任。不允許不熟悉設備的人員組織指揮滅火。(6)消防隊到達火場時,臨時滅火指揮人應立即與消防隊負責人取得聯系并交待失火設備現狀和運行設備狀況,然后協助消防隊負責人指揮滅火,并提供技術支援。(7)控制室內發生大面積火情,人員無法進行生產工作時,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接到現場最高指揮人員的撤離命19、令后,有組織的進行人員、物資疏散。7.2疏散、撤離路線:控制室發生火災,人員應在當班值班長的組織下,根據火災發生的具體位置,從離火源較遠的門撤離至樓下等待。疏散撤離完后,應對人員進行清點,認真核對,確保被困人員全部撤出。7.3 消防隊行動預案(1)專職消防隊接到報警,應根據火災性質出動一臺干粉消防車,一臺水罐消防車趕赴火場,到達火場后應立即與當班負責人和技術人員取得聯系,了解火場情況及采取措施情況,人員、設備、電源情況。(2)根據火場情況,出動一個滅火組佩戴好個人防護器材,利用常規滅火器“干粉”、二氧化碳、“1211”滅火器實施滅火,控制火勢。(3)根據火場情況,出動一個滅火組利用干粉、氣體滅20、火器進一步控制火勢,防止火勢蔓延,疏散人員和貴重物資,保護其他設備。(4)參加滅火的人員在滅火過程中要采取相應的個人防護措施,防止燒傷或燃燒中產生的氣體引起中毒、窒息,防止觸電。(5)如火災難以控制,火場總指揮應下達請求地方公安消防隊支援命令。由綜合部與公安消防隊取得聯系,請求增援。公安消防隊到達火災現場后,應立即向火場總指揮報告,接受增援命令。滅火行動組立即將具體情況向公安消防隊匯報,根據火場實際情況,增強、調整滅火作戰力量,以確保人員、電網、設備安全,采用協同作戰,內外夾擊,上下合攻的形式撲救火災。(6)各行動小組按職責要求迅速果斷的采取相應措施,組織疏散、搶救主要設備和重要物資、搶救傷員21、,做到有條不紊,忙而有序的8、生產維持和恢復方案8.1控制室發生火災事故后,運行值班人員在人身安全不受危害的情況下要堅守本職崗位,確保設備運行。8.2 及時清掃現場,并根據實際情況,恢復啟動相關設備。作好更換損壞設備,恢復設備運行工作,同時注意操作安全。8.3 恢復設備運行過程中,義務消防員必須對現場進行監護,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至設備完全恢復正常。8.4 根據現場恢復情況,由生產副總經理宣布事故應急處理情況終止,一切恢復正常。8.5 應急預案的結束當危急事件結束后,由生產副總經理宣布結束,各項生產管理工作進入正常運作。在生產副總經理指揮下,調查本事件發生的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9、事件結束后預案的修改完善9.1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組織相關部門對本應急預案進行分析及修編,檢查預案中是否存在疏漏,對預案進行修改完善。9.2為了使預案更加符合實際,更具有操作性,結合生產實際和運用情況,每年審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