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變電公司人身傷亡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87349
2023-11-13
17頁
102KB
1、送變電公司人身傷亡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1 總則11.1 編制目的11.2 編制依據11.3 適用范圍12 事件特征12.1 事件分類12.2 危險源分析23 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23.1 應急組織機構23.2 應急組織機構職責34 應急處置34.1 現場應急處置程序34.2 現場應急處置措施44.2.1 普遍狀況44.2.2 中毒64.2.3 骨折6 擠壓傷64.2.5 凍傷74.2.6 溺水74.2.7 高溫中暑74.2.8 有害氣體中毒75 注意事項86 附件96.1 項目部事2、故現場應急工作組成員的聯系方式106.2 公司應急指揮機構成員、應急聯絡單位聯系方式116.3 應急物資裝備名錄(清單)(此部分內容由各項目部根據實際配備自行填寫)126.4 關鍵的路線、標識和圖紙(此部分內容由各項目部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補充)136.5 相關文件141 總則1.1 編制目的為正確、有效和快速地處理xx送變電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在建工程施工項目部人身傷亡事故,最大程度地減少人身傷亡事故造成的影響和損失,特制定本預案。1.2 編制依據本預案依據以下法律法規、標準制度及相關文件,結合公司實際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主席令第70號)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主席令第693、號)電力企業現場處置方案編制導則(試行)(國家電監會電監安全200922號)電力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法制辦征求意見稿) 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 6441-1986)xx基建安全管理規定(xx20101020號)xx應急管理工作規定(xx安監2007110號)1.3 適用范圍本預案指導公司各施工項目發生人身傷亡事故的應對和處置;指導各項目部人身傷亡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的編制。2 事件特征2.1 事件分類人身傷亡事故,是指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人身傷害、死亡,包括生產性急性中毒、食物中毒、交通事故、自然災害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公司項目部施工現場涉及到的主要人身傷亡事故包4、括(因垮(坍)塌、火災、爆炸、觸電、機械設備、急性傳染病、食物中毒等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已獨立編寫,故本處置方案只涉及上述類型之外的人身傷亡事故):(1)物體打擊:上、下交叉作業安全措施不當,安全設施不規范、個人防護用品使用不當、物體墜落導致人身傷亡;(2)車輛傷害:職工在生產區域內遭遇場內機動車輛或其他車輛傷害,導致人身傷亡;(3)高處墜落:安全設施不合格、違章作業,造成人員墜落;(4)起重傷害:起重機械或起吊物體在運行或起吊過程中造成人身傷亡;(5)其他傷害:包括摔傷、扭傷、挫傷、凍傷、野獸咬傷等。2.2 危險源分析輸變電工程施工具有分布廣、地形復雜、環境惡劣、作業面小、高度高等特點,因此5、不僅有其他電網設備作業存在的觸電、物體打擊等方面的危險因素,而且有高處墜落、溺水、動物傷害等輸變電工程作業特有的一些危險因素,都易造成人身傷亡事故。3 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3.1 應急組織機構各項目部須成立人身傷亡事故現場應急工作組:組長:項目經理副組長:項目副經理、項目總工程師、安全主管組員:安全員、技術員、施工現場負責人及相關人員3.2 應急組織機構職責(1)組織制定本項目部人身傷亡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2)將應急管理機構(包括通訊方式)上報工程公司備案;(3)在工程開工后或每年至少要組織項目部進行一次人身傷亡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應急救援知識培訓和應急演練;(4)組建人身傷亡事故應急救6、援隊,并對成員進行培訓,作業人員應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并經考試合格;(5)制定并落實經費保障、醫療保障、交通運輸保障、物資保障、治安保障和后勤保障等措施,確保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6)建立值班制度,將值班人員及通訊方式公布,并確保通訊暢通;(7)事故發生后,啟動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組織應急救援,服從上級應急管理機構的指揮;(8)及時掌握現場應急處置情況,并上報工程公司;(9)展開事故原因調查,并就該次事故總結經驗教訓;(10)有針對性地落實整改措施,避免事故再次發生。4 應急處置4.1 現場應急處置程序4.1.1 項目部在施工生產及相關活動中發生觸電事故時,應迅速報告事故現場應急工作組,7、工作組人員應迅速、準確地詢問以下事故相關信息:(1)事故的類型、發生時間、發生地點;(2)事故的原因、性質、范圍、嚴重程度;(3)受傷人員受傷部位、嚴重程度、典型癥狀,傷員情況、人數等;(4)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他應對措施;(5)報告單位、聯系人員及通訊方式等。4.1.2 事故現場應急工作組根據事故情況,立即啟動本處置方案,依照方案指示開展現場應急處置及傷者救援。4.1.3 處置方案啟動后,應急工作組應立即趕赴現場,進入工作狀態,組織人員疏散,對受傷人員進行緊急救護,嚴格履行各自職責。4.1.4 迅速與醫療急救中心(醫療部門)取得聯系,方便進行人員救治。4.1.5 將現場救護、處置情況及時上報8、工程公司。4.1.6 做好傷者及事故現場的善后處理工作。4.1.7 調查事故原因,并采取措施整改,避免事故再次發生。4.2 現場應急處置措施應急工作組及救援人員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開展具有針對性的處置措施。4.2.1 普遍狀況4.2.1.1 起因物、致害物明確,無發生群傷事故的可能,且不影響運行設備正常運行的事故,如物體打擊、起重傷害、車輛傷害、倒桿塔等人身傷害事故發生時,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維護正常的生產運行,同時根據需要在事故現場設置隔離,并指派人員到現場進行巡視,防止運行設備受到影響。救援工作中根據事故實際情況,采取措施,盡快控制起因物、致害物的狀態,在盡量保護事故現場的前提下,使其恢復至9、無害狀態。4.2.1.2 創傷急救(1)搶救前先使傷員安靜躺平、判斷全身情況和受傷程度,如有無出血、骨折和休克等;(2)體表出血時應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過多而休克;(3)為防止傷口感染,應用清潔布片覆蓋。救護人員不得用手直接接觸傷口,更不得在傷口內堵塞任何東西或隨便用藥;(4)搬運時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腰部束在擔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運傷員時頭部在后,上樓、下樓、下坡時頭部在上,搬運中應嚴密觀察傷員,防止傷情突變;(5)傷口出血呈噴射狀或涌出鮮紅血液時,立即用清潔手指壓迫出血點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斷,并將出血肢體抬高或舉高,以減少出血量;(6)對四肢動脈出血,用繃帶或三角巾勒緊止血10、時,可在傷口上部用繃帶或三角巾疊成帶狀勒緊止血(第一道綁扎做墊,第二道壓在第一道上面勒緊)。4.2.2 中毒組織專業人員迅速判斷引起中毒的有毒物質,及時向醫療救護人員提供相關信息,以便醫療救護人員準確施救。救援工作中要保證救援人員正確佩戴個體防護用品,如防毒面具等,再實施救援,救援過程要設專人監護、指揮。4.2.3 骨折(1)肢體骨折可用夾板或木棍、竹竿等將斷骨上、下方兩個關節固定,也可利用傷員身體進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動,以減少疼痛,防止傷勢惡化。開放式骨折且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凈布片覆蓋傷口,然后速送醫療救護部門救治,切勿將外露的斷骨退回傷口內。在發生肢(指)體離斷時,應11、進行止血并妥善包扎傷口,同時將斷肢(指)用干凈布料包裹隨送,最好在低溫(4攝氏度)干燥保存,切忌用任何液體浸泡;(2)若懷疑傷員有頸椎損傷,在使傷員平臥后,可用沙土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頭部兩側使頸部固定不動。必須進行口對口呼吸時,只能采用抬頰使氣道通暢,不能再將頭部后仰移動或轉動頭部,以免引起截癱或死亡;(3)腰椎骨折應將傷員平臥在平硬木板上,并將腰椎軀干及兩側下肢一同進行固定,預防癱瘓,搬動時應熟人合作,保持平穩,不能扭曲腰部。 擠壓傷(1)應盡早搬出或松解擠壓處,并盡快將傷員移交安全地帶;(2)有傷口時應包扎傷口,懷疑有骨折時或肢體腫脹時,予以夾板超關節固定。4.2.5 凍傷將傷者身上潮12、濕的衣服剪去后,用干燥柔軟的衣物覆蓋或將凍肢立即浸泡在40-42攝氏度的溫水中20-30min,至凍區組織軟化,皮膚轉紅。對顏面部凍傷,可用42攝氏度的溫水浸濕毛巾,進行局部熱敷。在無溫水的條件下,急救者可先將凍肢立即置于自身或被救護者的溫暖部位,嚴禁烤火、搓雪、冷水浸泡或用力捶打受傷部位,受凍時間超過24h者,不宜復溫。4.2.6 溺水(1)發現有人溺水應設法迅速將其從水中救出,呼吸心跳停止者用心肺復蘇法堅持搶救;(2)口對口人工呼吸因異物阻塞 發生困難,且又無法用手指除去時,可用兩手相疊,置于臍部稍上正中線上(遠離劍突)迅速向上猛壓數次,使異物退出,但也不可用力太大。4.2.7 高溫中暑發13、現有高溫中暑者,應立即將中暑者從高溫或日曬環境中轉移到陰涼避風處休息。用涼水擦浴,濕毛巾覆蓋身體,電扇吹風,或在頭部置冰袋等方法降溫,并及時給中暑者口服鹽水。嚴重者送醫療救護部門治療。4.2.8 有害氣體中毒(1)懷疑可能存在有害氣體時,應立即將人員撤離現場,轉移到通風良好處休息,搶救人員應在做好自身保護(如現場毒物濃度很高應戴防毒面具)后,才能執行施救任務,將中毒者轉移到空氣新鮮處;(2)對已昏迷中毒者應保持氣道通暢,解開領扣、褲帶等束縛,注意保溫或防暑,有條件時給予氧氣吸入。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并聯系醫療救護部門救治。(3)迅速查明有害氣體的名稱,供醫療救護部門及早對癥治療14、。(4)護送中毒者要取平臥送,頭稍低并偏向上側,避免嘔吐物進入氣管。4.3 事件報告流程4.3.1 環境污染事件發生后,現場人員向項目部事故應急工作組報告事故發生時間、地點、范圍和已經采取的措施等;4.3.2 項目部事故應急工作組向工程公司匯報事故應急處置進展等情況。4.3.3 工程公司根據相關規定,向公司安全監察處報告。5 注意事項(1)現場作業人員應該定期接受培訓,以應對事故現場的各類應急處置工作。(2)生產現場和經常有人工作的場所應配備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應指定專人對這些急救用品經常檢查、補充或更換。(3)事故現場人員向項目部事故應急工作組匯報信息,必須做到數據源唯一、數據準確、及時15、。(4)緊急救護要爭分奪秒,就地搶救,動作迅速,果斷,方法正確,有效。(5)在現場緊急救護的同時,應立即與急救中心或附近醫療救護部門取得聯系,請求給予進一步救治的指導與幫助,在醫務人員未到達前,不應放棄現場搶救,不能僅根據傷員沒有呼吸與脈搏就擅自判定傷員死亡,放棄搶救,更不能放棄現場急救而直送醫院。(6)創傷急救原則上是先搶救,后固定,再搬運,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傷情加重或污染,需要送醫療救護部門治療的,應在立即做好保護傷員的措施后再送醫院救治。(7)擠壓傷傷員的患肢嚴禁抬高、按摩、熱敷。6 附件6.1 項目部事故現場應急工作組成員的聯系方式6.2 公司應急指揮機構成員、應急聯絡單位聯系方式616、.3 應急物資裝備名錄(清單)6.4 關鍵的路線、標識和圖紙6.5 相關文件6.6 其他附件附件:6.1 項目部事故現場應急工作組成員的聯系方式項目部名稱姓名職務聯系電話備注XXX項目部項目經理事故現場應急工作組組長項目副經理事故現場應急工作組副組長總工程師安全主管安全員事故現場應急工作組組員技術員施工現場負責人6.2 公司應急指揮機構成員、應急聯絡單位聯系方式單位姓名職務聯系電話備注xx送變電公司楊毅分管副總經理2502安全監察處宋岷山處長2400第X工程公司經理安全組組長當地醫療救護機構6.3 應急物資裝備名錄(清單)(此部分內容由各項目部根據實際配備自行填寫)應急物資/裝備名稱型號數量存放地點負責人(聯系電話)備注6.4 關鍵的路線、標識和圖紙(此部分內容由各項目部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補充)6.4.1現場處置方案所適用的場所、設備一覽表、分布圖6.4.2 應急救援指揮位置及救援隊伍行動路線6.4.3 疏散路線、重要地點等標識6.4.4 相關平面布置圖紙、救援力量的分布圖紙等6.5 相關文件6.5.1 與本預案相關或相銜接的應急預案名稱xx送變電公司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