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公司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87449
2023-11-13
17頁
168.02KB
1、生物科技公司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一、目的、范圍、指導思想、原則41目的4 2 范圍43 指導思想44 原則4 二、基本情況4三、危險目標及其危險特性51 危險目標52 危險目標的危險特性及對周邊的影響5 23危險目標發生泄漏后對周邊的影響。5五、 發生火災爆炸事故的原因及火災特點5 5.1 火災事故的原因及火災特點5 5.1.1 火災事故的原因55.1.2火災爆炸事故的特點6六、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成人員及職責66.1 組織機構66.2 各級職責7七、 應急救援原則、程序7 2、7.5 注意保護受傷人員的創面。7八、報警、通訊及聯絡方式98.4 應急救援指揮部主要人員及相關部門聯系電話9九、應急搶險救援措施9一、 危害特性:9二、急救措施:10三、現場處理措施:10一、危險特性:10二、急救措施:10三、現場處理措施:11罐區11一、危險特性11二、急救措施11三、泄漏處理措施11甲醇應急處理措施11一、危害特性:11二、急救措施:11三、泄漏處理措施:11乙醇應急處理措施11一、危害特性:11二、急救措施:12三、泄漏處理措施:12甲苯應急處理措施12一、 危害特性:12二、 急救措施:12三、泄漏處理措施:12一、危害特性:12二、 急救措施:13三、泄漏處理措施3、:139.1 車間、重大危險源區發生火災爆炸時的應急搶險救援措施13十、應急救援保障131*114十一、人員疏散、撤離15 11.1 事故現場人員清點,撤離方式、方法15 11.2 周邊區域的單位、村組人員的疏散方式、方法15十二、 危險區的隔離15十三、 受傷人員現場救護、醫院救治15十四、 預案分級響應條件15 14.1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立即啟動本預案:15十五、事故應急救援終止程序16十六、應急培訓計劃16 16.1 培訓目標16 16.2 培訓內容與時間16 16.2.3 各應急小組職責及任務。16 1十七、事故應急預案演練計劃1617.1 應急演練的目的166)其他需要解決的問題。14、717.2應急演練原則1717.3應急演練形式1717.4應急演練的內容171)預警與報告172)指揮與協調173)應急通訊174)事故監測175)警戒與管制176)疏散與安置177)醫療衛生178)現場處置179)后期處置1717.5 應急預案演練計劃17重大危險源事故應急專項救援預案為了加強對重大危險源事故的控制,搶救受害人員,指導員工防護和撤離,消除危害后果,降低危害程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消防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的有關要求,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危險化學品和處置廢棄危險化學品過程中可能發生火災、泄漏事故,造成或可能造5、成眾多人員的傷亡或形成社會災害性事故。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預案。一、目的、范圍、指導思想、原則1目的 為了加強對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人民生命、國家財產安全,保護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GB18218-2009、消防法和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制定本應急救援預案。 2 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公司在發生事故后實施應急救援的內容和要求。3 指導思想指導思想,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的原則,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實施救援搶險,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點,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社會穩定。4 原則原則:快速反應、統6、一指揮、單位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 二、基本情況本公司系有限責任公司,現有從業人員 230 人。湖北美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貿易、技術服務于一體的新建的高科技企業。公司主要從事醫藥中間體、獸藥中間體的開發與生產,主要產品有氟苯尼考、喹烯酮、喹乙醇、惡喹酸、帕托珠利、替米考星及沃尼妙林,獸藥中間體妥曲珠利及痢菌凈等。三、危險目標及其危險特性根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的要求,辨識出公司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為三級。1 危險目標貯罐區、液氯區、液氨儲罐、氫氣庫區2 危險目標的危險特性及對周邊的影響 21 -泄漏、燃燒產生出有毒有害氣體,人員吸入造成急性、7、慢性中毒事故 22-發生泄漏及燃燒造成環境污染。 23危險目標發生泄漏后對周邊的影響。3-泄漏的有毒有害氣體使處于下風方向人員中毒、窒息。 4-泄漏遇明火燃燒,造成巨大財產經濟損失。 5-對環境造成污染。四、危險目標周圍可利用的安全、消防、個體防護的設備、器材及其分布(列表)重大危險源可利用的安全消防設施:1、危險部位有緊急噴淋裝置。2、滅火栓、水帶、干粉滅火器、泡沫液3、個體防護設備器材:防毒面罩20套、防化服二套、空氣呼吸器二套。五、 發生火災爆炸事故的原因及火災特點 5.1 火災事故的原因及火災特點 5.1.1 火災事故的原因 5.1.1.1在卸車、運輸過程中,摩擦可能產生火花,引燃罐內8、混合氣釀成火災。5.1.1.2在卸車過程中,因違章操作造成泄漏事故。 5.1.1.3 在重大危險源區內作業時使用不防爆工具、移動通訊、電工具或明火等造成火災。 5.1.1.4 叉車使用過程中,由于鐵器相互碰擊,爆發火星與鋼瓶碰擊爆發火花引燃爆炸造成事故。5.1.1.5 重大危險源區內防雷接地裝置失效遇雷擊造成火災爆炸事故。5.1.1.6 在抽料過程中,未按操作規程操作會造成爆燃事故。5.1.1.7 地震時,罐體斷裂產生火花引燃一定條件下的甲醇蒸氣而造成火災爆炸事故。5.1.2火災爆炸事故的特點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發生火災、火勢猛烈、火焰溫度高、輻射熱強、氣浪大、蔓延速度快,往往會造成嚴重的火9、災事故?;馂奶攸c有以下幾種情況: 5.1.2.1 先爆炸后燃燒。這種情況是因為罐內充滿著大量的甲醇蒸氣與空氣的混合氣體,混合比達到爆炸極限范圍,遇明火或其它具有點燃能量的火花,就會瞬時爆炸,隨爆炸產生高溫并加熱醇液,使液面甲醇汽量迅速增加,在充足的空氣空間中進行猛烈的燃燒。罐火災發生爆炸,對罐體及其固定罐體上的滅火裝置,將導致極大的破壞作用,會造成罐頂蓋炸開,脫離罐體,使罐體變形或破裂,致使大量可燃液體流散,從而擴大蔓延燃燒范圍。 5.1.2.2 燃燒中爆炸。這種燃燒爆炸主要因為罐液面上的氣體空間,甲醇蒸氣濃度很高,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燃燒,在燃燒過程中,由于大量空氣吸入罐內,使甲醇蒸氣濃度達到爆10、炸極限范圍,就會在燃燒狀態瞬間發生爆炸。在罐火焰高溫的作用下,甲醇蒸氣壓力極劇增加,當這個壓力超過罐所能承受的強度極限壓力時,罐體就會發生物理性爆炸。 5.1.2.3 穩定性燃燒。罐內儲料液位較高,液面上的氣體空間的甲醇蒸氣與空氣混合濃度達不到爆炸極限范圍上下限以內,當遇到明火火源時,僅是在罐內液面上進行穩定的燃燒。如果液面上外界條件變化不大,達不到爆炸極限范圍,那么這種穩定燃燒將一直延續到油面燃完為止。 5.1.2.4 爆炸后不再燃燒。罐內?;返臏囟鹊陀谄溟W點,而其蒸汽濃度又接近爆炸極限范圍內或罐內只有甲醇蒸氣的爆炸混合氣體,當遇到明火將引起爆炸,爆炸后罐內沒有可燃液體,所以不能繼續燃燒。11、 5.1.2.5 沸騰和噴濺。罐儲存?;?,粘度較大,導熱性能良好。若罐內底層積有水層或危化品內含有水份,當在燃燒過程中,由于高溫火焰影響,熱波傳遞速度大于燃燒速度,使水遇熱汽化,會形成一般有一定壓力的水蒸汽,從罐內沸騰而沖出,使罐內發生燃燒后的料液沸騰或噴濺,這種現象危害性很大。六、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成人員及職責6.1 組織機構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廣、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公司成立了重大危險源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在公司安委會的統一組織、統一指揮下,協同作戰、共同完成事故應急救援任務。領導小組組長由安委會主任擔任,副組長由副擔任,成員由全體安委會成員和義務消防隊員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12、公室,xx負責辦公室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生產部。6.2 各級職責 6.2.1 總指揮長:負責事故現場總體協調及決策。當事故發生后,實施應急救援行動,當總指揮長不在場時依序由副總指揮長代替總指揮長行使指揮權。 6.2.2 現場指揮:負責組織指揮現場人員實施應急救援行動。總指揮長到達現場后,移交指揮權,服從總指揮長統一指揮。 6.2.3 通訊聯絡組:負責向公司應急指揮部報告,及時與當地公安部門、消防部門、急救中心取得聯系,同時負責現場的通訊聯絡任務;按事故現場指揮部命令告知公司周邊單位及村組人員撤離到警戒區域外。 6.2.4 后勤保障組:負責事故現場所需的各種搶險救援器材物資的供應和事故發生區域的13、救護工作,協助醫療衛生部門搞好受傷害人員的搶救;做好危險區域附近人員的疏散和重要物資搶險工作。 6.2.5 安全警戒組:負責設置警戒區域,組織人員撤離現場,并做好各類安全保障工作,協助周邊單位和群眾的安全疏散和撤離。6.2.6 應急搶險組:負責在指揮部的指揮下參加搶險救援,并負責組織當班人員在事故發生時將發生區域內的人員、物資搶救到安全地點,防止事態擴大。技術專家組:負責事故二次災害的對策。醫療救護組:負責實施救護工作。七、 應急救援原則、程序 7.1 先救人后救物,先控制后消滅。 7.2 服從命令,聽從指揮。 7.3 立即告知公司周邊群眾及無關人員疏散撤離到安全地帶,并迅速指揮撤離現場。 714、.4 發現有人受傷和中毒窒息時應立即進行搶救,并轉移至空氣新鮮的上風口處實施現場救援。 7.5 注意保護受傷人員的創面。7.6 將火災附近的易燃、易爆、有毒、腐蝕性的物品盡快轉移至安全地啟動救援體系儀式爆炸報警119接警(9:53) 企業內早期控制(9:52)出警確定作戰方案(10:00)現場偵察(9:58)對目標實施控制向指揮部匯報通知救援組附:應急救援程序圖: 緊急疏散現場急救火災撲救八、報警、通訊及聯絡方式 8.1發生火災爆炸事故,事故現場第一發現者應立即將事故報警器(電鈴)拉響。事故第一發現者首先報告公司總經理、生產經理、安全主管。當事故發生后,在火災擴大到不可控制時,必須向119報警15、。 8.2 指揮部根據事故類型立即啟動應急搶險預案,通訊聯絡員立即報告上級應急指揮部、消防部門、急救中心、當地政府、當地公安部門及周邊群眾。 8.3 報告內容:公司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將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企業名稱、交通線路、聯系電話、聯系人危險化學品的種類、數量、事故類型(火災、爆炸、有毒物質的大量泄漏等)周邊情況,需要與救援的人員、設備、器材等向有關部門報告清楚。8.4 應急救援指揮部主要人員及相關部門聯系電話姓 名職 務辦公電話職責手機董事長總指揮生產副總現場總指揮書記后勤保障辦公室主任通訊聯絡生產部經理安全警戒安全主管應急援救市消防中隊119市急救中心120政府安監局派出所 九、16、應急搶險救援措施操作過程中,操作人員應經常細心地檢查有無異?,F象,如有異常及時采取措施消除,以防止火災爆炸、泄漏事故的發生。緊急狀態及其處置措施合成一車間鄰胺工段液氨泄露應急處理措施一、 危害特性:輕度吸入氨中毒表現有鼻炎、咽炎、氣管炎、支氣管炎。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悶和胸骨后疼痛等。 急性吸入氨中毒的發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閥門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現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傷。其癥狀根據氨的濃度、吸入時間以及個人感受性等而輕重不同。 嚴重吸人中毒可出現喉頭水腫、聲門狹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脫落,可造成氣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濃度可直接影響肺毛細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腫。二、急17、救措施:如果患者只是單純接觸氨氣,并且沒有皮膚和眼的刺激癥狀,則不需要清除污染。假如接觸的是液氨,并且衣服已被污染,應將衣服脫下并放入雙層塑料袋內。如果眼睛接觸或眼睛有刺激感,應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20分鐘以上。如在沖洗時發生眼瞼痙攣,應慢慢滴入12滴04%奧布卡因,繼續充分沖洗。如患者戴有隱形眼鏡,又容易取下并且不會損傷眼睛的話,應取下隱形眼鏡。 應對接觸的皮膚和頭發用大量清水沖洗15分鐘以上。沖洗皮膚和頭發時要注意保護眼睛。三、現場處理措施:一是根據現場情況劃分警戒區處置車輛和人員一般??吭谳^高地勢和上風或側上風方向。二是處置人員的應采取必要的個人防護措施在處置泄漏或有關設備時應穿著隔18、絕式防化服佩戴空氣呼吸器。直接接觸液氨時應穿著防寒服裝。緊急時也可穿棉衣棉褲扎緊褲袖管并用浸濕口罩捂住口鼻。三是應迅速清除泄漏區的所有火源和易燃物并加強通風。如是鋼瓶泄漏處置時應用無火花工具盡量使泄漏口朝上以防液化氣體大量流淌。關閥和堵漏措施無效時可考慮將鋼瓶浸入水或稀酸溶液中或轉移至空曠地帶洗消處理。四是對泄漏的液氨應使用霧狀水、開花水流驅散。處置時應盡量防止泄漏物進入水流、下水道或一些控制區。五是如發生火災時應用霧狀水、開花水流、抗溶性泡沫、砂土或CO2進行撲救同時注意用大量的直射水流冷卻容器壁。若有可能應盡快將可移動的物品轉移出火場。若出現容器通風孔聲音變大或容器壁變色等危險征兆則應立即19、撤退合成二車間次氯工段液氯泄露應急處理措施一、危險特性:對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急性中毒:輕度者有流淚、咳嗽、咳少量痰、胸悶,出現氣管炎和支氣管炎的表現;中度中毒發生支氣管肺炎或間質性肺水腫,病人除有上述癥狀的加重外,出現呼吸困難、輕度紫紺等;重者發生肺水腫、昏迷和休克,可出現氣胸、縱隔氣腫等并發癥。吸入極高濃度的氯氣,可引起迷走神經反射性心跳驟停或喉頭痙攣而發生“電擊樣” 死亡。皮膚接觸液氯或高濃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傷或急性皮炎。慢性影響:長期低濃度接觸,可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可引起職業性痤瘡及牙齒酸蝕癥。二、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20、就醫?!狙劬佑|】: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心跳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術。就醫。三、現場處理措施: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立即進行隔離,小泄漏時隔離150m,大泄漏時隔離450m,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用管道將泄漏物導至還原劑(酸式硫酸鈉或酸式碳酸鈉)溶液。也可以將漏氣鋼瓶浸入石灰乳液中。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罐區雙乙烯酮應急處理措施一、危險特性易燃。蒸氣能21、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無機酸、堿、氨等催化劑作用下猛烈聚合,放出氣體使容器爆裂。液體接觸皮膚會造成灼傷;蒸氣能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統,并有催淚效應,嚴重的可引起肺水腫、肺氣腫,甚至窒息死亡。二、急救措施應使吸入蒸氣的患者脫離污染區,安置休息并保暖,嚴重者須就醫診治;眼睛受刺激、皮膚接觸者可用大量清水沖洗,嚴重者送醫院診治。三、泄漏處理措施切斷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倒至空曠地方掩埋;對污染的地面用肥皂或洗滌劑刷洗,經稀釋的污水放入廢水系統。甲醇應急處理措施一、危害特性:易燃,遇明火有著火、爆炸危險。吸入高濃度蒸氣能產生眩暈、昏迷、麻木、痙攣、食欲不振等癥狀。蒸氣與液體能嚴重損害眼睛和黏膜22、,甚至失明、死亡。二、急救措施:應使吸入蒸氣的患者急速脫離污染區,安置休息并保暖,如果呼吸停止,應進行人工呼吸,并送醫院急救。眼睛或皮膚接觸,應脫去污染衣服,用水沖洗15分鐘以上,嚴重者須就醫診治。誤服立即漱口,急送醫院搶救。三、泄漏處理措施:切斷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與手套。用水沖洗,經稀釋的污水放入廢水系統。乙醇應急處理措施一、危害特性:本品為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劑。首先引起興奮,隨后抑制。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發生于口服。一般可分為興奮、催眠、麻醉、窒息四階段。患者進入第三或第四階段,出現意識喪失、瞳孔擴大、呼吸不規律、休克、心力循環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響:在生產中長期接觸高濃度本品可引起鼻23、眼、粘膜刺激癥狀,以及頭痛、頭暈、疲乏、易激動、震顫、惡心等。長期酗灑可引起多發性神經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損害及器質性精神病等。皮膚長期接觸可引起干燥、脫屑、皸裂和皮炎。二、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流動清水沖洗。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就醫。【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三、泄漏處理措施: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24、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甲苯應急處理措施一、 危害特性:對皮膚、粘膜有刺激性,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時間內吸入較高濃度本品可出現眼及上呼吸道明顯的刺激癥狀、眼結膜及咽部充血、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胸悶、四肢無力、步態蹣跚、意識模糊。重癥者可有躁動、抽搐、昏迷。慢性中毒:長期接觸可發生神經衰弱綜合征,肝腫大,女工月經異常等。皮膚干燥、皸裂、皮炎。二、 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眼睛接觸25、】: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臼橙搿浚猴嬜懔繙厮咄隆>歪t三、泄漏處理措施: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丙酮的應急處26、理措施一、危害特性:急性中毒主要表現為對中樞神經系統的麻醉作用,出現乏力、惡心、頭痛、頭暈、易激動。重者發生嘔吐、氣急、痙攣,甚至昏迷。對眼、鼻、喉有刺激性??诜螅扔锌诖?、咽喉有燒灼感,后出現口干、嘔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癥。慢性影響:長期接觸該品出現眩暈、灼燒感、咽炎、支氣管炎、乏力、易激動等。皮膚長期反復接觸可致皮炎。二、 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疚搿浚貉杆倜撾x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三、泄27、漏處理措施: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9.1 車間、重大危險源區發生火災爆炸時的應急搶險救援措施 9.1.1 現場發現者用喊話或電子報警器方式向公司報警,同時停止作業,并迅速提起附近滅火器材對著火部位實施撲滅。 9.1.2 通訊聯絡員立即向應急指揮28、部報告事故情況,向119報警;報警后迅速組織自救迅速將危險物品轉移到安全場所;投入滅火戰斗。 9.1.3 現場指揮立即組織人員關閉閘閥、切斷電源、對著火部位實施撲救。當事故現場有人中毒窒息和受傷時,應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 9.1.4 現場安全警戒員迅速指揮無關人員和車輛撤離至安全地帶后,立即告知周邊單位人員及居民做好迅速撤離準備。并設立安全警戒線,保證救援車輛進出道路暢通。 9.1.5 當應急救援指揮部和公安消防隊到達現場后,現場指揮移交指揮權,服從統一指揮。十、應急救援保障10.1 消防器材配備、存放地點器材名稱型號數量分布防化服/2套罐區門口空氣呼吸器/2套罐區門口消防機651臺消防房地29、下消防栓659處烘房門口、倉庫、車間、花園等泡沫液1噸原料庫消防水帶6522根各消防栓附近推車滅火器32KG2具喹乙醇烘房防火毯1*120床各車間、原料庫干粉滅火器8KG69具喹乙醇22具、倉庫10具、氟苯尼考12具、電站2具、化驗室3具10.2 外部可利用資源緊急事件外部資源報警電話聯系電話到達時問火災、爆炸消防隊119企事業專職消防隊周邊消防設施及水源自來水公司人員受傷、中毒醫院12O治安或恐怖襲擊事件派出所110政府地震、洪災等自然災害政府抗災救災值班室10.3 應急資料信息資料名稱存放地點保管人消防設施配置圖安全辦xx工藝流程圖安全辦xx現場平面布置圖安全辦xx周圍地區圖安全辦xx危險30、區域劃分圖安全辦xx建構筑物結構圖安全辦xx氣象資料安全辦xx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安全辦xx互救信息資料安全辦xx十一、人員疏散、撤離 11.1 事故現場人員清點,撤離方式、方法 11.1.1 應急救援指揮部根據事故現場情況,確認有可能威脅現場人員安全時,立即發出撤離指令。 11.1.2 現場應急救援人員聽到撤離指令后,立即放棄不便攜帶的滅火器材、工具,按照警戒區內設置的應急疏散指示標志指示方向迅速撤離現場。(附現場應急救援人員撤離、疏散路線圖) 11.2 周邊區域的單位、村組人員的疏散方式、方法 通訊聯絡小組協助政府應急救援機構按政府應急救援預案進行疏散。十二、 危險區的隔離 12.1 31、公司應根據火災現場重大危險源的數量計算出發生爆炸事故時的死亡半徑、重傷半徑和輕傷半徑,將隔離帶或警戒線設定在輕傷半徑以外。 12.2 事故現場周邊區域道路的隔離或交通疏導由公安民警和武警戰士實施。 12.3 事故現場隔離區外設置明顯警戒隔離標志,并由警戒人員進行警戒。十三、 受傷人員現場救護、醫院救治 13.1 醫療救護組迅速將受傷人員抬、扶至隔離區外的安全地帶,立即對傷員進行急救。 13.2 急救中心救護人員到現場后,醫療救護組提供受傷人員的致傷信息、協助對傷員作進一步救治。如傷勢較重,應立即送至距事故現場最近的醫院進行搶救。十四、 預案分級響應條件 14.1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立即啟動本預案32、: (1)重大危險源區已起火燃燒;(2) 重大危險源發生大量泄漏;(3) 周邊發生火災。 14.2 當公安消防隊到達現場后,應急救援總指揮長匯報現場及救援情況,移交指揮權,服從公安消防統一指揮。十五、事故應急救援終止程序 15.1 當確認火源已全部撲滅,?;窡o外溢泄露跡象時,應急總指揮長宣布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結束。 15.2 由通訊聯絡組通知,解除全體應急狀態,清理事故現場,進行恢復。 15.3 外部救援隊伍及周邊人員解除應急狀態,由政府救援機構人員負責實施。十六、應急培訓計劃 16.1 培訓目標 16.1.1 應急救援人員熟悉掌握應急救援預案的內容、程序和實施方法; 16.1.2 了解掌握應33、急救援預案和實施程序變動情況; 16.1.3 提高應急反應組織各級人員警惕性和應急反應綜合素質。 16.2 培訓內容與時間 16.2.1 危險目標的基本情況,危害識別,應急措施。 16.2.2 火災撲救的方式、方法,應急救援器材使用操作技能。 16.2.3 各應急小組職責及任務。 16.2.4 應急響應條件、信號;如何啟動緊急報警系統,如何安全疏散人群等基本操作。 16.2.5 現場急救和傷員轉移等應急救援技能。 16.2.6對周邊人員進行應急響應知識宣傳及培訓; 1十七、事故應急預案演練計劃17.1 應急演練的目的1)檢驗預案。發現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34、。2)鍛煉隊伍。熟悉應急預案,提高應急人員在緊急情況下妥善處置事故的能力。3)磨合機制。完善應急管理相關部門、單位和人員的工作職責,提高協調配合能力。4)宣傳教育。普及應急管理知識,提高參演和觀摩人員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5)完善準備。完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技術,補充應急裝備和物資,提高其適用性和可靠性。6)其他需要解決的問題。17.2應急演練原則1)符合相關規定。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及有關規定組織開展演練;2)切合企業實際。結合企業生產安全事故特點和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組織開展演練;3)注重能力提高。以提高指揮協調能力、應急處置能力為主要出發點組織開展演練;4)確保安全有序。在保35、證參演人員及設備設施的安全的條件下組織開展演練。17.3應急演練形式應急演練應按照演練內容分為綜合演練、專項演練和現場演練,按照演練形式分為現場演練和桌面演練,不同類型的演練可相互組合。17.4應急演練的內容1)預警與報告根據事故情景,向相關部門或人員發出預警信息,并向有關部門和人員報告事故情況。2)指揮與協調根據事故情景,成立應急指揮部,調集應急救援隊伍和相關資源,開展應急救援行動。3)應急通訊根據事故情景,在應急救援相關部門或人員之間進行音頻、視頻信號或數據信息互通。4)事故監測根據事故情景,對事故現場進行觀察、分析或測定,確定事故嚴重程度、影響范圍和變化趨勢等。5)警戒與管制根據事故情景36、,建立應急處置現場警戒區域,實行交通管制,維護現場秩序。6)疏散與安置根據事故情景,對事故可能波及范圍內的相關人員進行疏散、轉移和安置。7)醫療衛生根據事故情景,調集醫療衛生專家和衛生應急隊伍開展緊急醫學救援,并開展衛生監測和防疫工作。8)現場處置根據事故情景,按照相關應急預案和現場指揮部要求對事故現場進行控制和處理。9)后期處置根據事故情景,應急處置結束后,所開展的事故損失評估、事故原因調查、事故現場清理和相關善后工作。17.5 應急預案演練計劃1)廠級應急預案演練:由公司應急指揮部負責實施,每年不少于一次。2)車間級應急預案演練:由各生產車間負責實施,每年不少于2次。3)班組級應急預案演練:由各班組負責組織實施,每季度一次。6.2.7培訓時間為每半年至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