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廠員工食品安全培訓工作、健康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88048
2023-11-14
16頁
46KB
1、食品廠員工食品安全培訓工作、健康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員工食品安全培訓工作制度1 辦公室根據各部門崗位的培訓要求和培訓需求,制定培訓計劃,經廠長批準后組織實施。2 人員培訓計劃包括:培訓性質、參加人員、時間安排、培訓內容、培訓方式、考核方法等。3 人員培訓內容:(1)質量法律、法規、規章;(食品安全法)(2)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審查通則; (3)產品標準、工藝規程等技術文件; (4)質量管理知識; (5)質量手冊;(6)專業知識、崗位技能及其它應知應會知識等。4 培訓方式 (1)參加各類培訓班2、講座; (2)送外部機構培訓; (3)邀請有關專家來本廠指導、講課; (4)自己組織培訓。5 對人員新上崗或轉崗,或由于技術文件更新,或新擴建項目等造成人員不適應工作時,各部門應及時提出人員培訓要求,辦公室及時組織培訓。6、 人員考核6.1辦公室每年年底組織對各部門和全體人員的工作實效(如質量部門工作實效、檢驗人員工作實效)進行考核,考核內容包括:德、能、勤、績和“應知應會”知識。6.2對考核不合格人員取消上崗資格,重新培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7、記錄 人員培訓計劃; 人員培訓記錄;人員考核記錄。二、員工健康管理制度1、健康規范:(1)凡感染或接觸傳染性疾病的人員不得參加工作。(2)流血時應對3、傷口采取正確的包扎方式,有嚴重割傷、燙傷或傷口感染的人員應避免從事接觸產品、原料、包材及水的工作。2、著裝規范(1)所有進入車間的人員都應穿著全套整潔的工作服裝,包括工作服、工作帽。(2)工作服上除了必要的拉鏈、搭扣外不應有其他裝飾,如領帶、紐扣、流蘇、針飾等,并隨時檢查、修補。3、職業健康檢查(1)我公司委托縣衛生防疫站進行職業健康檢查。(2)辦公室組織新進廠人員在一級安全教育期間去縣衛生防疫站進行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并將體檢結果登入新進廠人員體檢一覽表中。對身體異常的人員書面通知本人,并按規定妥善處理。(3)按國家規定時間間隔(一般為一年)對在崗期間員工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通知本4、人;對發現有職業禁忌或者存在所從事職業相關的健康損害的勞動者,廠部辦公室將其及時調離原工作崗位,并妥善安置。三、進貨查驗和記錄制度1、概述 按采購文件和進貨檢驗規定對進廠的原輔材料及包裝材料進行檢驗或驗證,確保符合規定要求。2、職責質檢科負責對采購物資的檢驗或驗證。3、采購物資進廠后,倉管員填寫申檢單交質檢科。4、質檢科組織質量檢驗或驗證,并予以記錄。5、當需要在供方處驗證時,質檢科按合同或協議中規定的驗證方法進行驗證。6、檢驗或驗證合格后,質檢科出具檢驗或驗證報告,由供方送貨人或供銷科負責辦理入庫手續。7、檢驗或驗證不合格時,質檢科出具檢驗或驗證報告,經廠長審批明確處理意見,在不影響產品生產5、質量的前提下,經廠長批準后,可經協商作降價處理,若協商不成的由供銷科負責辦理退貨或索賠手續,不合格的原材料要停止使用。8、檢驗或驗證記錄、報告及接收或拒收處理意見由質檢科存檔保管。9、記錄檢驗或驗證記錄;檢驗或驗證報告。四、食品添加劑管理和使用制度一、進貨管理制度1、進貨時索要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的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生產許可證、檢驗報告的復印件。2、在食品添加劑進貨臺帳中注明進貨時間、數量、用途、添加劑名稱、類別、復合添加劑所含成分、生產許可證號、執行標準、生產企業名稱、進貨發票編號、本批添加劑生產日期、保質期、采購員及保管員簽字等內容。二、使用管理制度1、使用食品添加劑時查看本添加劑是否適6、用于GB2760國家標準所示適用范圍。2、嚴格按照GB2760國家標準所示適用范圍及添加量使用。3、使用時在食品添加劑使用臺賬中注明進貨時間、數量、用途、批次、添加劑名稱、類別、最大使用量、實際添加量、生產企業名稱、添加劑生產日期、保質期、使用人簽字等內容。五、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一、為健全食品安全保障制度,明確食品安全責任,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保障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公司(廠)實際,制定本條例。二、適用范圍:本廠所屬區域內食品生產、銷售均適用本條例。三、本單位法定代表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對本廠區域內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負總責,統一領導、協7、調本廠區域內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協調機制和監督管理責任制。食品安全管理員負責食品安全日常工作。食品安全管理員由生產部廠長、班組長和質檢科科長及質檢員組成。四、廠依法領取營業執照并按國家法規要求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等經營食品的相關證件,其食品經營范圍與環境應當符合國家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五、食品生產銷售應當具備保障食品安全的設施設備和條件,遠離污染源,并符合國家有關食品安全標準。六、生產食品所用的原材料、添加劑從合格供應廠商名錄中挑選廠商采購,其質量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不得使用非食用性原、輔材料加工食品。禁止使用無品名、產地、廠名、生產日期、批號、規格、配方、保8、質期和食用方法等標識的預包裝食品和食品添加劑加工食品。禁止使用不合格原物料生產產品。七、建立健全的食品采購索證和臺帳制度。建立檢驗制度,設立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衛生和質量檢驗室,對其生產加工的食品按照產品標準和衛生、質量管理規定對本企業生產加工的食品實施出廠檢驗。檢驗合格后才準予出廠銷售。八、廠在采購、生產、銷售的全過程建立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實行標準化管理,實施從原材料采購、產品出廠檢驗到售后服務全過程的質量管理。九、做好食品初加工、貯藏和供應等食品加工過程的管理,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和衛生要求進行操作,確保食品不受污染。十、注重環境衛生管理,保持加工經營場所內外環境清潔。按照廠設備衛生管理制度落9、實設備、工器具和容器等清潔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污染。十一、按規定做好食品留樣工作。健全食品追溯制度,確保食品安全。十二、嚴格做好食品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和衛生知識培訓工作 ,每年一次送員工到衛生防疫站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后才能從事本公司的生產操作,凡患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包括病原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以及其他有礙食品安全疾病者不得從事食品生產。十三、明確內部衛生管理職責,組織開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糾。十四、生產人員必須做到工作前洗手消毒,勤剪指甲、勤洗澡、洗衣服。十五、本制度自2009年6月1日起執行。六、關鍵過程控制制度1、概述 根據食品質量安全要求設置關鍵質10、量控制點,實行強化管理,使其處于受控狀態,確保達到規定的質量要求。2、職責2.1生產主任負責工序質量控制和管理。2.2質檢科負責工序質量檢驗。2.3生產工人負責嚴格執行操作控制程序或作業指導書。3、 關鍵質量控制點的確定3.1關鍵質量控制點按以下原則確定: (1)屬于關鍵特性或導致致命缺陷的項目和部位; (2)工藝上有特殊要求或對后續工序有顯著影響的部位; (3)質量信息反饋中問題嚴重的項目或部位。3.2關鍵工序控制點由生產主任確定。生產主任分析工序能力,找出影響質量特性的主要因素,編制關鍵工序控制點明細表,在工藝流程圖上標出關鍵工序控制點,報廠長批準。4、關鍵工序控制點的管理4.1生產主任根11、據所生產不同類別的產品,制定關鍵質量控制點的操作控制程序或作業指導書,報廠長批準。4.2生產車間按關鍵工序控制點操作控制程序或作業指導書進行質量控制,做好操作記錄。4.3質檢科對關鍵工序控制點實施質量檢驗。七、產品出廠檢驗和記錄制度1、概述 出廠檢驗是產品出廠前對其質量狀況所進行的全面檢查,是全面考核產品質量是否符合規定要求的重要手段。本廠實施嚴格的出廠檢驗,嚴把產品質量關。2、職責 質檢科負責產品出廠檢驗工作。3、每批成品加工完成后,化驗員按產品標準進行抽樣檢驗,留樣一并抽齊。4、檢驗員按產品標準對產品進行檢驗,做好檢驗記錄。5、質檢科對各項檢驗記錄、報告進行分析,確認規定的檢驗項目均已完成12、,且結果符合要求后,出具成品檢驗報告。6、對檢驗合格的產品,質檢科簽發產品合格證,按規定進行包裝、標識,方可出廠。7、對檢驗不合格的產品,質檢科會同生產主任確定需采取的措施(如返工、降級、銷毀等),由車間主任實施。8、對經返工產品,質檢科重新進行檢驗,并予以記錄。經重新檢驗合格產品,質檢科簽發產品合格證,方可出廠。檢驗不合格嚴禁出廠。10、檢驗記錄、檢驗報告和產品合格證應齊全、清晰。檢驗記錄、檢驗報告由質檢科保存。11、對項目本廠沒有檢驗能力,每年委托縣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檢驗兩次,上半年、下半年各一次,具體時間由質檢科根據生產情況確定。八、產品標注標識制度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規范產品標識,引導企13、業正確地標注產品的標識,明示產品質量信息,保護企業、用戶、消費者的合法權益,GB7718和食品標識管理規定等規定,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產品標識是指用于識別產品及其質量、數量、特征、特性和使用方法所做的各種表示的統稱。產品標識可以要文字、符號、數字、圖案以及其他說明物等表示。第三條 預包裝食品的包裝上應當有標簽。標識應當標明下列事項。(一)名稱、規格、凈含量、生產日期、質量等級;(二)成分或配料表;(三)生產者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四)保質期;(五)產品標準代號;、(六)貯存條件;(七)產地;(八)生產許可證編號;(九)法律、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準規定必須標明的其他事項。九、食品安全14、事故應急處置制度為進一步加強本廠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積極有效地嚴防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應急處置反應迅速和協調能力,特制定本廠產品生產加工質量安全應急制度。(一)使用范圍本廠在事前無任何征兆,突然發生、突然暴露出來的產品中危及人身健康,引起社會、政府、媒體關注和人民群眾關切的產品質量安全事件時使用本制度。(二)工作原則產品質量安全應急處理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備結合、快速反應、措施果斷的原則。(三)組織領導成立質量安全應急處理工作小組,由廠長任組長,副廠長任副組長,質檢、生產、供銷負責人為成員。(四)現場應急處理工作內容產品質量問題報告后,在本廠產品生產15、加工業質量安全應急處理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工作小組應在第一時間,立即開展下列工作:一、先制定方案,發生問題事故應在二小時內單位及時向縣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二、快速查清“問題產品”的流向、批量、生產日期等情況,并責令相關車間立即停止生產“問題產品”和采取召回“問題產品”等措施,盡力縮小“問題產品”造成的影響。“問題產品”予以封存。三、組織相關人員或部門對突發事件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配合有關行政部門及時處理,減輕危害的發生;質量安全應急處理工作小組組成:組長:副組長:組員:十、不合格品召回制度1、目的為了通過對出廠前產品進行有效標識和記錄,并對售后的產品實施追蹤和臨控,使不符合質量要求的產品得以有效16、地回收和控制,確保售后產品食用的安全性,制定本制度。2、適用范圍本制定適用于對出廠前產品進行有效標識和對售后的產品實施追蹤和監控以及異常產品的召回。3、職責生產車間負責對生產各工序產品進行批次標識和記錄。質檢科負責出廠產品的檢驗。供銷科負責每批產品售后信息的追蹤及客戶投訴的調查驗證和記錄。4、工作程序檢驗人在每批產品裝運出廠前,對所有產品的標識和記錄進行核實,查看標識是否清晰完整準確,逐批做好產品裝運記錄并有效保存,以便日后查詢。供銷科詳細記錄每批產品銷向、品種、數量、批號以及顧客名稱、地址、電話、聯系人等相關信息,并及時將資料轉到質檢科;供銷科不定期(每季度至少一次)的進行電話走訪以便發現問17、題及時處理。因質量問題產生的投訴信息,供銷科按制度詳細了解,經核實后填寫書面記錄,送交廠長。對顧客反映的存在質量問題或缺陷的產品,供銷科接通知后,會同質檢科依據有關記錄立即對產品進行核實,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有效檢查,經確認后進行標識并依情況進行回收處理,并做好記錄(必要時對同批產品均進行有效檢查)。對在產品出廠前未發現異常,而售出后有關部門發現或懷疑存在質量問題或缺陷的產品,由供銷科上報廠長,同質檢科核實相關記錄,查找原因,并根據具體情況報經理(廠長)批準后按客戶要求進行處理。質檢科負責調查不合格產品的原因,并對實施效果進行驗證,以書面形式將有關情況上報廠長批示,并將處理結果及時反饋給客戶。負責回收控制人員及聯系方法地址:姓名:聯系電話: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