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工程建設項目危險源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88666
2023-11-14
9頁
107.67KB
1、鐵路工程建設項目危險源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項目危險源管理制度 XX電氣化局XX鐵路工程項目部為加強項目危險源監督控制,落實危險源監控責任,按照建設指揮部的要求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程序文件要求,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特制定本制度。項目部管理組織體系項目部領導小組設項目部和分部兩級領導小組1、項目部領導小組:(略)2、組織機構框圖:3.2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的職能及職責: 一、 辨識依據:結合本工程建設實際,為加強施工安全控制,除營業線、臨近營業線施工外,將危險性較大工程施工納入安全監控范圍。危險性較大工程施工(以下簡稱危險性施工)分為三級:(一)下列為I2、級危險性施工: 1、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已經行政許可,尚無技術標準的施工。2、起重吊裝工程:跨度超過60m,重量超過200t。3、大型、特殊結構橋梁的合攏。4、施工單位第一次承擔的II級施工項目的第一次作業。(二)下列為II級危險性施工:1、起重吊裝工程:跨度32m及以上的結構吊裝、架梁工程、重量超過150t單機起重吊裝工程、2臺以上起重機吊裝工程。2、跨越公路、河道的鋪軌、架梁和吊裝工程。3、深度超過8m的基坑(槽、溝)開挖圍護工程。4、高度超過8m或跨度超過18m的鋼結構、特殊結構拼裝、架設工程支撐系統。5、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鋼管混凝土系桿拱、鋼桁梁等特殊橋梁主體結構的施工工程。3、(三)下列為級危險性施工: 1、起重吊裝工程:跨度16m及以上的結構吊裝工程,重量80t以上吊裝工程和鋼結構安裝工程。2、開挖深度超過5m(含5m)的基坑(槽、溝)開挖圍護工程。3、地質條件、地下管線極其復雜的基坑(槽、溝)開挖工程或可能影響毗鄰鐵路、建筑物、構筑物結構、使用安全的基坑(槽、溝)開挖工程。4、安裝和拆除高度超過6m、跨度超過8m或跨越公路的現澆混凝土梁、板、拱等模板支撐工程。5、作業環境復雜、施工危險或影響周圍其它設施使用安全的安裝和拆除工程。6、毗鄰營業線的爆破工程及其它爆破工程。7、鋪軌、架梁工程。8、公司(指揮部)辦公會、交班會確定的其它危險性施工。二、辨識評價1、項目部4、在項目策劃與實施階段,對項目進行安全生產風險分析,排查、確定項目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險源,制定有效防范措施。采用科學、合理的危險源辨識方法,確認重大事故隱患,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安全評價,建立重大危險源、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工作檔案。根據工程進展情況和相關狀態的變化對危險源的控制進行動態管理。2、項目分部每月進行一次危險源排查,新開、復工項目或者遇有重大工序轉換等特殊情況,危險源發生變化時,要及時進行排查,并將排查、更新情況經本單位總工程師簽認并加蓋單位公章,報項目部安質部匯總。3、對排查出的危險源要進行風險評價,判定因素:(1)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2)不安全因素影響持續時間的長短或出現頻率的大5、小;(3)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三、控制措施1、項目部總工(項目部技術負責人)或項目分部總工程師組織相關人員編制危險源安全技術控制措施或專項施工方案。安全技術控制措施和專項施工方案應滿足以下原則:(1)應符合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和相關方的其他要求;(2)要進行充分評審,廣泛聽取意見,方案應附計算書和安全驗算結果。(3)應及時按規定逐級報上一級主管部門審批,并報監理單位進行審查,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總監理工程師簽字批準后實施。(4)符合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方案編制及專家論證審查辦法規定條款的,必須經專家論證。2、重大危險源控制措施應包括以下內容:(1)控制目標、指標、專項技術方案和管理方案(6、2)管理程序、規章制度與安全操作規程(3)對已有的一般控制措施的改進(4)針對性的培訓與教育(5)現場監測、信息、報告、預警與報警;(6)應急預案(7)監督與檢查(8)其他3、對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在建項目,應依照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06)的要求,編制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及時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學習,并對應急救援組織進行培訓和演練,做好演練記錄。預案制定后,要加強管理,根據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修改預案內容,提高預案的質量,以使其更加具體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要做好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一旦發生事故或遇到緊急情況,項目部或專業施工單位要完善信息報告制度,提7、高應急響應速度,要按規定啟動預案,快速有效的施救,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4、危險源工程(工序)施工實行公告制。項目分部在施工現場設置危險源公示牌,將即將要施工的危險源工程(工序)的內容以書面形式予以公告。根據工程進度及施工環境將危險源的名稱、位置、注意事項、作業時間、責任人等在工地醒目位置及時公示和更新,使每個施工人員都能及時了解。在易發故障和危險性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標志,必要時,設置聲、光或聲光組合報警裝置。5、加強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工作。項目分部在危險源工程(工序)施工之前,技術負責人或安檢員必須組織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并有書面記錄和8、雙方簽字;技術負責人應按專項施工方案向施工作業班組、作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作出詳細說明,并有書面記錄和雙方簽字,使作業人員掌握專項施工方案的技術要領。四、管理監控(一)監控所在重要危險源點全線有關到既有線、橋涵、路基、爆炸鍋爐等容易發生事故的項目重要危險源點列表如下:XX鐵路工程項目部一分部危險源控制表序號危險源名稱地點、里程負責人安全監管員備注1改造大萊龍線K364+900K368+068.08周海泉董佳琦2北膠萊河特大橋DK1+578.13DK2+212.53周海泉董佳琦3跨威烏高速公路特大橋DK8+996.785DK10+373.1喬林祥孔令劍4跨濰萊高速公路特大橋DK30+862.029、5DK33+141.135解清超張天宇5跨國道309及澤河特大橋DK34+068.61DK35+447.005解清超張天宇6跨青新高速公路特大橋DK42+912.615DK45+453.03李曉兵李巖7跨省道394中橋GDK49+253.41GDK49+366.58李曉兵李巖(二)危險源管理監控措施1、按照“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項目分部對危險源實施目標控制,做到防范措施、責任、人員、資金和整改時間“五落實”。工程技術部門對危險源負責制定相應技術控制措施;物資設備部門和辦公室負責落實危險源控制措施所需物資設備和人員。安質部門每天必須對危險源進行檢查。2、與危險源相關的施工作業開始前,由項10、目分部經理或項目分部技術負責人對危險源工程的施工措施按專項施工方案組織驗收,方案編制相關人員至少參加首次驗收,驗收后應及時形成驗收記錄臺帳。3、對危險源控制方案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檢查內容包括各項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安全措施落實情況;材料、機具、設備準備情況;人員教育培訓和技術交底進行情況;現場監測、數據分析、信息管理和預警報警體系建立情況;應急預案落實和培訓演練情況等。 4、危險源控制程序執行檢查納入現有管理制度進行控制人 員職責明確NY專項安全施工方案進行控制資金保證項目實施前危險源辯識風險評價是否重大危險源五、獎懲項目部對在危險源特別是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工作中成績突出,避免重大及以上事11、故發生的集體和人員,給與表彰和獎勵。對事故隱患排查不力、隱瞞不報、未采取防范措施或監控、整改不認真,導致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或對企業信譽造成重大影響的責任人,將進行嚴肅的處罰。附件:1、 工程安全隱患與風險評價結果一覽表2、重大危險源控制目標和管理方案3、施工現場重大危險源(危險性較大工程)公示牌附件1:. 工程安全隱患與風險評價結果一覽表單位(部門): JLB-CX05-01分項工程名稱序號作業/活動/內容/設施/場所安全隱患/危險因素可能導致的事故判別依據(ae)風險評價(LEC法)危險級別控制措施備注可能性L頻繁程度E發生后果C危險值D1122334455667182填表說明:1、風險評價12、的方法及參數的取值依照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程序;判別依據為a)最高管理層特別關注的危險事件且無適當控制措施的;b)違反法律、法規、預計可能導致死亡事故的;c)曾發生過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d)政府、業主等相關方抱怨強烈且合理的危險源;e)通過作業條件危險源評價打分法,總分大于210分高度危害的。2、風險等級判定:依據局重大事故隱患排查實施工作指導意見第二條規定3、控制措施:A:控制目標、指標、專項技術方案和管理方案;B:管理程序、規章制度與安全操作規程; C:對已有的一般控制措施的改進; D:針對性的培訓與教育; E:現場監測、信息、報告、預警與報警;F:應急預案;G:監督與檢查;H:其他。填表: 評價人: 確認人: 年 月 日 附件2:重大危險源控制目標和管理方案單位: 項目名稱:序重大危險源目標技術和管理措施直接責任人責任部門相關責任人責任部門子、分公司分管領導監控時限123編制: 年 月 日審核: 年 月 日批準: 年 月 日 附件3:當日重大危險源(危險性較大工程)公示牌年 月 日 公示人: 危險源名 稱危險源部位(位 置)可能發生的事 故防護措施班組責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