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橋工程企業高速建設項目環保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88854
2023-11-14
8頁
38KB
1、路橋工程企業高速建設項目環保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一、環境保護管理制度11、總則12、項目經理職責13、項目副經理職責14、總工職責2二、環境保護規劃制度2三、環保宣傳教育制度2四、重要環境因素、重大污染源評價制度3五、環境保護監督檢查制度4六、環境保護報告和監測制度6七、獎勵處罰制度6一、 環境保護管理制度1、總則1) 環境保護管理的依據是:國家、行業及地方政府的各項法律、法規、條例、標準以及上級有關規定、設計文件。2)項目部環境保護工作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誰污染誰治理”、“強化2、過程控制”的原則,實施“縱向管理責任到底,橫向管理責任到邊”的管理體系。2、項目經理職責1)負責貫徹執行國家、行業、地方政府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方針和政策。2)負責本項目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保持和實施。3)負責組織進行環境因素和危險源的識別,控制重大環境因素和安全風險。4)保證環境體系運行所需資源。3、項目副經理職責1)協助項目部經理工作,貫徹實施環境方針和環境目標。2)負責配備足夠的工程項目施工管理過程中的環境保證資源,進行生產進度、成本的管理,保證體系的運行。3)組織生產過程中,按照環境保護的相關保證措施要求,進行督促、檢查和指導。4)協助項目部經理工作,貫徹實施環境方針和環境目標,3、協助建立、完善環境管理體系,確保其運行。5)負責配備滿足要求的各類管理人員,建立健全項目各級人員的環境管理職責。6)負責組織項目環境管理體系的運行自檢,進行內部溝通。7)進行對各分部環境管理的考核和評定。8)組織對環境保護事故的調查處理。4、總工職責1)協助項目部經理工作,貫徹實施環境方針和環境目標,協助建立、完善環境管理體系,確保其有效運行。2)負責運行程序和對有關環境人員的培訓、意識和能力的評價。3)組織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并驗證結果。二、 環境保護規劃制度1、施工前對施工區域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情況進行詳細調查。2、根據國家、交通部、地方政府有關環保法律、法規、規定,結合建設單位有關環保4、管理辦法,制定環境保護的具體目標。3、制定相應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的實施措施(包括保護自然保護區、水土流失、水污染、野生動植物、維護生態平衡系統、維護土壤生物即避免土壤沙化,避免人為惡化環境等),并監督落實。4、對施工現場的施工便道、棄土場地、施工營地等臨時用地應進行合理、詳細的規劃,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三、 環保宣傳教育制度1、項目部對環境知識和意識的培訓、教育工作實行分級負責、統籌安排,將環境培訓教育計劃納入員工培訓教育計劃。2、項目部側重對項目部人員的教育工作。3、負責對員工和勞務工進行環境保護法、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規,以及5、所在地政府和上級的有關環境保護規定的學習教育,進行崗前環保知識教育,使全體員工熟悉環境保護的法規、標準和管理辦法,掌握本崗位的環境影響和環境因素,提高環保意識。4、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使用前,必須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相關環境影響評價、控制的技能培訓。5、駐地和施工工地進行必要的標語、圖片、文字宣傳,教育員工和勞務工樹立“愛護地球、保護自然生態、環保從我做起”的思想。6、黨政工團各級組織應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緊密結合企業環境保護的形勢,廣泛深入開展環?;顒雍托麄鹘逃顒印?、各項環?;顒右才啪唧w、目標明確、力求實效,樹立典型、以點帶面促進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四、 重要環境因素、重大6、污染源評價制度1、各分部在工程項目開工前,應根據識別、評價出的重要環境因素,制定相應管理方案、措施和緊急事件的應急預案,有效控制重要環境因素及重大污染源。2、環境保護的策劃內容要納入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中,并按規定進行審批后組織實施。3、各分部工程管理部門應針對作業項目特點、作業環境和崗位的環境因素,編制環保技術交底,同施工技術交底一并下達至作業班組。4、對施工場地、作業場所、運輸道路、生產設備與設施均應采取有效的環境保護措施。5、處于市區、風景區、保護區等對環境影響較大的施工工程項目,應組織專業人員認真研究、分析,制定環境保護技術措施及管理方案、應急預案,重要環境因素應按規定建檔、登記、上報,7、并定期監測、評價。6、對施工生產和生活中可能產生的污染源,制定相應的防范、控制措施,避免對施工人員造成傷害和影響駐地群眾的正常生活。對生產、生活垃圾分類存放、集中控制,在指定地點或允許地點集中處理,達到防止或減少污染的目的。7、對使用的外部勞務人員,一律納入本單位的環境管理范疇,在施工協議中應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要求施工人員遵守環境法規和環保要求,積極做好環境管理工作。五、 環境保護監督檢查制度1、按國家、地方政府、行業頒布的法律、法規、標準及經理部的管理辦法進行。2、環境保護檢查原則上與安全檢查同時進行,側重于檢查所制定的措施、管理方案的實施情況,發現新風險,由各分部的“重要環境因素評價小8、組”,對新風險進行評價,確定是否為重要環境因素,并填寫環境因素調查評價表(只上報評價為重要環境因素的部分)、重要環境因素清單,經負責人批準,上報安質部。3、項目部安質部根據發布的重要環境因素清單,確定監控重點,進行重點監控。4、各級安質部門的經常性檢查、專項檢查、定期檢查要有詳實的記錄,提出整改要求,對整改的結果要及時進行驗證并做好記錄。5、積極參加地方政府和上級組織的環境保護檢查,積累環境保護管理經驗,推動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6、定期檢查 1)項目部每月組織一次安全環保檢查,由主管環保的負責人主持,安全部組織,工程部、辦公室等部門參加。7、專項檢查安全部門、專(兼)職環保員對所轄生產區域、生9、活區域根據其評價出的重要環境因素和制定的控制措施、方案等進行專項監督檢查。8 、經常性檢查 1)各級環保員每日進行巡回檢查。2)各級管理人員在檢查生產的同時檢查環保工作。9、各分部環保人員應于每月將檢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以書面形式報項目部安質部,以促進環境保護工作的持續改進和提高。 10、自然生態保護區、游覽區等環保敏感地區,對環境因素和污染源要重點監控,按施工組織設計要求、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對影響環保的行為要限定治理時間、內容、對象和效果,責任單位或責任人必須按限定時間治理完畢,達到環保要求的條件或指標。六、 環境保護報告和監測制度1、特殊地區的環境因素和特殊環保內容受地方政府或業主的監控,各分部應主動與對方取得聯系,定期匯報工作,及時辦理規定的監測手續。2、發生環境污染和環境因素事故,按相關規定執行,在及時報告項目部的同時,分部要控制事故發展,減少事故損失和影響。七、 獎勵處罰制度1、項目部對各部門、各協作隊伍在環保工作做出貢獻的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造成環境事故和事件人員給予經濟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