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科技公司發電項目安全生產管理制度(2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89045
2023-11-14
28頁
64.54KB
1、能源科技公司發電項目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1、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42、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崗位職責 53、安全管理人員安全生產崗位職責 64、車間主任安全生產崗位職責 75、班組長安全生產崗位職責 86、職工安全生產崗位職責 97、安全例會制度 108、安全目標管理制度 119、安全操作規程管理制度 1210、安全質量標準化管理制度1311、安全投入保障制度1412、安全教育與培訓制度1513、安全監督檢查制度1614、設備、器材安全管理制度1715、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制度1816、安2、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管理制度1917、安全生產獎罰制度2018、安全事故報告和查處制度2119、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制度2220、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度2321、勞動防護用品配備、使用、管理制度2422、安全設施、設備檢修、維護制度2523、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制度2624、電器設備安全巡查制度27安全生產責任制度1、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和“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牢固樹立安全責任意識。2、主要負責人是本企業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安全管理人員是具體責任人。3、建立健全3-5人的安全管理小組,并明確權利,細化其職責。當人員變動時,必須及時調整充實,并以正式文件形式印發上報。3、4、不斷充實完善本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5、制訂職能機構及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班組長、員工等不同層次、各類人員的安全管理崗位責任。6、每年初制訂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獎罰辦法,年底考核,嚴格兌現,獎優罰劣。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崗位職責1、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和甘肅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建立健全本企業的安全生產責任制,組織制定本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對本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2、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職或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3、保證本企業的安全生產投入。4、督促檢查本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事故隱患,認真落實整改措施。積極改善勞動條件,按規定為4、員工提供合格的勞動防護用品。負責安全生產事故的報告、調查、分析和處理。5、定期召開安全生產會議,及時研究和解決有關安全生產的重大問題。在生產期間至少每月召開一次會議。6、組織教育和督促管理、技術等各類人員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使相關人員都能按照規定做到持證上崗。7、組織制定并實施本企業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安全管理人員安全生產崗位職責1、安全管理人員對本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負具體責任。2、組織制定、修訂本企業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術規程,并認真督查落實。3、定期、不定期的開展安全檢查,及時發現事故隱患,隨時加以解決,確保正常生產。4、負責解決疑難或重大安全技術問題,推廣和采用先進安5、全技術和安全防護裝置。5、組織制定安全教育培訓計劃,并具體組織各類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和考核工作。注重搞好員工的“三級安全教育”。督促員工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和各種安全器材。6、審批本企業生產、運行、檢修等安全技術方案,審查引進技術(設備)和開發新產品中的安全技術問題。7、組織開展安全生產競賽和安全宣傳教育等各種安全活動。8、具體負責本企業安全生產事故的調查處理。車間主任安全生產崗位職責1、協助分管領導貫徹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管理車間日常安全生產工作。2、經常深入現場進行安全檢查,制止違章操作行為。遇有特別緊急的不安全情況時,有權指令停止生產,并立即報告領導處理。3、協助搞好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6、和專業培訓。4、參加生產安全事故的調查和處理,協助制定防范措施,并具體督促落實。5、根據有關規定,為員工發放合格的勞動防護用品,并督促其正確佩戴。6、搞好安全設施設備的檢查、維護,保證安全使用。 班組長安全生產崗位職責1、對班組安全生產及職工人身安全和職業健康負責。2、貫徹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及時制止違章行為。 3、發現事故苗頭和事故隱患及時處理和上報,并采取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4、發生事故,立即組織搶救,保護現場、及時報告,并參加事故的調查、分析、處理和上報。5、組織本班職工堅持每周的安全生產學習例會,做到班前講安全,班中檢查安全,班后總結安全。6、對新工人、變動崗位或復7、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操作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有權拒絕未經“三級安全教育”和安全考核不合格的職工獨立上崗。職工安全生產崗位職責1、認真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勞動紀律。2、積極參加安全教育培訓活動,努力學習安全技術知識,不斷提高安全生產業務技能。3、上崗必須按規定著裝,正確使用并妥善保管各種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器材。4、加強設備維護,精心操作,保證設備平穩運行;保持工作場所整潔,做到安全生產、文明生產。5、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對當班時發現但尚未來得及處理的事故苗頭和安全隱患必須逐一說明,建議接班人員及時加以排除。6、發生事故,要果斷正確處理,保護好現場并及時報告。安全例會制度8、1、安全例會,由主要負責人召集并主持,安全管理小組全體成員及相關車間、班組負責人等參加。2、生產經營期間,一般應每月召開一次安全例會,重點聽取安全管理人員的工作情況匯報,分析研究安全生產形勢,特別是要對發現的較大隱患,討論采取切實可行的預防和應對措施,并分工負責加以落實。3、停工時和復產前必須分別召開一次安全例會,研究機器設備停運后的維護保養和復產時的檢修調試方案。4、歲末年初,應分別召開一次安全例會,分別討論全年安全生產工作計劃安排,部署整體工作;研究全年安全生產工作落實情況,并討論兌現年度獎罰等事宜。安全目標管理制度1、堅持“控制一般事故,杜絕重特大事故,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目標管理基本方9、針。2、總體目標是:堅決杜絕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采取綜合措施,盡量制止發生人身死亡事故,嚴格控制機械傷害、觸電、高處墜落等事故的發生,減少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3、每年初要按總體目標的要求,將具體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車間、班組,以至員工,做到人人肩上有擔子,個個身上有責任。同時,逐級簽訂指標明確、責任到人、獎罰分明的安全管理責任書。4、每年要組織相關人員對企業進行一次安全生產狀況的全面分析,摸清安全底數,并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整改對策,及時消除隱患,確保安全生產。同時,每隔3-5年聘請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對企業的安全狀況進行一次綜合評價,以全面體檢,對癥下藥,保障安全。5、每年底要對安全10、管理指標完成情況,逐項進行考核,在此基礎上兌現獎罰,獎優罰劣。安全操作規程管理制度1、依據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結合本企業的工藝流程制定符合規范要求的安全操作規程,并根據安全設備設施運行情況的變化做適時修訂,使之不斷完善。2、安全操作規程要裝訂成冊,一般應張掛在崗位所在處的明顯位置。同時,要組織相應崗位的員工進行認真學習培訓,使之熟練掌握。3、員工要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做到規范操作,安全運行。4、安全操作規程的執行、檢查:安全管理人員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車間負責人要進行經常性巡查,班組長要隨時進行檢查指導,發現違規操作現象要及時糾正。因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發生事故的,一律從嚴處理。5、檢查時要11、填寫檢查記錄,將情況記錄在案,并保存備查。安全質量標準化管理制度1、認真貫徹有關安全質量標準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2、嚴格執行有關方面頒布的適合本企業(行業)生產的安全質量管理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并結合本企業實際情況,制訂更加具體的安全質量標準。3、將安全質量管理標準細化分解到車間、班組及員工個人,做到責任明確。4、制訂安全質量標準管理執行結果的獎罰辦法,并在年底進行考核兌現。安全投入保障制度1、根據本企業的生產和設備特點,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穩定的安全投入和資金渠道,保證新增、改善和更新安全系統、設備、設施,消除事故隱患,推廣應用先進安全技術措施和管理方法等的需要。 2、每年年初確定12、具體的安全投入項目,落實資金,限定時間,明確責任人,確保項目完成見效。3、安全投入主要用于設備更新改造、勞動防護、應急救援、安全教育、日常安全管理、事故處理等。4、安全投入資金要專款專用。5、對安全投入項目計劃的執行,主要負責人要負總責,安全管理人員要進行定期、不定期督促檢查,使之落到實處,并在年底作出總結。 安全教育與培訓制度1、要把經常性的安全教育貫穿于管理工作的全過程,做到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檢查,年末有總結。2、教育和培訓要按工作性質明確重點,分別進行。管理人員的培訓重點是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管理水平;操作人員的培訓重點是掌握安全操作規程,提高遵章守紀、自我保護、處理隱患、化解危險、防范事13、故的能力。3、主要負責人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安全管理人員是具體責任人,必須按照有關規定,經過考核合格取得任職資格證書。電工、焊工和廠內各種機動車輛駕駛人員等特殊工種工人,除進行一般安全培訓外,還要經過專門安全技術教育培訓,取得操作證書,做到持證上崗。4、三級安全教育是每個新工人必須接受的安全生產基本教育,對新工人或調換工種的工人,必須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經考核合格,方準上崗。5、堅持安全教育和培訓時間:主要負責人每年不少于32學時;安全管理和技術人員不少于48學時;工人不少于20學時;新工人的三級教育培訓時間不少于24學時。6、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必須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安全教育培訓情14、況,保證教育效果和培訓質量,使各類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能都能達到應有的標準。安全監督檢查制度1、開展監督檢查是落實安全措施,確保生產安全的重要手段,必須貫穿于生產的全過程,常抓不懈。2、主要責任人和安全管理人員必須堅持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相結合的原則,及時進行安全檢查,督促車間、班組、員工認真執行安全管理制度,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對發現的違章作業等問題要及時糾正處理,對出現的隱患要采取適當的措施予以消除。3、采取操作工自檢、班組必檢、車間檢查等不同形式的安全檢查方式,提高監督檢查的實效。4、要強化監督檢查的責任。對檢查中發現的足以影響設備正常運行、本企業安全生產的重大隱患和事故危險,相關人員必須立15、即采取停機、停工等果斷措施,并立即上報,以免導致事故發生。5、做好檢查記錄。不論是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還是車間主任、班組長,進行安全檢查時都必須做好記錄,特別是對查處的隱患及采取的措施、整改責任人及整改結果要比較詳細的記錄在案,以便備查。設備、器材安全管理制度1、設備、器材的規格與類型要符合安全生產的需要,必須是持有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廠家產品;應有完整的技術資料和產品合格證、使用說明書等,不得購進國家或行業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產安全的設備、器材,對已有的必須淘汰,退出生產工藝系統。2、對新購設備、器材要及時建立完整準確的檔案。3、設備、器材必須嚴格按照使用說明和安裝技術規程的要求進行16、安裝、調試后使用,并對安全技術性能進行定期檢驗,發現隱患,及時消除。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4、針對設備、器材的使用性能制定交接班制度。分班輪換使用或集體使用的設備、器材,由當班負責人全面負責,專人使用的設備、器材由使用者全面負責。5、設備、器材發生安全事故,操作人員應立即向相關負責人報告,作出妥善處理。6、對玩忽職守,違章指揮,違反設備、器材安全管理規定造成事故的人員,根據情節輕重、責任大小,分別給予處分或經濟處罰,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制度 1、主要負責人對本企業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負責,安全管理人員具體負責。并嚴格執行國家安17、監總局發布的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2、每兩個月至少組織一次由安全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參加的安全隱患排查,并堅持實行班組長日檢查、安全管理人員周檢查及旬排查。每隔3-5年聘請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進行一次安全評價,積極接受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等部門的安全檢查,及時發現隱患。3、建立隱患排查治理臺帳。對排查出的隱患記錄在冊,根據不同性質、治理難度大小,分門別類加以處理。對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整改方案,確定具體人員,限期整改。必須保證足夠的物力、財力等條件。整改完畢,要組織負責人和管理、技術人員等進行驗收,達到合格標準。4、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或18、出租時,要與承租單位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各方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責任,分管負責人統一協調和監督管理。5、加強對整改項目的督查和驗收。對安全隱患發現排除及時、質量高的給予表彰;對在安全隱患排除中玩忽職守、延誤時間或整改不力的予以通報批評,造成責任事故的,依據有關規定追究責任。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管理制度1、依據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結合本企業實際,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按規定報上級安監和行業主管部門備案。2、認真落實預案中提出的機構、人員、車輛等應急救援體系和物資。3、每年至少進行一次預案演練,并做好演練記錄,演練完畢后,組織人員對演練效果進行評估。4、根據情況19、變化,適時對預案進行修訂。正常情況下,至少每三年要修訂一次,查漏補缺,不斷完善。5、發生事故,必須嚴格按照預案規定的步驟、措施、辦法進行救援,從而保證救援工作的規范高效。安全生產獎罰制度1、全體職工都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工作方針,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珍愛生命”的思想理念,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管理各項規章制度。2、每年進行一次安全生產工作總結。企業安全管理領導機構負責安全獎罰辦法的制訂、評價,并提出兌現獎罰的初步意見,由企業決策層討論決定。3、設安全生產獎。每年年底總結評選出遵章守紀、規范操作、安全運行的車間(班組)和先進個人,給予物質獎勵和表彰。對有特殊20、貢獻者,給予特別獎勵。4、對不遵守安全規程和規章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責任人,視情節給予批評教育、經濟處罰、行政處分等處理,觸及刑律者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對員工個人的經濟處罰,最高不超過一年的生產性獎金總額(不含應賠償款項),可并處行政處分。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和查處制度1、本制度適用于本企業在生產領域內發生的由于設施設備損壞、觸電、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損傷等原因造成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等生產安全事故。2、生產安全事故的報告和查處,必須嚴格執行國務院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的規定。3、事故發生后,崗位工作人員及其班組負責人要及時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并盡量保護現場。同時,立即報告安全管21、理人員和主要負責人。主要負責人要按照規定在1小時內向縣安全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報告事故情況。4、在對事故進行調查時,企業負責人和事故相關人員必須如實提供情況,更不能弄虛作假,甚至破壞現場,偽造假象,干擾事故的調查處理,逃避責任追究和應得的處罰。5、屬于責任事故的,要根據情節輕重、責任大小和經濟損失等情況,分別給予直接責任人、班組和車間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直接經濟損失10%、5%、2%的經濟處罰(不含應賠償款項),最高不超過5000元、2000元、1000元。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制度建立和健全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中心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安全生產的重要組織手段。為明確各類管理人員在生產活動中應負的安22、全職責,進一步貫徹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特對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實行定期考核。1、考核對象:管理人員、各車間主任、各班組長等。2、考核人: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各車間主任、各班組長等。3、考核期:(1)管理人員每半年考核一次;(2)車間主任及班組長每季度考核一次;4、考核形式:采用考核表評分形式。5、考核評價:考核分值滿分為100分,考核得分在85分及其以上為優良,考核得分在70分及其以上為合格,考核得分在70分以下為不合格。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度1、為加強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糾正“三違”行為,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發生,嚴肅追究安全生產事故責任,切實保障員工生命、財產安全,依據安全生23、產法,結合本企業安全管理現狀,制定本制度。2、按照“狠抓基礎、源頭管理、確定職責、責任到人”的要求實行各級管理人員分別按所規定的職責,明確安全生產責任制追究范圍,從而達到“誰主管,誰負責”的目的。3、本規定適用于本企業各班組和職工。4、班組長是第一責任人,對班組和職工的安全生產全面負責。5、安全領導小組負責組織督促檢查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情況,發現有違反規定的,以及限期整改未落實的,通報批評并責令立即改正,情節嚴重的給予處分。6、發生重、特大事故時,相關領導立即到現場組織救援,了解事故發生情況,查找事故原因,做好善后處理工作,嚴格按照“四不放過原則”進行事故的調查處理。7、各班組長對其班組安全24、生產情況要認真檢查落實,發現隱患立即排除。8、有關班組長接到隱患通知后,立即制定整改措施和方案,確保隱患及時排除,并將整改結果上報。9、行政追究的種類:警告、嚴重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調離崗位、開除留用、除名、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10、對不按有關文件規定認真貫徹執行落實安全生產工作措施,造成安全生產事故的進行追究。11、對瀆職、失職、玩忽職守、不履行職責的進行追究。勞動防護用品配備、使用、管理制度為了貫徹國家安全生產方針和勞動保護政策,加強勞動防護用品的管理,切實做到有效、合理的發放、使用,確保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的人身安全與健康,根據安全生產法、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等有關規定,25、特制定本制度。1、勞動防護用品是指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為免遭或減輕傷害或職業病危害所配備的防護裝備,勞動防護用品應與職工的生活福利待遇分開。2、根據不同工種、不同條件,發放不同品種的勞動防護用品,對于保證安全生產、防止職業傷害將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所配備的勞動防護用品必須齊全、有效、保質保量,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3、勞動防護用品的綜合管理,必須接受上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監督和檢查。4、安全管理人員要對勞動防護用品的發放、管理進行監督,教育職工合理、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5、應建立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發放領用臺帳。6、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在使用前必須檢查,發現失去安全效能的要立即報廢,停止使用。26、7、常年在現場指導生產或直接與工人在同樣條件下進行勞動的生產管理、技術、設備人員,發給與工人相同的勞動防護用品。8、凡未按規定穿戴防護用品進入工作現場的,各班組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有權進行處罰。安全設施、設備檢修、維護制度1、為了使設施、設備的檢修、維護工作有組織、有計劃、有原則、有標準、有規程地進行,以達到設施、設備的使用壽命長、綜合效能高和適應生產發展需要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2、建立設施、設備檢修、維護方面的各項制度和章程,使設施、設備的維修、維護和保養能按照規范要求得到貫徹執行。各設備使用班組班組長對本班組的設備管理進行細化,并在執行過程中從嚴要求,經常檢查,加強考核。 3、堅持使用27、和維護相結合原則,操作人員在設備日常維護工作中做到“三好”(管好、用好、維護好),“四會”(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 4、做好設備使用期間(包括從設備的購買、安裝、調試、使用、維修、更新改造、報廢等全過程)的綜合記載,逐臺建立設備技術檔案。 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制度1、為加強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工作,提高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素質,防止傷亡事故,促進安全生產,根據安全生產法、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定本制度。2、現有特種作業人員的作業種類如下:電工作業和金屬焊接、切割作業。3、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培訓、取證、復審工作的組織和聯28、系。4、特種作業人員應具備與本工種作業相應的身體條件和相應的文化程度,并且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方可獨立作業。 5、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的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國家規定的期限進行復審,復審不合格或未復審的,不得繼續獨立從事特種作業。 6、“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的原證由安全管理人員統一保管,特種作業人員保管其復印件,在操作過程中與原件具有同等效力。“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一旦發生丟失或損壞,必須立即報告安監部門,繳納工本費后補發。7、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在“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規定的本工種作業范圍內從事獨立作業,并隨身攜帶其復印件,接受上級部門和安全生產管理人29、員的監督檢查。 8、對違章作業者,按安全獎罰制度等相關規定進行處罰。電器設備安全巡查制度1、為促使電器設備完好、安全運行,及時發現和排除設備存在的缺陷或隱患,特制定本制度。2、巡回檢查設備時,按規定的巡回路線,依次檢查。3、巡回檢查次數,暫定為每月二次,(上旬一次,下旬一次)。4、遇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增加巡查次數,加強對運行中電器的監視。(1)用電負荷加重或超負荷時;(2)遇有大風、暴雨、雪、雷等天氣變化時;(3)設備檢修后和設備故障處理時;(4)重大缺陷危及正常運行時;(5)重大節假日(元旦、五一、國慶、春節)的安全檢查。5、巡回檢查中發現的設備缺陷應及時作好記錄,重大缺陷應立即報告分管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