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開發公司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89280
2023-11-14
8頁
37.54KB
1、科技開發公司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本單位按照中華人民進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義務,嚴把食品質量關,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結合實際,制定本制度。 一、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訓管理制度 1、從業人員必須每年按時進行健康檢查,新參加工作和臨時參加工作的從業人員必須先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合格證明后方可上崗。 2、凡是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包括病原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及其它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2、的工作。 3、本單位依法建立從業人員健康檔案管理制度,對從業人員健康狀況進行日常監督管理,組織人員每日晨檢,及時將“五病”人員調離。 4、依照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組織職工參加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學習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食品安全知識,明確食品安全責任,并建立培訓檔案。將培訓時間、培訓內容、考核結果等有關信息記錄歸檔,并明確每人培訓記錄,以備查驗。 5、組織本單位食品從業人員進行食品安全有關法規和知識的培訓,培訓合格者才允許從事食品流通經營。 二、食品安全管理員制度 1、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應當具備2年以上食品安全工作經歷,并持有國家或行業規定的相關資質證明。 2、加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食品安3、全法律法規和相關食品安全管理知識的培訓,經考核不具備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的,不得上崗。 3、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應認真制定培訓計劃,定期組織有關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開展食品安全知識、食品安全事故應急及職業道德培訓,使每名員工均能掌握崗位食品安全知識及要求。 4、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對本單位貫徹執行食品安全法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總結、推廣經驗,批評和獎勵,制止違法行為。執行食品安全標準,協助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機構實施食品安全監督、監測。 三、食品安全自檢自查與報告制度 1、制定定期或不定期食品安全檢查計劃,采用全面檢查、抽查與自查形式相結合,實行層層監管,主要檢查各項制度的貫徹落實情況。 2、食品安全管理員每天4、在工作時段至少進行一次食品安全檢查,檢查各崗位是否有違反制度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告知改進,并做好食品安全檢查記錄備查。 3、各崗位負責人、主管人員每天開展崗位和部門自查。 4、食品安全管理組織及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每周進行全面檢查,同時檢查各部門的自查記錄,對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并提出限期改進意見,做好檢查記錄。 四、食品經營過程及控制制度 1、采購:建立食品采購管理制度。包括供貨商的選擇和評價、采購流程、食品 驗收標準等內容。設立食品采購質量控制部門,對供應商的合法資質、生產能力、加工條件、衛生狀況、質量管理水平、信用資質等進行評價,并建立合格供貨商檔案。 2、運輸:建立食品運輸管理制度。明確送5、貨人員在食品運輸過程中對于車輛衛生、食品衛生的質量安全職責。明確運輸應采用符合衛生標準的運輸工具,應保持清潔和定期消毒。車廂內無不良氣味、異味。不得將食品與有毒、有害物品一同運輸。 3、驗收及儲存:建立食品驗收、儲存管理、發放登記管理制度。做好食品出入庫登記,做到先進先出,易壞先用。腐敗變質、發霉生蟲等異常食品和無有效票證的食品不得驗收入庫。按照保證食品安全的要求儲存食品,定期檢查庫存食品,及時清理變質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五、場所及設施設備清洗消毒和維修保養制度 1、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負責各項管理制度的落實,每天在營業后檢查一次衛生,檢查各崗是否有違反制度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指導改進,并做6、好衛生檢查記錄備查。 2、建立設施設備及工具清潔制度,各崗位相關人員按規定開展清潔工作,使場所及其內部各項設施隨時保持清潔。用于食品銷售的設備及工具用后洗凈,注意防止污染食品。 3、建立經營場所及設施維修保養制度,定期維護食品儲存、陳列、保潔、保溫等設備與設施、校驗計量器具,及時清理清洗,必要時消毒,并按規定進行檢修,以使其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 4、食品用具、容器、包裝材料應符合相關衛生標準,無毒無害,便于洗刷、消毒、保潔。 5、食品用具每天班前、班后要清洗、消毒一次,運行過程要有序、保持清潔、無污垢、見本色。食品用具要有專人保管、不混用不亂用。食品用具清洗、消毒應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對不否7、和衛生標準要求的用具及時更換。 六、進貨查驗和查驗記錄制度 1、建立食品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查驗記錄制度。 2、采購時應到證照齊全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或批發市場采購,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食品出廠檢驗合格證或者其他合格證明。 3、嚴格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并保存相關憑證。 4、按照產品品種、進貨時間先后次序有序整理、保存采購記錄及相關資料,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于產品保質期滿后六個月;沒有明確保質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5、采購食品室應進行感官檢查,不得采購腐敗變質、摻雜摻假、霉變生蟲、8、污染不潔、有毒有害、有異味、超過保質期限的食品。 6、采購預包裝食品的標簽上應標明名稱、規格、凈含量、生產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生產者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保質期;產品標準代號;貯存條件;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在國家標準中的通用名稱;生產許可證編號以及法律、法規 或者食品安全標準規定必須標明的其他事項。 七、食品貯存管理制度 1、貯存場所、容器、工具和設備應當安全、無害;保持清潔,設置紗窗、防鼠網、擋鼠板等有效防鼠、防蟲、防蠅、防蟑螂等設施,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個人生活用品。食品存放隔墻、離地距離均應在10厘米以上。 2、建立入、出庫食品登記制度。按入庫時間先后分類存放,先進先出。各類食品要9、按品種分開存放。 3、食品和非食品(不會導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庫房應分開設置。同一庫房內貯存不同性質食品和物品的應區分存放區域,不同區域應有明顯的標識。 八、廢棄物處置制度 1、建立廢棄物處置管理制度,單位負責人負責實時監測單位廢棄物的處置管理,并對處置行為負責。本單位與廢棄物收集、運輸服務企業簽訂廢棄物收集、運輸經營協議。 2、廢棄物分類放置、分別處理,做到日產日清;禁止亂堆廢棄物。 3、廢棄物實行密閉化運輸,運輸設備和容器具有廢棄物標識,整潔完好,運輸中不得泄漏、散落,禁止將廢棄物交給未經相關部門許可或備案的廢棄物收運、處置單位或個人處理。 4、建立廢棄物產生、10、收運、處置臺賬,安排專人負責廢棄物的處置、收運、臺賬管理工作。 九、不合格食品處置制度 1、定期對所經營食品的保質期限、感官性狀進行檢查,發現不合格食品,及時封存處理。 2、設立不合格食品存放專區,及時將不合格食品及有關部門公告的不合格食品封存,放入專區以待處理。 3、設立不合格食品處置登記臺賬,對不合格食品的封存日期、食品名稱、規格、處置原因、處理情況等如實記錄,對過期食品不得更改生產日期、保質期。 十、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方案 1、制定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定期檢查本單位各項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2、成立食品安全事故處置領導小組,單位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全面負責11、食品安全事故處置工作。如發生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立即啟動應急處理合作預案。 3、確保在第一時間將病人送往醫院進行搶救,保證病人的生命安全。 4、保護現場,保留樣品。立即停止銷售可以物品,封存可以食品,無關人員不得隨意處置。 5、必須在第一時間(自事故發生之時起2小時內)向所在地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6、配合食品藥品監督部門進行調查,如實反映情況,提供食品采購相關證明資料、庫房保管情況和出入庫記錄,協助查清可以食品的來源、數量、剩余量等情況,一旦可以食品確定,還應協助做好食品的朔源、查封、數量、召回等處理工作。 7、事故責任追究,對導致事故起因的相關責任人,瞞報、謊報和不及時上報的行為及只12、顧處理過程中玩忽職守、推諉責任影響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實施的行為進行嚴肅追究。 十一、食品批發銷售記錄制度 如實記錄批發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購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銷售日期等內容,或者保留載有上述信息的銷售票據。并且向購貨者開具載有前款規定信息的銷售票據或清單,同時加蓋印章或簽字。 十二、保健食品制度 1、索要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和供貨者的營業執照復印件。 2、索要食品生產許可和經營許可證明文件復印件。 3、索要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含技術要求、產品說明書等)復印件和企業產品質量標準復印件。 4、索要保健食品出廠檢驗合格報告復印件。進口保健食品還應當索取檢疫合格證明復印件。 5、建立從事保健食品經營活動人員的培訓制度,開展保健食品有關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的培訓,建立培訓記錄制度和個人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