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公司尾礦設施安全運行及維護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89489
2023-11-14
9頁
56.50KB
1、礦業公司尾礦設施安全運行及維護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尾礦庫管理機構根據公司尾礦庫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結合一期技改選廠生產實際,尾礦庫采用部門、工段、班組進行安全生產管理,部門設立尾礦庫專職安全管理員。具體組織管理機構為:部門(部門經理直接領導下設立專職安全管理員)工段(負責尾礦庫日常安全生產管理)班組(尾礦工負責當班尾礦庫安全生產操作)。二、職責范圍部門、工段、班組都是尾礦庫安全生產操作的基層機構,主要職責如下:l、認真貫徹執行上級下達的各項指令和任務。2、建立健全尾礦設施安全管理的工作制度。32、編制年、季度作業計劃和詳細運行圖表,統籌安排和實施尾礦輸送、分級、排放、筑壩和排洪的管理工作。4、日常巡查和觀測,發現不安全因素時;應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并及時向上級報告。5、對尾礦設施的安全檢查和監測作出及時、全面的記錄。6、尾礦工是尾礦設施安全生產的直接操作人。尾礦工已被國家列為礦山特種作業人員,因此,必須具備安全操作資格,持證上崗,其主要職責為:a認真完成班組長下達的生產任務:b嚴格按設計文件的要求和有關技術規范進行操作;c切實按尾礦庫安全運行管理制度做好尾礦輸送、濃縮、分級、尾礦排放、筑壩、防洪排洪、壩體位移和浸潤線的觀測記錄等項工作;d在巡壩過程中,如發現在庫區周圍爆破、濫挖尾礦、堵塞3、排水口等危害尾礦庫安全的活動,應及時勸阻并制止。e發現險情,應及時報告上級,必要時有權當機立斷采取排險措施。尾礦庫生產安全職責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第6號令尾礦庫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尾礦庫安全技術規程。2、認真貫徹執行公司制定的尾礦庫各種安全生產管理制度。3、在公司安全管理部門的領導下,對尾礦庫生產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負責。4、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重于搶,有備無患”的安全生產原則。5、建立健全尾礦設施安全管理的工作制度。6、編制年、季度安全生產作業計劃。7、組織每月一次安全生產大檢查,并對存在的安全隱患督促整改。8、負責落實尾礦庫事故應急求援工作的具體工作。尾礦庫安全技術操4、作規程l、尾礦庫是尾礦設施中重要的大型設施,壩堤安全至關重要,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6號令尾礦庫安全監督管理規定。2、嚴格按設計要求控制干灘長度,正常生產不低于90米,洪水入庫最小安全超高2.3米,并做好記錄。3、放礦生產時要均衡放礦,保持沉積灘平整,防止礦漿回流沖刷壩腳,禁止長時間定點或獨頭放礦。4、嚴格按規定要求巡壩,正常生產時2小時一次,汛期加密巡壩頻次,并認真做好巡視記錄。5、確保壩體排水構筑物暢通,倒塌損壞部分要及時處理,并做好記錄。6、夜間巡壩時要穿戴好勞保用品,攜帶好照明燈具。雨天巡壩要穿雨衣并攜帶鐵鍬,嚴禁打傘巡壩。7、嚴格控制庫內水位,在滿足回水水質的前提下,盡5、量降低庫內水位生產。8、嚴禁子壩抗洪擋水。尾礦設施安全運行管理制度本制度依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第6號令尾礦庫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并結合公司安全管理制度,以及選廠尾礦設施的具體情況而編制。內容分為濃縮、輸送、尾礦庫安全管理、環保等方面,其目的是保證尾礦設施的安全正常運行,防止發生事故或災害。第一章 尾礦濃縮與輸送我廠尾礦分干尾、濕尾兩種,本制度專為濕尾進行編制。總濕尾礦約占原礦產量的35左右,生產總尾礦濃度為68,礦漿體積大。為此須進行濃縮,以提高濕尾的輸送濃度,并保證溢流水質符合循環回水生產使用要求。一、尾礦濃縮輸送流程圖選廠總尾礦24米高效濃密機(底流濃度2025)球隔離泵尾礦庫。二、尾6、礦濃縮與輸送1、濃縮(1)我廠濕尾礦濃縮采用24米中心傳動高效濃密機,給料濃度68,底流濃度2025,溢流水質懸浮物300med。(2)濃密機開停車須和選廠同步。停機前,應先停止給礦,并繼續運轉一定時間,直至池底尾礦抽盡方可停車,運行中應注意驅動耙運行狀況,防止壓耙等事故發生。做好日常維護保養,定期進行檢修,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轉。濃縮池底流排礦閥應定期檢修,底廊應保持暢通。嚴禁將檢修的廢棄物及其它雜物進人濃縮池。2、輸送濃縮尾礦由QGB2001.6型球隔離漿體泵一級輸送至尾礦庫。管線全長約1.1公里,設置雙管路(一用一備,管內徑172mm)。(1)球隔離泵及輸送管道都設計一用一備,備用系統必須處7、于正常狀態,確保生產穩定連續。沿路管線應加強巡視,特別是在夜間更應警惕,發現噴礦漿或漏礦漿現象,應及時按程序處理,確保生產正常連續。輸送系統發現異常問題時,應及時向上級部門匯報,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以防釀成危險性事故。第二章 尾礦庫安全管理第一節 尾礦庫維護管理一、尾礦主要工藝參數1、設計年處理量:100萬噸2、年干尾礦量: 約35萬噸3、尾礦比重: 3.15噸/米4、礦漿濃度: 255、尾礦礦漿比重: 約1.2噸/米6、尾礦堆比重: 約1.55噸/米7、礦漿流量: 200米/小時8、尾礦粒度: 200目約68二、尾礦庫運行參數名稱單位數量總庫容萬米158初期壩壩底標高米(海拔)420初期壩壩8、頂標高米(海拔)440最終壩頂標高米(海拔)478設計最小干灘長度米90設計最小安全超高米2.2三、尾礦庫使用過程中,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和規定認真做好放礦筑壩及壩面的維護工作,嚴防發生危害事故。四、尾礦壩灘頂高程,在滿足生產的同時,必須滿足防汛要求所需的庫容,以確保足夠的安全超高,尾礦壩正常運行所需的沉積灘長度、坡度、下游壩面坡度,必須按設計及有關規定控制。五、在庫區嚴禁爆破、采石、挖土、亂挖尾礦砂等危害尾礦庫安全的活動。六、未經技術論證和主管部門批準,下述事宜不得變更:l、筑壩方式。2、壩型、壩外坡坡比和最終壩軸線的位置。3、壩體防滲、排滲及反濾層的設置。4、排洪系統的型式、布置及尺寸。5、9、設計以外的尾礦、廢料或廢水進庫等。七、為防止子壩受雨水沖刷和尾礦粉塵飛揚的污染,須做好子壩外坡維護工作:l、壩面修筑人字溝或網格狀排水溝,壩肩應修筑截水溝。2、壩坡面宜種植草皮。3、宜采用碎石、廢石或山坡土復蓋壩坡。八、必須建立健全巡壩、護壩制度,并做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第二節 尾礦排放與筑壩一、尾礦排放與筑壩:岸坡清理、尾礦排放、壩體堆筑、質量檢驗等環節,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二、每一期堆積壩沖填作業之前,將廢棄物全部清除,運到庫外,岸坡清理完畢,經主管部門認可,才能沖填筑壩。三、尾礦壩灘面及下游坡面上,不得有積水坑存在,若遇水井、洞穴等,應作妥善處理。四、尾礦庫采用上10、游法尾砂堆筑子壩,采用分管排礦法,正常生產應于壩前分散均勻放礦,不得任意一側放礦。應做到:(1)粗顆粒沉積于壩前,細顆粒排往庫內,在沉積灘范圍內,不允許有大面積礦泥沉積。沉積灘面應均勻平整,沉積灘必須有足夠長度(90米)。嚴禁長時間固定于某一位置排放尾礦,應經常調整排礦點,避免出現側坡、扇形坡或細粒尾礦大量集中沉積于某端或某側。放礦支管排礦,不得沖刷初期壩及子壩。放礦時應有專人管理,做到勤巡視、勤檢查、勤記錄和勤匯報,不得離崗。五、人工堆積子壩總高度38米,不經論證不得超高。每期子壩壩高2米,壩頂寬2米,內外坡比均為1:2.5,外坡覆土20厘米厚,植草皮,同時砌排水溝。六、每期子壩堆筑完畢,應進行質量檢查,檢查記錄需經主管技術人員簽字后存檔備查。主要檢查內容:1、子壩剖面尺寸、長度、軸線位置及邊坡坡比口2、新筑子壩的壩頂及內坡趾灘面高程,庫內水面高程。3、尾礦筑壩質量。第三節 尾礦庫水位控制與防汛一、必須嚴格控制尾礦庫內水位,并按下列要求執行:l、水邊線必須控制在遠離壩頂的安全位置,不得逼近壩前,也不得偏于壩端一側。2、水邊線與壩頂軸線保持基本平行,與壩頂距離不宜變化太大。3、在滿足水質的要求下,盡量降低庫內水位,保證庫內有效容積的利用。4、注意觀察回水的水質情況,發現回水濃度大要及時添加預制塊。5、應在汛前進行調洪演算,以指導防洪工作。二、汛前應按下列要求制定渡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