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規模飼養場消毒、安全防疫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89883
2023-11-14
12頁
37KB
1、畜禽規模飼養場消毒、安全防疫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畜禽規模飼養場飼養管理制度一、引種需從具有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畜禽場引進,索要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復印件,種畜禽合格證、系譜證、動物檢疫證、運載工具消毒證、并及時歸檔保存。二、畜禽按品種、生理階段、強弱等分群、各品種、品系、代次的畜禽不得混養、商品畜(禽)。實行全進全出或實行分單元全進全出制飼養管理。三、不同的群體執行不同的飼養標準,根據畜禽的生理階段和當地飼養情況合理制定飼料配方。四、應使用取得安全衛生合格證、生產許可證的飼料、獸藥和添加劑。五2、嚴格按飼養管理操作規程操作,做好各群體的生產記錄,包括飼料、獸藥、添加劑使用記錄和畜禽周轉等記錄。六、飼養員要隨時觀察畜禽采集、飲水、糞尿、精神狀態等是否正常,形成飼養日志。七、動物飼養舍要保持通風,堅持每日打掃舍內衛生,保持料槽、水槽干凈,環境清潔衛生。八、不得使用未經高溫處理的餐館,食堂的泔水飼喂家畜、不得在垃圾或者使用垃圾場中的物質飼養畜禽。九、禁止飼喂發霉,變質等不清潔的飼料和動物副產品,定期對所飼養動物驅蟲、搞好滅鼠、滅蚊蠅及吸血昆蟲等工作。 畜禽規模飼養場消毒制度一、飼養場大門處必須設有消毒池,池內保持有效的消毒液,保證進出人員及車輛消毒工作。二、養殖場內應設有更衣室、淋浴室、消3、毒室、(盆、墊)紫外線燈等衛生、消毒機械。三、消毒藥應選擇對人和動物安全、沒有殘留毒性、不會在動物體內有害積累,對設備沒有破壞性的消毒劑,消毒藥應定期輪換使用。四、進出場所車輛、人員及用具要嚴格消毒、人員除消毒池,腳踏消毒液外還應經紫外線消毒,進出場所生活區消毒10分鐘,生產消毒15分鐘,并更衣換鞋。五、場區周圍及場內污水池、排糞坑、下水道出口、每周消毒一次,畜禽舍內每周至少消毒1次,飼槽、飲水器應每天清洗1次,每周消毒清洗1次,消毒池中藥液每周更換2次,畜禽舍消毒池或消毒盆藥液每天更換1次。六、更衣室、淋浴室、休息室、廁所燈公共場所以及飼養人員的工作服、鞋、帽等應經常清洗消毒。每批畜禽出欄時4、,要徹底清除糞便用高壓水槍清洗干凈,待舍內晾干后進行噴霧消毒或熏蒸消毒。七、每批畜禽出欄時,要徹底清除糞便用高壓水槍沖洗干凈,待舍內晾干后進行噴霧消毒或熏蒸消毒。八、所有職工必須嚴格遵守養殖場消毒制度,認真按消毒制度規定程序執行消毒和消毒藥物的使用,定期對養殖場所有設備及周圍環境進行清洗消毒。 衛生防疫管理制度1、生活區的垃圾具備防護措施,及時清理,保持清潔。2、養殖用具每天清洗一次,保持干凈。3、外來人員不得隨時進入養殖區。4、發現局部發生疫病時,養殖用具食料墻,飲水槽專用,并進行消毒,做好發病食料槽,飲水槽的有效隔離。5、病、死牲畜當天燒毀或深埋,用過的藥品外包裝等統一放置并定期銷毀。6、5、購進的牲畜經過檢疫,防止病原體傳入。7、定期對養殖場進行消毒和疾病的防疫藥品投放。 養殖場管理制度為了養殖場正常生產秩序,節約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效益,實施科學、規范、制度化管理,特制訂本管理制度,請遵照執行;1、養殖場人員實行個人負責,賦予權力。承擔責任。2、養殖場主管負責場部全體員工和日常事務的管理,對公司負責,及時匯報養殖場情況。3、各崗位員工堅守崗位原則,做好本職工作,不得擅自離崗。4、做好養殖場防盜措施和工作。5、晚上輪班,看護好場部的牲畜和其他物品。6、做好每日考勤登記,不得作假。7、分公與協作統一,在一個合作團隊下,開展各自的工作。8、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畜禽規范飼養場防疫制度一6、養殖場謝絕參觀,嚴禁非本場職工,外來人員及車輛進入飼養場,嚴格遵守動物防疫法律、法規,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防重于治”的原則,防止動物疫病發生。二、規模畜禽養殖場(小區)應經區動物衛生監督所進行動物防疫條件審核合格后,辦理動物防疫合格證,并在區畜牧獸醫局備案,取得畜禽標識代碼。三、職工不得到市場購買與所在養殖場同類的動物產品,場內不得飼養與本場不相關的動物,不得承接場外其他養殖場診所和現場指導。四、堅持自繁自養,新引進的畜禽必須隔離飼養一個月以上,確認無傳染病后,方可混群飼養。五、積極配合區畜牧獸醫局的檢疫監督和病院檢測,免疫抗體水平檢測,發生重大疫情,要及時上報畜牧獸醫局,經確認后,應7、配合有關部門采取積極有效的防治措施。六、嚴格執行本場免疫程序,面議操作規程,所用疫苗均來自正當渠道,每次面議都應詳細記錄,且通過免疫標識讀器上傳本場動物免疫情況,初免動物加施二維碼耳標。七、患病動物選擇適當藥物進行免疫病防治,嚴格執行休藥期,對病逝畜禽應采取妥善辦法在場內進行無害化處理,禁止出售和食用或流入它處,防止疫病擴散。 畜禽規模飼養場安全生產制度一、按崗位責任制要求認真搞好全場治安保衛制度,注意防火,防盜、敢于同一切不安定因素和犯罪分子斗爭,確保場內人、財、物安全。二、未經允許,嚴禁非場內人員及外部人員進入飼養場生產區,否則發現一次罰值班人員50元。三、防止外來疫病傳播,任何情況都不準8、將生肉制品(包括生肉,香腸、火腿)內臟、蛋、骨、皮、毛等動物產品與檢疫無關的任何動物帶入場內生產區。四、工作要做到眼勤、耳勤、手勤、腿勤、記錄要認真、及時、詳細、工作期間杜絕打撲克、下棋、喝酒、睡覺、等現象。五、門崗對進場人員嚴格消毒,職工外出必須有領導簽字的出門條,否則追查門衛責任。六、定期對員工進行安全用電知識培訓,電線、電器損壞及時找電工維修、不得私自修理。七、嚴禁在宿舍私自拉結電線,畜禽舍安裝保安器,防止畜禽因潮濕出現漏電,徹底清洗消毒時,要將電閘拉下,防止水導電發生事故。八、污水處理池邊要有明確的警告標志,并用磚墻或鐵絲網圍住。九、大型鍋爐要配備專業鍋爐工,并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十、9、不食用腐敗變質制品,餐具干凈衛生。 畜禽規模飼養場人員管理制度一、 服從領導,聽從安排,嚴格按場內飼養及管理規程進行操作,不得兼顧其他飼養工作,飼養人員定期做健康檢查。二、 生產區內實行封閉式管理,嚴禁大聲喧嘩,每月每位職工允許出場一次,無特殊情況不許請假(因疾病請假 除外)。三、 遵守社會公德,不做違法亂紀的事,各工種要真誠協作,加強團結,互幫互組,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四、 嚴格執行出勤、請假、曠工等場內各項規章管理制度操作規程,按時上下班。五、 工作時間禁止無故串崗,禁止聚集聊天,禁止中午飲酒,嚴禁在不同畜禽串門。六、 提倡節約,反對浪費,愛護公共設施,設備及有關消毒器具,積極參加業務知10、識學習和場內有關會議。七、 加強防疫、消毒意識,搞好個人清潔及場內衛生,生產人員不得隨意離開生產區,在生產區穿工作服和工作鞋,保持工作服清潔。八、 任何員工應做到忠誠盡職,有事報告,有錯就改,辭職前必須提前提出申請,本人負責的工種交接完畢后方可離場。九、 外來人員在得到批準進入生產區前必須在技術人員陪同下更衣,消毒,紫外線下照射10分鐘,穿全封閉一次性工作服,未盡負責人或獸醫同意不得進入生產區。十、 場內不準會客,不準容留非本場工作人員進入生產區。牛場防疫程序按季節進行的防疫措施1、 羊痘雞胚華若毒疫苗:預防羊痘,每年的3-4月份進行接種,免疫期一年,接種時不論養只大小,一律皮下注射0.5毫升11、/只。2、 羊鏈球菌慶陽鋁疫苗,預防羊鏈球菌病,每年的3-4月份,9-10月份兩次防疫,免疫期半年,接種部位為背部皮下,接種量為6月齡以下每只3毫升,6月齡以上每只5毫升。3、 羊四聯苗(快疫、腸毒血癥、羔羊癲癇)或羊五聯系=苗(快疫、腸毒血癥、羔羊癲癇);每年2月底到3月初和9月下旬兩次防疫,不論大小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注射后14天產生免疫力,免疫期半年。4、 口嗆弱毒細胞凍于苗;預防羊口腔病,每年的3月和9月兩次注射,大小羊一律口腔粘膜內注射0.2毫升。5、 炭痘毒苗:預防炭痘病,每年9月中旬注射一次,不論大小皮下注射1毫升,14天后產生免疫力。6、 羊口蹄疫苗,預防羊口蹄疫。每年的312、月和9月注射,4月齡到2年的皮下注射1毫升,2年以上的注射2毫升。畜禽規模飼養場疫病防治制度一、 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防重于治的原則,配備專職獸醫人員承擔各項疫病防治工作,防止畜禽疫病發生。二、 設立更衣室、淋浴室、消毒室、病畜隔離舍、化驗室、獸醫室、并配備必要的診斷設備及焚燒爐,化尸池等病區畜禽處理設施。三、 城區建設符合動物疫病防治要求、生產區、凈道、污道路嚴厲分開,生產區所有工具使用后及時清洗消毒,保持干凈無污,嚴禁與生活區交叉使用,防治污染和疫病傳播。四、 根據周圍疫病流行情況,指定符合本場實際的免疫程序必須經專業獸醫人員認可,符合防疫規律。五、 定期開展疫病監測,做好監測記錄,發生一13、二類傳染病重大疫情,要及時上報當地獸醫防疫部門,經確診后,應配合有關部門采取緊急有效的防治措施。六、 飼養人員發現患病畜禽及時送隔離舍,經駐場獸醫解剖確定原因,鑒定味有治療價值的,實施治療方案,對疫情嚴重者及時清理出健康畜禽舍,進行隔離診治或處置。七、 常見病死畜禽必須送到獸醫室由駐場獸醫負責檢查,剖檢化驗等工作,發現可疑性傳染病例或疑似人畜共吸傳染病列必須及時匯報給場長/經理,禁止解剖,并報程當地獸醫檢驗部門進行確診。八、 對病死畜禽采取焚燒或深埋進行無害化處理,禁止出售和食用或流入它處,防治疫情擴散。畜禽規模飼養場無害化處理制度一、 無害化處理以保護環境不污染空氣,土壤和水源為原則,采取深14、埋無害化處理的場所應遠離居民區,水源污染區和交通要道,防止動物疫情傳播。二、 發生疫病死亡時,必須堅持不宰殺不販運不買賣不丟棄不食用原則,進行徹底的無害化處理,發生重大動物疫情時,處對病死畜禽進行無害化處理外,還應根據動物防疫主管部門的決定,對同群或然疫的畜禽進行撲殺和無害化處理。三、 規模畜禽養殖場具有與養殖規模相適應的無害化處理設施設備糞便污水等排泄物等噴砂消毒劑后與尸體共同深埋。四、 畜禽因一般性疾病引起的死亡,實行焚燒或深埋覆土1.5米以上,因傳染疾病引起的死亡,實行焚燒或深埋覆土2米以上,并徹底消毒處理,對污染的飼料,排泄物和雜物等噴砂消毒劑后與尸體共同深埋。五、 無害化處理必須在駐15、場獸醫的監督下,嚴格按規定進行,并對數量、死因、體重及處理方法,時間等進行詳細的記錄,由處理人和負責人共同簽字,并對處理結果負責。六、 無害化處理過程中及疫病進行期間要注意個人防護,防止人畜共息病傳染給人。七、 無害化處理后,必須徹底對其圈舍用具道路等進行消毒防止病源傳播。畜禽規模飼養場檔案管理制度一、 規模畜禽養殖場應建立專門的檔案室,柜,各類檔案歸類存放,專人管理,有條件的逐步實行檔案管理微機化。二、 規模畜禽養殖場應依法向區畜牧獸醫局備案,取得畜禽養殖代碼,為養殖檔案編號、依照畜牧法畜禽標識與養殖檔案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建立畜禽養殖檔案三、 規模畜禽養殖場建立養殖檔案應當載明以下內容:(一) 畜禽的品種數量繁殖記錄標識情況來源和進出場日期(二) 飼養飼料添加劑獸藥等投入品的來源名稱使用對象時間和數量(三) 檢疫免疫消毒情況(四) 畜禽發病死亡無害化處理情況(五) 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內容、種畜禽奶牛尚需建立個體系統檔案。注明標識編碼性別出生日期父系和母系品牌類型,母體標識碼等信息,種畜禽運時應當在個體檔案上注明調入調出地,個體養殖檔案隨同調運。(六) 畜禽養殖場養殖檔案必須按農業部統一制定格式規范建立。(七) 畜禽養殖檔案保存時間;商品豬,禽為2年,牛為20年,羊為10年,種畜禽養殖場的種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種畜禽合格證和系譜證“三證“齊全,歸檔并長期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