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公司生產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90047
2023-11-14
9頁
23.31KB
1、礦業公司生產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管理制度第一條 按一次職業病危害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嚴重程度,職業病危害事故分為三類:第二條 事故一、一般事故發生急性職業病10人以下的。二、 重大事故:發生急性職業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的,或者發生職業性炭疽5人以下的。三、特大事故:發生急性職業病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或者發生職業性炭疽5人以上的。四、安全監察科協助集團公司對本礦內職業病危害事故的調查處理。第三條 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處理的主要內容是:一、依法2、采取臨時控制和應急救援措施,及時組織搶救急性職業病病人。二、按照規定進行事故報告。三、組織事故調查。四、依法對事故責任人進行查處。五、結案存檔。六、職業病危害事故的調查處理應當迅速、有效、科學、公正。第四條 事故報告一、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時,各單位應當立即向調度室和礦有關單位報告。二、調度室接到職業病危害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匯報有關領導及科室。三、特大和重大事故,應當立即集團公司報告。四、職業病危害事故報告的內容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地點、時間、發病情況、死亡人數、可能發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發展趨勢等。五、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的情況,由集團公司統一對外公布。六、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對職業病危3、害事故瞞報、虛報、漏報和遲報。第五條 事故處理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時,各單位應當根據情況立即采取以下緊急措施:(一)停止職業病危害事故現場的作業,控制事故現場,防止事態擴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二)疏通應急撤離通道,撤離作業人員,組織泄險;(三)保護事故現場,保留導致職業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設備和工具等;(四)對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職業病危害的職工,及時組織救治、進行健康檢查和醫學觀察;(五)按照規定進行事故報告;(六)配合集團公司進行調查,按照集團公司的要求如實提供事故發生情況、有關材料和樣品;(七)落實集團公司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二、調度室接到職業病危害事故報告后,根據情況可以采取以下措4、施:(一)責令暫停導致職業病危害事故的作業;(二)組織控制職業病危害事故現場;(三)封存造成職業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設備和工具等;(四)組織醫療衛生機構救治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職業病危害的職工;(五)事故發生后,各單位應當協助公安、安全生產單位、工會等有關單位組成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三、事故調查組成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具有事故調查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實踐;(二)與所發生事故沒有直接利害關系;(三)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組的職責:(四)進行現場勘驗和調查取證,查明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的經過、原因、人員傷亡情況和危害程度;(五)分析事故責任;(六)提出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罰意見;(七)提出5、防范事故再次發生所應采取的改進措施的意見;(八)形成職業病事故調查處理報告。第六條 事故調查組進行現場調查取證時,有權向用人單位、有關單位和有關人員了解有關情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隱瞞或提供虛假證據或資料,不得阻礙、干涉事故調查組的現場調查和取證工作。第七條 職業病危害防治領導小組根據事故調查組提出的事故處理意見,決定和實施對發生事故的用人單位的行政處罰,并責令用人單位及其主管單位負責落實有關改進措施建議。第八條 職業病危害事故處理工作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在90日內結案,特殊情況不得超過180日。事故處理結案后,應當公布處理結果。第九條 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及本辦法規定,礦屬各單位不采取職業病危6、害預防措施而導致一般職業病危害事故的,由職業病危害防治辦公室責令限期整改。第十條 在礦井發生職業危害事故時,為有序、高效組織開展礦井職業危害事故應急救援行動,保證在最短時間內搶救遇險人員,迅速控制災情,最大限度防止(減?。┦聭B進一步擴大,降低事故影響,便于盡快恢復礦井各系統的正常運轉,按照新莊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執行。第十一條 職業危害事故應急救援管理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應急救援模擬演練和分析評價。第十二條 適用于礦井職業危害事故和緊急情況的處理。第十三條 事故報告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類別、傷害程度、損壞程度以及事故簡要經過,初步原因或直接原因的判斷等。第十四條 事故報告要真實7、準確,不得弄虛作假。對于隱瞞不報、謊報、故意延遲不報和故意破壞事故現場的,一經查清,除責成補報外,將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第十五條 凡工作范圍內的人身傷害,無論是否構成工傷級別,均應立即報告調度室和安全監察科,并在24小時內到安全監察科登記。超過期限的按照故意遲報、瞞報處理。第十六條 發生各種職業危害事故針對性處理措施。一、粉塵職業病危害事故(一)作業現場呼吸性粉塵濃度超過接觸濃度管理限制 10 倍以上,立即停止作業并向礦調度室匯報,調度室通知有關領導進行分析并處理。(二)按照職業健康查體周期,組織職工進行職業健康查體,發現疑似塵肺病人,應及時進行復查確診并調離粉塵崗位。確診后應及時上報并進行治8、療。二、有毒有害氣體中毒職業病危害事故(一)采取有效個人防護進入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人員必須根據發生中毒的毒物,選擇佩戴個體防護用品。進入半水煤氣、一氧化碳、硫化氫、二氧化碳、氮氣等中毒事故現場,必須佩戴防毒面具、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二)詢情、偵查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后,應立即詢問中毒人員、被困人員情況;毒物名稱、泄漏量等,并安排偵查人員進行偵查,內容包括確認中毒、被困人員的位置;泄漏擴散區域及周圍有無火源、泄漏物質濃度等,并制定處置具體方案。(三)確定警戒區和進攻路線綜合偵查情況,確定警戒區域,設置警戒標志,疏散警戒區域內與救援無關人員至安全區域,切斷火源,嚴格限制出入。救援人員在上風、9、側風方向選擇救援進攻路線。(四)現場急救1.迅速將染毒者迅速撤離現場,轉移到上風或側上風方向空氣無污染地區;有條件時應立即進行呼吸道及全身防護,防止繼續吸入染毒。2.立即脫去被污染者的服裝;皮膚污染者,用流動清水或肥皂水徹底沖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3.對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采取心肺復蘇措施,并給予吸氧氣。4.嚴重者立即送往醫院觀察治療。(五)排除險情1.迅速清除警戒區內所有火源、電源、熱源等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物質,加強通風,防止引起燃燒爆炸。2.用大量的噴霧水進行稀釋,抑制有毒有害物質漂流方向和飄散高度,同時可采用移動風機,加速氣體快速擴散。三、高溫10、職業病危害事故1.輕癥中暑的患者,讓其迅速離開高溫或日照作業環境,到通風良好或陰涼處,適當吹風并給以清涼飲料,稍休息可恢復正常;頭痛、頭暈、惡心等癥狀明顯者可給以消暑藥物,可很快恢復正常。2.重癥中暑者,應送醫院搶救治療,根據病情分別以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為主;昏迷者應積極處理昏迷,并要注意預防休克和腦水腫的發生。 四、噪聲職業病危害事故(一)如果設備發生故障,出現異常噪音或噪音指標超過國家最高標準時,要立即停止設備運行,開啟備用設備并通知礦調度室。(二)定期體檢發現職工聽力嚴重下降或出現嚴重煩躁情緒,應及時調離原工作崗位。 五、化學品職業病危害事故(一)化學性皮膚燒傷處置1.立即移離現場,迅速脫11、去被化學物污染的衣褲、鞋襪等;2.立即用大量清水或自來水沖洗創面1015分鐘;3.新鮮創面上不要任意涂抹油膏或紅藥水;4.視燒傷情況送醫院治療。 (二)化學性眼燒傷處置1.迅速在現場用流動清水沖洗;2.沖洗時眼皮一定要掰開;3.如無沖洗設備,可把頭埋入清潔盆水中,掰開眼皮,轉動眼球洗滌。(三)酸類(硫酸、鹽酸)灼傷處置1.灼傷處先用布擦拭干凈,然后用大量清水進行沖洗;2.灼傷處如用清水直接沖洗會造成局部灼傷部位受傷面積更加擴大,因為酸和水相遇會啟到加速發熱反應;3.嚴重灼傷,立即送醫院就醫。六、中毒職業病危害事故(一)發生急性中毒應立即將中毒者送醫院急救,并向院方提供中毒的原因、毒物名稱等。(二)若不能立即到達醫院,可采取現場急救處理:吸入中毒者,迅速脫離中毒現場,向上風向轉移至新鮮空氣處,松開患者衣領和褲帶;口服中毒者,應立即用催吐的方法使毒物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