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安全生產火藥庫責任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90237
2023-11-14
18頁
81KB
1、礦山安全生產火藥庫責任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 總經理安全生產責任制度1、 認真貫徹執行礦山安全法、礦山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勞動安全衛生標準,做法規范本單位安全生產管理行為。2、 支持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工作同時,計劃、布置、檢查、評比安全工作。3、 支持制定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勞動安全保證體系。4、 主持召開安全生產工作例會(每季一次)解決安全生產工作中的重大問題。5、 督促檢查有關副經理、工程技術人員及各職能部門履行安全生產2、職責,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安全生產所需材料、設備、勞動保護用品的供應,改善勞動條件及時整改事故隱患,重大問題向有關部門報告。6、 組織本單位認真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檢查有關人員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情況。7、 組織調查、處理本單位發生的各類傷亡事故,并制定落實防范措施。發生重傷以上事故及時向勞動、安全、工會和主管部門報告。8、 貫徹執行新、改、擴建項目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投產的規定。二、 安全例會制度為認真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安全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同時計劃,同時布置,同時檢查,同時總結,同時評比。同時研究解決本礦安全生產的重大問題3、,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不斷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特制訂本制度。一、 三級例會制度1、 礦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安全生產委員會)每月召開一次安全生產例會。由經理或生產副經理主持,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安全生產委員)全體成員參加(必要時可召開擴大會議)。會議主要內容包括:總結上月全公司安全生產情況,布置制定下個月的安全生產計劃,確定隱患整改項目負責人完成時間,限期實現。傳達上級文件、指示和決定。通報存在的隱患和“三違”情況,進行分析,吸取教訓,對有關責任者做出處理決定表彰安全生產工作中的好人好事。2、 每周召開一次安全生產例會,由車間主任主持,各班組長或全體職工參加。會議內容包括:傳達上級文件和公司關于4、安全工作的決定,學習有關安全生產制度和操作規程。總結上周的安全生產工作,布置本周安全生產工作,將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班組、人。研究落實事故隱患的整改措施,通報處理“三違”行為。表彰好人好事。3、 班組每日班前召開安全會議,種地是貫徹落實有關安全生產法規和操作規程,傳達落實公司安全生產指令,強調本班組重點部位的注意事項,防止“三違”行為。通報防護用品的佩戴和使用情況。二、 落實安全生產五同時時,將安全生產工作列入相關會議內容。1、 礦年度總結表彰會議,要把安全生產工作與企業發展目標同時規劃,做到同時計劃、同時布置、同時檢查、同時總結、同時評比。2、 各類生產計劃、調度會,要把安全與生產工作同時布置5、調度。3、 各類專業會議(如:基建、技術改造、后勤、行政、工會等專業會議)要有相應的安全生產工作內容,會議記錄有專人保管,年終要整理歸檔。4、 各類安全生產會議必須有規范的記錄,會議決定的事項必須逐項落實責任,不得議而不決,決而不辦。三、 安全教育制度1、 制定教育培訓計劃,定期由有關人員組織爆破作業人員學習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爆破安全規程等法規、規程。定期對爆破作業人員進行法制、安全教育和涉爆業務培訓,增強員工的法制觀念、安全意識及操作技能。2、 爆破作業人員必須經公安機關考核合格,核發相應的作業證后,方可上崗。其中新爆破員須在有經驗的爆破員指導下實習3個月后,方準獨立進行爆破工作。36、 負責對本轄區的涉爆人員進行安全教育,使爆破作業人員熟悉爆炸物品的性質、性能和特點,養成自覺按照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的習慣,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4、 經常對庫房保管員和值班守護人員開展以防盜、防丟為主要內容的培訓教育,使其熟練掌握各種技術防范設施的性能、作用和維護方法及事故應急措施。5、 經常組織安全技術交流,講解典型事故案例,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及教訓,制定防止事故重復發生的措施。6、 時刻提醒所有員工注意安全,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防止安全意識逐漸淡漠的麻痹思想。四、 安全檢查制度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及時發現和消除各類事故隱患和不安因素,實現安全生產7、,保證職工的安全和健康,依據有關法規規定,特制訂本制度。一、 定期檢查制度1、 全礦安全檢查每月至少一次。由總經理或生產副經理組織,生產、安全、設備、技術、工會等部門責任人參加。檢查內容:查安全管理、制度落實、職工安全觀念、勞動紀律、事故隱患。全面檢查結束要制定整改措施,落實整改責任人和整改時限。2、 班組檢查每日工作一次。由班長組織,對工作現場進行全面仔細檢查和安全確認,及時消除各類隱患,對不能處理的隱患及重大問題要及時向上級報告。二、 安全干部巡查制度無特殊情況礦安全員每日對作業現場進行巡回檢查,制止“三違”行為,監督檢查隱患整改情況,及時對作業環境,設施進行安全狀況確認,及時提出處理意見8、和整改措施。遇有緊急情況時有權決定立即停止作業,從危險區撤出作業人員,并及時向公司領導報告。三、 重點部位跟蹤檢查制度對一時不能徹底消除的隱患部位或列入監控的危險源、危險區域,新設備、新工藝的采用,地質構造出現變化及因資料不全尚不能予以安全確認的部門等,要專門制定防范方案并指定專人進行跟蹤檢查,跟蹤檢查要做好詳細記錄,發現異常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各類安全檢查要指定專人做出詳細記錄,檢查記錄要存檔,檢查出問題要確定整改時限和責任人。五、 消防管理制度1、 消防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由礦安監科負責實施。2、 倉庫值班班長是倉庫消防工作的第一責任人。3、 倉庫保管員、警衛人員就熟練9、掌握消防器材、設施的使用和維護知識,安監科負責對滅火器換粉,維護。4、 進入庫區任何人不準將煙火、可燃物、易燃物等帶入庫區。庫區內動火作業必須辦理動火許可證方可作業,并做到嚴格限定動火區域和人走火滅、人走物清,火種及可易燃物不許在庫區過夜。5、 嚴格執行國家以上級部門頒發的有關消防、法律、法規等。庫區內消防器具、設備等消防器材嚴禁挪作安用。6、 安監科應經常對全體干部職工進行防火安全知識教育。7、 完善逐級檢查制度。倉庫保管員和警衛人員,經常對庫區消防設施、器材進行檢查,發現的及時處理,自己不能處理時匯報礦安監科或領導。8、 礦消防安全工作要定期檢查評比,對取得成績的人員給予適當的表彰和獎勵。10、六、 安全保衛制度1、 守庫員負責庫區安全警衛工作,是庫區安全工作的直接負責人。守庫員應經公安部門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遵守民用爆破器材倉庫安全管理制度。2、 堅守工作崗位,按時交接班,不允許私自帶班、頂班,嚴禁空崗;對庫區范圍庫房周圍要不定時的進行巡邏檢查;在交接班時,雙方必須共同檢查一次,確認無誤后做好交接班記錄,記錄要長存備查。3、 工作認真負責,對出入庫人員要認真查問,驗明證件和本單位領導審批手續,并做好外來人員登記。由單位有關人員領入、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庫區。發生爭執或問題,應及時報告本單位領導處理。4、 所有入庫人員均應接受檢查、嚴禁攜帶火種或其他危險品,關閉手機等通訊工具,車輛11、應戴好防火罩等安全設施。5、 對有關檢查人員,也要求其出示證件或由本單位領導陪同方能入庫,否則一律謝絕入庫。6、 要提高警惕,嚴加防范,如發現庫區由可疑人、物等不正常現象,應及時或立即報告本單位領導和當地公安部門。7、 值班時間嚴禁喝酒,不許睡覺、從事其他娛樂活動和會客留宿。8、 盡職保護好庫區所建建筑物和設施、消防、通訊、技防設施要做到會使用,會報警,要保持庫區整潔。七、 定員定量制度1、 定員:對倉庫人員實行定員管理,在滿足工作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少的限制作業場地的要員,如一個倉庫管理人員不超過兩人,裝卸工不超過6人等,并裝卸作業時無關人員勿靠近裝卸作業場地。2、 定量:每個庫房領教的品種12、和最大允許存放量應按行業主管部門的核準嚴格執行,平時儲存的爆炸物品不超過規定的存量。倉庫貯量是根據爆炸品倉庫所存放的爆炸品的危險等級以及該倉庫與其它爆炸品倉庫和外部保掮目標的距離來核定的,是指該倉庫中允許存放的所有爆炸品的總量,工業炸藥,猛炸藥,黑火藥以100計算總量,雷管以單發裝量乘以庫存總量的積來計算總量,導爆索以單位長度的裝藥量乘以總長度計算總量。八、 裝卸管理制度嚴格按照中華人名共和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第22條至26條和規定第31條至34條執行。裝運爆破器材實行“三定”,所用專車必須清理干凈,不許乘坐無關人員,并配備有滅火器材。火工品運輸要在白天進行,限速行駛,專人押送,運輸線路附近13、嚴禁吸煙或動用明火。井筒運輸火工品嚴禁在交接班、人員上下井是運送,炸藥和雷管必須分別運送。火工品入庫時要有專人驗收,按規定辦理交接手續。人員運送雷管、炸藥應專車專運,分別裝在非金屬容器中。九、 廢品銷毀制度1、 收、支、存、賬、卡、物必須相符,做到日清日結,堅持先進先發的原則。2、 變質失效的火工品要單獨存放,妥善半管。3、 每班退回的殘管、瞎管,按管號認真登記入賬,分開存放管理。4、 對失效的火工品不得亂丟亂扔,不得私自處理,要認真登記,集中統一后上交公安機關銷毀。十、 庫房管理制度1、 購買炸藥、雷管車輛準運證(要燈、旗、證件齊全)。2、 藥庫看管人員保持三人。3、 地面庫設導通室。配備導14、通設備,進行人員培訓,保持正常上崗,不得脫崗,各項制度齊全。4、 每次入庫、出庫炸藥、雷管、數量要登記清楚準確。5、 凡入庫人員必須登記清楚閑人進入。6、 井下藥庫調為臨時發放硐室,儲藥量不得超過生產24小時用藥量,賬目必須清楚。7、 井上下藥量每次不得超過48小時用藥量。十一、 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制度1、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加強職工的勞動防護工作,確保職工的安全健康,特制定本制度。2、 各類勞動防護用品是為了保證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健康的一種輔助措施,應與生活福利待遇嚴格區別開來,決不能互相混淆。3、 防護用品發放標準由公司領導研究審定,公司安全科具體執行。4、 發放給職工15、的勞動個人防護用品應正確使用,妥善保管,不得轉賣。5、 礦應按照勞動防護的要求,按規定時間發放勞動防護用品,不得隨意縮減或拖延。6、 從事保管員、押運員、司機崗位工作的應發放防靜電工作服、鞋等勞動防護用品。7、 保管員、押運員、司機崗位操作工一律禁止穿戴化纖衣服上班。十二、 爆破材料流向管理制度1、 購買炸藥雷管要提前向上級申請,按照上級的規定量購買。2、 對購買入庫的炸藥要認真核對數量、品種,確保票務相符。3、 按照火工品的保管規定,做好炸藥雷管的碼放儲存工作。4、 按照正規的手續發放炸藥雷管,對雷管要逐個導通,合格后方準出庫下井。5、 抓好火工品的使用關,對當班未用清的炸藥雷管要及時清退入16、庫。6、 對變質的火工品要報請上級保衛部門和安全部門批準后銷毀。十三、 安全生產事故管理制度一、為了認真吸取事故教訓,研究事故規律,采取防范措施,減少和杜絕事故的發生,確保國家財產和職工生命安全,特制訂本制度本礦職工在工作過程中發生的人身傷害、急情中毒事故,均按本方法進行調查、汾西、報告、處理。二、 事故報告1、 傷亡事故發生后,負傷者或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直接或者逐級報告企業負責人。2、 企業負責人接到負傷、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后,應當立即報告企業法人和所在地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工會。3、 發生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時,應保護事故現場,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17、事態擴大。三、 事故調查1、 輕傷、重傷事故,由企業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2、 死亡、重大死亡事故由上級有關部門組織調查。3、 事故調查組的職責查明事故發生原因、過程和人員傷亡、經濟損失情況。確定事故責任者提出事故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的建議寫出事故調查報告四、 事故處理1、 處理生產安全事故,必須堅持“四不放過”原則,做到: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群眾未受到教育不放過;事故責任人未受到處理不放過;防范措施未落實不放過。并明確事故性質。2、 對于責任性生產安全事故,應分清責任,明確責任人。3、 因忽視安全生產、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玩忽職守或者發現事故隱患、危險情況18、下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傷亡事故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直接責任人予以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十四、火災、爆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及演練一、 事故類型和危險程度分析汾西礦業集團中盛煤業分公司礦井地面設有一處永久性爆炸材料庫,井下+820水平設有一處爆炸材料庫。庫房內存有一定量的可燃物,并有電源,有發生火災的危險。如果火勢得不到有效控制,將導導致火藥、電管爆炸。使巷道支護受到損壞,造成巷道垮塌。并生成大量一氧化碳,并有可能引發瓦斯、煤塵參與爆炸,造成人員的大量傷亡二、應急處置基本原則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安全生產事故災難造19、成的人員傷亡作為首要任務。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礦統一領導和各業務科室及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有關瓦斯事故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各井口要認真履行安全責任主體的職責,建立針對本井口的瓦斯事故專項應急預案和應急機制。3、條塊結合,屬地為主。瓦斯事故災難現場應急處置的領導和指揮以礦長為主,實行各級主管負責制,有關部門應當密切配合充分發揮指導和協調作用。4、依靠科學、依法規范。采用先進技術,充分發揮專家作用,實行科學民主決策。采用先進的的救援裝備和技術,增強應急救援能力。5、災難事故以搶救遇難人員為主,必須做到有巷必入,本著先活者后死者、先重傷后輕傷、20、先易后難的原則進行。6、預防為主,平戰結合。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事故災難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做好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做好常態下的風險評估、物資儲備、隊伍建設、完善裝備、預案演練等工作。三、組織機構及職責1、應急組織體系中盛煤業火藥庫事故應急救援組織體系由總指揮、副總指揮、下設事故處理、器材供應、秩序維護、醫療急救、新聞發布、善后處理6個小組。2、指揮機構及職責總指揮:礦長負責本礦瓦斯事故應急救援的總體指揮工作。副總指揮:總工程師、生產礦長、安全礦長、機電礦長、開拓掘進礦長負責本礦瓦斯事故應急救援事故處理、器材供應的分管指揮工作,管理礦長、工會主席、副書記負責本礦瓦斯事故應急救援秩序維護、醫療急救、善后處理的分管指揮工作。事故處理組:礦山救護隊、通風科、安全科、技術科、機電科、井口段隊負責積極組織事故的搶救工作,防止災害擴大,盡最大努力減少事故損失。器材供應組:供應科、井口供應站、總機廠、附件廠負責及時供應事故搶險救災所需用的各種材料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