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所醫療廢物安全處理規范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90929
2023-11-14
15頁
40KB
1、診所醫療廢物安全處理規范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醫療廢物管理制度一、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必須由取得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和環保部門頒發的衛生許可證、經營許可證的集中處置單位統一收集處置,不得出售給個體商販、廢品回收站或交由其他任何單位收集處理。 二、 醫療一次性廢物應分類放置于防滲漏、防銳器穿透的專用包裝物或者密閉的容器內,須有明顯的警示標識和警示說明。由專人應用專用的轉運工具按照確定的時間、路線轉運到指定貯存地點。轉運工具和容器使用后應當及時進行消毒和清潔。三、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2、性廢物及化學性廢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藥物性廢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廢物,但應在標簽上注明。進行焚燒。四、醫療廢物中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高危廢物,應當首先在產生地點進行壓力蒸汽滅菌或化學消毒處理,然后按感染性廢物收集處理。五、使用過的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如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和輸血器等物品必須就地進行消毒毀形。無回收價值的可放入專用收集袋直接焚燒。 六、銳器不應與其他廢棄物混放,用后必須穩妥安全地置入銳器容器中進行焚燒。七、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應按照醫療廢物進行管理和處置,各科室產生的污水、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的排泄物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嚴格消毒,達到國家規3、定的排放標準后,方可排入污水處理系統。八、禁止在運送過程中丟棄醫療廢物;禁止在非貯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或將醫療廢物混入其他廢物和生活垃圾。九、加強監督,定期檢查。醫療廢物分類收集制度1.感染性廢物是指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感染性疾病傳播危險的醫療廢物,包括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傳染病病人產生的垃圾等; 2.病理性廢物是指在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體廢棄物和醫學試驗動物尸體,包括手術中產生的廢棄人體組織、病理切片后廢棄的人體組織、病理臘塊等; 3.損傷性廢物是指能夠刺傷或割傷人體的廢棄的醫用銳器,包括醫用針、解剖刀、手術刀、玻璃試管等; 4.藥物性廢物是指過期、淘汰、變質或被污染的廢4、棄藥品,包括廢棄的一般性藥品,,廢棄的細胞毒性藥物和遺傳毒性藥物等; 5.化學性廢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易爆性的廢棄化學物品,如廢棄的化學試劑、化學消毒劑、汞血壓計、汞溫度計等 醫療廢物監督考評制度1、負責人醫療廢物管理規定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制定本科室醫療廢物分類收集管理制度。2、負責對臨床、門診、醫技、實驗室(有護理人員的)等部門醫療廢物管理規定執行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和不定期檢查。3、負責對醫療廢物中轉站及垃圾轉運人員工作制度。4、感染管理科負責對醫療廢物管理規定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不定期抽查,檢查結果納入各科季度綜合目標考核;每季度對醫療廢物暫時儲存中轉站的工作人員手、物體表面等5、進行衛生學監測,并對監測進行分析評價。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管理制度1、由診所負責人負責購貨、驗收、使用、銷毀等環節的管理工作。2、購買時必須到有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經營公司進貨,購進后經驗收三證齊全(衛生許可證、生產許可證、醫療器械注冊證號)。必須取得省級以上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頒發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和衛生行政部門頒發衛生許可證的生產企業或取得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的經營企業購進合格產品。3、物品存放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物架上,距離地面20cm,距墻壁5cm。不得將包裝破損、失效、霉變的產品發放使用。4、使用前檢查包裝有無破損、失效、霉變、標識是否清楚6、,無可疑現象方可使用。否則,禁止使用。5、使用后立即就地毀形,用固定的容器浸泡消毒后,塑料類盛于專用回收袋(黃色)內,非塑料類盛于(黑色)醫療垃圾回收袋內,不得混入其他醫療垃圾。每天焚燒一次,作好記錄。醫療廢物存放室由專人管理,定期消毒。做到夏、秋防蚊、蠅,并注意防火。6、衛生員要做好自身防護。在工作時,必須穿隔離衣、戴口罩、隔離帽及手套。每次工作完要洗手消毒一次。 7、使用時若發生熱原反應,感染或其他異常情況時,必須及時留取樣本送檢,按規定詳細記錄,報告藥品監督管理部門。8、診所發現不合格產品、質量可疑產品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時報告當地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不得自行作退、換貨處理。醫療廢物處7、理工作制度 1、嚴格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規定處理醫療廢物。 2、建立健全醫療廢物管理責任制,安排專(兼)職人員負責醫療廢物的收集、貯存和處臵工作。從事醫療廢物收集、貯存和處臵工作的人員需配備必要的職業防護設施。 3、配臵符合要求的醫療廢物包裝物和容器,對本機構產生的醫療廢物進行分類收集。建立符合要求的醫療廢物暫時貯存場所和容器,并定期進行消毒。 4、醫療廢物實行集中處臵。未實現醫療廢物集中處臵的,應當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對醫療廢物采取消毒、毀形、焚燒、填埋等措施。 5、.建立醫療廢物登記制度,登記內容包括醫療廢物來源、種類、重量或數量、交接或處臵時間、處臵方法、最終去向以及經辦人簽名等內容。登記資8、料至少保存3年。 6、嚴禁轉讓、買賣、丟棄醫療廢物,嚴禁在非貯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或將醫療廢物混入其他廢物和生活垃圾,防止醫療廢物對周圍環境和居民生活產生不良影響。發生醫療廢物外泄和意外事故處理的緊急預案 1、掌握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規范性文件的規定,熟悉醫院制定的醫療廢物管理的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各項工作要求。 2、掌握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的正確方法和操作程序;3、掌握醫療廢物分類中的安全知識、專業技術、職業衛生安全防護等規定;4、掌握在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及處置過程中中預防被醫療廢物刺傷、擦傷等傷害的措施及發生后的報告及處理措施。 5、掌握發生醫療廢物9、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情況時的緊急處理措施。6、采取適當的安全處置措施,對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區域、物品進行消毒或者其他無害化處置,必要時封鎖污染區域,以防擴大污染; 7、對感染性廢物污染區域進行消毒時,消毒工作從污染最輕區域向污染最嚴重區域進行,對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過的工具也應當進行消毒; 8、工作人員應當做好自身安全防護后進行工作;9、處理工作結束后,應當對事件的起因進行調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預防類似事件的發生。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培訓制度 為了更好地學習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特制定如下培訓計劃: 1、要求掌握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章和有關規范性的文件,熟悉本機構制定的醫療廢物管10、理的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各項工作要求。 2、要求掌握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運送的正確方法和操作程序。 3、掌握醫療廢物分類中的安全知識、專業技術,職業衛生安全防護等知識。 4、要求掌握發生醫療廢物流失買賣和意外事故情況時的緊急處理措施。醫療廢物收集、轉運、暫存管理制度 1、成立管理小組,相關專人(兼職)人員負責收集和處理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 2、相關科室建立醫療廢物管理情況登記表。登記核對來源、種類、重量或數量、交接時間、處置方法、最終去向以及經辦人簽名等項目。登記資料至少保存三年。 3、 一次性衛生醫療用品使用后立即毀形。 411、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經消毒后統一由石家莊市焚化站回收進行無害化處理,在運送、貯存、處置過程中應當符合相關規定。 5、除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的醫療廢物外,能夠焚燒的及時焚燒,不能焚燒的消毒后集中填埋。 6、醫療廢物收集、貯存和運送的專用工具、容器要防滲漏、防遺撒、防鼠、防蚊蠅、防蟑螂、防盜以及預防兒童接觸等安全措施,容器有警示標識。 7、從事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置等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應采取有效的職業衛生防護措施。 8、醫療廢物中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高危險物,在處置前應當就地消毒。 9、產生的污水、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的排泄物,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嚴格消毒;達到國家12、規定的排放標準后,方可排入污水處理系統。實驗室的廢物處置按實驗室廢物處理操作規程執行。醫療廢物收集、轉運、暫存管理制度。藥物過敏性休克的搶救措施 1、 立即停用有關致敏藥物。 2、平臥、吸氧、就地搶救、分秒必爭。 3、腎上腺素0.51mg作皮下注射,必須要2030分鐘后在皮下或靜脈注射一次。 4、地塞米松510mg或氫考100200mg加入10%葡萄糖中靜滴。 5、針刺人中,十宣穴、足三里、曲池等穴。 6、異丙嗪2550mg或笨海拉明40mg肌注。7、血壓不回升時給阿拉明0.375g或洛貝林36mg肌注或靜注。 8、如果發生急性喉頭水腫窒息時,立即咽后壁注射或地塞米松2mg,必要時作氣管切開。13、 9、如系鏈霉素引起的過敏反應,應靜注葡萄糖酸鈣10ml。醫療廢物交接登記制度 1、 各醫療保潔工人負責醫療垃圾的收集工作,感染性廢物放入黃色垃圾袋內、損傷性廢物放入利器盒內,不得隨意取出。盛裝的醫療廢物達到包裝物或者容器的3/4時,應當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裝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緊實、嚴密。并在醫療廢物包裝袋、容器外表面粘貼警示標識,標明醫療垃圾產生科室和產生日期。然后填寫醫療廢棄物收集運送登記本并簽名。2、負責醫療廢物收集的工作人員每天2次到醫療廢物產生單位收集醫療廢物,并通過醫療廢物專用電梯和專門的路線運送至院醫療廢物暫存地點。收集時應核對科室醫療廢棄物收集運送登記的數量與實物是否一致、是14、否密封、有無粘貼警示標識等并在交接本上簽名。如不符合要求不得轉運。 3、醫療廢物暫時儲存地點實行專人負責制。嚴格按照醫療廢物分類管理的要求存放,在醫療廢物儲存過程應當嚴防造成包裝物或容器破損和醫療廢物的流失、泄漏和擴散。院醫療廢物暫時儲存地點的工作人員應嚴格執行交接制度,認真與市政府指定的“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理單位”工人進行交接并做好登記,且登記資料需保存3年。4、嚴禁回收買賣醫療廢物,一旦發現將按有關法規給予嚴肅處理。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制度1、 醫療衛生人員每年必須健康檢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證明。2、 新參加工作的從業人員、實習工、實習生必須取得健康證明后上崗,杜絕上崗后查體的事情發生。3、 診所負責人組織人員的健康檢查,建立從業人員衛生檔案,督促“五病”人員調離崗位,并對從業人員健康進行日常監督管理。4、 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以及其他有礙診所衛生疾病的,不得參加接觸病人的配藥室。5、 當觀察到以上癥狀時,應規定暫停從業人員作采取特殊的防護措施;腹瀉、手外傷、燙傷、皮膚濕疹、咽喉疼痛、耳、眼、鼻、溢液、發熱 嘔吐。6、 對診所從業人員簡歷健康檢查檔案,對檢查中出現的問題疾病的從業人員要及時醫療,以免對病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