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公司危貨安全管理制度(人員車輛、責任、事故報告)(2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90947
2023-11-14
25頁
80.04KB
1、運輸公司危貨安全管理制度(人員車輛、責任、事故報告)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安全生產責任制(一)總則1制定依據;2 適用范圍;3 基本原則。(二)安全生產目標1安全生產目標設定:(1)運輸事故控制目標;(2)安全管理工作目標。2目標分解對制定的安全生產目標,應根據安全生產責任的要求,將目標分解到企業有關職能部門和個人。3目標執行根據企業安全生產的目標,制定具體的責任分解和考核辦法。4監督檢查依據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對相關職能部門、責任人進行監督、檢查。(三)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職責1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企業2、應根據法律法規要求及安全生產管理需要,設置安全生產決策、管理機構,承擔相應安全生產責任。2安全生產決策機構安全職責安全生產決策機構負責領導本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研究決策本企業安全生產的重大問題,安全職責應至少包括:(1)貫徹執行國家和行業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要求;(2)研究、審議和批準安全生產規劃、目標、管理體系、安全管理機構設置、安全投入、安全評價等安全管理的重大事項。3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安全職責安全生產管理部門的職責應至少包括:(1) 貫徹落實企業有關安全生產決定和管理措施,組織制定(修訂)和執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安全生產工作計劃、安全生產費用預算、應急預案等;(23、)組織召開安全會議,開展安全生產活動,提出安全生產管理建議;(3)負責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督、檢查、考核、通報;(4)負責安全設施、設備、防護用品管理與發放;(5)負責車輛維護、保養和維修;(6)危險貨物受理、審核及相應營運手續辦理;(7)制定運輸組織方案及車輛人員調度;(8)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從業人員的審核、聘用、獎懲、解聘;勞動安全、職業健康等;(9)負責運輸事故現場協調、配合、調查與報告;(10) 安全生產管理檔案建立、信息統計等。4其他職能部門職責對其職能部門職責范圍內安全生產工作負責。二、從業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度(一)主要負責人安全職責企業主要負責人是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第一責任人,安全職責4、應至少包括:1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技術標準、政策規定等;2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3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4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5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6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7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二)分管安全的企業負責人安全職責具體分管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職責應至少包括:1組織、協調企業各職能部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改善安全生產條件;2組織制定企業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及應急預案;3負責企業運輸事故應急處置、調查及處理建議。(三)安全管理部門負責人安5、全職責安全管理部門負責人安全生產職責應至少包括:1貫徹落實企業有關安全生產決定和管理措施;2制定和執行安全生產管理規章制度、操作規程、應急預案、安全生產工作計劃、安全生產費用預算;3開展安全生產工作監督、檢查、考核、隱患排查和整改的落實、安全文化建設和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等;4組織召開安全工作例會,提出安全生產管理建議;5對運輸事故現場處置協調、調查、報告及提出處理建議;6安全生產統計與安全生產管理檔案建立。(四)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安全職責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職責應至少包括:1協助制定、執行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規章制度、操作規程、應急預案、安全生產工作計劃、安全措施等,監督、檢查執行情況,提出改進建6、議;2組織安全學習、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應急演練等安全生產活動;3做好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與督促整改;4新聘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考核;5車輛和安全設施及設備、勞動防護用品等管理、發放、使用和保養,以及單位相關證照和保險辦理;6事故現場組織施救,協助事故調查、處理,負責事故原因分析與保險理賠;7實施車輛動態監控以及安全統計和安全管理檔案建立。(五)駕駛人員安全職責駕駛人員安全生產職責應至少包括:1執行企業有關運輸的各項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及應急預案,按照有關運輸規定行車和停車;2、負責車輛(罐體)日常檢查、維護、清理和清洗;3、應隨車攜帶相關有效證件及文書,保證車輛安全防護設施、設備和防護用品等器7、材良好有效;4、應參加安全學習、教育培訓等活動,掌握安全技術知識、技能與應急處理辦法;5、對運輸事故及時報告和應急處置。(六)押運人員安全職責押運人員安全生產職責應至少包括:1、執行企業有關危險物運輸押運的各項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應急預案;2、會同駕駛人員做好車輛(罐體)安全檢查,保障相關證件、文書、車輛安全防護設施、設備及消防、防護用品、貨物捆扎等齊全有效;3、監督、提醒駕駛人員按照有關運輸規定行車和停車,做好客戶及貨物核實,檢查貨物配裝和堆碼,行車途中應監視貨物狀態是否安全;4、對運輸事故及時報告和應急處置,且維護好現場;5、應參加安全學習和教育培訓等活動,掌握安全技術知識與應急處理辦法。8、(七)裝卸管理人員安全職責裝卸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職責應至少包括:1、執行企業有關危險物運輸裝卸的各項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應急預案;2、檢查運輸車輛的資質、設備狀況和安全措施、裝卸作業區安全、車輛(罐體)、安全設備、裝卸機具技術性能、貨物、人員、證件、手續及作業人員勞動防護用品穿戴是否符合要求;3、監視裝卸過程和裝卸作業應符合安全規定。(八)其他崗位安全職責其他崗位人員應負責其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另,企業應建立安全生產目標與責任制相結合的考核制度,制定量化的控制指標體系和考核規定;應實行安全生產目標與責任制相結合的獎懲制度。三、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制度(一)適用范圍;包括所有與生產經營相關的部門9、崗位及從業人員、場所、環境、設備設施和活動等;(二)實施主體及其職責分工;(三)監督檢查的內容、方法和時間;1、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2、各工作崗位職責落實;3、安全培訓教育情況;4、車輛及設備設施安全技術狀況;5、從業人員操作規程執行情況;6、事故隱患整改及應急預案演練;7、安全生產臺賬、檔案保存;8、安全生產其他內容。(四)隱患的處理程序;企業對在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或隱患,其處理要求應根據實際情況明確下列內容:1、隱患整改方案;2、組織隱患整改實施;3、整改項目的復查驗收。(五)監督檢查檔案或臺賬的記錄要求;安全生產監督檢查檔案或臺賬的記錄要求,至少應包括:1、檢查日期;2、檢10、查部位或場所;3、發現隱患的數量、類別和具體情況;4、整改措施和完成整改時間;5、檢查現場照片;6、負責實施部門或人員及簽名等。四、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一)適用范圍;包括企業各部門員工,以及來企業務工的臨時工和實習人員等。(二)實施主體及其職責分工;(三)企業安全教育培訓計劃;(四)安全教育培訓的形式和內容;企業安全教育培訓形式,包括崗前培訓和日常培訓。培訓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1、國家道路運輸危險貨物有關安全法律、法規、規章及標準;2、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3、企業常運危險貨物的理化特性、職業危害及事故預防措施;4、安全設施設備、勞動防護用品(器具)及消防器材的正確使用和維護方法;5、員工職11、業道德教育;6、安全生產基本知識和安全行車知識;7、典型事故案例的警示教育;8、應急處置知識和應急設施與設備操作使用常識;9、異常情況緊急處置、事故應急預案、演練要求。(五)安全教育培訓檔案或臺賬的記錄要求;安全教育培訓檔案或臺賬的記錄要求,至少應包括:1、培訓時間和地點;2、授課人及培訓內容;3、參加培訓人員簽名;4、考核時間、試卷、答案、成績及閱卷人;5、違章違紀處理情況等。五、從業人員、專用車輛、設備及停車場地安全管理制度(一)從業人員安全管理制度1、制定依據;2、適用范圍;3、實施主體及職責分工;4、招聘公告信息的制定格式、發布部門、發布時間及內容要求等;5、從業人員信息;6、資格證管12、理程序(包括:申請、審核、辦理和備案等);7、參加安全培訓教育學習和安全活動記錄; 8、違法、違章、違紀情況;9、調離辭退的條件、標準及程序;10、管理檔案或臺帳的記錄;(二)車輛安全管理制度1、制定依據;2、適用范圍;3、實施主體及職責分工;4、車輛選配及報廢管理;5、車輛必備安全設施設備的配置和安裝要求;6、車輛檢查維護與審驗評定;7、車輛技術檔案或臺賬記錄;8、需明確的其他內容;9、附則(包括制定與解釋、實施時間等)。(三)安全設施設備及車輛衛星定位監控系統管理制度1、安全設施設備及停車場管理制度(1)制定依據;(2)適用范圍;(3)實施主體及職責分工;(4)安全設備配置的種類、數量及質13、量要求;(5)專用停車場安全環境要求(包括消防、環保、周邊警戒區劃定、警示標志設置、門衛管理等);(6)日常運行管理要求;(7)管理檔案或臺賬的記錄;(8)需明確的其它內容;(9)附則(包括制定與解釋、實施時間等)。2、車輛衛星定位監控系統,至少應包括下列內容:(1)適用范圍(包括企業監控平臺專管人員、值班監控人員、調度員等);(2)管理主體及其職責分工;(3)安裝規范和管理要求;(4)監控內容;(5)信息發送(內容包括道路交通事故通報、安全提示以及預警信息等);(6)監控記錄及違規處理;(7)需明確的其他內容;六、應急救援預案制度 企業可參照交通運輸部2011年第9號令-交通運輸突發事件應急14、管理規定有關內容及其他部門相關規定制訂。安全生產會議制度企業安全生產會議制度,至少應包括下列內容:(一)適用范圍;(二)實施主體及職責分工;(三)安全生產會議類別及內容;企業安全生產會議的類別,至少應分為安全生產領導機構工作會議及安全生產工作例會。各類安全生產會議內容包括:1、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內容,重點應包括:(1)企業在相應時間段內安全生產目標改進;(2)安全生產崗位職責落實及安全管理重要人員變更;(3)安全管理制度改進;(4)安全生產情況分析;(5)事故隱患整改情況;(6)重要安全工作決策與部署等。2、安全生產工作例會內容,重點應包括:(1)企業在相應時間段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與目標的實施情況15、;(2)安全管理制度符合度評價;(3)安全生產工作分析;(4)安全工作實施部署等。(四)會議記錄要求(包括會議召開通知、會議照片記錄、參會人員簽名、記錄人、會議主要內容等);七、安全生產作業規程(一)駕駛人員安全生產操作規程1、出車前檢查操作要求,至少應包括下列內容:(1)必須的證件和文件;(2)車輛技術狀況;(3)車輛標志標牌;(4)安全設施設備及消防器材;(5)勞動防護用品;(6)貨物捆扎及防散失裝備。2、運輸過程的操作要求,至少應包括下列內容:(1)車輛行駛過程中要求,應包括遵守道路交通規則、按規定線路和限速行駛、車輛停放區域、中途住宿、嚴禁搭乘無關人員,以及其他安全駕駛注意事項等;(216、) 行車中安全檢查操作要求,應包括運輸車輛的車況及貨物狀況檢查等;(3) 突發事件及事故報告操作要求,應包括突發事件處理、事故報告及現場保護與救援等,應與應急救援預案及事故報告統計處理制度要求銜接。3、運輸過程結束后操作要求,至少應包括下列內容:(1)車輛收車后的技術檢查;(2)車輛清洗消毒;(3)相關證件及文件交接;(4)車輛及勞動防護用品交接;(5)行車過程匯報等。(二)押運人員安全生產操作規程1、監督和檢查裝卸作業過程,至少應包括下列內容:(1)監督駕駛人員駛入或停放在裝卸作業區的操作要求;(2)監督裝卸作業前的貨物核對、相關文件審查及交接手續等;(3)監督裝卸、堆放作業按規定要求進行。17、2、出車前檢查操作要求,至少應包括下列內容:(1)掌握本次運輸任務要求;(2)危險貨物的性質和危害特性以及突發事件時的處置措施等知識;(3)領取勞動防護用品;(4)協助駕駛人員做好出車前的證件和文件、車輛技術狀況、標志標牌、安全設施設備、貨物捆扎及防散失裝備等檢查。3、運輸過程的操作要求,至少應包括下列內容:(1)監督駕駛人員的行車操作,應包括遵守道路交通規則、按規定線路和限速行駛、車輛停放區域、中途食宿、嚴禁搭乘無關人員及其他安全駕駛注意事項等監督和糾正;(2)行車中監管操作要求,應包括貨物監管、檢查,協助駕駛人員做好車況檢查等;(3)突發事件及事故報告操作要求,應協助駕駛人員做好包括突發事18、件緊急處置、事故報告及現場保護與救援等。4、運輸過程結束后操作要求,至少應包括下列內容:(1)運輸作業過程相關情況的匯報;(2)協助相關證件及文件、勞動防護用品的交接等。(三)裝卸管理人員安全操作規程1、裝運前的操作要求,至少應包括下列內容:(1)本次裝卸任務及要求;(2)掌握危險貨物性質、危害特性以及應急處置措施等知識;(3)運輸相關證件及資料檢查;(4)裝卸作業場所的安全檢查;(5)裝卸機具設備的技術狀況及其操作方法要求;(6)車輛和罐體狀況及匹配;(7)標志標牌狀況;(8)安全設施設備;(9)貨物捆扎及防散失裝備等檢查。2、裝卸過程的操作要求,至少應包括下列內容:(1)裝載、堆放、配裝、19、捆扎作業及安全防護應符合國家相關要求;(2) 突發事件處置及事故報告操作要求,應包括突發事件處置、事故報告及現場保護與救援等。3、裝卸后操作要求,至少應包括下列內容:(1)作業現場處理;(2)作業過程相關情況的匯報;(3)相關證件及文件的交接;(4)裝卸工機具清洗等。(四)業務承接調派操作規程1、業務受理(1)承接業務,首先查驗委托人的危險化學品資質,審核客戶的安全生產許可證,儲存貨物的設備安全與檢驗資質或有關準運證明,并復印留存(如無相應的危險品資質,不承接業務),收取所運貨物的安全技術資料。(2)核定運輸里程,勘察核定行駛流程圖,對危險貨物的裝卸場地、行駛路線進行踏勘,(不在無危險貨物裝卸20、資質的場地進行裝卸作業)。測算里程,確認運輸價格。(3)評估安全風險,確定承運業務,簽訂運輸協議。(4)受理提貨單,接受客戶委托裝運的提貨單據,并妥善保管。根據客戶訂單中的裝載介質、運輸計劃、運輸數量、運送到達時間、運輸服務等要求,編制作業表;并將該客戶編入客戶網絡,建立客戶檔案。2、車輛調度: (1)調度運載車輛、執行任務人員; 合理安排運載各類介質的車輛(車輛應有相應的危險貨物經營范圍); 合理調派執行任務的駕駛員、押運員(駕駛員、押運員應有相應的資質,為本公司在職人員,已在管理部門注冊登記)。(2)開具行車路單(派車單):規范填寫或在“路單報送系統”輸入承運單位車隊、車號、運輸日期、執行21、任務駕駛員、押運員的姓名、托運單位名稱、托運編號、裝運介質、裝卸貨地點、空(重)駛里程等信息,開具或打印行車路單,并按管理部門的要求在報送系統中進行業務信息報送。清晰注明裝載運輸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與客戶的要求,并經單位相關負責人確認。(3)開具車運工作證明單和承運方、收貨方、驗收方的交接憑證:按車運工作證明單和承運方、驗收方驗收交接憑證的填寫欄目要求,清晰規范填寫內容。(4)辦理發放手續:客戶提貨單;行車路單(派車單);工作證明單、承運方、收貨方驗收交接憑證;執行運輸的車輛各類證件與車輛電門鑰匙;裝卸貨物料專用設備與工具。八、安全生產考核與獎懲制度1. 制定依據;2. 適用范圍及對象;3. 實施22、主體及其職責分工;4. 安全生產考核的具體方法和內容;5. 獎懲的類型;6. 考核與獎懲的獎勵和處罰條件;7. 獎懲檔案或臺賬的記錄要求(包括考核時間、考核對象、考核人員、考核標準及結果、獎懲措施等);8. 需明確的其它內容;九、安全事故報告、統計與處理制度(一)安全事故報告統計與處理制度,應包括下列內容:1、制定依據;2、適用范圍;3、實施主體及其職責分工;4、安全事故分類和等級劃分;5、事故報告的基本內容;(1)事故發生單位概況;(2)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及現場情況;(3)事故簡要經過;(4)事故已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涉險的人數);(5)已經采取的措施;(6)其他應當報告23、的情況。6、事故報告對象;7、現場保護和救護的基本要求;8、管理檔案或臺賬記錄要求;9、需明確的其它內容;(二)事故調查處理的程序及要求,應明確下列內容:1、事故調查處理應遵循“四不放過”原則;2、事故調查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附有相關證據材料:(1)事故發生經過和救援情況;(2)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3)事故發生原因及性質認定;(4) 事故責任劃分及責任者的處理建議;(5)事故教訓及防范措施。(三)依據責任劃分標準對責任主體實行責任追究及處理的措施程序和標準等;(四)事故統計分析要求,應明確統計內容、分析內容、統計時限、統計分析結果等。附:編制格式要求一、制度文本應至少包括以下內容:1. 封面;(主要內容:標題、單位名稱、編號、實施日期、簽發人、公章。)2. 目錄;3. 前言;4安全管理.制度內容;5. 附則;6. 附加說明。二、印刷與裝訂 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標題采用黑體3號字,文中章、條的編號及標題采用黑體4號字,正文內容采用宋體4號字,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制文本應打印后裝訂成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