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力發電公司安全健康環境風險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91620
2023-11-14
9頁
27.14KB
1、風力發電公司安全健康環境風險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 目的規范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生產運營和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安全健康環境(以下簡稱“安健環”)危害辨識和風險評估,實施風險控制措施,降低安健環風險,防范安健環事件/事故的發生。 2 適用范圍適用于公司各部門。3 規定和程序3.1 依據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工作場所危害辨識與風險評估標準(試行)(投安環【】69號),開展作業、設備、環境、職業健康危害辨識和風險評估。 3.2 風險評估范圍應覆蓋所有工作場所、生產活動過程,考慮生產或流程的全2、過程中正常和非正常的情況以及潛在的事故和緊急情況。 3.3 當主、客觀條件(包括:活動、產品、服務、技術、設備、系統、人員、管理等)發生變化(變更)時,應及時進行危害辨識和風險評估。3.4 對供貨商、承包商、合作伙伴、來訪者、勞務用工等相關方活動也必須進行危害辨識、風險評估。3.5 危害辨識和風險評估工作要求做到全體員工參與。3.6 公司應組織危害辨識和風險評估方法的培訓,并使全體員工能夠熟練掌握和應用。3.7 公司應針對作業、設備、職業健康、環境存在的危害因素(危險源),每年進行一次基準風險評估,填寫區域內部/外部風險評估填報表(見記錄2), 形成風險評估數據庫,并動態更新。3.8 公司應對3、基準風險評估結果中的風險等級為中、高、非常高的問題以及本單位或行業內發生的安健環事件/事故暴露的問題進行基于問題風險評估。3.9 風險評估方法主要包括是非判斷法(根據法律法規,依靠人的經驗)、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LEC法)或作業安全分析法(JSA 法)、預先危險性分析法(PHA法,工作前對危險因素進行分析)、事件樹分析法(ETA法,用歸納法計算系統事故概率)、事故樹分析法(FTA法,用演繹法和邏輯推理計算事故概率)等。3.10 出現以下情況時,應對基于問題風險評估進行回顧和修訂:3.10.1 發生安健環事故/事件、意外或未遂事件;3.10.2 新的或更改的設計、規劃、設備或工藝等;3.10.4、3 在持續風險評估過程明顯出現的結果;3.10.4 員工或相關方的要求;3.10.5 風險概述發生變化;3.10.6 新的風險評估知識和信息出現。3.11 各部門應結合實際,開展動態的持續風險評估,并將持續風險評估作為日常管理的一部分。持續風險評估包括行為安全觀察/任務觀察、安健環代表檢查、日常巡查、交接班檢查、體系內/外部評估、工器具使用前檢查、作業前安全技術交底等。 3.12 公司應在基準風險評估完成后一個月內形成安健環風險概述,并以文件形式公布。安健環風險概述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3.12.1 危害名稱和信息描述;3.12.2 風險種類及描述;3.12.3 風險值及排序;3.12.4 可能5、暴露于風險的人員、設備信息;3.12.5 現有及建議的控制措施;3.12.6 控制措施的經濟性和有效性判斷;3.12.7 執行措施的責任人和時限。3.13 必要時可邀請外部專家指導和相關方參與危害辨識和風險評估工作。3.14 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制定風險控制措施計劃, 確保現行 的和新采取的控制措施均適當和有效。3.15 定期評審風險控制措施計劃的充分性,針對已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評估風險,并檢查風險是否可承受。 3.16 安健環風險控制同時采取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兩條途徑。首先考慮消除危害因素(危險源),然后再考慮降低風險。遵循下列順序:消除、替代、轉移、工程(改造,修理等)、隔離、行政管理(程序6、,檢查,保養及培訓等)、個人防護。 3.17 所有風險控制措施在確定前應進行風險財政分析,確保其經濟性與合理性。同時應結合現場實際分析其可行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特別關注風險控制措施實施可能帶來新的風險。 3.18 公司將風險控制措施具體落實到相關部門,并對實施情況和控制效果進行評估,如發現控制措施不完善,應及時提出補充措施。 3.19 安環部應每季度對各部門風險控制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3.20 作業風險評估結果可用于:3.21.1 作為作業風險控制的依據;3.21.2 屬于設備設施及工器具的缺陷問題作為維修、改造與采購的依據; 屬于人員行為的問題作為培訓需求分析的來源;3.21.47、 屬于作業方法、規程制度的問題作為管理流程、制度、標準和作業指導書制定與修訂的依據。3.22 設備風險評估結果可用于:3.22.1 指導設備選型、采購、檢驗、庫存的管理;3.22.2 作為年度檢修、改造費用和項目申報的來源和依據;3.22.3 指導檢修、改造計劃的制定;3.22.4 指導設備巡檢計劃的制定,優化設備的巡檢周期。3.23 職業健康風險評估結果可用于:3.23.1 使員工了解有關的職業危害,員工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工作習慣; 3.23.2 將職業健康防護措施(如接觸時間的控制、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等) 融入作業指導書, 結合作業規范實施控制。3.23.3 針對不同專業、區域提出個人防護8、用品配臵需求;3.23.4 根據員工面臨的職業健康風險,按專業、區域確定體檢計劃和對象。3.24 環境風險評估結果可用于:3.24.1 使員工了解有關的環境危害并進行控制;3.24.2 指導員工規范作業, 控制對大氣、土壤及水的影響;3.24.3 節約自然資源。3.25 安健環風險評估結果應文件化并向所有員工進行傳達學習,使員工清楚其工作場所的危害、風險及后果,熟悉其控制措施。 3.26 開展TOP10風險管控。公司每月應分析現階段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安健環風險事項,并按照風險大小進行排序,對排序前10位的風險事項進行重點管控,落實風險控制措施。TOP10風險事項和控制措施應在每月安全月報中反饋給9、新能源安全生產部。3.27 每年應對安健環風險評估與控制工作進行回顧,測量、評估風險控制效果,持續改進。3.28 各單位安健環風險概述至少保存2年,風險評估數據庫動態更新保持最新可用。 4 職責4.1 安環部 負責組織各部門開展危害辨識和風險評估工作。 負責監督各部門風險評估控制措施計劃的實施。4.2 各部門 負責開展本部門危害辨識和風險評估工作。 負責制定、實施本部門風險控制措施計劃。5 持續改善公司安環部根據制度管理規則規定,記錄、檢查、評價、反饋本制度執行情況,并及時修訂本制度。5.1 記錄5.1.1 及時填寫檢查評價表,檢查本辦法執行情況。5.1.2 編寫、修改、制度,填寫制度管理控制10、表。5.2 檢查與評價每年由公司安環部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及人員填寫分析評價表,對本管理辦法的有效性進行檢查評價。5.3 反饋制度負責人應做到制度反饋閉環,及時收集制度執行過程中的反饋信息。5.4 修正公司安環部負責收集、整理、匯總檢查評價和反饋意見,并根據需要提出管理辦法修訂、改進意見,報公司制度建設領導小組審批后,發布、升級。6 定義和縮略語6.1 危害: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的根源或狀態。6.2 危害辨識:識別危害的存在并確定其性質的過程。6.3 風險:特定危害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與后果的結合。6.4 風險評估:評估風險程度并確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圍的全過程。 6.5 風11、險管理:通過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并在此基礎上優化組合各種風險管理技術,對風險實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處理風險所致損失的后果,期望達到以最少的成本獲得最大保障的目標。7 引用、參考標準及相關文件7.1 關于印發集團公司安全健康環境管理體系導則、指南和管理手冊的通知(投安環【】292號)7.2 關于印發集團公司安健環管理體系建設若干指導意見的通知(辦安環【】162號)7.3 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安全健康環境管理手冊7.4 國際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安全健康環境管理手冊8 附錄附錄1 區域內部/外部風險評估填報表附錄2 風險控制措施計劃附錄1 區域內部/外部風險評估填報表單位: 評估時間:班組、崗位工種填寫人作業或任務步驟危害名稱危害種類危害及有關信息描述風險描述風險種類風險范疇暴露于風險的人員、設備及其他信息現有的控制措施風險等級分析建議采取的控制措施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控制措施的成本因素控制措施的判斷結果措施的采納后果暴露可能性風險值是否附錄2 風險控制措施計劃單位:序號危險因素相關活動描述不合格原因風險等級是否重大危險源控制措施責任部門計劃完成時間備注a:制定目標及方案;b:制定管理程序;c:培訓與教育;d:應急準備;e:加強現場監督檢查;f:保持現有措施;g:落實兩措計劃編制: 審核: 批準: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