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工程技術部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91826
2023-11-14
9頁
42.50KB
1、高速公路工程技術部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工程技術部管理制度匯編一、主要人員職責 1、工程部長(1)負責本項目施工過程的技術控制、工程項目的施工組織及調度工作,制定施工技術管理辦法并組織實施。(2)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并監督實施。(3)負責現場施工技術調查、導線和水準點測量審核、圖紙審核、現場核對、技術標準、技術交底、變更設計、技術創新、工程例會、施工資料、施工調度、過程監控、技術總結、竣工文件,解決施工技術疑難問題等工作。(4)對項目工程部技術管理業務負責。(5)做好環保措施的制定及落實工作。22、技術主管(1)嚴格按技術標準和施工圖設計進行檢查和質量控制,對工程施工質量負檢查驗收的把關責任。 (2)嚴把材料檢驗、工序交接、隱蔽工程驗收質檢關,審查操作者的資格,審查并簽署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3)深入施工現場,履行監督檢查職責,對違反操作規程、技術措施、技術交底、設計圖紙等情況,立即制止,視情節決定停工或返工,并報技術負責人、行政負責人或越級上報。(4)參與區域內的工程質量動態分析和事故調查。(5)加強與現場駐地監理的溝通與聯系,督促工點技術人員及時提供完整的技術資料,填寫隱蔽工程報驗單并通知監理人員進行檢查和簽證。配合現場監理完成隱蔽工程的檢查、驗收等工作,執行有關指令。二、編制施工3、組織設計、變更和開工報告(1)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1、施工組織設計的作用施工組織設計是單位工程具體指導施工的文件,也是工程編制月、周作業計劃的基礎,分部分項工程施工作業設計的依據。2、編制范圍劃分本合同段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作業指導書、技術交底及個別工程、重點、難點工程的施工組織方案由工程管理部負責編制。3、施工組織方案審批程序本合同段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個別工程、重點、難點工程的施工組織方案由工程技術部報送項目總工審核,然后報送監理工程師審批后方可實施。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應在開工前完成,報項目經理部、公司審批,審批后報公司工管部備案。4、施工組織方案的主要內容3.1文字部分一般應包括以下內4、容:(1)編制說明(編制依據、原則,總體目標,質量、安全、環保方針目標等);(2)工程概況;(3)組織機構;(4)施工總體部署;(5)工程任務劃分及隊伍布置(包括:任務劃分、隊伍安排、施工準備、施工平面圖);(6)施工方案;(總體施工方案、總體施工順序、重點工程施工方案);(7)施工方法及工藝;(8)施工進度計劃;(9)勞、材、機資源需要計劃;(10)各項保證措施(工期、質量、安全、環保、冬雨季、特殊條件等)。3.2圖表部分一般應包括以下圖表:(1)施工總平面布置圖;(2)施工進度計劃圖(包括施工總進度計劃和單項重點工程進度計劃);(3)臨時工程及過渡方案布置圖;(4)分年、季度完成投資計劃表5、;(5)分年、季、月度勞動力使用計劃;(6)主要機械設備數量及進退場時間表;(7)分年、季主要材料消耗計劃表;(8)其它應附的圖表資料。(2)開工報告1、編寫和報告工作程序工程在施工準備具備開工條件后,由工程技術部負責編寫單位工程開工報告,報項目總工審核,報監理工程師批復。2、開工報告的格式和內容2.1開工報告的格式由監理工程師決定。2.2單位工程、分項工程開工報告由工程技術部負責編制,經總工批準后上報。2.3單位工程、分項工程開工報告一般包括以下主要項目:(1) 相關設計文件;(2) 施工圖紙審核及設計優化記錄;(3) 機械、設備、材料和勞動力準備情況;(4) 樁點復測資料;(5) 原材料試6、驗報告;(6) 混凝土、砂漿配合比設計及批復文件;(7) 單項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3)變更 (一)工程變更審批程序1. 承包人提出的變更:1.1 承包人應采用通用函形式向駐地辦提交工程變更申請單;1.2 由駐地辦簽署審查意見后,報總監辦審查;1.3 總監辦簽署審查意見后,報業主審批;1.4 業主根據審批權限批轉總監辦;1.5 總監理工程師根據業主審批的工程變更申請單,簽工程變更令報業主領導復審后發令。在任一步程序中如果出現否決變更,必須報總監辦備案并在7日內書面回復。2. 監理提出變更:由監理單位安排承包人填寫工程變更申請單,按承包人提出的變更程序執行。3. 業主提出變更(含設計單位7、提出及交通主管部門要求):3.1 對于設計單位提出的變更,應由設計部門將有關變更圖紙和工程量清單報業主,經相關部門審查后按審批權限批轉總監辦書面駐地辦及相關承包人。承包人接到書面通知后,按承包人提出的變更程序執行;3.2 業主、設計單位提出的變更,由業主書面通知總監辦,按監理提出的變更程序執行。4、特殊情況下的緊急變更,駐地監理工程師應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了解情況,控制事態,并主持實施變更,變更情況應隨時向總監和業主匯報。變更開始后7日內,由承包人按本管理辦法規定補辦申請變更手續。(二)變更資料要求對承包人上報工程變更申請資料的要求:1.工程變更涉及到的各類簽證手續必須及時辦理,并做好簽證記錄8、,作為工程變更費用申報的依據:2.承包人應按照合同文件、監理計劃及總監辦下發文件規定,實事求是地填報工程變更申請資料。3.工程變更申請資料的整理和歸檔。承包人應根據駐地辦、總監辦審核的意見整理書面變更申請資料并編號,一式五份裝訂成冊后簽字蓋章上報,業主2份(工程管理部、計合部各一份),總監辦、駐地辦、承包人各一份。4.工程變更申請主要包括以下文件:4.1工程變更申請單。4.2附件:(1)變更理由、依據的合同條款及有關文件等基礎資料;(2)變更前后的圖紙;(3)變更工程數量的計算資料;(4)變更的費用計算書、單價分析資料;(5)業主、承包人、監理方面的原始記錄、會議紀要或現場紀要與文件。(6)總9、監辦應對工程變更令負責統一編號并及時歸檔。若不同意變更的申請,總監辦以書面形式通知變更申請單位。(7)工程變更申請單和工程變更令及其附件構成一套完整的工程變更文件。附件應包括與變更有關的所有資料,如變更會議紀要、總監辦有關變更的通知、單價分析計算表、數量計算表、相關圖紙、其他變更依據等。三、技術交底 在工程正式施工之前,召開工程協調會,由施工單位通過技術交底使參與施工的技術人員,熟悉和了解所承擔工程任務的特點、技術要求、工程難點及工程質量標準,做到事前消滅重大質量隱患。1、設計單位針對設計圖對項目部的技術交底(1)由項目部組織有關人員參加設計單位的技術交底,徹底理解設計意圖、技術標準及施工注意10、事項。(2)對設計文件審查中發現的問題,與設計、業主、監理共同研究,協商解決,以完善設計。(3)對下發的交底文件或會議紀要,必須理解透徹、貫徹落實并妥善保存備查。2、工程技術部負責以下技術交底(1)負責所屬施工隊現場施工和操作方面的技術交底、作業指導書;(2)測量及施工放樣交底;(3)其它必需的交底。3、技術交底的形式(1)采用會議等形式集中教育培訓;(2)采用書面形式傳遞。4、技術交底填寫要求(1)書面格式由工程部統一下發;(2)填寫內容和要求按公路施工規范和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設指南執行。(3)施工質量、工藝和標準方面的細部做法參照集團公司工程質量內控標準中的規定執行。5、實行復印件使用印章審11、核制度當交底書中或其它用于工程施工的文件中采用復印件時,必須經項目總工審核、簽字,并在其右上角加蓋章“復核:XXX”印章后,方可生效,否則其復印件為無效資料。四、施工過程控制1、過程控制的主要內容(1)嚴格按照設計文件、施工工序、預定的施工方法、預定的施工工藝、預定的技術標準和質量標準進行科學施工,嚴格執行施工放樣復測程序、技術交底程序、工序報檢程序、簽證程序、驗工計價程序。(2)堅持做到六不開工,即沒有開工報告不開工、沒有圖紙審核不開工、沒有換手復測不開工、沒有技術交底不開工、人員設備不到位不開工、技術質量標準不清楚不開工。(3)實行過程的逐級控制。現場技術員負責樁基、承臺、墩身、墩帽等部位12、的高程、模板幾何尺寸和表面平整度、模板加固、鋼筋配置和安裝、混凝土灌注前檢查、灌注中記錄、灌注后養護等工作。需報檢的工序自檢合格后,上報安質部。2、過程控制的分工(1)圖紙審核、優化設計、重點工程的施工方法和工藝、驗工計價、技術標準、質量標準由工程技術部組織實施;(2)施工現場的施工復測、技術交底、檢測試驗、工序報檢、簽證程序由工程技術部組織實施。(3)工程施工中遇到的技術問題由現場技術員現場解決,不能解決的逐級討論,做出參考方案后上報項目總工。3、問題處理現場出現問題時要據實逐級上報,由工程技術部和項目總工組織,會同業主、設計、監理進行處理,嚴禁隱瞞不報或私自處理。五、施工過程記錄1、應產生13、的記錄施工中應產生的記錄包括:施工日志、圖紙審核記錄、變更設計記錄、測量記錄、施工放樣記錄、技術交底記錄、工程檢查記錄、工程會議紀要、檢驗批、分項、分部、單位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記錄等。2、記錄填寫要求(1)各項記錄填寫要真實、客觀、規范、簽字齊全、書寫要整潔、清晰,表格要統一,全部簽字用碳素筆書寫,記錄內容必須對工程質量有可追溯性。(2)過程記錄要與工程的進展同步,禁止寫回憶錄,所有記錄要及時整理歸檔,妥善保存。六、工程調度1、工程技術部設工程調度員,做到24小時有人值班。2、準確掌握施工現場工程進展情況,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施工機具設備進場。3、協調好內部、外部人力、物力資源,合理規劃、統籌安14、排。4、按照項目經理部、集團公司有關要求,及時、準確地上報各種報表。七、內業資料管理1、資料管理的分工(1)工程技術部設專人管理資料,建立完善的收、發登記和保管制度。凡須落實的事項,在文件下達后,要檢查落實結果,并由承辦人記錄落實情況。(2)過程記錄資料由各專業工程師自己負責記錄和保存,定期分類歸檔,形成的電子文檔要加密保存。2、資料管理標識(1)資料管理主要包括:設計圖紙、通用圖、標準圖、技術規范、施工規范、工程質量驗收標準、建設、設計及監理單位文件、集團公司、公司及項目經理部文件、有關協議紀要、施工記錄、施工總結等各項技術資料。(2)資料要按照設計圖紙和設計文件、規范標準、業主文件、監理文15、件、局項目部文件、公司文件、施工記錄資料、質檢資料等分類歸檔標識,做到標識醒目,查閱快捷方便。(3)大型圖紙采用擺放標識;(4)A3紙型號以下資料采用裝入資料盒存放,做到盒內有目錄,登記標識及時清晰,查閱快捷方便。(5)施工中所采用的標準、圖紙、文件和資料必須為最新版本,并加蓋“有效版本”字樣,嚴格禁止采用無效的版本。(6)當無效版本的資料留做參考時,應進行加蓋“無效版本,僅作參考”字樣的印章。八、竣工資料1、技術干部和專業人員應按業務分工負責職責范圍內的文件資料的收集、保管工作,并將文件資料檔案入盒(袋)存放,確保資料完整,查閱方便。2、竣工文件編制以單位工程為基礎。工程技術負責人要把施工過16、程中形成的工程日志、檢測記錄、工程檢查證、質量驗收記錄、試驗記錄、開工報告、施工中有關指令性文件、變更設計通知單、以及有關圖紙的修改,底圖的描繪,圖表的簽署,施工技術小結等收集整理,建立單位工程資料盒,為工程項目竣工文件編制準備完整齊全的原始資料。3、各工點技術人員要負責原始資料的收集積累工作,樁基及承臺施工要特別注意地下建筑及設備安裝,地下管線以及隱蔽部位的情況,及時填寫地下及隱蔽記錄。為方便收集、保管資料,各工點技術負責人可按專業、部位和結構等不同內容建立文件資料盒。4、負責竣工文件編制的人員,應經常深入施工現場,督促檢查竣工文件平時的積累情況,并對每項工程文件材料形成的時間、進度、內容、文整質量及時提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