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公司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92717
2023-11-14
13頁
45.50KB
1、煤礦公司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制度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進一步強化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實現把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之前、把隱患消滅在事故發生之前,確保礦井長治久安,結合我礦實際,制定本制度。一、指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集團公司和上級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指示精神,以安全管理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的安全發展觀,牢固樹立“風險失控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始終把風險分級管控挺在隱患的前面,嚴格落實關口前移、風險導向、源頭治理、精準管理、2、科學預防、持續改進的要求,著力構建以風險辨識和風險評估為基礎,以風險分級管控為核心,以分級管控保障機制為支撐,以信息化為運行平臺的風險分級管控管理體系,促進安全風險管控措施和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使危險源始終處于受控狀態,有效消滅和控制各類事故的發生,切實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完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確保礦井安全穩定健康發展。二、組織機構為確保安全風險分級管控管理體系能夠得到有效的實施和運行,礦成立了以礦長為第一責任人的工作領導組,領導組下設辦公室和十一個專業管理組,辦公室設在安全監察中心,安全監察中心主任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風險分級管控管理工作的督查、督辦。 (一)領導組 組長:* 副組長:* 3、成 員:* (二)專業管理組1.通風專業組長:總工程師副組長:通防副總組員:通防工區、安全監察中心分管通防專業人員。2.地測防治水專業組長:總工程師副組長:地測副總組員:地質測量防治水管理人員。3.采煤專業組長:總工程師副組長:技術組組長組員:安全監察中心、生產技術部、調度室、機電科、采煤專業技術人員。4.掘進專業組長:生產副礦長副組長:技術組組長組員:安全監察中心、生產技術部、調度室、機電科、掘進技術員人員。5.機電專業組長:機電副礦長副組長:機運副總組員:機電科、安全監察中心分管機電專業人員。6.運輸專業組長:機電副礦長副組長:機運副總組員:調度室、生產技術部、安全監察中心、機電科分管運輸4、專業人員。7.安全管理專業組長:安全副礦長副組長:安全副總組員:安全監察中心、生產技術部、機電科、通風科、地質科、勞資科、調度室。8.職業衛生專業組長:安全副礦長副組長:安全副總組員:安全監察中心、通風科、機電科、勞資科、。9.應急救援專業組長:生產副礦長副組長:調度室主任組員:調度室、安全監察中心、生產技術部、通防科、機電科、地測科。10.調度專業組長:生產副礦長副組長:調度室主任組員:調度室、安全監察中心、監控中心。11.地面設施組長:機電副礦長副組長:機電副總組員:機電科、辦公室、運輸工區、供銷部。各專業組必須把風險預控管理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切實發揮對口專業的監督指導作用。工作面安撤5、新工作面開面、工作面過老巷、巷道開門口和貫通、大型機電設備安裝及撤出等重點工程開工前,必須由各專業副總組織相關部室和單位人員進行風險排查,在編制規程措施時根據排查出的風險,制定防范措施,抓好落實。凡開工前不進行風險排查的,一律不得開工否則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按照每次100元進行處罰。三、安全風險辨識與評估(一)安全風險辨識與評估分級1.安全風險辨識依據國內外相關法律、法規、規程、規范、條例、標準和其它要求,相關的事故案例、技術標準,礦井規章制度、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等相關信息,以及其它相關資料,采用工作任務分析法、直接詢問法、現場觀察法、查閱記錄法等直接經驗分析法和事故樹分析6、安全檢查表法、預先危險性分析等系統安全分析法,對礦井的所有系統及活動和區域進行風險辨識。辨識主要內容包括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安全因素、管理的缺陷等。(1)人員不安全行為:操作不安全性(誤操作、不規范操作、違章操作)、現場指揮的不安全性(指揮失誤、違章指揮)、失職(不認真履行本職工作任務)、決策失誤、身體狀況不佳的情況下工作、工作中心理異常、人員的其他不安全因素等。(2)物的不安全狀態:存在危險有害物質;工藝過程不合理:沒有按規定配備必需的設備;設備選型不符合要求;設備安裝不符合規定;設備數量不符合規定;設備保護不齊全、有效;防護設施不齊全、完好;設備警示標識不齊全、清晰、7、正確;設置位置不合理;機的其他不安全因素等。(3)環境的不安全因素:照明光線不良;通風不良;作業場所狹窄;作業場地雜亂;交通線路的配置不安全;操作工序設計或配置不安全;地面滑;環境溫度、濕度不當等。(4)管理的缺陷:組織結構不合理;組織機構不健全,職責不明晰;規章制度不健全、不符合實際;文件、記錄管理不符合要求;管理標準與管理措施、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審批、管理不符合規定,貫徹學習不到位;未根據風險評估及本單位生產計劃編制應急預案,預案不完善、不合理;崗位職責不明,設置不合理;員工安全教育培訓不符合規定;未開展班組建設活動,沒有有效的本質安全文化;其他管理的不安全因素等。2.安全風險評估分級按8、照風險發生的概率、特征、損害程度等技術指標,采用風險矩陣評估法對排查出的危險源進行評估,由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可能造成的損失評定分數,進而確定相應的風險等級。風險值18分為低風險,916分為一般風險,1825分為中等風險,30-36分為重大風險。風險矩陣法是根據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乘積來衡量風險的大小,其計算公式是: 風險值 D= pC 式中,p 表示危險事件發生可能性;C 表示危險事件可能造成的損失。(二)安全風險辨識評估1.年度辨識評估礦長每年年底組織各分管負責人和相關業務部室、工區進行年度安全風險辨識,重點辨識瓦斯、水、火、粉塵、頂板及機電運輸等容易導致群死群傷事故的危9、險因素,并及時編制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建立可能引發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辨識評估結果用于確定下一年度安全生產工作重點,并指導和完善下一年度生產計劃、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應急救援預案。2.專項辨識評估(1)新水平、新采(盤)區、新工作面設計前,由總工程師組織有關業務部室開展1次專項辨識,重點辨識地質條件和重大災害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補充完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并制定相應管控措施;辨識評估結果用于完善設計方案,指導生產工藝選擇、生產系統布置、設備選型、勞動組織確定等。(2)生產系統、生產工藝、主要設施設備、重大災害因素等發生重大變化時,由分管負責人組織有關業務部10、室開展1次專項辨識,重點辨識作業環境、生產過程、重大災害因素和設施設備運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補充完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并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辨識評估結果用于指導重新編制或修訂完善作業規程、操作規程。(3)啟封火區、排放瓦斯等高危作業實施前,新技術、新材料試驗或推廣應用前,連續停工停產1個月以上的煤礦復工復產前,由分管負責人組織有關業務部室、生產組織單位(工區)開展1次專項辨識;重點辨識作業環境、工程技術、設備設施、現場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補充完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并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辨識評估結果作為編制安全技術措施依據。(4)當發生死亡事故、涉險事故、出現重大事故隱患或所在省份發生重特11、大事故后,由礦長組織分管負責人和業務部室開展1次針對性的專項辨識,識別安全風險辨識結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區;補充完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并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辨識評估結果用于指導修訂完善設計方案、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等技術文件。3.月度風險辨識評估。礦長每月組織本專業人員對月度安全風險進行一次辨識評估。按照辨識評估的風險制定相應防范措施,辨識評估的風險及制定的防范措施必須傳達到風險范圍內涉及的所有人員,現場管理及作業人員負責落實。凡不按照規定進行風險辨識評估的,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按照每次50-100元進行收購。4.旬風險辨識評估。分管負責人每旬組織本專業人員對旬安全風險12、進行一次辨識評估。按照辨識評估的風險制定相應防范措施,辨識評估的風險及制定的防范措施必須傳達到風險范圍內涉及的所有人員,現場管理及作業人員負責落實。5.日風險辨識評估。各單位、工區負責人每天班前會時間組織本單位人員對日安全風險進行一次辨識評估。按照辨識評估的風險制定相應防范措施,辨識評估的風險及制定的防范措施必須傳達到風險范圍內涉及的所有施工人員,現場管理及作業人員負責落實。5.班風險辨識評估。每班“三大員”負責組織現場施工人員對當班安全風險進行一次辨識評估。按照辨識評估的風險制定相應防范措施,辨識評估的風險及制定的防范措施必須傳達到風險范圍內涉及的所有施工人員,現場“三大員”及作業人員負責落13、實。(三)安全風險分級管控1.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有礦長組織實施,有具體工作方案。人員、技術、資金有保障。在劃定的重大安全風險區域設定作業人數上限。2.礦長沒有組織對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和管控效果進行一次檢查分析,針對管控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調整完善管控措施,并結合年度和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結果,布置月度安全風險管控重點,明確責任分工。按照排查的風險有責任單位制定相應防范措施,排查的風險及制定的防范措施必須傳達到風險范圍內涉及 的所有人員,現場管理及作業人員負責落實。2.分管負責人每旬組織本專業人員對月度安全風險進行一次辨識評估,檢查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完善改進管控措施。按照辨識評估的風險制14、定相應防范措施,辨識評估的風險及制定的防范措施必須傳達到風險范圍內涉及的所有人員,現場管理及作業人員負責落實。凡不按照規定進行風險辨識評估的,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按照每次50-100元進行處罰。(四)安全風險預警1.月度預警。由礦長組織各專業口進行系統分析,安全監察中心匯總形成礦月度安全風險預警。2.每旬預警。由分管負責人組織各專業按照專業分工,對分管范圍內進行逐一進行系統分,形成旬安全風險預警。 3.每日風險排查預警。各分區實行日風險分析預警,由工區正職負責,部室包掛人員參加。對本單位生產現場范圍進行分析,形成本單位日安全風險預警。4.班組實行班預警,開工前由跟班“三大員”負責。5.各15、單位按照逐級辨識評估的風險,制定相應防范措施,辨識評估的風險及制定的防范措施必須傳達到風險范圍內涉及的所有人員,現場管理及作業人員負責落實。凡不按照規定進行預警,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按照每次100元進行處罰。6.低風險實施藍色預警,整改不過班,由跟班“三大員”盯靠管控;一般風險實施黃色預警,整改不過天,由單位正職盯靠管控;中等風險實施橙色預警,由專業副總負責整改管控;重大風險實施紅色預警,由分管領導負責2年一次聘請專業機構評審。五、保障措施1.公告警示。利用井口大屏幕、投影儀、危險源辨識牌板等工具,在入井等候大廳或存在重大安全風險區域的顯著位置,公告存在的重大安全風險、管控責任人和主要管16、控措施。此項工作由安全監察中心牽頭,相關單位具體落實。2.加強信息管理和教育培訓。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實現對安全風險記錄、跟蹤、統計、分析等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安培中心負責對入井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年度和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結果、與本崗位相關的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等。3.每年至少組織參與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工作的人員學習1次安全風險辨識評估技術。4.強化“三大員”管理。跟班干部負責現場作業的全面協調和指導工作,對作業現場施工負安全管理責任;班組長是現場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本班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對當班的安全管理全面負責; 安監員負責所跟班組的安全監督檢查把關責任。嚴格按照“三大17、員”獎懲辦法進行考核,充分調動“三大員”抓安全質量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切實發揮其職責作用。3.嚴格落實責任清單。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間節點及時更新人、現場、災害三個方面的責任清單,定措施、定責任人、定時間,按期整改到位,確保人人上崗安全、現場處處安全,進一步提高礦井安全保障能力。從人的不安全行為入手,參照嚴重“三違”、一般“三違”等標準內容,查找人的不安全風險;從機電、通風等系統入手,分正常、異常、緊急三種不同情況,辨識評估系統風險,分析大系統、查找大風險、解決大隱患,嚴防大事故;從作業流程入手,分開工前、施工中、停工后三個工作段落,組織每個崗位、每個工種、每道工序開展全流程風險辨識評估,解決小問題,預防零打碎敲的事故;從設備的全生命周期入手,分析過去、現在和將來三個時段,開展專項風險辨識評估。4.嚴格落實各項制度。嚴格落實安全生產違章違規及失職行為追責辦法,進一步促進各級管理人員全面、認真、依規履行崗位職責,提高工作執行力;嚴格執行“先停后改再干”規定,做到隱患不消除不生產、先安全后生產;嚴格落實“九個嚴禁”,持續增強廣大干部職工遵章作業和正規操作的責任心;認真落實紅色落實單規定,進一步促進隱患、嚴重“三違”和重點問題的快速、高效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