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班組安全確認規章制度及內容.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93220
2023-11-14
11頁
38KB
1、煤礦班組安全確認規章制度及內容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安全確認制度為了切實加強班組在崗前的安全管理,消除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確保職工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從基礎上預防和杜絕各類安全事故發生,特制訂本制度; 一、安全確認制要求:車間安全確認制要求1.1班組安全確認是安全確認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班組長和安全員為安全確認第一責任人,每班前由班組長負責交接清楚上班的生產情況、存在或遺留的安全隱患和本班需要注意的安全問題,操作人員到達作業現場后需等待班組長到作業現場進行安全確認。1.2班組長或班組安全員每2、天進行班前、班中和班后三次安全確認,做到不確認不生產。1.3工段長每天對本工段生產作業現場進行兩次安全確認;車間安全員和機械及電氣技術員每周對每個工段進行安全確認三次;采礦技術員每周對井下生產情況進行安全確認三次,車間副總每個大夜班對供礦工段及施工方運輸班進行安全確認,主管領導每周對所管轄范圍內的作業現場進行安全確認二次,書記每周對全車間范圍內的作業現場進行安全確認二次。1.4由工段長到作業現場進行二級確認,并檢查當班班組長的安全確認情況,對于確認不及時或確認不能正確識別存在的安全隱患的,及時予以糾正和教育。1.5由車間安全員到作業現場進行三級確認,并檢查工段的安全確認情況。1.6由主管領導到3、作業現場進行四級確認。1.7各項作業在施工前必須對使用的設備、工具、材料等進行細致的檢查,發現設備、工具、材料存在安全隱患要在第一時間要求更換,嚴禁使用存在安全隱患的設備、工具、材料,所有安全確認人員進行現場安全確認時也必須對作業人員使用的設備、工具、材料做安全確認;1.8高空作業時作業人員必須正確使用安全帶,并每班檢查安全帶的磨損情況,發現異常及時更換; 1.9班組長或安全員要對當班職工健康狀況、精神狀態和勞動防護用品穿戴情況進行確認;施工單位安全確認制要求2.1施工單位也必須納入車間安全確認制度的統一管理范疇內,每班在入井前必須由本班安全員對下井人員所需的定位卡、自救器、防塵口罩、安全帽、4、膠鞋和礦燈進行確認。一要確認所有人員裝備佩戴齊全,裝備均安全有效,二要確認本班所有人員佩戴正確、會正確使用。2.2入井后對工作現場的頂板、邊幫、照明、所使用的工具或材料進行安全確認,并填寫安全確認表。2.3分管隊長對施工現場進行不少于一次的安全確認,車間領導及安全員負責監管和三次確認,如發現沒有進行確認就開始生產活動的班組及施工隊長處以10005000元罰款;2.4進入長的獨頭工作面前,應先打開局部通風設施,已撤除通風設施的獨頭巷道嚴禁入內,并在巷道入口處設置防護欄,防止人員入內;如需要重新進入時,必須進行通風和氣體檢測,確認安全后方可入內;2.5對于檢測一氧化碳超標的獨頭巷道或作業點,必須進5、行不少于30分鐘的通風后,再次進行檢測,等檢測合格后方可進入作業面;2.6帶班領導和車間安全員對施工單位安全確認情況進行抽檢,檢查班組及施工隊長安全確認情況,隱患排查是否徹底,將抽檢結果填寫在當班安全確認表內。二、安全確認中的處置原則:1、在安全確認中發現的問題能夠立即整改的,必須待整改后方可進行下一步工作。2、在安全確認中發現的問題,不能立即整改的,但不會造成安全、生產事故的,必須向車間安全員匯報,待車間安全員拿出處理方案并同意開工后方可進行下一步工作。3、在安全確認中發現的問題和隱患不能立即整改,但有可能造成安全生產事故的,必須停止作業,待隱患消除后,方可進行下一步工作。三、一礦安全確認的6、考核:1、沒有進行安全確認,發現一次責任人處罰50元/次;2、安全確認次數達不到制度要求,發現一次責任人處罰50元/次;3、安全確認表填寫的時候,內容不符合制度要求,發現一次責任人處罰50元/次;4、安全確認不認真,確認結果與現場實際情況有出入,發現一次責任人處罰50元/次;5、沒有在安全確認記錄本上填寫確認情況,發現一次責任人處罰100元/次;6、在確認過程中發現的隱患沒有及時向上級匯報,發現一次,責任人處罰100元/次;、對于確認不及時或不能正確識別存在的安全隱患的,視情節嚴重處以50200元罰款。本制度從xx年3月1日起執行供礦班長(安全員)安全確認內容、作業人員的勞動防護用品是否正確穿7、戴,下井的人員是否帶齊定位卡、自救器、防塵口罩、氣體檢測儀和礦燈,所有裝備是否有效,是否會正確使用;、所有人員是否熟悉保命條款及操作規程、空壓機安全閥是否在有效期內;、空壓機儲氣罐區防護欄桿是否完好;、卷揚機電機和卷筒的防護罩是否完好有效;、安全帶是否存在斷股、卡扣失靈或磨損嚴重的情況;、消防器材是否齊全,并在有效期內;、作業人員是否存在精神狀態差或酒后上崗情況;、各坑、溝的蓋板是否完好有效;10、安全門是否完好有效;11、井筒防護欄桿是否完好有效;12、安全通道是否存在雜物;13、所使用的工具、材料是否有缺陷;14、井下液壓站防護欄桿是否完好有效;15、聯系電話、監控系統是否正常;16、格篩8、處處理故障時是否佩戴安全帶。供礦維修班班長、工段長、安全員、技術員、主管領導安全確認內容、作業人員的勞動防護用品是否正確穿戴,下井的人員是否帶齊定位卡、自救器、防塵口罩、氣體檢測儀和礦燈,所有裝備是否有效,是否會正確使用;、所有人員是否熟悉保命條款和操作規程、空壓機安全閥是否在有效期內;、空壓機儲氣罐區防護欄桿是否完好;、卷揚機電機和卷筒的防護罩是否完好有效;、安全帶是否存在斷股、卡扣失靈或磨損嚴重的情況;、消防器材是否齊全,并在有效期內;、作業人員是否存在精神狀態差或酒后上崗情況;、各坑、溝的蓋板是否完好有效;10、安全門是否完好有效;11、井筒防護欄桿是否完好有效;12、安全通道是否存在雜9、物;13、所使用的工具、材料是否有缺陷;14、井下液壓站防護欄桿是否完好有效;15、聯系電話、監控系統、金屬探測儀是否正常;16、格篩處處理故障時是否佩戴安全帶;17、行車限位器、止脫器是否完好有效;18、鋼絲繩、首繩是否有斷絲情況;19、設備檢修時是否斷電掛牌;20、井口房配電室是否上鎖;21、切割機切割片是否有裂紋或缺口;22、砂輪機砂輪片是否存在磨損嚴重,是否有裂紋;23、所有配電室屋頂是否有漏雨現象;24、配電室是否有擋鼠板;25、電機車剎車是否正常;26、氧氣瓶、乙炔瓶是否存在混放現象,是否有瓶帽;27、氧氣帶和乙炔帶是否有漏氣現象,乙炔扳手是否到位;破碎工段班組長(安全員)安全確認10、內容1、各電機防護罩是否完好;2、所有人員是否熟悉保命條款和操作規程3、勞動防護用品是否正確穿戴;4、防護欄桿是否完好;5、安全帶是否存在斷股、卡扣失靈或磨損嚴重的情況;6、消防器材是否齊全,并在有效期內;7、作業人員是否存在精神狀態差或酒后上崗情況;8、設備啟動前檢查設備周圍是否有人檢修;9、清掃衛生時是否在停機狀態下進行;10、所使用工具、材料是否有缺陷;破碎工段維修班、工段長、安全員、技術員、主管領導安全確認內容1、各電機防護罩是否完好;2、所有人員是否熟悉保命條款和操作規程3、勞動防護用品是否正確穿戴;4、防護欄桿是否完好;5、安全帶是否存在斷股、卡扣失靈或磨損嚴重的情況;6、消防器材11、是否齊全,并在有效期內;7、作業人員是否存在精神狀態差或酒后上崗情況;8、設備啟動前檢查設備周圍是否有人檢修;9、清掃衛生時是否在停機狀態下進行;10、設備檢修時是否斷電掛牌;11、所使用的工具、材料是否有缺陷;12、鋼絲繩是否有斷絲情況;13、砂輪機砂輪片磨損是否嚴重,是否有裂紋;14、切割機的切割片是否有裂紋或缺口;15、氧氣瓶、乙炔瓶是否存在混放現象,是否有瓶帽;16、氧氣帶和乙炔帶是否有漏氣現象,乙炔扳手是否到位;17、供電線纜絕緣皮是否有老化現象;充填工段操作班安全確認內容地表安全確認1、作業人員的勞動防護用品是否正確穿戴, 2、所有人員是否熟悉保命條款和操作規程3、電機防護罩是否完12、好;4、防護欄桿是否完好;5、安全帶是否存在斷股、卡扣失靈或磨損嚴重的情況;6、消防器材是否齊全,并在有效期內;7、作業人員是否存在精神狀態差或酒后上崗情況;8、設備啟動前檢查設備周圍是否有人檢修;井下安全確認:1、作業人員的勞動防護用品是否正確穿戴,下井的人員是否帶齊定位卡、自救器、防塵口罩、氣體檢測儀和礦燈,所有裝備是否有效,是否會正確使用;2、所有人員是否熟悉保命條款和操作規程3、電機防護罩是否完好;4、防護欄桿、人行天井爬梯是否完好;5、安全帶是否存在斷股、卡扣失靈或磨損嚴重的情況;6、消防器材是否齊全,并在有效期內;7、作業人員是否存在精神狀態差或酒后上崗情況;8、設備啟動前檢查設備13、周圍是否有人檢修;9、巷道頂板、邊幫是否存在浮石;10、撬錨工具是否隨身攜帶11、是否對作業點的氣體進行檢測充填工段維修班、工段長、安全員、技術員、主管領導安全確認內容1、作業人員的勞動防護用品是否正確穿戴,下井的人員是否帶齊定位卡、自救器、防塵口罩、氣體檢測儀和礦燈,所有裝備是否有效,是否會正確使用;2、所有人員是否熟悉保命條款和操作規程3、電機防護罩是否完好;4、防護欄桿是否完好;5、安全帶是否存在斷股、卡扣失靈或磨損嚴重的情況;6、消防器材是否齊全,并在有效期內;7、作業人員是否存在精神狀態差或酒后上崗情況;8、設備啟動前檢查設備周圍是否有人檢修;9、巷道頂板、邊幫是否存在浮石;10、設備檢修時是否斷電掛牌;11、所使用的工具、材料是否有缺陷;12、鋼絲繩是否有斷絲情況;13、砂輪機砂輪片磨損是否嚴重,是否有裂紋;14、切割機的切割片是否有裂紋或缺口;15、氧氣瓶、乙炔瓶是否存在混放現象,是否有瓶帽;16、氧氣帶和乙炔帶是否有漏氣現象,乙炔扳手是否到位;17、供電線纜絕緣皮是否有老化現象;18、是否對作業點的氣體進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