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建設集團項目部作業場所職業衛生健康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95887
2023-11-14
7頁
37KB
1、煤炭建設集團項目部作業場所職業衛生健康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作業場所職業衛生健康管理制度一、總則1、為了預防、控制和減少職業危害及職業病的發生,保障員工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制訂本制度。2、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為員工創造符合職業衛生標準和職業衛生要求的環境、條件、消除和減少各種危害因素對員工健康的影響。3、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職業衛生與職業病防治工作負全面責任,各部門主要領導對本部門的職業衛生與職業病防治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4、安檢科是職業衛生職業2、病防治的主管部門,協調各部門做好職業病防治工作。二、管理機構與職責1 、設立職業病防治領導小組,由下列成員組成:組 長:項目部負責人副組長:安全經理 、機電經理、技術經理 成 員:各部門主要負責人2、職業病防治領導小組的職責:(1)分管領導要掌握單位整體職業病防治工作,及時處理請示報告。(2)制定和修改單位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審定職業病防治工作計劃,并督促實施。3、安檢科負責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要求,提出職業病防治工作計劃和實施目標,推進和監督管理各項具體工作的實施。4、調度室負責各項防塵防毒技術措施的具體落實,統一調度指揮突發性泄漏、中毒等事項的應急救護工作。5、安檢科負責對各個場所的職業危害因3、素定時、定點進行監測。6、后勤科負責宣傳、維護職工及作業人員勞動保護的合法權利,收集職工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意見,女工四期保護、女工結婚、分娩、計劃生育等管理工作。7、勞資科負責新進人員上崗前職業健康的把關;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告知新進人員其作業崗位職業危害因素;對在職業健康檢查中發現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應當調離原工作崗位,并妥善安排。8、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人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工從事對本人和胎兒、嬰兒有危害的作業。三、職業病防治管理1、各施工區隊在有毒物品產生或存在的作業場所施工作業時,按照規定設置區域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2、煤礦常見的4、的職業?。?矽肺、煤工塵肺、水泥塵肺、一氧化碳中毒、氮氧化物中毒、硫化氫中毒、二氧化碳中毒、二氧化硫中毒、氨氣中毒、職業性噪聲、井下工人滑囊炎、電光性眼炎等。3、應按照規定向作業工人提供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不斷改善工作條件。4、必須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確保職工依法享受工傷社會保險待遇。5、認真接受職業衛生監督檢查,積極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履行監督檢查職責。6、對班組崗位落實職業病防治防護措施不力,對個人不按規定使用防護用品,應及時糾正、整改。7、職業危害因素主要防治措施(1)煤礦粉塵的控制應適時防降塵“八字方針”,即“革、水、風、密、護、管、教、查”。“革”是實施技術革新,5、大力推廣綜合防塵新設備、設施和新技術,淘汰舊的生產工藝和作業方式?!八彼罅嵤袷阶鳂I,包括濕式打眼、水泡泥、煤層注水、扒裝灑水、放炮噴霧等?!懊堋笔敲荛]、鋪塵、抽塵?!帮L”是改善通風,保證足夠的新鮮風流?!白o”是搞好個體防護,作業人員在生產環境粉塵濃度較高時正確佩戴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要求的防塵口罩。“管”是加強管理,建立相關制度,監督各項防塵設施措施的使用和控制效果。“教”是加強宣傳教育,包括定期對作業人員進行職業衛生培訓,增加職工防塵與自我防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查”是做好職業性健康檢查,做到早發現病損、早調離粉塵作業崗位,加強對作業場所粉塵濃度監測及監督檢查等。(2)有毒有害氣體的6、控制,煤礦的有毒有害氣體的種類是明確的,因煤礦特殊地質條件和生產工藝,在煤炭生產過程中完全避免有毒有害氣體的產生是不可能的。控制的方法原則主要有: 改善勞動環境,加強井下通風排毒措施,使作業環境中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達到國家職業衛生標準要求。 加強職業安全衛生知識培訓教育,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各項作業均應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比如爆破用煤礦許用炸藥;炮煙吹散后方可進入作業;對二氧化碳高壓區應采取超前抽放等。 設置警示標示。井下通風不良的地區或不通風的舊巷內,往往積聚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應設置明顯的警示標示,在不通風的舊巷口要設棚欄,并掛上“禁止入內”的牌子。若要進入必須先行檢查,確認對人體無害7、方可進入。 搞好個體防護。對于確因工作需要進入有可能存在高濃度有毒有害氣體的環境中工作時,在確保良好通風的同時,作業人員應戴防毒面罩,或防毒口罩、安全護目鏡等。對突發性有毒有害氣體增高,應立即使用自救器,并緊急撤離到安全地帶。 加強檢查檢測。應用各種儀器或煤礦安全檢測監控系統檢測井下各種有毒有害氣體的動態。 (3)煤礦噪聲的控制 控制噪聲源 一是選用低噪聲設備或改革工藝過程、隔振等措施;二是提高機器設備的裝配質量,減少不見之間的摩擦和裝機,以降低噪聲。 控制噪聲的傳播 采用吸聲、隔聲、消聲材料和裝置,阻斷和屏蔽噪聲的傳播。(4)弧光輻射、紅外線、紫外線的防護措施:電焊等操作工施工時配備特制防護8、眼鏡片面罩,可根據個人眼睛情況及電流強度選擇吸水式濾光鏡片或反射式防護鏡片;為防止弧光灼傷皮膚,焊工操作時必須穿戴好防護用品。四、勞動用工及健康監護檔案管理制度1、單位在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后果、職業衛生防護條件等內容如實告知職工,不得隱瞞。2、員工變更到可能產生職業危害崗位時,單位違反職業衛生如時告知等規定,職工有權拒簽勞動合同,單位不得解除終止原勞動合同。3、加強對員工職業病危害教育,提高員工對職業病危害的認識,掌握職業病防治方法,正確使用勞動防護設施、器材和用品。4、所有員工都有維護本單位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和個人職業衛生防護用品的責任和義務,發現職業病9、危害事故隱患及可疑情況,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對違反職業衛生和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以及危害身體健康的行業應提出批評、制止和檢舉,并有權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5、不得因員工依法行使職業衛生正當權利和職責而降低其工資、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6、單位應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人員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和退休職業健康檢查。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者從事禁忌的工作。7、從事使用高毒物品作業的勞動者應當進行崗位輪換。8、對在生產作業過程中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職業病危害的職工應及時組織救治或醫學觀察。9、嚴格執行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及時安排女工健康體檢。安排工作時間應充分考慮和照顧女10、工生理特點,不得安排女工從事特別繁重或有害婦女生理機能的工作;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嬰兒一周歲內)女工從事對本人、胎兒或嬰兒有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生育期女工從事有可能引起不孕癥或婦女生殖機能障礙的有毒作業。五、作業場所管理制度1、對不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作業場所應立即采取措施,加強現場作業防護,提出整改方案,積極進行治理。對嚴重超標且危害又不能及時整改的生產場所,必須停止生產運行,采取補救措施,控制和減少職業病危害。2、在產生職業病危害作業崗位的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闡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及應急救治措施。3、根據作業人員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11、具體情況,為職工提供有效的個體職業衛生防護用品。4、生產崗位職工從事有毒有害作業時,必須按規定正確使用防護用品,嚴禁使用不明性能的物料、試劑和儀器設備,嚴禁用有毒有害溶劑洗手和沖洗作業場所。5、加強對檢維修場所的職業衛生管理。對存在嚴重職業危害的生產裝置,在制定檢修方案時,應有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參與,提出對塵、毒、噪聲、射線等的防護措施,確定檢維修現場的職業衛生監護范圍和要點。對存在嚴重職業危害的裝置檢維修現場應嚴格設置防護標志,應有相關人員做好現場的職業衛生監護工作。6、要加強檢維修作業人員的職業衛生防護用品的配備和現場沖洗設施完好情況的檢查。7、單位應加強對勞動防護用品使用情況的檢查監督,凡12、不按規定使用勞動防護用品者不得上崗作業。8、有毒、有害物質的包裝,必須符合安全、衛生要求,防止泄漏擴散。六、職業病診斷管理制度1、職業病的診斷與鑒定工作由單位統一管理。職業病診斷和鑒定由單位和當事人如實提供有關職業衛生情況,按法定程序取得職業病診斷、鑒定的有關資料。2、加強對職業病病人的管理,實行職業病病人登記報告管理制度,發現職業病病人時,要按有關規定向地方安監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和公司的生產、職業衛生管理部門、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等報告。3、安排職業病患者進行醫療和療養。對在醫療后被確認為不宜繼續在原崗位作業或工作的,由職業病防治部門提出調整崗位意見后,有關部門和單位按規定辦理。4、職業病患者的診療、康復和復查等費用以及傷殘后有關待遇和社會保障,依照國家和單位有關規定執行。5、對疑似職業病的職工及時進行診斷,在其診斷或者醫觀察期間的費用按職業病待遇辦理,同時在此期間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七、職業健康監護1 、對新進員工必須進行上崗前健康檢查。2、患職業病的職工,按照規定享受工傷保險的待遇。3、安檢科會同勞資部門對體檢的各種資料、表格,統一歸檔管理,并設專人管理,未經批準任何人不得私自動用。對體檢結果,如實告知職工。八、附則1、本制度解釋權歸xx煤建xxxx井項目部。2、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