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業公司電動葫蘆使用安全、潤滑管理制度(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95949
2023-11-14
23頁
224.16KB
1、煤業公司電動葫蘆使用安全、潤滑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山西臨縣xx煤業有限公司xx年1月電動葫蘆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崗位職責一、電葫蘆操作工.信號工崗位職責1、電葫蘆操作工、信號工必須熟練掌握行車起吊、運行的基本原理 和操作性能,必須經考試合格取得“特種行業操作證”方可上崗。2、電葫蘆操作工與信號工配合作業時,思想應高度集中,密切聯系 溝通,謹慎操作,必須做到令行禁止。3、服從領導,積極配合,嚴格遵守公司、工段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勞 動紀律。4、定期定時對所操作的機械設備進行潤滑加油以及日常保養工作。2、5、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堅守崗位,不準擅離職守。6、經常檢查鋼絲繩等的使用情況,發現偏、斷絲、斷股現象及時匯 報,杜絕任何事故的發生。7、電葫蘆一旦發生故障,要及時找維修人員排除,不得影響生產。8、搞好行車清潔衛生,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第二章操作人員守則一、電葫蘆操作工守則1、每班作業前應按表7作日常檢查。2、不得利用限位器停車,不得在掉起重物時調整制動器,進行檢查 和維修。3、重物接近或達到額定載荷時,應先做小高度短行程試吊再以最小 高度吊運。吊重運行時不得從有人的上方通過。4、無下降限位器的電葫蘆,在吊鉤處于最低工作位置時,卷筒上的 鋼絲繩必須保留3圈以上的安全5、不得拆改電動葫蘆的安全裝置3、。6、使用中如有異常響聲,應遵循先停車,后檢查,排除故障后再開 車的程序。第三章電葫蘆操作工安全操作規程一、電葫蘆工崗位操作規程1、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后執證上崗。2、工作前應對吊車的主要部件及各個裝置進行認真仔細檢查,確認 安全后方可進行操作,對長時間停止使用或新裝吊車,在使用前應 時行試車,并認真檢查,確認無異常后方能使用。3、開車前必須發出鳴報,起吊過程中,吊物下方嚴禁站人或行人通 過,作業中突然斷電,應把所有控制器扳置零位。4、操作者,必須面向吊車,并注意觀察吊物,發現危急情況時,應 馬上發出避讓信號,并停止操作,緊急處理。5、嚴禁同時操作兩個按鍵,不準將吊物停掛在空中。64、堅持做到“十個不準吊”原則,即:1)指揮信號不明或亂指揮不吊;2)物體重量不清或超負荷不吊;3)斜拉物體不吊;4)重物上站人或浮團置物不吊;5)工作場地昏暗,無法看清場地、被吊物及指揮信號不吊;6)工件埋在地下不吊;7)工件捆綁、吊掛不牢不吊;8)重物棱角處與吊繩之間未加墊襯不吊;9)吊具達到報廢標準或安全裝置失靈不吊;10)領導違章指揮不吊;7、每班開車前必須做以下檢查:檢查項目要求作業地點在操作者步行范圍內無障礙物運行軌道由地面觀察軌道上下不應有異常按鈕裝置(手電門)起升、下降、左右運行動作應靈敏、準確;同事按動一 組按鈕電動葫蘆不得動作限位器安裝吊鉤上升至極限位置吋,限位應準確可靠吊鉤5、裝置吊鉤在圓圈360。與垂直180。范圍內應轉動靈活,滑輪 轉動時無卡阻和碰擦,吊鉤螺母防松裝置無異常,吊鉤 閉鎖裝置止常鋼絲繩按要求條件進行H常檢查制動器起升,下降及運行的制動應靈敏可靠導繩器及其他安全裝置動作正常,安全可靠8、使用完后,小車吊鉤必須離地面2.5米以上,下班必須切斷電源。二、信號工操作規程1、必須熟悉起吊工器具的基本性能和各種吊具、索具的最大允許負 荷、報廢標準,熟悉掌握指揮信號,并遵守電葫蘆操作工的“十不吊”。2、起吊工具要經常檢查,確保完好可靠,并要妥善保管,不準隨地 亂丟,不準超負荷使用。3、起吊物件的手勢要清楚,信號要明確,不準戴手套指揮,起吊大 型重噸物件時,必須先6、試吊,離地不高于0.5米,經檢查,確認穩妥 后方可起吊運行。4、起吊物件必須捆綁平穩牢固,棱角快口部位應設襯墊,吊位應正 確。起吊件翻身時要掌握重心,注意周圍人員動向。5、用兩臺電葫蘆同時起吊一物件時,應按電葫蘆額定載重量合理分 配,統一指揮,步調一致。6、不準在起吊件下面停留、行走或站立。7、捆綁吊物選擇繩索夾角要適當,不得大于120度,遇特殊起吊物 件時應用專用工具。8、多人吊運重物,應有專人指揮,不得遠距離或不引路指揮吊物運 行。,9、吊運物件應按規定地點妥善堆放,不準將重物堆放在動力輸送管 線上面或安全通道上。10、信號工統一手勢:1)手心向上表示吊鉤向上;2)手心向下表示吊鉤向下;37、)手心向前表示吊鉤向前;4)手心向后表不吊鉤向后;5)手心向左表示吊鉤向左;6)手心向右表示吊鉤向右;7)小指向上表示吊鉤小起;8)小指向下表示吊鉤小落;9)兩手交叉表示停止;10)起吊手勢應有哨音信號配合。第四章 常規檢查保養制度一、檢查制度1、為規范電葫蘆維護行為,及電葫蘆維護保養過程中的作業人員應 遵守的工作要求,確保電葫蘆使用安全。在電葫蘆運行期間需進行 一些常規檢查。2、常規檢查維護分周期進行,周期分為周、月、年。相關人員必須 定制執行。二、常規檢查內容1、周檢查內容:檢查項目要求有無 故障備注各聯鎖機構起升高度限位器、行程限位開關正常吊鉤無剝落、毛刺、焊補缺陷鋼絲繩表面鋼絲磨損、腐8、蝕量小于鋼絲直徑的40%,斷絲在 一個捻距內小于總絲數的10%,無斷頭,無明顯變細, 無芯部脫出、死角扭擰、擠壓變形、退火、燒損現彖鋼絲繩連接件鋼絲繩端部連接及固定的卡子、壓板、鍥塊連接完好, 無松動,壓板不少于2個,卡子數量不少于3個卷筒無裂紋,連接、固定無松動;筒壁磨損小于原壁厚的 20%;安全卷不少于3圈,卷筒與鋼絲繩直徑比例符 合要求,筒壁磨損小于原壁厚的20%;安全卷不少于 3圈,卷筒與鋼絲繩直徑比例符合要求制動器無裂紋,無松動,無嚴重磨損,制動間隙兩側相等尺 寸合適,有足夠的制動力,制動帶磨損小于原厚度的 50%電機及機械傳動件傳動正常,無異常聲音潤滑鋼絲繩、卷筒、吊鉤、減速機潤滑9、正常電纜線各動力電纜,信號電纜無損壞脫皮現象2、月檢查內容:檢查內容要求檢查周期有無 故障備注運行范圍內障礙物運行范圍內與建筑物及其它設備的最小間距應不 小于100mm每月檢 查軌道端部止檔及連 接螺栓或焊縫軌道端部止檔不準有變形,破損等缺陷,其連接螺 栓不得有松動。采用焊接連接焊縫不得有裂紋固定軌道的連接螺 栓螺栓不得有松動每六個 月檢查軌道接頭焊縫焊縫不得有裂紋等缺陷軌道磨損軌道與車輪踏面及輪緣接觸處不得有局部異常變 形及磨損外觀外殼及絕緣物不得有損傷每月檢 查懸掛電纜電纜上、下兩端固定應牢固可靠不得有破損、斷線 等缺陷;鋼絲繩安裝牢固,不能讓電纜直接受力按鈕聯鎖裝置上、下、左、右各組聯鎖10、應可靠,同時按動一組按 鈕電動葫蘆不得動作觸點觸點不得有嚴重磨耗及損傷每六個 月檢查接線及接地接線應牢固可靠,連接螺釘不得有松動每三個 月檢查動作狀態動作靈敏可靠,應調節到吊鉤在上極限位置時吊鉤 裝置的最高點與卷筒外殼間的距離不小50mm每月檢 查觸點觸點動作準確、靈敏,不得有嚴重磨耗及損傷每三個 月檢查接線螺釘不得有松動現象每六個 月檢查動作狀態觸點的接觸和打開動作應靈敏,不得粘連每月檢 查觸點不得有嚴重磨耗及損傷每三個 月檢查接線螺釘不得有松動現象每六個 月檢查起升機構的制動環 或制動片錐形制動環磨損量不得大于原厚度的50%,且不 人于軸向調整塑的最人值。制動片的磨損量不得人 于原厚度的511、0%每三個 月檢查運行機構的平而制平面制動環的磨損量不大于原厚度的50%每六個 月檢查制動環(片)的外觀不得有裂紋和損傷每六個 月檢查吊鉤目測不得有裂紋、異常磨損和鉤口異常變形每月檢 查軸承回轉應靈活、平滑防松裝置卡板螺釘不得有松滑輪滑輪槽不得有異常磨損,輪緣完整不得有損傷外觀滑輪罩殼不得有損傷工作狀態滑輪回轉應平滑、靈活每六個 月檢查外觀滑輪不得有損傷,裝配連接牢固墻板連接螺栓不得有松動每六個 月檢查車輪踏面和輪緣不得有異常的磨損和傷痕繩端固定狀況鋼絲繩各尾端固定應牢固可靠,不得有異常每月檢查外觀不得有扭結,灼傷及明顯的松散、腐蝕等缺陷,繩 上應有潤滑油脂使用的安全程度(報 廢 標準)按GB12、5972-86起重機械用鋼絲繩檢驗和報廢實 用規范屮有關條款進行評判每三個 月檢查潤滑油開式齒輪表明應泄期加油脂,閉式齒輪應定期加機 油每月檢 查外觀電纜不得有外傷、異常的彎曲或扭轉、老化等缺陷每三個 月檢查裝配狀況電纜與開關箱的連接不得有松動,吊線環不得脫離 滑道,支承鋼絲兩端不得有松動三、潤滑為確保電動葫蘆的對靠性與壽命,必須對葫蘆進行定期潤滑和維護保養,根據檢查情況補充 或更換潤滑油(已潤滑的打V)。序號 名稱起重量潤滑裝置方法潤滑油種類數量換油時間是否 潤滑備注11T起升減速器注入50#機械油適量每三個月 一次2T21T運行減速器2T31T主從動車輪軸承擠入2#鈣皂潤滑 脂451T,213、T起升電機軸承運行電機軸承6卷筒軸承78910主動車輪和運行 減速器齒輪齒面涂抹2#鈣皂潤滑 脂每一個月 一次卷筒溝槽和鋼絲 繩涂抹鋼絲繩油脂吊鉤軸承適暈擠入2#鈣皂潤滑 脂每六個月 一次吊鉤滑輪軸承擠入2#鈣皂潤滑 脂每六個月 一次第五章事故緊急救援及演練制度一、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制度為提高對安全事故的快速反映能力,迅速有效地做好突發性安全事故的應急 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及公司財產損失,保障公司財產和人民生命 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結合我公司實際,制定本制 度。1、事故應急救援范圍安全事故是指在施工生產過程中發生群死群傷或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產牛重 大影14、響的各類牛產事故。包括因工程質量產牛的事故、施工現場毗鄰建筑坍塌、 土方坍塌、架體倒塌等事故。2、報告程序及內容1)報告程序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負責人或有關人員立即報告工段、公司負責人。 工段必須以最快的方式,將事故簡要情況向主管部門及安全環保部等報告,最遲 不能超過30分鐘。2)報告內容 、發生事故的單位及事故發生的吋間、地點; 、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估計; 、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 、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 、需要有關部門、單位協助事故救援和處理的有關事宜; 、上報人姓名、聯系電話。3、組織人員為加強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領導,實施應急救援預案,成立公15、司部門安 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小組。小組負責發生特大事故后應急救援預案啟動工作的人 員,按照預案分工,開展應急救援搶險工作。小組成員,要按照預案職責分工, 以高度負責的精神,盡職盡責。當接到特大事故報告后,小組成員耍迅速到達指 定崗位,因特殊情況不能到崗時,經組長同意,由相關人員替補。4、應急救援體系為保證應急救援預案的順利實施,建立應急救援體系。1)、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工段部門在組織搶險、保護事故現場同時,按照有關 規定迅速向有關公司領導報告。2)、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接到報告后,立即組織前往事故現場,確定危險冃標, 組織有關人員按照職責分工,迅速開展搶救工作。遇有特殊危急情況,耍立即向 當16、地政府、公安、消防、急救中心救援,防止事態擴大。3)、各部門工段及相關人員要按本預案要求,參與搶險救援工作,在救援過程中 要聽從指揮,密切配合,協調作戰,保證搶險救援工作做到有條不紊。5、保障措施1)、各部門工段要結合本公司實際制定的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報公司備案。2)、更要結合實際建立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組織,保證一旦發生安全生產事故,能 迅速有效地投入搶救工作,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盡可能減少事故的損失.二、緊急救援演練制度1、垛訓按計劃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安裝、維修人員進行有效的培訓,從而具備完成 其應急任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2、每年進行一次培訓;3、新加入的人員及時培訓;4、主要培訓以下內容:1)解救2)更換和割短鋼絲繩3)施工用電常識4)墜落保護5)電動工具的安全使用;6)對危險源的突顯特性辯識;7)事故報警;8)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疏散;9)現場搶救的基本知識。5、演練應急預案和應急計劃確立后,按計劃組織人員有效的培訓,公司技術人員每 年演練一次。每次演練結束,及時作出總結,對存有一定差距的在口后的工作屮 加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