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力生產公司動火作業安全管理制度附工作票.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96463
2023-11-14
15頁
72.54KB
1、熱力生產公司動火作業安全管理制度附工作票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了加強公司生產現場的動火作業安全管理,規范和統一動火作業安全行為,避免發生動火作業火災事故,確保人身和設備安全,依據電力典型消防工程、電力安全規程(熱力機械部分)和中國華電生1447號文件中國華電集團公司動火作業安全管理規定(試行)的要求,結合珙縣電廠動火作業實際情況而制訂本制度。第二條 公司動火作業安全管理,實行“逐級防火責任制”管理原則。第三條 保衛部是動火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門及專業監督部門,安全監察部、生產技術部等職2、能部門對動火管理工作履行綜合監督職責。第二章 重點防火部位及動火管理第四條 公司以下部位為防火重點部位:燃料油庫區、集控室、網絡繼電器室、工程師站、配電室、通信機房、檔案室、鍋爐燃油及制粉系統、汽輪機油系統、氫氣系統和制氫站、主變壓器、電纜、電纜間和電纜橋架及隧道、直流蓄電池室、脫銷系統及氨罐區、脫硫吸收塔、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場所以及公司認定的其他部位和場所。第五條 根據動火部位危險程度及火災后果嚴重程度,將動火分為三級進行管理:一、凡屬下列地點用火為級動火1、集中控制室、計算機室、網控室、蓄電池室、變壓器本體及充油開關本體和柴油發電機本體及管道上。2、汽輪機油系統、發電機氫系統的設備和管路上、3、發電機氫系統上、發電機氫系統四周5米范圍內。3、鍋爐制粉系統,指粉倉內及粉倉上方明火作業有可能造成粉塵爆炸的絞龍、細粉分離器、引、送風機、增壓風機。磨煤機稀油站油箱和管道區域及其它燃油、油箱、油管道。4、電纜橋架、電纜溝、電纜隧道(層、間)電纜豎井及電纜支架。5、燃料油庫,指油罐區、油泵房、卸油臺、發油臺、氣機凈化油庫區、油處理室、以及廢油儲放區。6、制氫站,指制氫系統及制氫設備、儲氫罐和制氫站圍墻外10米范圍內。7、脫硫區域,指脫硫吸收塔、脫硫吸收塔頂部膨脹節出口煙道15米范圍內、原煙道至脫硫吸收塔進口10米內、脫硫集控室、電纜層。8、氨區及液氨設備系統。二、凡屬下列地點用火為級動火1、224、0KV變電站、500KV變電站。2、380V、6KV配電室。3、通訊程控機房、裁波機房、微波機房。4、鍋爐球磨機、細粉分離器及其下方到粉倉管道。5、輸煤落煤管內部、碎煤機內部、原煤倉口、輸煤皮帶及其它易燃設施。6、發電機氫系統四周5米范圍以外,汽輪機油系統四周2米范圍內。7、燃氣、氫系統管道周圍30米以內。8、煙道區域,凡有防腐內襯的煙道內。9、制氧站、制氧系統及制氧設備。10、天燃氣系統及天燃氣設備。11、公司檔案室。12、物資化學危險品庫房。13、有可能造成火花飛濺落至易燃易爆物體(包括電纜)附近的動火區域。三、根據工作需要,在沒有危險的區域,劃出固定用火區作為級動火區,并嚴格管理。凡可拆5、卸并有條件移到級動火區焊補的物件,必須在固定用火區焊補,盡可能減少在禁火區用火次數,級動火區域可不辦理動火工作票。第六條 動火工作票的審批權限1、級動火工作票由申請動火部門負責人或技術負責人簽發,公司安監部門負責人、保衛部門負責人審核,公司分管生產領導或總工程師批準,必要時還應報當地公安消防部門批準2、級動火工作票由申請動火班組班長或技術員簽發,公司安全監察部人員、保衛部消防主管審核,動火部門負責人或技術負責人批準。3、固定用火區由用火單位提出申請,經保衛部會同安全監察部負責人審查批準。4、級動火工作票的簽發人應考試合格,并經公司分管生產領導或總工程師書面公布。動火執行人應具備有關部門頒發的合6、格證。5、燃油儲油罐、儲氫罐動火除執行一級動火工作票外,還須由保衛部門負責將確保動火作業安全的方案呈報分管生產廠長或總工程師審批后方可進行。第七條 動火現場監護制度1、級動火時,動火部門負責人或技術負責人,指定的義務消防員或班組安全員始終在現場監護。安全監察部、保衛部門負責人或專工動火前必須到現場監督檢查防護措施是否完善,并隨時監督檢查動火過程。2、級動火時,動火部門應指定本單位的安全員或義務消防員始終在現場監護。3、動火前必須檢查防火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備,測定可燃氣體、易燃液體的可燃氣體含量或粉塵濃度是否合格,并在監護下作明火試驗,確無問題后方可動火作業。在整個工作過程中,應每隔15分鐘測定7、一次可燃氣體、易燃液體的可燃蒸汽含量或粉塵濃度是否合格,當發現不合格或異常升高時應立即停止動火,在未查明原因或排除險情前不得重新動火。第八條 安全動火的基本原則1、動火應嚴格執行安全用火管理制度,做到“三不動火”,即沒有批準的動火工作票不動火,消防監護人不在場不動火,防火措施不落實不動火。2、正常生產裝置內,凡是可動可不動火的一律不動;凡能拆下來的一律拆下來,移到安全區域動火;節假日不影響正常生產的動火,一律禁止。3、凡在生產、儲存、輸送可燃物體的設備、容器、管道上動火,應首先切斷系統、加好堵板,經徹底吹掃、清洗、置換后,打開人孔門通風換氣,并經取樣分析合格后,才可動火。4、各級動火審批人必須8、親臨現場,落實防火措施后,方可簽發動火工作票。一張動火工作票只限一處作業。5、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嚴禁動火工作: 壓力容器或管道未泄壓前; 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未清理干凈前; 風力達到5級以上的露天作業; 遇有火險異常情況未查明原因和消除前。第九條 動火工作票中所列人員的安全責任和職責1、各級審批人員及工作票簽發人應審查: 動火工作的必要性; 動火工作是否安全; 動火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備。2、運行許可人應審查: 審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備,是否符合現場條件; 動火設備與運行設備是否正確隔離; 向工作負責人交待運行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3、工作負責人安全責任及職責: 正確9、安全地組織動火工作; 檢修應做的安全措施并使其完善; 向有關人員布置動火工作,交待防火安全措施和進行安全教育; 始終監督現場動火工作; 辦理動火工作票開工和終結; 動火工作間斷、終結時檢查現場有無殘留火種。4、化學專業檢測人員責任及職責: 在測定動火工作前必須對儀器進行認真檢查校對; 在動火現場測定,必須采用雙套儀器測定; 必須在首次動火和次日動火工作前,測定可燃氣體、易燃液體的可燃蒸汽含量或粉塵濃度,并在級動火工作的過程中,每隔15分鐘測定一次。 儀器測定可燃氣體、易燃液體的可燃蒸汽含量、粉塵濃度值如下:a.原(柴油)汽油含量為:爆炸極限0.5%1.1%,合格值0.2%;b.氫氣含量為:爆炸10、極限4.1%74.2%; 合格值0.2%;c.天然氣含量為:爆炸極限4.8%13.46%;合格值0.2%;d.氧氣含量為:爆炸極限1.7%9.5%; 合格值0.2%;e.煤粉塵為:爆炸極限3545/, 合格值20/;f.乙炔含量為:爆炸極限3.015.0%; 合格值0.2%;g.氨氣含量為:爆炸極限15.727.4%;合格值0.2%。5、消防監護人責任及職責: 動火現場配備必要足夠適用的消防器材設施; 檢查現場消防安全措施的完善和正確; 指定專人測定動火部位或現場可燃性氣體、可燃液體的可燃蒸汽含量或粉塵濃度符合安全要求; 始終監視現場動火作業的動態,發現失火及時撲救; 動火工作間斷、終結時檢查11、現場無殘留火種。6、動火執行人責任及職責: 動火前必須收到經審批允許動火的動火工作票; 按本工種規定的防火安全要求做好安全措施; 全面了解動火工作任務和要求,并在規定的范圍內執行動火;動火工作間斷、終結時清理并檢查現場有無殘留火種。各級人員在發現防火安全措施不完善不正確時,或在動火工作過程中發現有危險或違反有關規定時,均有權立即停止動火工作,并報告上級防火責任人。第三章 其他有關動火工作的要求第十條 工作票的要求 動火工作票要用簽字筆或圓珠筆填寫,應正確清楚,不得任意涂改; 動火工作票一式三份,工作完畢的動火工作票,一份由工作負責人收執;一份由運行人員收執;另一份由公司保衛部門收執。動火工作終12、結后應將動火工作票交回本單位存檔。 動火工作票不得代替檢修工作票。 動火在間斷或終結時必須清理現場,認真檢查和消除殘留火種。 外單位來本廠生產區防火重點部位動火時,應由負責該項工作的本公司人員,按動火等級履行動火工作票制度。 動火工作票簽發人不得兼任該項工作的工作負責人; 動火工作票的審批人、消防監護人不得簽發動火工作票;動火工作負責人可以填寫動火工票。 在易燃易爆重點防火部位設備檢修不動火工作,但須設備檢修,如(緊固螺栓、更換表計、土建施工、門窗維修)等,都必須按重點防火部位有關要求,在熱機(電氣)工作票上制定防范措施,保證該區域內安全。 生產防火重點危險區域設備拆卸焊接(補)的動火,距危險13、區外墻不小于30米的安全場所。 夜間動火,動火負責人必須報告運行當班值長或值班負責人,運行核查防火安全措施,完善后方可動火,并作好記錄。第十一條 易燃易爆重點防火部位設備動火工作的安全要求1、氫系統動火作業的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項:(1) 電、氣焊設備應停放在安全地點,不準使用漏電、漏氣的電、氣焊設備;(2) 嚴禁利用氫管道做接地回路或進行任何可能引起火星的操作;電焊機接地點應靠近焊接點1米以內,禁止用鐵棒等金屬棒代替接地線。(3) 拖、移電焊設備必須斷開電源,移動電焊線嚴禁電焊鉗碰撞其它金屬設備。(4) 動火前必須泄去氫系統壓力,用氮氣或二氧化碳吹洗管道或用灌水排氫法將罐內和管道內的氫氣驅除干凈14、。(5) 動火前必須將動火段與運行系統可靠的隔離,拆開法蘭或接頭,并加裝隔絕堵板,經使用氫氣測定儀檢測系統內部和動火區域氫氣含量小于3%方可動火,遇有泄漏點必須進行復測。(6) 對靠近氫系統的管道系統動火時,必須采取隔離措施,焊槍不準對準設備點火。(7) 在氫設備周圍垂直上方動火時,必須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火星濺落到氫設備上。(8) 氫系統危險區域內動火前,應對氫系統進行查漏、測氫,若有泄漏,應先消除。2、燃油系統動火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項(1) 動火的設備與系統必須進行可靠的隔絕,剩余污漬放盡,清掃干凈;(2) 一級動火的燃油設備必須用“可燃氣體檢測儀”檢測可燃氣體的濃度在安全范圍內方可動火;(15、3) 油區動火應注意當時風向、風速,對有可能涉及的運行系統應采取可靠的隔離措施,否則應停止動火。(5) 在燃油設備上動火,焊機接地必須可靠地接在被焊接的同一設備上,接地線與焊接點距離在1米以內;3、脫硫系統吸收塔等動火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項(1) 有條件拆下的構件、如管道、法蘭等應拆下移至安全場所處理;(2) 可以采用不動火的辦法代替而能達到同樣效果的,應盡量采用其他工藝處理;(3) 盡可能把動火時間和范圍壓縮到最短和最??;(4) 將易燃、助燃物品存放在遠離煙氣脫硫裝置的地方;(5) 腳手架、蓋板采用非可燃性材料;(6) 內部襯膠和防腐涂層施工時應有嚴格的防火措施;(7) 煙氣脫硫裝置的易燃區域16、盡量使用冷光源照明應,照明設備的溫度不能過高(t140),檢修時照明設備應遠離內部襯膠和防腐涂層1米以上,防止烘烤產生明火;(8) 設立人員安全區和和保護區隔斷煙氣通道。4、動火區周圍不得留有易燃物;5、其它區域動火的要求和注意事項(1) 制粉系統動火必須進行可靠的隔絕,并將煤粉清除干凈,嚴禁用氧氣、乙炔、氫氣吹掃設備積粉,以防煤粉爆燃;(2) 汽輪機油系統設備和主要輔機油系統在運行中不可動火;(3) 汽輪機油系統和主要輔機有系統動火部分必須與系統進行可靠的隔絕,并把剩油放盡,動火部位應清潔或沖洗干凈后再動火。(4) 汽輪機油箱和主要輔機油系統動火時,應將剩油放盡,并進行清洗干凈,將蓋口打開,17、通風后再動火;(5) 汽輪機油系統和主要輔機有系統動火,能拆部件盡量拆下,搬運到安全地點進行動火,確實不能拆的必須制定具體、可靠安全措施,并落實后方可動火;(6) 在氨罐區或氨系統進行明火作業時,動火作業地點空氣中氨氣含量應在2%以下并經批準后方可動火。氨氣系統動火作業前、后應置換排放合格。動火結束后,及時清理火種。(7) 危險品倉庫動火,必須根據存入的危險品性質和危險程度,定出切實可靠的安全措施,否則不得動火;第四章 附 則第十二條 檢查和考核1、班組執行本制度情況由所在單位(部門)進行檢查與考核。2、各單位(部門)執行本制度情況由保衛部、安全監察部組織檢查與考核。3、職能部門執行本制度情況18、,由分管公司領導組織檢查與考核。4、考核的標準按安全文明生產獎懲制度的獎懲規定執行。第十三條 本管理辦法解釋權屬公司保衛部。第十四條 本管理辦法自頒發之日起執行,原四川華電珙縣電廠一期工程基建動火作業安全管理標準(試行)同時作廢。附錄1:公司級動火工作票檢修工作票編號: 編號:動火部門班 組動火工作負責人動火地點及設備名稱動火工作內容(示意圖) 申請動火時間自 年 月 日 時 分 開始至 年 月 日 時 分 結束運行應采取的安全措施:檢修應采取的安全措施:審批人簽章生產領導或總工程師安監部門負 責 人消防主管部門負責人動火工作票簽 發 人運行應采取的安全措施已做完,檢修應采取的安全措施已做完。19、運行許可人簽字: 動火工作負責人簽字:應配備的消防設施和采取的消防措施已符合要求。可燃性、易爆氣體含量或粉塵濃度測定合格。消防監護人員簽字: 運行許可人簽字:允許動火時間自 年 月 日 時 分開始。生產副廠長或總工程師簽字: 動火執行人簽字:安監部門 消防主管部門 動火部門 動火工作負責人簽字: 負責人簽字: 負責人簽字: 負責人簽字:動火工作于 年 月 日 時 分結束。 動火執行人簽字: 動火工作負責人簽字: 消防監護人簽字:備注:白色聯由動火單位收執、紅色聯由消防主管部門收執、蘭色聯由運行單位收執附錄2:公司級動火工作票檢修工作票編號: 編號:動火部門班 組動火工作負責人動火地點及設備名 20、稱動火工作內容(示意圖)申請動火時間自 年 月 日 時 分 開始至 年 月 日 時 分 結束運行應采取的安全措施:檢修應采取的安全措施:審批人簽章動火部門負 責 人安監部人員消防主管人員動火工作票簽 發 人運行應采取的安全措施已做完,檢修應采取的安全措施已做完運行許可人簽字: 動火工作負責人簽字:應配備的消防設施和采取的消防措施已符合要求??扇夹?、易爆氣體含量或粉塵濃度測定合格。 消防監護人員簽字: 運行許可人簽字:允許動火時間自 年 月 日 時 分開始。施工單位動火部門負責人簽字: 動火執行人簽字:安監人員 消防主管人員 動火工作負責人 動火執行人簽字: 簽字: 簽字: 簽字:動火工作自 年 月 日 時 分結束。 動火執行人簽字:動火工作負責人簽字: 許可人簽字: 消防監護人簽字:備注:白色聯由動火單位收執、紅色聯由消防主管部門收執、蘭色聯由運行單位收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