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備公司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96725
2023-11-14
11頁
32.04KB
1、機械設備公司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規范系統信息化及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促進信息化建設,提高工作效率,確保信息化網絡、計算機設備安全、有效運行,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條 信息化及計算機網絡管理工作在本隊隊長的統一領導下,由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管理領導小組所有成員負責具體組織實施。第三條 本單位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管理工作實行“一把手”負責制。第四條 本制度所稱計算機信息安全網絡管理工作包括信息化網絡及設備管理、安全保密管理、計算機病毒防治、資2、料管理、培訓等內容。第二章 信息化網絡及設備管理第五條 信息化網絡及設備按個人分配使用。分配到個人的設備由單位的工作人員負責,單位應指定一名熟悉計算機技術的人員負責日常管理和維護工作。第六條 凡使用信息化網絡及設備的工作人員應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規定。對違反規定使信息化網絡及設備不能正常工作和造成重大事故者,追究其相應責任,后果嚴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第七條 嚴禁在信息化設備上安裝與工作無關的、未經廣泛驗證為安全的軟件程序。嚴禁帶電拔插計算機內部配件。移動非便攜式信息網絡設備應斷電后進行。離開工作場所前,須關閉計算機,切斷電源。如有特殊情況不能關閉的,須征得本部門負責人同意。第八條 非3、指定的技術人員不得擅自打開信息化網絡設備外殼,進行任何配置和檢測。不得擅自將信息網絡設備(包括報廢設備)的配件私自拆卸,移植到其它設備。第九條 未經單位負責人批準,任何人不得隨意更換信息化網絡設備,不得隨意外借、處置信息網絡設備。外部人員如需使用本單位的信息網絡設備,需經本單位主管領導同意,并在現場監督的情況下進行。第十條 對計算機進行硬盤格式化和刪除操作系統文件,須事先做好數據備份工作,并由本單位信息化管理員進行操作。第十一條 各單位信息化網絡設備的使用人、保管人、責任人等情況的變更,應及時報辦公室和財務部門登記備案。第十二條 重要的信息化網絡設備,由本單位辦公室集中統一管理。如需要使用時,4、應辦理相關借用手續。第十三條 為防止計算機病毒造成嚴重后果,對外來移動存儲介質(軟盤、光盤、優盤、移動硬盤等)要嚴格管理,原則上不允許外來移動存儲介質在內部統計專網計算機上使用。確因工作需要使用的,事先必須進行防(殺)毒處理,經技術人員證實無病毒感染后,方可使用。第十四條 本單位信息化管理員應定期對本單位信息化網絡設備進行系統維護及必要的數據備份,并安裝指定的殺毒軟件,進行定期殺毒、系統漏洞修補、殺毒軟件升級。第十五條 信息化網絡設備報廢或調撥時,須進行必要的清理工作,防止資料泄密。第十六條 為保障信息化網絡設備安全、穩定、持續運行,發揮最優性能,設備必須按照技術人員制定的方案和要求進行統一配5、置,設備的使用者不得拒絕,并不得隨意更改設備已配置好的參數。第十七條 網絡使用與管理應遵循以下原則。1每位工作人員都有義務維護工作用計算機網絡的正常運行,并嚴格遵照有關的規定入網。2在工作用網絡上只允許進行與業務工作有關的操作,不得進行非法操作。一經發現,將依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3不得在工作用網絡上傳播計算機病毒,造成損失的,將依照國家法律,移交有關部門處理。4不得通過工作用網絡系統進行營利性的商業行為及散發任何的垃圾郵件。5要嚴格遵守國家關于網絡管理的相應法律,不得在網上傳播和散布反動、淫穢信息,也不得散布攻擊他人的言論。6任何人不得對工作用網絡系統軟件設施和信息文件有意破壞和攻擊,對于采取6、破壞手段,無論是否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其個人及所在單位領導責任。7工作用涉密網絡與國際互聯網要完全物理隔離,嚴禁把工作用涉密網絡以任何方式連接到國際互聯網上。8嚴禁將統計專網、黨政涉密網絡延伸至任何無線網絡系統。9個人的入網口令應注意保密,防止其他用戶侵入網絡設備,保證數據資料安全。第十八條 信息網絡設備故障處理應遵循以下原則。1信息網絡設備發生故障后,由本單位信息化管理人員進行排除,如無法排除,由單位技術主管人員協同處理。需要請專業公司維修的,按相關程序進行報修。2信息網絡設備需要更換配件(耗材),經單位技術主管人員確認,并按相關規定程序報批后進行。3信息網絡設備要報廢的,按單位固定資產報廢7、的程序進行。第三章 安全保密管理第十九條 保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本單位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和保密工作進行指導和督促檢查。單位相關人員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和保密工作。第二十條 加強保密意識教育,提高工作人員保密觀念,增強防范意識,自覺執行保密規定。第二十一條 單位應與重點崗位的計算機使用人員簽訂安全保密責任書,明確安全和保密要求與責任。第二十二條 計算機使用人員離崗離職,有關部門應當即時取消其計算機信息系統訪問授權,收回計算機、移動存儲設備等相關物品。第二十三條 單位要加強內部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和保密管理情況的監督,定期開展自我檢查、自我評估,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第二十四條 計算機8、信息系統使用管理人員違反本規定,情節較輕的,由本單位予以批評教育;情節嚴重,造成安全和泄密隱患的,按有關規定處理。第二十五條 違反本規定泄露國家秘密的,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直接責任人和有關領導行政或者黨紀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二十六條 本單位要結合實際,制定完善本單位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和保密管理的具體辦法。第二十七條 涉密計算機或其它涉密終端一律禁止連接國際互聯網。如有特殊需求,必須事先提出申請報主管領導批準后方可實施,并由技術主管人員全程介入,在相關工作完成后立即切斷與外部網絡連接。第二十八條 堅持“誰上網,誰負責”的原則,本單位主要領導負責審查本單位人員計算機上網的資格。第二十9、九條 國際互聯網須與涉密計算機實行物理隔離。第三十條 在與國際互聯網相連接的信息設備上不得存儲、處理和傳輸任何涉密信息。第三十一條 涉密計算機維護管理應遵循以下原則。1涉密計算機系統進行維護檢修時,須保證所存儲的涉密信息不被泄露,對涉密信息應采取涉密信息轉存、刪除、異地轉移存儲媒介等安全保密措施。無法采取上述措施時,單位技術主管人員須在維修現場監督,并對維修人員、維修對象、維修內容、維修前后情況做好詳細記錄。2應將本單位設備的故障現象、故障原因、擴充情況記錄在設備的維修檔案記錄本上。3凡需外送修理的涉密設備,必須經主管領導批準,并將涉密信息進行不可恢復性刪除處理后方可實施。4本單位應指定專人負10、責各涉密單位計算機軟件的安裝和設備的維護維修工作,嚴禁擅自安裝計算機軟件和擅自拆卸計算機設備。5涉密計算機的報廢須由主管領導同意,專人監督、專人負責定點銷毀。第四章 計算機病毒防治第三十二條 涉密計算機必須安裝經過國家安全保密部門許可的查、殺病毒軟件。第三十三條 每周定期升級和查殺計算機病毒軟件的病毒樣本,確保查殺病毒軟件始終處于最新版本。第三十四條 嚴禁涉密計算機在線升級防病毒軟件病毒庫。采用離線方式升級的,要對其升級包來源進行登記。第三十五條 每周對涉密計算機進行一次病毒查殺。第三十六條 涉密計算機應限制信息入口,如軟盤、光盤、優盤、移動硬盤等的使用。第三十七條 對必須使用的外來介質(磁盤11、光盤,優盤、移動硬盤等),必須先進行計算機病毒的查、殺處理,然后才可使用。第三十八條 對于因未經許可而擅自使用外來介質導致嚴重后果的,要嚴格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第五章 資料管理第三十九條 電子文件資料(指在計算機系統中生成、存儲、處理的機密、秘密和內部的文件、圖紙、程序、數據、聲像資料等)管理應遵循以下原則。1涉密電子文件資料須在具有安全保障措施的涉密計算機上處理和存放。2電子文件的密級按其所屬項目的最高密級界定,其生成者應按密級界定要求標定其密級,并將文件存儲在相應的目錄下。3電子文件要有密級標識,電子文件的密級標識不能與文件的正文分離,一般標注于正文前面。4電子文件必須定期、完整、真實、12、準確地存儲到不可更改的介質上,并集中保存。5單位自用信息資料要定期做好備份,備份介質必須標明備份日期、備份內容以及相應密級,嚴格控制知悉此備份的人數,做好登記后進保密柜保存。6單位要對備份電子文件進行規范的登記管理。備份可采用磁盤、光盤、移動硬盤、優盤等存儲介質。7備份文件和資料保管地點應有防火、防熱、防潮、防塵、防磁、防盜設施,并進行異地備份。第四十條 涉密人員在其它場所上國際互聯網時,要提高保密意識,不得在聊天室、電子公告系統、網絡新聞上發布、談論和傳播國家秘密信息。第四十一條 信息化設備軟件資料(包括程序軟件、信息網絡設備附帶光盤、說明資料、保修卡等)管理應遵循以下原則。1隨設備附帶的軟13、件資料,原則上隨所配備的設備一起使用,由設備使用人負責保管。2如果軟件資料的保管人發生變更,必須及時向單位辦公室備案登記。單位要建立相應的登記制度。3軟件資料遺失,需及時向單位報告,并視責任情況進行賠償。4信息網絡設備移交時,必須將軟件資料一起移交,并辦理相關移交手續。5未經單位領導批準,任何軟件資料都不得外借、復制和分發。6對于重要的軟件資料,應指定專人進行統一保管。第四十二條 嚴禁將接入外部網絡的計算機設定為網絡共享,嚴禁將機內文件設定為網絡共享文件。第四十三條 禁止將涉密計算機或其它涉密終端擅自聯接國際互聯網,禁止將非涉密計算機或其它非涉密終端聯入涉密網絡。第四十四條 移動存儲設備不得在涉密信息系統和非涉密信息系統間交叉使用,涉密移動存儲設備不得在非涉密信息系統中使用。第四十五條 保密級別在秘密以下的材料可通過互聯網以電子信箱、FTP等方式傳遞和報送,嚴禁保密級別在秘密以上的材料通過互聯網以任何方式傳遞和報送。在內部統計專網上傳輸保密級別在秘密以上的電子材料,也必須先加密后傳輸。第四十六條 嚴禁使用含有無線網卡、無線鼠標、無線鍵盤等具有無線互聯功能的設備處理涉密信息。第六章 培訓第四十七條 本單位要重視信息化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的培訓工作,積極派員參加本縣和總隊組織的各種計算機培訓部,努力培養專業技術骨干人才,提高單位整體信息化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