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車輛工藝研究公司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96757
2023-11-14
12頁
132.98KB
1、機車車輛工藝研究公司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制度1 目的與范圍1.1 為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避免工傷事故發生,根據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制定本制度。1.2 本制度規定了新員工、特種作業人員、中層及中層以上干部、班組長、安全管理人員安全教育的程序、內容和管理要點。1.3 本制度規定了變換工種及“四新”、復工安全教育的程序、內容和管理要點。1.4 本制度規定了職業健康教育要點。1.5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內所有員工。2 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2、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3 總則3.1 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各單位要通過開展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員工安全生產意識和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3.2 各單位要堅持安全教育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認真布置,檢查落實,講求效果,嚴格考核。3.3 各單位對各種安全教育均要有記錄,除新員工的教育考試記錄、檔案永久保存,其他保存三年。4 職責4.13、 人力資源部是職業安全健康教育的主管部門,負責下達年度培訓計劃,并組織或督促相關部門實施;負責教育培訓資金的申報和使用。4.2 安技環保部負責提出年度職業安全健康教育的需求;負責實施新員工、班組長、變換工種和“四新”教育、職業健康、復工等安全教育;負責組織特種作業人員、中層及中層以上干部、安全管理人員參加相關部門的安全教育培訓;負責制定全員安全教育內容。4.3 其它單位負責組織和實施本單位的全員安全教育。5 新員工安全教育5.1 凡新員工(包括所有員工、代培人員和實習人員等)進公司都必須進行公司級、部門級、班組級的三級安全教育,時間不少于40學時,并填寫員工三級教育登記表(對代培人員和實習人員4、,應作專門記錄并簽字)。三級教育后,安技環保部對其進行考試,車間接到考試合格通知后方可安排其工作。5.2 經三級安全教育后,受教育者持三級安全技術教育卡領取規定的個人勞動防護用品。此卡由人力資源部保存建檔。未經三級安全教育或不符合要求者,不發放個人勞動防護用品,更不準安排其上崗。5.3 人力資源部應當確定新員工的實習期,車間必須為其指定師傅,師傅應當對其進行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并對其安全操作進行監護,對所帶徒弟的安全負責。5.4 新員工安全技術教育內容5.4.1 公司級教育由人力資源部組織,主要內容為:a)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以下簡稱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5、治法)等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生產的意義和任務;從業人員的權利和義務;b)本單位有關安全生產、消防治安規章制度;c)本單位安全生產狀況、消防重點單位分布情況;d)基本的安全技術知識、滅火器的使用方法;e)典型事故案例及防范措施;f)擬從事的崗位存在的職業安全風險和職業病風險;g)發生事故、火災后的應急措施;h)設備使用常識(三好四會);i)其它安全須知。5.4.2 部門級安全教育由部門負責安全工作的領導或安全員進行,主要內容為:a)本部門勞動安全衛生狀況、生產特點、危險區域、要害部位和設備狀況、消防重點部位情況和規章制度;b)主要危險因素及安全注意事項,消防設施的分布情況及使用方法;6、c)預防生產安全事故和職業危害的主要措施;d)典型事故案例的防范和應急措施、發生火災后的逃生及應急措施等;f)典型設備操作規程和設備保養知識;g)其它安全須知。5.4.3 班組級安全教育由班組長或班組安全員進行,主要內容為:a)本班組的生產特點、作業環境、危險、危害區域和本崗位設備狀況;b)本崗位、本工種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操作規程和設備操作規程;c)個人勞動防護用品及正確佩帶、使用方法,本崗位安全衛生操作方法示范,排除故障的方法、互相合作的安全事項,危險性作業項目、安全措施;d)本崗位及作業場所日常安全檢查內容、方法和隱患報告、整改要求; e)本崗位及作業場所意外情況的緊急應變措施;f)本7、崗位附近的消防器材狀況,本工種的防火安全規定,撲救初起火災的常用方法;g)其它安全須知。6 班組長安全教育6.1 班組長安全教育,由工會和人力資源部負責組織實施并建檔。安技環保部負責授課。每年不少于一次,特殊情況另定。6.2 教育內容:a)安全生產的意義和任務;b)國家相關法規、標準,班組長安全生產責任制和本公司的規章制度;c)安全技術、職業危險、危害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d)現代科學管理的方法及應用、班組安全建設、安全生產“五同時”教育、檢查、危險作業、違章管理等內容、方法和要求。6.3 班組長安全教育應有教學大綱、學員名單、考試(或考核)記錄。7 變換工種及“四新”情況安全教育8、7.1 工人變換工種(以人力資源部人事命令單為依據)時,必須進行變換工種教育,其程序為:公司內部門之間調動,進行車間、班組級教育;部門內班組之間調動,進行班組級教育,教育后填寫員工三級教育登記表。7.2 變換工種人員安全教育的內容等同新員工安全教育的內容。7.3 變換工種人員按要求進行安全教育后,憑教育卡到勞保倉庫領取個人防護用品,并將教育卡交安技環保部存檔。7.4 同工種變換崗位,管理人員之間的變動不屬于變換工種。管理人員從非生產崗位調動到生產性質的崗位,要進行變換工種安全教育。7.5 對工種不變、一人多機(崗)操作的人員,先由各車間審查同意,再通知安全、設備、技術等部門進行一人多機(崗)的9、安全、設備操作、工藝等培訓,填寫“一人多機(崗)安全教育登記卡”并簽字,然后才能上崗。7.6 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以下簡稱“四新”)時,必須對有關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由各職能部門或車間負責組織實施,安技環保部配合,然后班組進行崗位教育,接受培訓人員填寫變換工種安全教育卡,此卡車間教育一欄由主管部門填寫,由車間收齊,及時反饋安技環保部。安技環保部對教育過程和效果進行監督檢查和考核,單獨建檔。8 職業健康教育8.1 職業健康教育分兩種層次組織實施:一是全員的職業健康教育,由各車間組織進行,每年一次;二是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人員的職業健康教育,由安技環保部組織進行,每年一次。8.210、 全員的職業健康教育內容為:a)國家和行業職業病防治的法規、標準和本公司的規章制度。b)車間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分布情況、排放濃度的變化情況、防治方法等。c)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自我防護措施、應急救援辦法和緊急處理程序。8.3 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人員的職業健康教育內容為:a)國家和行業職業病防治的法規、標準和本公司的規章制度。b)車間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分布情況、排放濃度的變化情況、防治方法等。c)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自我防護措施、應急救援辦法和緊急處理程序。d)本崗位職業健康的常識和案例。8.4 部門建立職業健康教育臺帳,安技環保部負責檢查。8.5 人力資源部建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人員的職業健康教育卡片11、。9 復工安全教育9.1 工傷休工人員和離崗三個月以上重新上崗的員工,本單位人事科必須安排對其進行復工安全教育,對工傷休工人員要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其他復工人員進行車間級和班組級安全教育。復工人員須經安全教育后,方可安排工作。9.2 復工教育內容a)安全生產規章制度;b)本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操作規程;c)勞動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和安全生產的具體要求;d)對工傷復工者,分析、掌握事故的原因及防范的措施。9.3 復工教育后,填寫復工安全教育卡,交安技環保部存檔。10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教育10.1 特種作業是指容易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圍設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業。直接從事12、特種作業的人員稱為特種作業人員。機械制造企業所涉及的特種作業及人員主要有:a)電工作業。含發電、送電、變電、配電工,電氣設備的安裝、運行、檢修(維修)、試驗工;b)金屬焊接、切割作業;c)起重機械(含電梯)作業;d)廠內機動車輛駕駛;e)鍋爐作業(含水質化驗);f)壓力容器作業;g)制冷作業;h)危險物品作業;i)經國家局批準的其它的作業。10.2 負責特種作業人員培訓的單位應具備相應的資質條件,并經省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或其委托的地市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審查認定。特種作業人員經培訓考核后,發給相應的特種作業操作證;特種作業操作證到期時由原考核發證部門復審一次,經復審合格的,由復審單位簽章13、登記,予以確認。10.3 人力資源部負責建立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臺帳,并在規定的時間內組織其參加培訓或復審,并辦理特種作業操作證。操作者持證上崗。11 中層及中層以上干部安全教育11.1 中層及中層以上干部(含新任干部)安全教育由人力資源部納入年度員工培訓計劃,制造部組織實施。人力資源部填寫并保存培訓記錄。新任干部必須進行安全教育,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11.2 中層及中層以上干部(含新任干部)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定,經過安全生產培訓,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其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a)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律和法規及有關行業的規章、規程、規范和標準;b)14、安全生產管理的基本知識、方法與安全生產技術,有關行業安全生產管理專業知識;c)重大事故防范、應急救援措施及調查處理方法,重大危險源管理與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原則;d)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e)典型事故案例分析。11.3 中層及中層以上干部每年應進行安全生產再培訓。再培訓的主要內容是新知識、新技能和新本領,包括:a)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規程、標準和政策;b)安全生產的新技術、新知識;c)安全生產管理經驗;d)典型事故案例。11.4 中層及中層以上干部安全生產管理培訓時間不得少于24學時;每年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8學時。11.5 危險物品生產、經營、儲存單位的中層及中層以上干部由安技15、環保部組織參加法定機構舉辦的安全生產培訓,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資格證書后,方可任職。其安全資格培訓時間不得少于48學時;每年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16學時。12 全員安全教育12.1 各級領導應組織開展經常性的安全生產教育,根據不同對象、層次,采取多種形式,如下發安全簡報、舉辦安全板報展覽、放映有關電影和錄像、舉辦學習班等,對員工進行安全衛生知識更新教育,切實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及素質。12.2 班組應結合公司及本班組安全生產實際和當前事故通報等,每周應開展一次安全學習,作好記錄,車間要每月抽查一次,并簽字。12.3 對重大施工、檢修等項目,在施工、檢修前,應根據預先危險性分析提出的安全措施和安全操作16、規程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12.4 各車間局部或全部集中休息超過一周的,應集中組織對休息人員進行收心安全教育,教育員工調整好身體和精神狀態,為新一輪生產做好準備。12.5 各車間應將受教育人數、教育率及考試結果,及時報人力資源部。13 安全管理人員安全教育13.1 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生產培訓和安全資格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a)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政策及有關行業安全生產的規章、規程、規范和標準;b)安全生產管理知識、安全生產技術、勞動衛生知識和安全文化知識,有關行業安全生產管理專業知識;c)工傷保險的法律、法規、政策;d)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統計、報告及調查處理方法;e)事故現場勘驗技術17、,以及應急處理措施;f)重大危險源管理與應急救援預案編制方法;g)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h)典型事故案例。13.2 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每年應進行安全生產再培訓。再培訓的主要內容是新知識、新技能和新本領,包括:a)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規程、標準和政策;b)安全生產的新技術、新知識;c)安全生產管理經驗;d)典型事故案例。13.3 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生產管理培訓時間不得少于24學時;每年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8學時。13.4 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生產管理培訓由人力資源部組織,參加有資質的單位舉辦的培訓教育。14 考核對于未按規定組織安全教育或教育率達不到規定要求,按安全獎懲辦法執行18、。15 附表15.1 附表A員工三級教育登記表15.2 附表B培訓臺帳(TXjl-CX/2038-003)15.3 附表C培訓班檔案(TXjl-CX/2038-005)附表A員工三級教育登記表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員工三級教育登記表一、員工情況新員工復工轉崗姓名性別工號身份證號就業類型長期 短期文化程度工種是否特殊工種是否參加工作時間部門血型住址電話二、公司級教育情況1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2本單位有關安全生產、消防治安規章制度;3本單位安全生產狀況、消防重點單位分布情況;4基本的安全技術知識、滅火器的使用方法;5典型事故案例等;6擬從事的崗位存在的職業安全風險和職業病風險;7發生事19、故、火災后的應急措施;8設備使用常識(三好四會)9其它安全須知。教育人(簽字):受教育人(簽字):日期注 三、部門教育情況1 本車間勞動安全衛生狀況、消防重點部位情況和規章制度;2 主要危險因素及安全注意事項,消防設施的分布情況及使用方法;3 預防生產安全事故和職業危害的主要措施;4 典型事故案例的應急措施、發生火災后的逃生及應急措施等;5 典型設備操作規程和設備保養知識;6 其它安全須知。教育人(簽字):受教育人(簽字):日期四、班組教育情況1 班組概況;2 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和設備操作規程;3 勞動防護用品的性能和正確使用方法等;4 本工種的防火安全規定;5 本崗位附近的消防器材狀況;6 撲20、救初起火災的常用方法;7 其它安全須知。教育人(簽字):受教育人(簽字):日期附表B培訓臺帳培 訓 臺 帳 TXjl-CX/2038-003 Rev:A/0分類: 年度序號姓 名性別部門培訓內容培訓專業(或工種)培訓單位(或院校)培訓時間有效期成績培訓費取證時間證書號理論實作附表C培訓班檔案 0 檔案編號: 培訓班檔案辦學單位:辦學時間:年月日起年月日止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培訓班教學計劃TXjl-CX/2038-005.1 Rev:A/0培訓班(或講座)名稱主辦單位辦班形式培訓對象培訓人數總學時辦班地點培訓目的和要求培訓內容和教材教學進度日期課題內容學時時間教師審核:制訂:日期:培訓班小結 TXjl-CX/2038-005.2 Rev:A/0培訓班名稱培訓對象培訓班地點總學時理論學時實作學時應學人數實學人數出學率合格人數不合格人數合格率是否計劃項目是否發證培訓活動實施情況單位主管:責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