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設公司項目部質量管理制度和措施.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96917
2023-11-14
10頁
32.50KB
1、水利工程建設公司項目部質量管理制度和措施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質量管理制度和措施1、施工技術措施工程技術措施是工程質量、進度、安全施工的保證。為保證各工序的施工質量、進度、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我們制定了詳細的技術措施。1.1.1、派一個具有多年類似工程施工經驗的工程師擔任項目總工,對工程進行整體把關。同時配備專職質量員,經常性檢查各道工序的施工質量,做好施工前的技術交底及質量標準交底技術工作。1.1.2、施工前,對使用的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由法定檢測單位進行檢測合格,符合工程測量規范的相關技術要求。1.2、1.3、所有觀察、測量數據應在現場直接記入手薄,字跡清楚,嚴禁涂改,測量資料有二人以上互檢后方可使用。做好水準點、定位樁的保護、校核工作,并將其標于平面圖上,現場固定,保護到竣工。1.1.4、在現場布置符合精度要求的平面控制網,高程控制網,根據軸線定位并復測水準點,并將定位樁、控制樁用砼固定,以防移動走位。放樣圖紙由項目總工把關。1.1.5、健全各工工藝的班組自、互檢,交接檢工作及最后遞交監理驗收的質量管理制度,執行獎優罰劣制度。1.1.6、對工程的施工技術方案,組織主要施工員優化討論,從保證質量、工期方面做到科學合理、切實可行,且有保證措施。1.1.7、由項目總工、質量員組織施工主要人員學習3、施工規范,明確優良工程評定標準,使施工中每個一個環節、每道工序在質量上得到預先控制,提高單元工程、分部工程的優良率。1.1.8、工程材料的采購驗收由質量員嚴格把關,杜絕不合格材料的使用,鋼材、水泥、砂、外加劑等材料必須有出廠合格證、質保單、且按規范要求,原材料、試件抽樣必須合格者才能使用。1.1.9、對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按標準化管理要入庫,放整齊,不混堆。防止污染和踐踏,保證材料的使用質量。1.1.10、各工種在使用材料時,必須根據施工規范核對材料的品種、規格外觀質量進行檢查符合要求方可使用。1.1.11、整個工程采用以木模板為主,鋼模板為輔,使用同一品種、規格的水泥及脫模劑,確保砼色澤一致。4、1.1.12、模板安裝:模板表面平整,使用前涂脫模劑。模板的接縫要嚴密、平整、光潔、不漏漿,模板卡具、拉桿、支撐布置做到合理、牢靠、不變形、不跑模。澆筑過程中有專業人檢查模板變形和支承、松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1.1.13、砼澆筑:砼澆筑前,檢查模板拼接和支承結構和穩定性、強度、剛度,發現問題及時補救和加固。自拌砼嚴格按試驗室確定的配合比配料,拌和時間不少2分鐘。控制施工水灰比和坍落度,根據天氣情況和澆筑面的高低、鋼筋疏密程度及砂石含水量情況要適當加以調整。砼振搗時間每處控制在20-40秒左右,以表面不下沉、泛漿、無氣泡為原則,過振使砼發生離析。控制模板接縫,避免造成漏漿而產生空洞,造成砼5、不密實,導致砼強度降低。砼澆筑后要視天氣情況灑水養護,氣溫低于5嚴禁灑水,須用草包覆蓋保護。1.1.14、砼澆筑時必須有詳細的施工記錄,包括原材料、標號、配合比、砼澆筑及試塊制作、試驗等內容,施工嚴格按水工砼施工規范實施。1.1.15、認真做好各工序的質量報驗單及驗收,做好隱蔽工程驗收,做到工程竣工后資料齊全。1.2、降低工程成本措施結合本工程特點,優化施工方案,加強勞動力、設備、材料的科學管理和使用,節約成本,降低工程造價。1.2.1、正確理解圖紙,做好工料分析,落實各項計劃;合理指導施工,做到少返工,不返工。施工流程要合理,防止停工,誤工。1.2.2、建立和健全成本分析制度,及時進行成本分6、析,加強材料、人工、機械的管理。1.2.3、合理安排施工,提高勞動效率和機械、材料利用率,增加周轉次數。不費料,及時回收材料,合理堆放材料,減少搬運距離。1.2.4、根據施工進度,各種材料做到一步到位,減少二次搬運次數。1.2.5、學習新工藝、新技術,制定先進合理的施工方案,減少資金占用,降低成本。1.2.6、實行經濟承包責任制和節約計件獎罰制度。1.2.7、對進場材料和構件加強檢查驗收,把好材料關,嚴格控制非生產人員,建立獎罰措施。1.2.8、分段作業,合理安排各作業段前后工藝以形成流水作業,保證前,后道工序施工及驗收時間,不留工程隱患,確保整個工程如期完成。1.2.9、合理安排各工段勞動力7、及各道工藝流程,不使工藝脫節,施工作業區內均衡施工、不浪費勞動力。1.2.10、加強工地施工設備的調度,尤其是主要設備應充分發揮作用,加強設備的保養和維護,確保設備的正常使用和安全。1.2.11、加強現場材料的驗收、堆放保管工作。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防止材料的浪費。加強模板和周轉材料的回收保養工作,增加周轉使用次數。1.3、雨期施工1.3.1 雨期施工之前,要檢查整個工地的排水系統,檢查水溝與出水管道是否暢通,并了解該地區的雨量和積水情況。1.3.2 進入雨期水泥庫、倉庫要加強防范,地坪高出該地區積水線50cm。工人宿舍、更衣室、食堂屋面應作全面檢查。1.3.3 下雨前應對大壩回填倉面進行雨布履8、蓋。1.3.4 土方開挖要集中力量進行。土方開挖后墊層要迅速跟上。墊層應適當加厚,混凝土強度要提高一級,以保護基坑土面。基坑壁要采取防水措施,以防地面積水流入基坑造成基坑壁坍塌。基坑壁放坡應放大到1:1。1.3.5 砂、石含水量提高后,混凝土和砂漿配合比應在測定砂、石含水率后作必要調整。降雨量中等以上時,禁止澆筑大面積混凝土,必須采取防雨措施,且要求水泥用量增加一級。1.3.6 雨期施工期間必須派專人晝夜值班,并準備好搶險材料和人力,及時排除險情。2 、工程質量保證措施一 質量管理方針堅持“科學管理體,精心施工,持續改進、用戶滿意”的質量方針,目標明確,確保工程質量合格。二 質量保證措施1、質9、量體系A 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者的質量管理體系,縱向上要有利于第一責任者的統一指揮和分級領導,橫向上要有利于各個職能部門的分工合作,強調各級工作人員的崗位責任制,把質量工作貫徹到每一工作當中。B 建立工程質量管理機構,配備與所承擔任務相適應的專職質檢人員,確保對所有影響質量的施工進行恰當而連續的控制,嚴格驗收制度,并主動接受業主、監理工程師和設計代表的監督檢查。C 施工質量保證措施D 行政管理保證 工程質量管理組織機構在項目經理領導下開展工作,依據工程實際情況建立各項規章制度,并嚴格貫徹執行。要持續加強對職工的質量意識教育,提高創優意識、嚴格按有關標準規定組織施工,確保施工質量。 項目經理10、部將根據本項目的特性及組織機構的特點,施工機具的特點等因素,健全質量保證體系,按水利水電基本建設工程單元質量等級評定標準及施工詳圖、文件的要求,編制本項目的施工質量控制措施及保證檢查、驗收的具體要求和辦法的實施細則,該文件的適用性、可操作性要具體,成為本項目最根本的管理文件之一。 項目部配備年富力強、精明能干、富有質檢經驗、持有質檢員上崗證書的專職質檢員,各作業隊將參照相同的原則配備兼職質量員。 建立靈敏的質量信息反饋系統,來自對材料的檢測、質量檢查、施工工藝、技術革新和合理化建議等信息進行反饋。抓信息流轉環節,使信息流轉速度快、效率高。 對工程的關鍵部位或復雜部位,將由項目經理部組織質量跟蹤11、小組,對施工的全過程實行24小時跟蹤管理,跟蹤小組將按質量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要求,對每道式序進行把關。 加強對關鍵崗位作業人員技術培訓和質量意識教育,使其充分了解施工組織措施的意圖和要求,并嚴格措施和規范進行作業。 質檢部門在每周生產協調會上,對上周的質量、進度狀態進行通報,每月做出質量、進度月報,對全部施工部位進行質量統計分析,評出工程質量優良率、合格率,找出施工質量的缺陷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按照“計劃、實施、檢查、處理”(PDCA循環)進行質量管理活動。什么樣做到目標明確、現狀清楚、對策具體、措施落實,及時檢查和總結。 項目部行政和技術管理領導須常駐工地,對于不能到場的人員,經業主同意,12、調換相應資質人員到場。其中,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每月在工地時間不少于25天;E 規章制度保證 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實行“三工三查”制,任何分項工程都要進行事前技術交底,工中指導和工后總結對比,并做到自檢互檢交接檢查。堅持施工過程中的“五不施工”和“三不交接”是未進行技術交底不施工:材料無合格證、試驗不合格不施工;建筑物未經復測不施工;隱蔽工程未經監督工程師檢查簽證不施工;圖紙和技術要求不清不施工。“三不交接”是無自檢記錄不交接;未經質檢人員驗收不交接;施工記錄不全不交接。 施工中嚴格執行各種技術管理制度,如“技術崗位責任制”、“圖紙會審制”、“技術交底制”、“技術復審制”、“技術檔案制”、“13、測量復測制”等,使技術管理體制標準化、規范化。 .對每道工序嚴格執行質量“三檢制”與“聯檢制”。“三檢制”即施工班組自檢,施工隊(項目部)質檢員復檢,技術質檢工程師終檢。“聯檢制”三檢合格后,由項目部質檢員將檢驗合格證呈交給監理工程師,并在監理工程師指定的時間內,質檢工程師、質檢員和監理工程師一起,對申請驗收的部位進行聯檢,有必要時,建設單位質量檢驗專業人員參加。經聯驗合格,監理工程師驗收簽證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作業。 嚴格執行以質量崗位責任制、質量否決制、質量獎罰制和質量檢驗制為中心,以生產技術、計劃、財務、勞動安全和物資管理為輔助的質量保證體系管理制度,以全員的工作質量保證施工質量。 嚴14、格按國家執行的操作規程和施工技術規范進行施工,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做到不違章指揮、不違章操作,對不合格材料堅決清理出場。F 施工計劃保證 充分考慮勞動力、設備、材料與生產任務量相平衡,科學安排工程進度。 要連續、均衡生產,合理安排工序銜接。G 施工技術保證 把好測量關:測量是工程施工的“眼睛”。在根據設計和規范要求,按照測量工作的程序和方法耐心細致的做好測量工作,確保測量工作準確無誤。 把好材料關:對工程中所用材料,使用前應進行抽樣試驗,試驗合格,經現場院監理工程師同意、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權。 把好配料計量關:砼、砂漿配合比,在施工過程中根據砂石料的含水量隨時配料必須通過磅稱計量。 把好工藝關:土方填筑前,清基面必須驗收合格,土方填筑參數已經試驗確定。填筑時,隨時檢查土料的含水量情況、土質、攤鋪厚度,碾壓遍數等。砼澆筑時檢查砼的坍落度、和易性、入倉情況、分層、振搗等。 把好質量檢查關:充分發揮質量檢查員作用,嚴格“三檢制”,對質量不能不達到合格的堅決予以返工。對隱蔽工程和關鍵部位由業主、設計、監理聯合進行驗收在施工過程中按檢測頻率要求,養護好砼試塊,及時試壓。 把好施工操作關:工程施工中,將各工作落實到人,使各工程之間相互聯接、相互監督,特別是土方填筑和砼澆筑每個環節均有專人負責。 外觀質量關:從立模、砼澆筑、拆模、養護等各方面進行控制,確保砼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