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集團公司工地試驗室崗位職責及管理制度(2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97443
2023-11-14
28頁
71.50KB
1、建設集團公司工地試驗室崗位職責及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第一條 試驗負責人崗位職責1第二條 試驗檢測員崗位職責2第三條 檔案資料保管員崗位職責3第四條 樣品保管員崗位職責4第五條 儀器設備的使用、維修、校正(標定)及保養制度5第六條 試驗原始記錄填寫、計算、復核制度6第七條 試驗檢測報告校核、簽發制度7第八條 外委試驗取樣、送樣及報告傳遞制度8第九條 試驗檢測安全管理制度9第十條 檔案室管理制度10第十一條 檢測環境控制管理制度11第十二條 試驗檢測程序管理制度12第十三條 試驗室管理制度132、第十四條 力學室工作制度14第十五條 水泥室工作制度15第十六條 標準養護室管理制度16第十七條 瀝青室工作制度17第十八條 瀝青混合料室工作制度18第十九條 化學室管理制度19第二十條 化學藥品管理、使用制度20第二十一條 化學事故緊急處理程序及制度21第二十二條 樣品室管理制度22第二十三條 試驗樣品及消耗材料管理制度23第二十四條 現場測試管理制度24第二十五條 人員培訓、考核和管理制度25第二十六條 各試驗室環境溫濕度控制要求26第一條 試驗負責人崗位職責1、認真執行國家的規范、規程、技術標準,按要求組織試驗工作。2、配合項目部其它各部門完成本項目試驗檢測工作,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真實填3、寫試驗報告,編制檢驗、試驗計劃、設備周期檢定計劃和項目試驗方案。3、負責指導試驗員的工作,對試驗員進行技術和業務指導。4、本項目如有專項工地試驗室應對其工作情況及試驗設備和人員進行管理。5、對原材料、試件做好質量、數量、規格的驗收,督促有關部門及時對原材料、試件做好標識,并分類保管,有效保存。6、各種試驗項目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并及時反饋試驗結果。7、根據設備檢定計劃組織做好試驗室各種計量器具的檢測,按周期進行檢定和經常性保養。負責做好計量器具的建檔和保管工作,做好設備檢定計劃。8、督促檢查本部門試驗人員做好施工過程中的各種原始記錄,完善各項試驗臺帳。9、協調隊部在試驗方面與監理、項目辦的關系4、。 第二條 試驗員崗位職責1、遵循國家有關法規,試驗工作以國家、部頒試驗規程為依據,以技術規范為準則,全心全意,努力為工程做好試驗工作,操作規程化、數據精確、忠于職守、秉公辦事。2、認真完成試驗室負責人下達的各項試驗任務。3、配合項目部對工程進行質量控制、評定和工程竣工質量評定等試驗工作。4、根據技術發展,結合工程實際施工,進行新材料、新制品的試驗。5、對試驗數據綜合分析并定期向上級報告和提出建議。6、遵守總公司的一切規章制度,完成上級交辦的其它任務。7、定期參加業務學習,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第三條 檔案資料保管員崗位職責1、 負責搜集、保管與本室檢測工作有關的國內外標準、規范5、試驗規程及技術書籍、資料,登記建帳。2、負責室內原始記錄、檢驗報告、用戶對檢測數據的申訴、儀器設備的檔案管理工作。3、嚴守保密制度,不得隨意復制、散發檢驗報告,不得泄露原始數據,不得做損害用戶的事。4、對過期資料的銷毀應經室主任同意,并記錄入檔。5、負責各種試驗資料的報批以及批復的索取工作。第四條 樣品保管員崗位職責1、負責來樣的外觀檢查、封樣標記完整檢查,并清點數量、校對檢測項目與來的一致性,核實無誤后,在委托試驗單上簽名,并填寫來樣登記。2、負責樣品的分類管理,未檢、已檢應有明顯標識。3、保持樣品室的環境條件,使之滿足該樣品的貯存要求,不使樣品變質或降低性能。4、樣品的檢后處理及備用樣品6、的處理按樣品保管和處理制度辦理。第五條 儀器設備的使用、維修、校正(或標定)及保養制度1、使用(1)每臺設備都須專人使用,其他測試人員不得隨意操作,特殊情況須經主管領導批準。(2)試驗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等有關規章制度。(3)如發現儀器設備有故障,立即停止使用,切斷電源,并向主管領導匯報。2、維修(1)每臺儀器設備都建立檔案,由熟悉其性能的專人管理。(2)除一般性能故障外,都必須請專業人員維修(尤其是精密儀器)。(3)對每次維修情況作準確的記錄,并存入檔案。3、校正(或標定)和保養(1)建立臺帳,保管好檢定證書。(2)凡需要檢定的儀器都按照國家標準制定檢定周期表,并按時送檢,檢定不合格的儀7、器不準使用。(3)檢定周期內出現儀器失準時,經調整或維修后應重新進行檢定。(4)長時間不使用的儀器應認真清潔后,加罩保養。第六條 試驗原始記錄的填寫、計算、復核制度 1、原始記錄應采用統一格式的紙張,用鋼筆認真填寫,字跡清楚。2、所列檢測項目填寫齊全,不測欄內打橫線,空白欄用波浪線劃掉。3、原始記錄不得隨意涂改,確須修改的在后面加蓋本人的印章。4、原始記錄必須統一編號,有試驗人、復核人簽字,且不得少于二人。5、測試完畢后將原始記錄轉送有關人員計算、出報告。所有計算、審核、旁站都必須簽字。6、不管試驗成功與否,都必須有原始記錄。在失真的數據后注明原因,按數據分析原理取舍后出報告。7、原始記錄有專8、人歸檔管理,與試驗無關人員不得隨意翻閱。第七條 試驗檢測報告校核、簽發制度1、報告的審核應由試驗室授權,一般為檢測室主任或檢測項目負責人。2、報告審核內容:檢驗報告編制所依據的各種原始記錄和單據的完整性;檢驗報告與原始記錄的一致性;檢驗所采用的檢驗依據的適用性和有效性;檢驗所用的測量設備的適用性和有效性;檢驗報告內容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必須說明的問題的完整性和準確性。3、檢驗報告審核人員在完成審核并認為符合相關要求后,在報告審核欄處簽字。4、檢驗報告的批準和簽章:試驗室由授權簽字人實施報告的批準。5、報告批準時檢查的內容:報告是否經過了審核;報告內容的符合性;報告結論的正確性;報告完整性;報告認9、證標志使用的正確性;報告審核人員提出的需在報告批準中裁定的問題;批準人認為有必要檢查的其它內容。6、報告批準人認為報告符合相關要求后在檢驗報告批準欄處簽名。7、經批準的報告,由試驗室簽章發放,報告發放由報告接收人簽字。 第八條 外委試驗取樣、送樣及報告傳遞管理制度1、 嚴格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部門、單位發布的各項試驗操作規程制度。2、工地試驗室無能力檢測的項目參數應委托符合條件的第三方試驗檢測機構進行檢測。3、抽樣過程必須嚴謹,及時封樣,同時標注取樣時間、數量、產地、批號、用途部位及要求檢測項目。4、外委試驗應建立委托管理臺帳,指定專人負責取樣、送樣及試驗報告的取回等。5、對涉及結構安全的試10、塊、試件以及有關材料,應當在監理人員的監督下現場取樣及送樣。6、對外委報告如有異議,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到檢測單位核對。第九條 試驗檢測安全管理制度1、檢測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應熟練掌握儀器設備的性能,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2、未經檢驗或不符合要求的儀器設備,不得使用和得出檢測結果。3、儀器設備應有必要的觸電、漏電保護裝置,使用前應進行安全性檢查。4、各人對自己使用的儀器設備負責,用后應將水源、電源關掉。5、消防設備不得擅自移動,應定期檢查并保證周邊道路暢通。6、嚴禁私自動用電爐、烘箱、空調等。第十條 檔案室管理制度1、凡是本試驗室檢測報告、原始記錄、檢測臺帳、設備臺帳、設備說明書、檢測規程、規范標11、準等均應歸檔保管。2、本試驗室所有記錄、檔案應有相應的分類編號方法,以便于檢索。記錄和檔案存放場所應采取防盜、防火、防塵、防潮等措施。3、本試驗室對記錄、檔案的調閱實行權限管理,并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防止記錄、檔案的泄密。4、超期的存檔文件與記錄處理方法應報質量負責人批準,由辦公室負責銷毀。5、嚴格保密本試驗室資料,不能隨意復制、散發檢測報告,不得泄露原始數據,不得做損害施工隊的事。6、資料應分類入庫,入庫手續應齊全,送交人、整理人、接收人均應簽名。7、對各類資料的分類應科學合理,便于查找,努力為檢測人員做好技術服務工作。8、外單位人員查閱文件資料時,須持單位介紹信并經試驗室主任同意,只限在檔案12、室內閱讀,不準帶出室外。未經允許不誰摘錄、拍照和復印。第十一條 檢測環境控制管理制度1、實驗室應具備滿足檢測工作開展所必備的場地、照明、電源、水源和通風條件。2、對于有溫度、濕度要求的檢測室(包括為滿足儀器儀表準確度對使用環境條件的要求)應有相應的溫度、濕度調節措施,有特殊要求的檢測室應具有相應的設施,以滿足其環境的特殊要求。3、 對于噪聲嚴重的檢測室,必要時應采取有效的消聲隔離措施和操作人員進入這些場所應配備的消聲耳罩。4、對于試驗中有廢氣、廢水、煙霧產生的檢測室和試驗裝置應有排放系統將廢氣、廢水、煙霧排出。實驗室均配備防火裝置。5、檢測試驗室應將試驗區域、樣品制備和存放區域與辦公場所隔離,13、防止對檢測工作質量產生不利影響,試驗室布局應合理,并采取有效隔離措施,防止相鄰工作區域間的不利影響。6、樣品收發、制備、測試和貯存環境應符合標準規定或樣品的要求。7、實驗室必須按有關標準和規范的要求或在可能會影響檢測結果的場合對環境條件進行監測、控制和記錄。8、檢測人員應嚴格在規程(范)、標準規定的條件下進行檢測工作,并在原始記錄中做好環境條件的記錄。9、必要時,應啟動環境調控設施(如空調、增濕器等)以滿足環境條件的要求,并做好監控記錄。10、一經發現環境條件不符合規定要求,應立即停止檢測工作,對此間出具的數據是否受到影響作出相應的判斷和處理,并報告有關部門采取措施,以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可靠。14、11、在有必要進行現場檢測的情況下,要特別注意其環境與設施也能按規定的要求進行監控,現場檢測人員負責監督。第十二條 試驗檢測程序管理制度1、本試驗室根據各類檢測業務活動的特點,制訂相應的工作流程框圖(附后)。2、檢測室根據所開展的活動范圍必要時需編制包括設備的使用和操作、樣品的處置制備、檢測工作各方面的操作手冊來規范所做的各項工作。3、檢測室接收檢測任務及樣品后,應確定現行有效受控檢測依據中的有關方法,當委托檢驗用戶有特殊要求時,檢驗方法按雙方商定并應由委托方書面確認。a)有明確規定的檢測方法時,應按規定執行。b)當沒有規定的檢測方法時,應盡采用國際或國家標準中已有的或權威機構公布的方法。適當15、時征求用戶意見。c)當必須采用尚未制定成標準的方法時,這些方法必須在受理用戶的委托時,告之用戶,并征得同意。4、檢測室應根據任務要求,檢查所需各類操作手冊是否齊備。5、檢查檢測中所使用設備的狀態標識,并進行適當檢查。填寫檢測室設備使用維護記錄,當確認在有效期內并處于正常狀態,才可投入使用。6、檢測必須在所確定的方法規定條件下進行,并將檢測環境條件填寫在原始記錄上。7、檢測室對所接收的儀器、樣品進行檢查,確認無誤后,按規定要求進行處置和制備。8、檢測必須由二名持證上崗人員進行。校核人員對計算過程和結果進行檢查,以保證數據的準確。9、檢測工作中所使用的試劑等消耗材料,由辦公室按申請計劃采購。采購的16、消耗性材料必須要符合與檢測工作有關的技術標準要求,辦公室應選擇有質量保證的供給商。第十三條 試驗室管理制度1、自覺遵守各項勞動紀律。2、試驗工作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及部頒標準和省交通質檢部門要求進行。 3、保持試驗場地的整潔,愛護儀器設備,保持器具的完好、精確。4、化學試劑、有毒物品、易燃品、放射性試驗儀器應存放在安全地點,并由專人負責保管。5、未經計量部門認可的,及超過使用期限的儀器設備不得使用。6、每天下班前,應關好門窗及水、電、開關。對需要晝夜運行的機器,應檢查其運行狀態及保險裝置,特殊情況下應有專人值班。7、試驗人員應清正廉潔、實事求是,嚴禁修改、偽造試驗數據。 第十四條 力學室工作制度117、試驗前應對本室的儀器設備、配件、水、電等檢查一遍,如有異常,應立即采取措施。進行對環境溫度有要求的試驗項目前還要先調整室內溫度。2、試驗人員應對所使用的儀器設備完全了解,包括配套的儀器及配件如何正確操作和保養。萬能試驗機、壓力機應在其量程的20%80%范圍內操作。3、試驗人員在試驗前應熟悉每項試驗的操作程序,避免在試驗過程中因查閱操作規程而導致試驗操作不連貫。4、操作過程中應集中注意力,如發現儀器異常,應立即關機,切斷電源,并查明原因。5、儀器設備定期保養,壓力機、萬能試驗機、應力環等定期檢定。 第十五條 水泥室工作制度1驗前應檢查本室所有儀器設備、配件、水、電是否正常,如有異常應立即采取措18、施。2、試驗人員應對所使用的儀器及配件性能完全了解,做好使用記錄。3、試驗人員應熟悉每項試驗的操作規程,避免在試驗過程中查閱操作規程。4、水泥室環境溫濕度控制要求:(1)試驗室溫度為202,相對濕度不低于50%,試驗時應記錄溫濕度。水泥比表面積測定時,試驗室相對濕度不大于50%。(2)水泥膠砂試件帶模養護的養護箱或霧室溫度保持在201,相對濕度應不低于90%。(3)試件水養箱溫度應在202范圍內。水泥試樣、拌和水、儀器和用具的溫度應與試驗室一致。5、定期保養儀器,保持室內清潔,應注意計量儀器的檢定期限。 第十六條 標準養護室管理制度1、本標準養護室用于養護水泥砼、砂漿試件及無機結合料試件,嚴格19、按照有關標準進行控制,保證試驗結果的準確性。2、應保持清潔,不得堆放與養護無關的物件。3、室內試件放在專用鐵架上,擺放整齊,按結構物樁號、日期統一布置,便于試塊的查找。試件間距至少保持2cm,不得疊放在一起。4、室內要求溫度為202,溫度95%,設定專人維護,每日記錄溫度應有記錄,以備后查。5、試塊必須標識清楚明確,入庫的試件要經過混凝土試件入庫臺帳登記方可入庫 。6、試件應在規定齡期做強度試驗,不得超齡期試壓,試件要有專人管理。7、路面工程的標準養護室要增設一個水池,高度不高于650mm,以放置無機結合料試件最后一天養生用。 第十七條 瀝青室工作制度1、試驗前應檢查本室所有儀器設備、水、電,20、如有異常應立即采取措施。2、試驗人員應了解各種儀器設備的性能,并做好儀器設備的使用記錄。3、瀝青加熱時應注意溫度在要求范圍內,并注意通風排氣,減少有害氣體對操作人員的損害。4、瀝青加熱容器每項樣品試驗后應清洗干凈,避免影響其他樣品。5、嚴格按照規定的試驗溫度操作,溫度計必須經過校驗后方可使用,做針入度試驗時特別注意標準針是否符合標準。6、注意防火、防毒,安全操作,應配備滅火器材。7、試驗完畢,應將試驗儀器擦洗干凈,儀器上不得留有殘余瀝青,試模、工具等應擦干凈后放回原處。 第十八條 瀝青混合料室工作制度1、每日上班前應對本室的儀器設備、水、電進行檢查,如有異常應立即采取措施。2、試驗人員在操作前21、應熟悉各項試驗的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做到有條不紊。3、試驗人員需穿工作服,進行瀝青混合料加熱拌合以及瀝青抽提試驗時,應注意通風、排氣,減少有害氣體對操作人員的損害。4、三氯乙烯要妥善保管,用過的三氯乙烯廢液也要按照有關環保規定處理。不得亂倒 。5、試驗完畢,應將試驗儀器擦洗干凈,儀器上不得留有殘余瀝青,試模、工具等應擦干凈后放回原處。第十九條、化學室管理制度1、化學室必須有專人管理,未經許可,外人不得擅自動用儀器。2、儀器、藥品必須分室儲藏,化學化試劑必須分類存放,劇毒品必須安全存放,做到雙人雙鎖保管,領用、回收均有記錄。3、藥品、試劑存放室要保持通風良好,按標準處理好三廢物質。4、做好各類儀22、器、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保持常用儀器、設備完好無損。5、按試驗聯系單要求,及時做好試驗準備工作,試驗完畢,做好試驗記錄和檔案資料工作。6、保持化學室整潔有序,不存放其他無關物品。7、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下班前關閉水、電總開關和門窗。第二十條 化學藥品管理、使用制度1、要遵循既有利于使用,又要保證安全的原則,管好用好化學藥品,加強安全教育。2、化學藥品必須根據化學性質分類存放,易燃、易爆、劇毒、強腐蝕品不得混放。化學藥品要存放在專用櫥(柜)內,有存放專用櫥(柜)的儲藏室;有陰涼、通風、防潮、避光等條件;有防火防盜安全設施。3、存放藥品要專人管理、領用,存放要建帳,所有藥品必須有明顯的標志。對字跡不23、清的標簽要及時更換,對過期失效和沒有標簽的藥品不準使用,并要進行妥善處理。4、試驗藥劑容器都要有標簽,對分裝的藥品在容器標簽上要注明名稱、規格、濃度;無標簽藥品,不能擅自亂扔、亂倒,必須經化學處理后方可處置。實驗室中擺放的藥品如長期不用,應放到藥品儲藏室,統一管理。5、化學藥品盛裝容器應封閉,防止漏氣、潮解。見光容易起變化的化學藥品應裝在深色的玻璃容器或避光的容器里,對化學藥品包裝和藥品質量要定期檢查。6、要加強對火源的管理。化學藥品儲藏室(櫥)周圍及內部嚴禁火源;實驗室的火源要遠離易燃、易爆物品,有火源時,不能離人。7、儲存的易燃易爆物品應避光、防火和防電等,實驗室存放的易燃易爆物品,要確定24、合理的儲存量,不許過量且包裝容器應密封性好。遇水能分解或燃燒、爆炸的藥品,鉀、鈉、三氯化磷、五氯化磷、發煙硫酸、硫磺等不準與水接觸,不準放置于潮濕的地方儲存。8、危險物品的采購和提運按公安部門和交通運輸部門的有關規定辦理。劇毒、放射性物體及其它危險物品,要單獨存放,由雙人雙鎖專人管理。存放劇毒物品的藥品柜應堅固、保險,要健全嚴格的領取使用登記。9、要經常檢查危險物品,防止因變質、分解造成自燃、自爆事故。對劇毒物品的容器、變質料、廢渣及廢水等應予妥善處理。10、管理人員要建立化學藥品(化學藥品)各類帳冊,藥品購進后,及時驗收、記帳,使用后及時消帳,掌握藥品的消耗和庫存數量;不外借(給)藥品,特殊25、需要借(給)藥品時,必須經領導批準簽字。第二十一條 化學事故緊急處理程序及制度1、發生實驗室事故時,立即啟動此預案,全力投入事故的處理工作:2、突發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成員要迅速趕赴現場。3、向上級領導匯報,事故嚴重撥打110、119、120電話。4、組織有關人員,采取正確、有效的方法,抑制火勢和有害氣體的蔓延,疏散無關人員,避免人員造成更大傷害。5、組織有關人員把重病號送往醫院搶救。6、采取有效措施,保護現場,配合公安部門進行勘察,對所獲得材料、物證進行具體分析研究,判明事故性質7、事故查清后,要寫出定性結案處理報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和人員傷亡情況,造成的經濟損失。第二十二條 樣品26、室管理制度1、 需對每件樣品進行登記,內容包括委托單位名稱、樣品數量、樣品名稱、取樣地點、試驗項目、登記日期、送樣人、接收人。2、 試驗人員在登記樣品時,就應根據其試驗項目,來初步判斷樣品數量是否滿足要求。3、 登記單應放在樣品的醒目位置,樣品擺放應有序。4、 每種樣品盡可能一次取出,如需要分批做試驗,應考慮每次取樣是否有代表性。5、 試驗完畢后,有特殊需要的樣品應留樣備查,如無特殊需要,應將剩余樣品清理掉。第二十三條 試驗樣品及消耗材料管理制度1、樣品應由收樣員統一接收,任何人未經試驗室領導允許不得對外接收檢驗樣品。2、收樣員應對檢驗樣品進行符合性檢查,若檢查有異常的樣品,收樣員應當場告之委27、托方。3、收樣員應對樣品作唯一性標識。4、檢測過程中樣品由于檢測要求需要流轉時,樣品交接人員應在“樣品流轉登記卡”上辦理簽收手續。5、樣品庫應配備符合其要求的設施,同時對存貯環境加以維持、監控和記錄。6、現場檢驗應將特別注意樣品的保密和唯一性。7、嚴格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部門、單位發布的各項試驗操作規程和制度。8、試驗員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對試驗所用原材料取樣。9、認真填寫送樣單,標明取樣時間、數量、產地、要求檢驗項目及用途等。10、按規范要求,做好試驗記錄和有關試驗資料申報工作,對試驗項目進行檢測、控制做到規范性、完整性、連續性,并做好試驗報告。11、認真做好試驗登記臺帳。12、嚴格做好原材料28、試驗資料的整理和保管工作,規范材料的領用手續,提倡節約,降低成本。13、對余料、廢料,及時回收,不浪費,不亂扔,不污染周圍環境。第二十四條 現場測試管理制度1、根據業主要求及項目部施工進度,工地試驗室負責人安排現場檢測計劃。由相關試驗員執行檢測。2、檢測人員應做好檢測前的準備工作,調試測試儀器,組織好分工,備足配件以防萬一。3、檢測前應熟悉規程和評定標準,對檢測全過程做到心中有數。4、應按時到達測試現場,嚴格按規程和標準進行現場檢測。5、秉公辦事,不受任何外界人為因素的干擾,出具報告應科學,準確、公正。6、注意安全,現場檢測有必要的安全保護措施,以免意外發生。 第二十五條 人員培訓、考核和管理29、制度1、根據試驗室的需求、試驗室人員現狀和開展工作需要制定年度的人員培訓計劃,該計劃由質量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提出審核意見,試驗室主任批準執行。2、在年度人員培訓計劃之外,綜合室可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補充培訓計劃,補充的培訓計劃應由試驗室主任批準執行。3、培訓內容:(1)與工作有關的基礎理論知識:a. 檢測專業基礎知識;b. 標準的宣傳和貫徹;c. 新理論、新技術和新知識;d. 誤差理論和數據處理;e. 相關法律法規知識。(2)實際操作技能:包括樣品制備、儀器設備操作和檢測方法等。(3)試驗室質量手冊、程序文件、實驗室評審準則、計算機、外語培訓等。(4)提高學歷教育等。4、試驗室外派的培訓由試驗室主30、任簽署意見后,方可進行相關費用的報銷。培訓應留下記錄,辦公室負責收集培訓記錄并及時歸檔保管,必要時,辦公室應對培訓效果進行評價。由本試驗室外派的學習培訓的人員,必要時應負責對本試驗室全體人員的宣傳和貫徹。5、考核由理論考核和操作考核組成,考核有試驗室主任主持。考核全過程所有記錄應載入技術人員臨時檔案中。6、外出學習培訓的職工參加單位組織的考核,應在回試驗室后及時持考試證明和證書辦理登記、歸檔手續。本試驗室組織的其它考核記錄也應由存檔。7、試驗室為每位工作人員建立臨時技術檔案,并保持檔案的完整、有效。8、人員技術檔案應采取保密措施,查閱者應填寫“檔案查閱登記表”經試驗室主任批準后方可查閱。9、有31、關人員技術檔案內容的變化,檔案管理員變化檔案的增減情況應作相應的記錄并得到妥善保存。第二十六條 各試驗室環境溫濕度控制要求一、 水泥試驗1、水泥比表面積測定:試驗室相對濕度不大于50%。2、水泥膠砂強度檢驗:(1)試件成型試驗室的溫度應保持在202,相對濕度應不低于50%。(2)試件帶模養護的養護箱或霧室溫度保持在201,相對濕度應不低于50%。(3)試件養護池水溫度應在20范圍內。3、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時間、安定性檢驗;(1)試驗室溫度為202,相對溫度應不低于50%;水泥試樣、拌和水、儀器和用具的溫度應與試驗室一致。(2)濕氣養護箱的溫度為201,相對濕度不低于90%。二、水泥混凝土32、試驗1、水泥混凝土試件制作與硬化水泥混凝土現場取樣養護;(1)試件成型后,用溫布覆蓋表面(或其他保持濕度方法),在室溫205,相對溫度大于50%的環境下靜放一個到兩個晝夜,然后拆模并作第一次外觀檢查、編號,對有缺陷的試件應除去,或人工找平。(2)將完好的試件放入養護室進行養護,標準養護溫度202,相對濕度95%以上。試件宜放在鐵架或木架上,間距至少為10-20cm,試件表面應保持一層水膜,并避免用水直接沖淋。當無標準養護室時,將試件放入溫度202不流動的Ca(OH)2的飽和溶液中養護。2、無機結合料穩定土的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試件從試模內脫出并稱重后,應立即放到密封濕氣箱和恒溫室進行保溫保濕養生。但中試件和大試件應先用塑料薄臘包覆。有條件時,可采用蠟封保濕養生。養生時間視需要而定,作為工地控制,通常都只取7天。整個養生期間的溫度應保持在252。三、鋼筋試驗1、焊接接頭彎曲試驗:除非另外有規定,試驗環境溫度應為235。2、焊接接頭拉伸試驗:除非另外有規定,試驗環境溫度應為235。3、金屬材料室溫拉伸試驗:除非另有規定,試驗一般在1035范圍內進行。對溫度要求嚴格的試驗,試驗溫度應為235。四、瀝青試驗大部分瀝青原材料試驗均有試驗溫度要求,為使瀝青試驗盡可能在恒溫條件下進行,保證試驗結果的準確性,必須要對試驗環境進行有效控制,在瀝青室中應裝冷熱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