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公司特種設備預防與預警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97522
2023-11-14
8頁
19.64KB
1、建設公司特種設備預防與預警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1危險源監控生產系統采用集中火災報警形式。該系統由集中火災報警控制器、區域火災報警控制器、火災和可燃氣體及有毒氣體報警探測點組成。負責監控生產過程中火災等的突發事故情況。此外,為了便于管理和觀察廠區全貌及監視危險場所的主要生產設備、操作環境安全性,分別在焦化分廠、甲醇分廠。電廠設工業電視系統,中控室可直接觀察現場火災情況,可實現多媒體電視監控報警平臺。對運輸車輛實行定位跟蹤,并按時匯報車輛運行情況。公司所有危險源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監控。遠程控制生產2、預警系統項目的建立實施,有效地對危險源進行了實時運行數據監控和視頻監控,在第一時間實行預警通告,完全體現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1.2危險源監控制度第一條為了加強項目對主要危險源的監督管理,預防事故發生,保障施工人員生命安全和項目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結合本項目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第二條本辦法所稱主要危險源,是指在危險源明白卡上所規定的危險源。第三條存在主要危險源的部門,其部門安全負責人全面負責本單位主要危險源的安全管理與監控工作。第四條對主要危險源存在的事故隱患以及在安全生產方面的違法行為,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均有權向安全環保部及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相關部門舉報。第五條主3、要危險源安全管理應當包括以下內容:(一)主要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制度;(二)主要危險源xx;(三)主要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和演練方案;第六條對新產生的主要危險源,現場安全負責人應當及時報送安全管理部門備案;第七條安全管理部門應建立健全主要危險源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落實主要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責任制度,明確所屬各部門和有關人員對主要危險源日常安全管理與監控職責,制定主要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制度。第八條安全環保部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現場安全員或現場負責人對從業人員應當技術培訓,使其全面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可按照新員工培訓方案進行實施)。第九條安全環保部或現場負責4、人應當將主要危險源可能發生事故的應急措施,特別是避險方法書面告知相關單位和人員。第十條各施工單位應當在主要危險源現場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并加強對主要危險源的監控和對有關設備、設施的安全管理。第十一條各施工單位應當對主要危險源中的工藝參數、危險物質進行監控,對重要的設備、設施定期進行保養維護,并記錄在案上報機械部和安全協調辦公室進行備案。第十二條各施工單位應當對主要危險源的安全狀況和防護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做好檢查記錄,并將檢查情況報送安全環保部。第十三條對存在事故隱患的主要危險源,各施工單位必須立即整改;對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發生,并及時報告安全安全環5、保部或有相關監督安全職責的領導。第十四條安全環保部應當根據應急救援預案制定演練方案進行一次實戰演練或模擬演練。第十五條安全環保部應當建立主要危險源監控和管理系統,對主要危險源實施分級監控,并對各類信息實施動態管理。第十六條安全環保部應當定期對主要危險源進行專項監督檢查。監督檢查的內容包括:(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情況;(二)預防生產安全事故措施落實情況;(三)主要危險源的登記建檔情況;(四)主要危險源的安全檢測、監控情況;(五)主要危險源設備維護、保養和定期檢測情況;(六)主要危險源現場安全警示標志設置情況;(七)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教育情況;(八)應急救援組織建設和人員配備6、情況;(九)應急救援預案和演練工作情況;(十)應急救援器材、設備的配備及維護、保養情況;(十一)主要危險源日常管理情況;(十二)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事項。第十七條安全環保部在監督檢查中,發現主要危險源存在事故隱患的,應當責令相關單位立即排除。第十八條安全環保部在監督檢查中,應當相互配合、互通情況幫助生產經營單位對主要危險源實施有效的管理與監控。1.3預警行動各分廠、車間安全生產指揮機構確認可能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要及時研究確定應對方案,通知調度室采取相應預防事故發生的措施;各分廠、車間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機構認為需要支持時,請求公司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協調。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根據預測7、分析結果,對可能發生和可以預警的突發事件進行預警。預警級別依據突發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勢態,一般劃分為兩級:級(特別重大)、級(重大)。1.4信息報告與處置一般或者較重突發特種設備事故發生后,各分廠、車間要立即報告調度室,同時通報其它有關部門。應急處置過程中,要及時續報有關情況。一般或者較重突發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或者有關部室在報告突發安全生產事件信息的同時,要根據職責和規定的權限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及時、有效地進行處置,控制事態發展,及時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聯系電話:部門聯系電話:部門負責人聯系電話:(見附件后)火警電話XXX、急救電話XXX 總調度8、電話XXX (24小時開通應急值守電話)值班人員在值班期間,嚴格遵守值班制度,接收突發事故信息后應立進行事故報警即按應急信息通報程序進行通報。a)報告程序(1)公司發生級事件,公司在啟動本公司應急預案的同時,迅速按照上級公司事故管理規定的程序,向上級公司安全監察部門報告,最多不超過2小時。(2)公司發生級事件,并有人員傷亡必須立即向上級部門報告,需社會支持的立即向上級公司應急救援機構和當地政府有關應急救援機構匯報。b)報告內容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周圍情況;引發事故的物質名稱、數量及存在狀態;事故現場情況描述;事故初步原因;事故性質:包括有毒物質泄漏擴散、火災、爆炸、人員受傷等;xx范圍,可能造9、成的嚴重后果;已采取的措施;報警人姓名、單位、聯系電話等。(2)在處理過程中,應急指揮部應盡快了解事態進展情況,并隨時用電話、傳真機等方式,向上級部門應急指揮中心報告,報告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人員傷亡情況;設備、設施、損壞情況;生產的工藝運行條件情況;現場氣象情況;周邊居民分布交通管制情況;現場應急物質儲備情況;應急人員到位情況;與當地政府的匯報、溝通,及當地政府采取的措施情況;救援請求等。c)信息傳遞(1)報警程序當發生火災、爆炸、泄漏事故后,發現人應立即向公司領導、消防隊、調度室、分廠、車間匯報。匯報內容包括:裝置、部位、設備、人員傷亡情況嚴重程度。調度室接到報警后,冷靜分析事態做出判斷,依據響應程序立即啟動相關應急救援體系。根據事故嚴重程度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上級部門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