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公司安全隱患排查獎勵制度附建議申報表.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97970
2023-11-14
11頁
36.20KB
1、建設公司安全隱患排查獎勵制度附建議申報表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制定目的為充分調動全員參與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建議的積極性,使公司隱患排查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提高安全生產動態管理水平,及時發現生產現場人的不安全行為、設備設施的不安全狀態以及安全生產管理中的缺陷,消除各類安全隱患,防止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制度。2、適用范圍全體員工及外部人員發現生產活動現場存在的各類安全生產隱患,及任何有利于改善公司安全管理活動的建議、改進、小發明等。3、 權責機構3.1 評審領導組 組 長:總經理 副組長: 分管2、安全領導、各部門分管領導組 員: 各部門負責人4、職責4.1生產技術部4.1.1依據法律法規、標準規程和安全生產標準化的要求制定和修訂本制度;4.1.2 負責監管各部門對本制度的落實,進行推動、全過程指導、指導、協調和服務,并月度檢查和考核;4.1.3負責收集、整理各部門安全隱患排查記錄,對各部門的安全隱患排查情況進行匯總、復評,給出復評意見;4.1.4 每月公布各部門員工建議的數量、人均建議數量(人均建議數量=數量/部門總人數)和建議的參與率(建議的參與率=參與建議人數*100%/公司總人數)等指標;4.1.5 對收到員工建議的各類安全隱患分類評估后,以隱患整改通知郵件的形式發送至相關責任部3、門并限期整改,生產技術部跟進落實。4.2 各部門4.2.1成立安全生產隱患建議改善小組,組長由部門經理擔任,組員由部門兼職安全員、部門主管及班組長組成;進行日常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活動,建立部門安全隱患自查自報系統;4.2.2鼓勵員工或外包工參與安全生產排查建議活動,對建議數量多和在公司推廣的好建議、好方法的班組和個人,在當月度考核中給予加分獎勵; 負責對本部門安全生產隱患的落實整改,并將已完成整改的隱患項目及時反饋生產技術部(含整改前、后的電子照片)。5員工建議報告方式5.1員工隱患整改建議可以個人名義、多人聯名或集體名義提出,提議須按要求填寫隱患整改建議申報表,直接向所在班組、部門提交。員工提4、交的隱患整改建議申報表先由部門主管/經理、分管領導;判定其可行性或退稿;5.2部門文員收集本部門隱患整改建議,匯總后于每月定期提交上月隱患整改建議原檔及電子檔上報生產技術部;5.3生產技術部進行復評,給出復評意見;5.4評審小組進行復審,公布最終評審結果并進行獎勵;5.5鼓勵員工使用真實名提交發現的各類安全隱患。生產技術部對獲獎的隱患整改建議和個人名單進行公示。6. 隱患級別和分類6.1公司隱患級別定為三級,即:一般隱患、較大隱患、重大隱患;6.2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綜合考慮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誘導性原因、致害物、傷害方式等,將企業工傷事故分為通常分為20類:物體打擊、車輛傷害、起重傷5、害、觸電、淹溺、灼燙、火災、高處墜落、坍塌、冒頂片幫、透水、放炮、火藥爆炸、瓦斯爆炸、鍋爐爆炸、容器爆炸、中毒、窒息以及其他傷害等。7. 安全生產隱患排查的范圍包含以下,但不僅限于所列方面:7.1 危及安全生產的不安全因素或重大險情;7.2 可能導致事故發生和危害擴大的設計缺陷、工藝缺陷、設備缺陷等;7.3 建設、施工、檢修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種能量傷害;7.4 停工、生產、開工階段可能發生的泄漏、火災、爆炸、中毒;7.5 可能造成職業病、職業中毒的勞動環境和作業條件;7.6 在敏感區域進行作業活動可能導致的重大污染;7.7 丟棄、廢棄、拆除與處理活動(包括停用報廢裝置、設備的拆除等);7.8 6、可能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活動、過程、產品和服務;7.9 以往生產活動中遺留下來的潛在危害和影響;7.10 在生產經營場所的設施、設備有下列情況之一的:7.10.1 生產辦公場所380、220伏以上交流電導體外露;7.10.2 生產、公共場所有洞無蓋、臨邊無安全圍護,機械轉動設備無罩,旋轉軸轉動無防護套;7.10.3樓梯平臺無防護欄桿或高度小于105cm(高度20米以下),超過20米高度時,防護欄桿高度不低于120cm;7.11 高處作業(墜落高度2米及以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7.11.1 高處作業人員未戴安全帽、未佩帶安全帶;7.11.2 使用安全帶無可靠固定扣接處,又未懸掛生命繩(正常作7、業不承重);7.11.3當墜落高度超過4米的高處作業,未隨建筑物墻體設置安全網;7.11.4 明知作業人是未成年、婦女、有恐高癥、高血壓、心臟病的,還強令和指派進行危險場所作業的(高空、高溫、受限空間等);7.11.5 作業現場未設定安全區域;7.12 現場作業未配置監管人員;7.13 在碼頭區域工作未正確穿戴防護用品的;7.14 駕乘車輛時,無車牌,無證件、未戴頭盔(摩托車)、酒后、疲勞、超載、超速、未系安全帶、接打電話、客貨混載、未參加保險以及其他等違法行為的;7.15 進行危險作業時未執行危險作業許可制度、未設置安全警戒、專人監護措施等現象的;7.16 從事電氣、電焊、氣割、機動車輛駕駛8、司爐、起吊等特種作業人員未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未戴防護鏡或面罩、未帶防護手套、未佩戴安全帽、未佩戴安全帶、電工帶電作業、未采取接地措施;7.17 現場指揮人員違章指揮員工進行未采取安全措施的冒險危險作業;7.18 現場指揮人員指揮員工進行其他違章作業或明知違章作業未加制止的;7.19 員工其他的違章行為;7.19.1 操作錯誤、忽視安全、忽視警告的;7.19.2 操作錯誤(指按鈕、閥門、搬手、把柄等的操作)違規操作的;7.19.3 忽視警告標識、警告信號違規操作的;7.19.4 開動、關停機器時未給相互聯絡信號的;7.19.5 開關未鎖緊,造成以外轉動、通電、或泄氣等的;7.19.6 造9、成安全裝置失效的;7.19.7 拆除安全裝置的;7.19.8 使用無安全裝置的設備的;7.19.9 未經許可擅自開動、關停、移動設備的;7.19.10人員離開忘記關閉設備或未恢復保護裝置的;7.19.11 奔跑作業的;7.19.12 供料或送料速度過快的;7.19.13 機器超速運轉的;7.19.14工件緊固不牢的;7.19.15用壓縮空氣對自身灰塵進行吹掃的;7.19.16用手代替工具操作的;7.19.17冒險進入危險場所的;7.9.18有分散注意力的行為的;7.9.19在起吊物下作業、停留、經過的;7.9.20機器運轉時加油、維修、檢查、調整、焊接、清掃等作業的;7.9.21攀、坐不安全位10、置(平臺護欄、汽車擋板、吊車吊鉤、轉動設備旁)的;7.9.22不安全裝束的;7.9.23易爆、易燃場所使用明火的;7.9.24對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處理錯誤的;7.19.25未穿戴和佩戴本崗位特殊勞動防護用品的;7.19.26同時可參照國家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 (GB/T13861-2009)。8. 生產技術部對安全生產隱患處理程序8.1 生產技術部接到各部門提交的隱患整改建議申報表后,編制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轉發給責任部門,要求責任部門限期整改。各部門負責人負責落實整改,定措施、定負責人、定完成期限;8.2 在隱患治理過程中,責任部門應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防止事故發生,事故隱患11、在排除前或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設置警戒標識,暫時停止使用或停車,對難以停止使用或停車的相關生產裝置、設施、設備,應當加強維護和保養,防止事故發生;8.3 對于重大事故隱患,責任部門寫專項報告報生產技術部,報告包括:隱患的現狀及其產生原因、隱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難易程度分析、隱患的治理方案等內容;8.4整改工作結束后,由生產技術部組織檢查驗收。9. 獎勵9.1 生產技術部對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建議按月進行評估,事實經查符合規定,根據隱患危害程度、范圍和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給予建議人獎勵250元/項,特別重大安全隱患建議另設獎勵;9.2生產技12、術部根據各部門隱患建議綜合效率和年內無安全事故發生等指標,進行考核評比,評比結果將納入年度安全生產績效評估。說明:1.隱患建議綜合效率=參與率*50%+人均隱患排查建議數量*50%; 2.參與率=提交隱患建議人數/部門人數*100%;3.部門人均隱患排查建議數量=數量/部門總人數;10. 其他 10.1同一提交的隱患建議采取先提報先采納的原則;10.2本制度最終解釋權歸生產技術部,自發布之日起執行。11. 附件共四個附件附表1: 隱患整改建議申報表主 題建議人:電話:部 門編 號建議日期問題類別基礎知識改善案例問題制作人部門主管部門經理1. 原因分析:2. 整改建議(請詳細說明改進辦法、實施方13、法及程序):3. 預期效果(請采用數據推算或事實進行描述):4. 結果驗證:5. 評價:主管審核經理審核分管領導審核 附表2:隱患等級定性評審標準序號安全隱患狀態隱患等級隱患類型一般隱患較大隱患重大隱患1可能導致事故發生和危害擴大的設計缺陷、工藝缺陷、設備缺陷等;物的不安全狀態2建設、施工、檢修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種能量傷害;物的不安全狀態3停工、生產、開工階段可能發生的泄漏、火災、爆炸、中毒;物的不安全狀態4可能造成職業病、職業中毒的勞動環境和作業條件;環境的不安全因素5在敏感地區進行作業活動可能導致的重大污染;環境的不安全因素6丟棄、廢棄、拆除與處理活動(包括停用報廢裝置、設備的拆除,廢棄危14、險化學品的處理等);管理缺陷7可能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活動、過程、產品和服務;管理缺陷8以往生產活動遺留下來的潛在危害和影響;物的不安全狀態9生產辦公場所380、220伏以上交流電導體外露;物的不安全狀態10生產、公共場所有洞無蓋、臨邊無安全圍護,機械轉動設備無罩,旋轉軸轉動無防護套;物的不安全狀態11樓梯平臺無防護欄桿或高度小于105cm(高度20米以下),超過20米高度時,防護欄桿高度不低于120cm;物的不安全狀態12高處作業人員未戴安全帽、未佩帶安全帶;人的不安全行為13使用安全帶無可靠固定扣接處,又未懸掛生命繩(正常作業不承重);物的不安全狀態14當墜落高度超過4米的高處作業,未15、隨建筑物墻體設置安全網;物的不安全狀態15明知作業人是未成年、婦女、有恐高癥、高血壓、心臟病的,還強令和指派進行危險場所作業的(高空、高溫、受限空間等);管理缺陷16作業現場未設定安全區域;管理缺陷17現場作業未配置監管人員;管理缺陷18在碼頭區域工作未正確穿戴防護用品的;人的不安全行為19駕乘車輛時,無車牌,無證件、未戴頭盔(摩托車)、酒后、疲勞、超載、超速、未系安全帶、接打電話、客貨混載、以及闖紅燈等違法行為的;人的不安全行為20進行危險作業時未執行危險作業許可制度、未設置安全警戒、專人監護措施等現象的;管理缺陷21現場指揮人員違章指揮員工進行未采取安全措施的冒險危險作業的;管理缺陷22現16、場指揮人員指揮員工進行其他違章作業或明知違章作業未加制止的;管理缺陷23從事電器、電焊、切割、機動車輛駕駛、司爐、起吊等特種作業人員未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未戴防護鏡或面罩、未帶防護手套、未穿安全鞋、未佩戴安全帽、未佩戴安全帶、電工帶電作業、未采取接地措施;管理缺陷24員工其他違法行為的:1. 操作錯誤(指按鈕、閥門、搬手、把柄等的操作)違規操作的;2. 忽視警告標識、警告信號違規操作的;3. 開動、關停機器時未給相互聯絡信號的;4. 開關未鎖緊,造成以外轉動、通電、或泄氣等的;5. 造成安全裝置失效的;6. 拆除安全裝置的;7. 使用無安全裝置的設備的;8. 未經許可擅自開動、關停、移動設17、備的;9.人員離開忘記關閉設備或未恢復保護裝置的;10. 奔跑作業的;11. 供料或送料速度過快的;12. 機器超速運轉的;13工件緊固不牢的;14. 用壓縮空氣對自身灰塵進行吹掃的;15. 用手代替工具操作的;16. 冒險進入危險場所的;17. 有分散注意力的行為的;18 .在起吊物下作業、停留、經過的;19. 機器運轉時加油、維修、檢查、調整、焊接、清掃等作業的;20. 攀、坐不安全位置(平臺護欄、汽車擋板、吊車吊鉤、轉動設備旁)的;21. 不安全裝束的;22. 易爆、易燃場所使用明火的;23. 對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處理錯誤的;24. 未穿戴和佩戴本崗位特殊勞動防護用品的;人的不安全行為附表3:隱患整改建議獎金標準等級分類一般隱患較大隱患重大隱患獎金標準2元至5元5元至20元30元至50元 附表4: 各部門員工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建議綜合排名匯總表序列部門部門負責人部門總人數(名)排名升降建議數量(個)獎勵金額(元)人均建議數量(=數量/部門總人數)參與人次(人)參與率(=參與建議人數*100%/部門總人數)月度累積總數月度累積總額月度累積平均月度累積人次月度(%)平均(%)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