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公司工程質量事故報告及處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98139
2023-11-14
11頁
22.17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建筑工程質量事故處理報告管理制度表格應急預案
1、建設公司工程質量事故報告及處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質量事故報告及處理制度依據建筑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天津市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工程建設施工企業質量管理規范GB/T504302007中規定要求,對發現的質量問題進行有效的控制,規范質量事故的報告及處理行為,落實工程質量事故的報告和責任追究處理,吸取教訓,杜絕工程質量事故發生,確保工程質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第一條、工程質量事故,是指由于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違反工程質量有關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標準,或施2、工管理人員管理職責不落實未嚴格執行相關標準規范規定要求,使工程產生結構安全、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質量缺陷,造成人身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第二條、事故等級劃分根據工程質量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工程質量事故分為3個等級:(一)重大事故,是指死亡1人以上,或者2人以上重傷,或者10萬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二)較大事故,是指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下5萬元以上的事故;(三)一般事故,是指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5萬元以下3萬元以上的事故;注:直接經濟損失3萬元以下為質量問題,處置和處理按公司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文件規定要求執行。本等級劃分所稱的“以上”包括本數,3、所稱的“以下”不包括本數,第三條、事故報告(一)工程質量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項目負責人或相關人員應在保護事故現場采取必要的措施的同時立即分別向工程建設單位負責人、公司生產管理部報告,生產管理部逐級上報總工、生產副經理,重大質量事故由企業負責人于事故發生一小時內報上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情況緊急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可直接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報告。(二)事故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工程項目名稱、工程各參建單位名稱;2、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3、事故的初步原因;、事故發生后采用的應急措施及4、事故控制情況。、事故報告單位、聯系人及聯系方式。、其它應報告的情況(三)事故報告后出現新情況,以及事故發生之日起30日內傷亡人數發生變化的,應及時補報。第四條、事故調查(一)事故發生后,公司質量事故應急調查組(成員包括:生產副經理、總工、責任部室相關人員等)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救援。項目管理組和公司應急調查組有關人員應及時搶救傷員,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并保護好現場,并積極配合上級部門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工作。(二)施工項目負責人和相關人員應及時向公司和上級部門調查組詳細說明事故狀況,以便為事故的分析與處理提供正確的依據。(三)對較大和一般質量事故的調查、分析、處理、驗收和事故調查報告總結5、等由公司質量事故應急調查組按本制度規定第四條第四款要求執行。(四)事故調查應力求及時、客觀、全面,調查結果要整理撰寫成事故調查報告。事故調查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1、事故項目及各參建單位概況。2、事故發生經過和事故救援情況。3、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4、事故項目有關質量檢測報告和技術分析報告。5、事故發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質。6、事故責任的認定和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7、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第五條、在事故情況調查的基礎上,針對調查所得數據和資料、現場具體情況進行過程分析,查找事故主要原因并進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糾正措施。第六條、事故處理(一)項目管理組和公司相關專業人員在原因分析基礎上,廣泛6、聽取有關方面意見(必要時請專家經科學論證),制定事故處理方案。事故處理方案要做到安全可靠、技術可行、不留隱患、經濟合理,具有可操作性,滿足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二)事故的技術處理方案需經公司技術負責人審核,總監理工程師和建設單位負責人同意后實施,涉及結構安全時必須由設計單位及有關專家和上級部門、調查組批準后方可實施。(三)項目管理組依據批準的技術處理方案,組織人員嚴格按方案實施,實施過程中要派專人監控并及時填寫相關記錄(含照片),確保事故按預定方案處理,保證事故處理期間安全。第七條、施工質量事故處理基本要求和方法。(一)基本要求1、質量事故的處理應達到安全可靠、不留隱患、滿足與施工產品有關的標7、準、規范、規定要求和使用功能、施工方便、經濟合理的目的;2、重視消除造成事故的原因落實制定的糾正措施,注意綜合治理;3、正確確定處理的范圍和正確選擇處理的時間和方法;4、加強事故處理的檢查驗收工作,認真復查事故處理的實際情況;5、確保事故處理期間的安全。6、保存相關的記錄。(二)基本方法1、修補處理。2、加固處理,主要是針對危及承載力的質量缺陷的處理。3、返工處理,當工程質量缺陷經過修補處理后仍不能滿足規定的質量標準要求,或不具備補救可能性,則必須采取返工處理。4、限制使用,當工程質量缺陷按修補方法處理后無法保證達到規定的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而又無法返工處理的情況下,不得已時可作出諸如結構卸荷8、或減荷以及限制使用的決定。5、不作處理,某些工程質量存在的質量問題和規定的要求或標準比照,其情況不嚴重,對工程或結構的使用及安全影響很小,經過分析、論證、法定檢測單位鑒定和設計單位等認可后可不作專門處理。6、報廢處理出現質量事故的工程,通過分析或實踐,采取上述處理方法后仍不能滿足規定的質量要求或標準,則必須予以報廢處理。第八條、事故處理的鑒定和驗收(一)質量事故處理后是否達到預期的目的,是否依然存在隱患,應當通過質量檢查、驗收、鑒定來確定。項目經理應組織項目管理組相關專業人員進行自檢,公司技術負責人組織相關部門人員復核,自檢應嚴格按施工驗收規范和相關質量標準的規定進行,要通過實測實量,試驗和儀9、器檢測等方法獲得檢測數據,以便準確對事故處理結果是否符合要求做出鑒定。在公司自檢合格基礎上,報請監理、建設單位復驗。(二)重大質量事故處理后,由上級部門調查組向相關部門及時提交事故處理報告;較大和一般質量事故處理后,公司質量事故應急調查組應在一周內提交完整的事故處理報告,及時上報公司總經理,后經理批示后,有關資料公司生產管理部留存一份,按檔案管理規定生產管理部年度內整卷報公司檔案室存檔(其內容應包括:事故調查的原始資料、測試的數據;事故原因分析、論證;事故處理的依據;事故處理的方案及技術措施;實施質量處理中有關數據、記錄、資料;檢查驗收記錄;事故處理的結論等)。第九條、質量事故責任追究對質量事10、故必須堅持“四不放過”原則,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責任者和有關人員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落實糾正措施不放過;主要責任者沒有受到處理不放過。(一)對造成重大質量事故的責任者要嚴格依據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調查報告處理建議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責任人分別給予罰款,停止執業,吊銷執業資格證書、終身不予注冊其中一項或多項處罰,直至追究法律責任。(二)對造成較大質量事故的責任者,視其情節如:違反規程不聽勸阻,不負責任造成質量事故者要認真追究責任,在扣發當月崗位工資的同時,扣發其主持崗位工作期間的績效工資。視其經濟損失程度分別給予公司內部停止執業資格3-12個月和行政處分。(三)對造成一般質量事故的責11、任者在扣發當月的崗位工資,扣發其主持崗位工作期間的績效工資。視其經濟損失程度給予公司內部停止執業資格3-6個月的處分。(四)專職質量管理人員不嚴格進行檢查驗收,不嚴格對質量管理工作負責把關造成質量事故者,要追究專職質量管理人員責任,扣發當月崗位工資,對不履行崗位職責者扣發在崗期間績效工資。后果嚴重者要免去質量員崗位職務3-6個月的處分。(五)項目經理不嚴格履行崗位職責,造成質量事故的要視情節追究責任,應扣發當月崗位工資,對不履行崗位職責者扣全年績效工資。經調查確認負主要責任者,造成嚴重后果和惡劣影響的在免去項目經理職位的同時視其情節按本規定第九條中(一)給予處分。3、通過活動,使學生養成博覽群12、書的好習慣。B比率分析法和比較分析法不能測算出各因素的影響程度。C采用約當產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費用與分配加工費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輔助生產費用時,應考慮各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相互提供產品或勞務的情況。錯C產品的實際生產成本包括廢品損失和停工損失。C成本報表是對外報告的會計報表。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發現問題、分析原因。C成本會計的對象是指成本核算。C成本計算的輔助方法一般應與基本方法結合使用而不單獨使用。C成本計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XD當車間生產多種產品時,“廢品損失”、“停工損失”的借方余額,月末均直接記入該產品的產品成本中。D定額法是為了簡化成本計算而采13、用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F“廢品損失”賬戶月末沒有余額。F廢品損失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發現和入庫后發現的不可修復廢品的生產成本和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F分步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各步驟之間要進行成本結轉。()G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化不大的產品,可不計算月末在產品成本。錯G工資費用就是成本項目。()G歸集在基本生產車間的制造費用最后均應分配計入產品成本中。對J計算計時工資費用,應以考勤記錄中的工作時間記錄為依據。()J簡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計算在產品成本的分批法。()J簡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計算在產品成本的方法。對J加班加點工資既可能是直接計人費用,又可能是間接計人費用。J接生產工藝過程的特點,工業企業的生產可分為14、大量生產、成批生產和單件生產三種,XK可修復廢品是指技術上可以修復使用的廢品。錯K可修復廢品是指經過修理可以使用,而不管修復費用在經濟上是否合算的廢品。P品種法只適用于大量大批的單步驟生產的企業。Q企業的制造費用一定要通過“制造費用”科目核算。Q企業職工的醫藥費、醫務部門、職工浴室等部門職工的工資,均應通過“應付工資”科目核算。S生產車間耗用的材料,全部計入“直接材料”成本項目。S適應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采用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W完工產品費用等于月初在產品費用加本月生產費用減月末在產品費用。對Y“預提費用”可能出現借方余額,其性質屬于資產,實際上是待攤費用。對Y引起資15、產和負債同時減少的支出是費用性支出。XY以應付票據去償付購買材料的費用,是成本性支出。XY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與原材料在每道工序陸續投入,其完工率的計算方法是完全一致的。Y運用連環替代法進行分析,即使隨意改變各構成因素的替換順序,各因素的影響結果加總后仍等于指標的總差異,因此更換各因索替換順序,不會影響分析的結果。()Z在產品品種規格繁多的情況下,應該采用分類法計算產品成本。對Z直接生產費用就是直接計人費用。XZ逐步結轉分步法也稱為計列半成品分步法。A按年度計劃分配率分配制造費用,“制造費用”賬戶月末(可能有月末余額/可能有借方余額/可能有貸方余額/可能無月末余額)。A按年度計劃分配率分配制造費用的方法適用于(季節性生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