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公司工程項目施工現場技術質量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98246
2023-11-14
13頁
73.01KB
1、建設公司工程項目施工現場技術質量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目的 為能夠按合理的施工程序進行施工,提高公司技術管理水平,確保工程質量,滿足施工各種技術要求,提高企業的綜合經濟效益,特制訂本制度。2. 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所轄的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的技術質量管理。3. 職責3.1總經理負責領導項目施工技術質量的管理工作。3.2工程部為施工質量管理的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施工技術質量的管理,并對其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與驗證。3.3 技術部負責施工技術管理,并對實施情況監督檢查。3.4各項目部負責本施工項目的施工2、技術質量管理的具體實施。4 管理內容與要求4.1 本規定是公司施工技術質量管理的具體規定,其主要包括技術管理的基礎工作和基本工作,以及其他有關的技術管理問題等。4.1.1 基礎工作a. 制訂技術責任制;b. 執行和使用技術規程、標準、計量法規及其它原始資料;c. 技術檔案管理;d. 技術培訓及信息工作。4.1.2 基本工作a. 施工技術準備工作。包括:圖紙會審;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技術交底;材料和制品的試驗、檢驗、計量工作等。b. 施工過程中的技術質量管理工作。包括:技術復核;隱蔽工程驗收;質量體系運轉和質量監督檢查驗收等。c. 技術開發、更新改造、應用技術研究以對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3、新設備的推廣使用和經驗總結。4.1.3 本規定未盡之處,均按現行國家、省、市有關標準、規范、規程執行。4.2圖紙會審及設計變更4.2.1 圖紙會審4.2.1.1 圖紙會審的作用圖紙會審是項嚴肅認真的技術工作,認真做好圖紙會審,可減少施工圖的差錯,充分領會設計意圖,在研究制定施工方案、推廣使用新工藝、材料、技術及保證工程質量、提前工期、降低工程成本等方面,有著重要保證作用。4.2.1.2 圖紙會審的主要內容a 圖紙是否齊全,引用標準圖號是否明確,重要結構、防火、抗震主要設施等是否符合國家現行規范、標準的要求。b 對設計圖中須用的特殊材料,結合市場購置難易,決定購買或變更設計或另選他材,需作試驗4、研究的用材料,均應由設計部門提出方案。c 解決與施工合同中工程承包范圍內容相符的各類施工圖紙中存在的問題,各類管線穿越中的矛盾問題,得出合適的進出口,走向與適宜的距離。d 弄清已發現的有關圖紙尺寸、坐標、標高、說明、索引等錯誤部位,認真加以更正。4.2.1.3 圖紙會審的組織步驟a 圖紙會審工作必須有組織、有步驟地進行,應在工程開工前進行。由建設單位(或監理)組織,設計單位交底,施工單位提出審核意見(包括分包單位),形成統一意見,由組織單位記錄在圖紙會審記錄中,三方參加人簽字或蓋章后歸檔備查。b 單位工程技術負責人接到施工圖紙后,應組織同該工程相關的技術人員及有關人員熟悉圖紙,領會設計意圖,明5、確質量要求。c 單位工程各專業的圖紙會審,先進行本專業的圖紙內容會審,然后再對同本專業有關的其他專業的圖紙相關內容進行會審,最后統一提出。d 圖紙經過熟悉、會審后,應由組織會審的單位將審查中提出的問題,以及解決辦法,詳細記錄,形成正式文件或會議記要,由設計單位解決,并列入工程檔案。e 單位工程經圖紙會審后,要在正式施工前做好圖紙會審的落實工作。如對本專業的圖紙會審問題的解決如有必要可在施工圖紙上進行標注,對土、水、電、設備安裝等專業相關處的復雜部位要繪制施工大樣圖。4.2.1.4 圖紙會審記錄a 圖紙會審應由組織單位進行臨時記錄,對問題形成決議后可再抄清形成正式會審記錄。記錄中應由建設單位、設6、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具體填寫格式按相關規定執行。b 會審內容應按下列要求填寫: 提出的問題,均須使用規范的檔案用“圖紙會審記錄”表記錄下來,并確立解決意見,在“結論意見”欄內填寫清楚,并盡快由有關部門進行解決。 參加會審的設計、建設、施工、監理四方均必須在會審記錄上簽章。 在特殊情況下,對分批出圖的工程圖紙,可分批進行會審,但設計單位應向施工單位交明總體設計意圖,以利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4.2.1 設計變更4. 設計變更通知單是“竣工圖”編制的依據,是建設、施工雙方竣工結算的依據,其文字記錄要清楚,負責人簽署意見應簡單明了,時間要準確,并妥善保存歸入工程檔案。4.2.1.2 項目部應堅7、決按圖施工,不得隨意修改設計。如需要更改時,必須經設計代表同意在設計變更通知單上雙方簽字生效。4.2.1.3 建設單位要維護設計的完整性,也不得隨意更改設計。如需要改時,必須征得設計單位同意,由設計代表將更改內容寫在設計變更通知單上再通知給施工單位。杜絕口頭變更。4.2.1.4 項目部在施工過程中,如發現設計錯誤、不合理、或因施工條件、材料規格、品種、質量不能完全符合設計要求,應及時提出合理化建議,需進行施工圖修改時,應通知設計單位修改設計。如確認設計有誤,而設計部門堅決不改時,施工單位有權提請設計監督部門解決。4.3 施工組織設計4.3.1 編制的原則及規定4.3.1.1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8、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GB/T50502-2009施工組織設計規范的要求進行編寫。4.3.1.2施工組織設計是指導施工準備和組織施工的全面性的技術、經濟的綱領性文件,是指導現場施工的法規。它關系到施工的總體布置,施工進度,施工方法,技術質量安全保證措施,施工機械的選用,勞動組織安排,現場平面布置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的解決和落實。4.3.1.3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其內容應突出施工的特點,即充分利用時間和空間,合理安排平行立體交叉作業,采用由下而上的施工順序、縮短總工期,為分層驗收創造條件。在施工方法的選擇上最好采用工業化方法組織施工,選用各種半成品、成品、構配件等,以加快施工進度。4.3.1.4 施工9、組織設計的編制,應根據不同的類型,采取不同的編制方法。 對用于投標的技術標書,因其主要滿足編制標書及簽訂施工合同的需要,僅粗線條地編制擴初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4.3.1.5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必須做到集思廣議,反復論證,相互比較,擇優選用。4.3.2 施工組織設計的內容及審批工程部會同項目部在工程開始施工前負責編制工程施工質量策劃文件施工組織設計,在施工組織設計編制時應反應以下方面的要求或引用相關文件予以說明:a. 質量目標和要求;b. 質量管理組織和職責;c. 施工管理依據的文件;d. 人員、技術、施工機具等資源的需求和配置;e. 場地、道路、水電、消防、臨時設施規劃;f. 影響施工質量10、的因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g. 施工進度及控制措施;h. 施工質量檢查、驗收及其相關標準;i. 突發事件的應急措施;j. 對違規事件的報告和處理;k. 應收集的信息及其傳遞要求;l. 與工程建設有關方的溝通方式;m. 施工管理應形成的記錄;n. 質量管理和技術措施;o. 施工企業質量管理的其他要求等。4.3.2.2 施工組織設計的審批程序和實施中的規定。a. 編制完畢后,應報公司總經理經理審批,審批合格后報甲方代表或總監理工程師批準,批準后做為工程施工過程控制的策劃文件予以實施。b. 用于投標的施工組織設計(技術標書),重大工程項目原則上由工程部主持,相關部門參與編制,經工程部審核,公司總經理批11、準。c. 施工組織設計一經審批,必須認真執行,任何個人無權隨意改動。若施工條件發生變化,施工方案有必要做重大改動或調整時,施工組織設計應由原編制單位修改補充,經原審批部門重新批準后,方可按修改后的方案實施。未經審批簽證的施工組織設計,視為無效,更不能用于指導施工和存檔。d. 各級技術負責人,在檢查指導現場施工的同時,要監督檢查施工組織設計的執行和實施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不按施工組織設計要求任意施工而造成質量事故或經濟損失的,要追究直接責任者的行政乃至法律責任。4.4 技術交底4.4.1 技術交底是施工技術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必須以制度的形式予以規定和要求。4.4.2 技術交底的內容:4.12、4.2.1 單位工程的總體技術交底的內容應包括施工任務的特點,施工工藝技術安全措施,規范要求、質量標準以及特殊、復雜工程或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的特殊要求。4.4.2.2 向施工人員及工人交底的內容:a 落實有關工程各項技術要求;b 提出圖紙上必須注意的尺寸、軸線、標高、予留孔洞、予理件位置、規格和數量;c 使用材料的品件、規格等級、配合比和質量要求;d 交待施工方法、施工順序、工種間、土建與其它專業工程之間交叉配合施工方法;e 工程質量的安全操作要求;f 安裝工程要交待主要設備的吊裝和精密設備的裝配、試車的注意事項;g 設計變更的具體情況等等。4.4.3 技術交底的管理4.4.3.1 技術交13、底其內容按工程任務、進度、施工方法、技術措施、質量、安全、消防、文明施工等要求,對不同對象各有側重。4.4.3.2 技術交底必須有書面資料。交底書按技術資料整理。4.4.3.3 凡不交底就急于施工,出現質量問題或造成損失的,追究相關責任者的責任。4.5 材料、構件和設備的試驗、檢驗4.5.1 施工必須嚴格進行材料、半成品、構配件檢驗、復試工作。技術部在施工前應與具有相應資質、經有關部門認可并授權的技術檢(試)驗機構,簽定相應的建設工程檢測服務合同,進行材料及構件的試驗、檢驗。各級檢驗員對材料及構件的試驗、檢驗,嚴格執行各項技術檢驗標準和檢驗規程,檢驗報告應真實可靠,嚴禁弄虛作假。檢驗、試驗報告14、必須有檢驗部門技術負責人和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簽字才有效。4.5.2 施工單位與建設單位簽訂的經濟合同條款,在明確材料、設備供應渠道的同時,必須明確質量責任。施工用材料、半成品、構配件設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技術標準,否則,施工者有權拒絕使用。4.5.3 施工的材料、半成品、構配件檢驗、復試工作應按以下原則進行:4.5.3.1工程用的鋼材必須選用國家、省市大型企業生產的正規產品。同時,鋼材焊條等應有出廠合格證和檢驗單,并根據規范和設計要求進行復試,合格后方可施工,嚴禁“先用后檢”。4.5.3.2外協加工件,必須對成品及半成品進行嚴格檢查,并要求加工廠家提供加工材料的合格證明,并辦理交接手續。4.515、.3.3構件的運輸和吊裝應先做方案,經項目技術負責人簽證同意后實施。4.5.3.4工程安裝在工程設備運到現場后,必須認真進行開箱檢驗,做好記錄,履行交接手續。設備安裝的各種中間環節以及檢驗、試驗等必須按規范執行。同時應組織專業人員進行調試和試運轉(單體、聯動、無負荷、負荷)并做好記錄,及時歸檔。4.5.3.5對高低壓電纜,高壓絕緣材料,應進行耐壓絕緣試驗,對防水、防火材料等應按有關專業技術性能指標要求,進行檢驗、試驗。4.5.4各種檢驗、試驗設備、測量儀器、儀表和量具等的檢測、簽定、維護和使用,均按監視和測量設備控制程序執行。4.6施工隊伍的準備4.6.1設立管理機構,成立項目經理、技術、安全16、質量管理、工程檔案資料管理、材料設備管理、預算核算等基本成員,必須持證上崗。4.6.2施工必須對特殊工種、缺門工種進行技術培訓,并經過理論和實踐考試,由有資質的考核部門發給資格證書,方可上崗操作,否則按違章論處。4.6.3按施工進度編制勞動力進場計劃,適時地、合理地配備勞動生產人員。4.6.4施工項目必須依據施工組織設計的安排布置,做好現場作業條件的技術準備,防止倉促上馬,盲目施工。4.7 其他項目部應按照施工策劃文件的要求進行施工準備工作,包括:策劃建立項目管理機構、文件準備、材料物資準備、工具設備準備、人力資源入場準備、施工臨時用工程物的搭建等。對施工用材料、機械設備,應按計劃分期分批進17、場,并按總平面布置要求在指定地點堆放。在剩余材料、用過設備及施工廢棄物應及時清理外運,保持現場文明整潔。施工應特別注意季節性的施工技術準備。在冬、雨季到來之前,做好冬季、雨季(包括防臺、防風)施工方案和所需物資準備,各級技術主管部門應認真進行指導監督。施工準備完畢后,工程部應按規定向監理方或發包方進行報審、報驗。工程部應確認項目施工已具備開工條件,按規定提出開工申請,經監理方或發包方批準后方可開工。4.8申請開工 工程項目施工準備工作具備下列條件后,方可申請開工。a 圖紙已經會審,會審提出的問題已經解決,并且會審技術資料已由三方簽字。b 施工組織設計已被批準,并進行了現場技術交底。c 施工預算18、已編制并審定。d 現場“三通一平”已滿足需要。e 按計劃進場的原材料有出廠合格證,并有進場復驗合格報告單。f 成品、半成品構件已檢驗合格,工程設備能保證按計劃陸續進場,已進場的構配件及設備放置合理,能滿足連續施工的需要。g 現場臨時設施,能滿足施工和生活的需要。h 施工機械設備,中小型機具已按計劃進場,經運轉調試能夠保證安全生產。i 勞動力已按計劃調集、培訓,并進行技術要求、質量目標計劃、安全消防等知識的教育和交底。4.9施工過程質量控制4.9.1施工質量控制內容:a. 正確使用施工圖紙、設計文件、驗收標準及適用的施工工藝標準、作業指導書。適用時,對施工過程實施樣板引路;b. 調配符合規定的操19、作人員;c. 按規定配備、使用工程材料、構配件和設備、施工機具、檢測設備;d. 按規定施工并及時檢查、監測;e. 根據現場管理有關規定對施工作業環境進行控制;f. 根據有關要求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并進行相應的策劃和控制;g. 合理安排施工進度;h. 采取半成品、成品保護措施并監督實施;i. 對不穩定和能力不足的施工過程、突發事件實施監控;j. 對分包方的施工過程實施監控。4.9.2 需確認過程管理根據需要,應對施工過程(焊接、隱蔽工程等)進行確認,包括:a. 對工藝標準和技術文件進行評審,并對操作人員上崗資格進行鑒定;b. 對施工機具進行認可;定期或在人員、材料、工藝參數、設備20、發生變化時,重新進行再確認。隱蔽工程的質檢驗收必須經監理代表認證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不允許“先斬后奏”。由此而造成不良質量和經濟損失,要追究直接責任者的責任。 記錄管理 應建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記錄。施工記錄應符合相關規定的要求。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記錄應包括: a. 施工日記和專項施工記錄;b. 交底記錄;c. 上崗培訓記錄和崗位資格證明;d. 施工機具和檢驗、測量及試驗設備的管理記錄;e. 圖紙的接收和發放、設計變更的有關記錄;f. 監督檢查和整改、復查記錄;g. 質量管理相關文件;h. 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策劃結果中規定的其他記錄等。4.9.4應按公司規定要求進行工程移交和移交期間的21、防護。防護內容包括成品保護、標識保護等。服務應包括:a. 保修,在合同約定的范圍內進行,保證達到甲方的要求; b. 非保修范圍內的維修,由工程部負責組織實施,酌情報價,積極進行,保證達到甲方滿意;c. 合同約定的其他服務。按合同要求組織實施。4.9.5 工程施工質量檢查工作,應以下列文件為依據:a 施工圖紙及設計變更通知。b 國家、部、省、市現行的技術規范、標準、規程及規定等。c 設備技術說明及有關技術文件。d 材料檢驗證明及批準代用證明。e 經有關技術部門批準和修訂的規程,標準及質量管理有關文件。f 對工程質量的驗評要貫徹執行國家、省、地方等專業性標準。4.9.6 建立企業質量檢查制度和質量22、獎罰條例,獎優罰劣。 回訪、保修管理工程保修期限按照遼寧省建設工程質量管理辦法、遼寧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執行,施工單位向建設單位的保修期自竣工驗收之日起計算。對工程已竣工未進行驗收的,業主已進入使用的工程,承包人必須與業主簽訂相關協議書,保修期以協議書約定為準。 .2 基層單位必須建立工程質量回訪保修和質量投訴受理臺帳,明確回訪保修和質量投訴受理人員(分公司、項目管理處主要領導及專管人員),建立相關檔案。 .3 工程竣工驗收后保修期內,保修單位至少應對工程進行一次質量回訪?;卦L時應聽取業主意見。須有業主在工程回訪記錄記錄上簽字,并及時歸入工程回訪檔案并填好,上報工程部備案。 .4 建設工程在保23、修范圍和保修期限內發生質量問題,保修單位自接到通知之日起3日內到達現場查看,屬于保修范圍的,應盡快提出維修方案,經工程開發單位同意后進行維修;對有安全隱患或者嚴重影響使用功能的質量缺陷,保修單位接到保修通知后,應當立即到達現場查看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涉及安全的質量缺陷的處理方案協同開發單位一起經原設計單位簽認,簽認可行后,再進行維修,維修完畢后,保修單位(涉及安全的,還需監理單位)簽署驗收單,并征求用戶意見。無特殊情況的,維修工作應在3個月內完畢。 工程部應督促、責成保修單位負責查明原因和責任,并盡快修復;質量保修單位應將質量缺陷的保修情況書面報告給工程部。 影響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質量投訴,工24、程部應通知工程承包人和有關人員參加,到現場調查并分析原因,形成處理意見。處理過程中,相關各方應遵守以下規定: a. 經協調能達成一致意見的,各方應嚴格執行。 b. 需要進行檢測或鑒定且責任明確的,由責任單位委托法定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或鑒定,由工程保修單位督辦;責任不明確的,由工程保修單位委托法定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或鑒定,依據鑒定結論確定責任單位,由責任單位委托原設計單位(或資質不低于原設計單位的設計單位)出具處理方案,保修單位實施保修,并組織有關單位共同驗收,保修單位將有關單位及用戶簽字認可的質量缺陷保修情況書面報告給工程部。 c. 工程質量投訴和處理過程中發生的檢測、鑒定和處理費用由責任方承擔。25、4.10 工程質量事故處理4.10.1工程質量事故是指工程項目的質量,超出施工驗收規范或工程質量驗收標準允許的偏差范圍,需作返工加固等處理的工程。4.10.2在發生工程質量事故后,要求由項目部上報工程部,在技術部的支持下進行質量事故的處理。必要時,質量事故報告及處理方案要由總經理簽核后,方可實施處理措施,若私自進行質量事故處理,不逐級上報者,要追究直接負責人的責任。4.10.3重大事故報告的填寫重大事故要填寫事故報告,報告上級主管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報告至少應包括:a. 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工程項目、企業名稱;b. 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c. 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d. 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的情況;e. 事故報告單位。4.11 工程檔案工程竣工后,項目部整理出該工程按施工合同要求的相應套數的技術檔案,經市、區質檢部門驗收合格后,移交建設單位。同時整理出一套與交由建設單位相同的工程檔案移交公司工程部、綜合辦公室存檔備案。工程檔案的交接工作,必須有書面的交接手續,并要明確交接內容。竣工檔案的歸檔管理,應執行工程檔案管理制度。4.12技術部要及時收集服務的有關信息,由于質量分析和改進。4.13相關文件 HDJA/QES-ZY-05工程檔案管理制度4.13 記錄施工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