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公司廣場工程衛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98309
2023-11-14
10頁
22.68KB
1、建設公司廣場工程衛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1.衛生防疫管理制度22.衛生急救保健制度33.應急響應44.人員傷害應急響應54.1、人員意外受傷害事故:54.2、車輛交通事故:64.3、火災事故:65.事后處理81.衛生防疫管理制度1、施工現場辦公區、生活衛生工作應由專人負責,明確責任。2、辦公區、生活區應保持整潔衛生,垃圾應存放在密閉式容器中,定期滅蠅,及時清運。3、生活垃圾與施工垃圾不得混放。4、生活區、宿舍內夏季應采取消暑和滅蚊蠅措施,冬季應有采暖和防煤氣中毒措施,并建立驗收制度。2、宿舍內應有必要的生產設施及保證必要的生活空間,高度不得低于2.5m,通道寬度不得小于1m,應有高于地面300mm的床鋪,每人床鋪占用面積不小于2,床鋪被褥干凈整潔,生活用品擺放整齊,室內保持通風。5、生活區必須有盥洗設施和洗浴間。應設閱覽室、娛樂場所。6、施工現場應設水沖式廁所,廁所墻壁、屋頂嚴密,門窗齊全,要有滅蠅措施,設專人負責定期保潔。7、嚴禁隨地大小便。8、施工現場設置的臨時食堂必須具備衛生許可證、炊事人員身體健康證、衛生知識培訓證。建立食品衛生管理制度,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和有關管理規定。施工現場的食堂和操作間相對固定、封閉,并且具備清洗消毒的條件和杜絕傳染疾病的措施。9、食堂和操作間3、內墻應抹灰,屋頂不得吸附灰塵,應有水泥抹面鍋臺、地面,必須設排風設施。操作間必須有生熟分開的刀、盆、案板等炊具及存放柜櫥。庫房內應有存放各種佐料和副食的密閉器皿,有距墻地面大于200mm的糧食存放臺。不得使用石棉制品的建筑材料裝修食堂。10、食堂內外整潔衛生,炊具干凈,無腐爛變質食品,生熟食品分開加工保管,食品有遮蓋,應有滅蠅滅鼠滅蟬措施。11、食堂操作間和倉庫不得兼做宿舍使用。12、食堂炊事員上崗必須穿戴潔凈的工作服帽,并保持個人衛生。13、嚴禁購買無證、無照商販商品,嚴禁食用變質食物。14、施工現場應保證供應衛生飲水,有固定的盛水容器,有專人管理并定期清洗消毒。15、施工現場應制定衛生急救4、措施,配備保健藥箱、一般常用藥品及急救器材。為從事有毒有害作業人員配備有效的防護用品。16、施工現場發生法定傳染病和食物中毒、急性職業中毒時立即向上級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報告,同時要積極配合衛生防疫部門進行調查處理。17、現場工人患有法定傳染病或是病源攜帶者,應予以及時必要的隔離治療,直至衛生防疫部門證明不具有傳染性時方可恢復工作。18、對從事有毒有害作業人員應按照職業病防治辦法做職業健康檢查。19、施工現場應制定暑期防暑降溫措施。2.衛生急救保健制度(1)協助主管生產副經理對所有人員進行安全宣傳教育及培訓教育,培訓內容應包括應急救援知識、緊急情況下的報警、疏散、緊急救護等常識,使其熟知防止事故5、和應付緊急情況的能力。(2)不定期地對施工現場的設備或設施進行標識和檢查,及時消除各類事故隱患,對設施或設備使用人員進行相應的安全操作和應急處理的教育。(3)不定期對食堂的衛生、飲食進行檢查,防止食物中毒。(4)落實防暑降溫措施,防止人員中暑。(5)全體職工個人在搞好安全生產的同時,必須認真學習并嚴格執行相關文件及本預案的各項規定,熟知各類危險品的特性及應急處理方法,并配合做好危險品的儲存、管理及使用等工作,積極配合做好應急處理、救援行動和事故調查處理等工作。3.應急響應 當發生了中毒、傳染病事故時,第一發現人應及時大喊高呼并以最快速度與事故應急小組聯系。接到消息后,項目經理立即趕到出事地點,6、確認其是否為食物中毒和中毒程度并查出中毒來源或是否患傳染病和其來源并撥打“120”緊急事故報警電話,并派人在大門口接應。并在事故過后出具事故經過報告上報上級有關部門。局應急小組立即組織人員趕到事故發生地點并立即采取搶救措施,如:令其將胃里的東西嘔吐出來,當發現其中毒較深昏迷時,立即將抬到大門口,等救護車的到來,或直接送往就近醫院,傳染病患者直接送往醫院。項目部負責配合急救人員的后勤工作,局應急領導小組負責指揮及聯絡工作。應急小組組長到達事件現場后,立即責令項目部即刻停止生產,組織事件調查,并將事件的初步調查通報局應急小組組長。局應急小組組長接到事件通報后,上報當地主管部門,等候調查處理。4.人7、員傷害應急響應4.1、人員意外受傷害事故: 若發生人員受傷害事故,在場人員應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如傷者行動未因事故受到的限制,且傷較非常輕微,身體無明顯不適,能站立并行走,在場人員應將傷員轉移至安全區域,再設法消除或控制現場的險情,防止事故蔓延擴大,然后找車護送傷者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如傷者行動受到限制,身體被擠、壓、卡、夾住無法脫開,在場人員應立即將傷者從事故現場轉移至安全區域,防止傷者受到二次傷害,然后根據傷者的傷勢,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 如傷者傷口出血不止的癥狀,在場人員應立即用現場配備的急救藥品為傷者止血(一般采用指壓止血法、加壓包扎法、止血帶止血法等),并及時用車將傷者送醫院治療8、。 若傷者傷勢較重,出現全身有多處骨折、心跳、呼吸停止或可能有內臟受傷等癥狀時,在場人員應立即根據針對傷者的癥狀,施行人工呼吸、心肺復蘇等急救措施,并在施行急救的同時派人聯系車輛或撥打醫院急救電話(120),以最快的速度將傷者送往就近醫院治療。4.2、車輛交通事故: 若現場發生車輛交通事故并造成人員受傷害時,在場人員應立即采取如下措施:立即將傷員從車內轉移至安全區域;按人員傷害事故對傷者進行急救。通知主管生產副經理前往處理事故。火災:4.3、火災事故: 若現場發生火災時,在場人員應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火災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要立即發出警報,應急工作組成員有步驟有次序疏散撤離施工現場,同時采取措9、施防止事故的蔓延(用現場滅火器等消防器材進行控制)。領導小組得悉消防應急情況后立即趕赴工地指揮部,各種救護隊伍到綜合辦公室待命。搶救組首先要詢問知情者現場情況以及傷員數量和輕重,然后依情況分組組織救護。各級領導小組在上級統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搶險救災。(1)迅速發出緊急警報,人員疏散組立即在組長指揮下奔赴通往事故地點的通道,指揮人員有序撤離,并為方便搶救組前往火災現場維持人員撤離秩序。(2)迅速關閉、切斷輸電、燃氣系統(應急照明系統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滋生其它災害。(3)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并送至附近醫院搶救。(4)加強對重要設備、重要物品的救護和10、保護,加強工地值班值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積極做好工人的思想宣傳教育工作,迅速恢復正常秩序,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迅速了解和掌握受災情況,及時匯總上報。安保組自始至終要維持好現場秩序,禁止無關人員靠近火場及消防場地,保護消防設施,制止一切對消防活動起消極作用的行為。每個消防小組成員都要明確自己在事故發生時的職責,還應進行預演來檢查應急的組織、人員、設施、工具是否能滿足搶險的要求。如有不符合搶險要求的環節和措施應予以糾正。 滅火、報警“報警早,損失小”是人們在長期同火災斗爭中總結出的寶貴經驗。由于火災的發展極快,因此首先發現火情者在滅火的同時必須立即上報值班人員或義務消防隊值班人員,通知11、單位領導。并有值班人員或義務消防隊員組織撲救。火情嚴重的必須立即撥打“119”求救。報警要沉著冷靜、及時準確,說清楚單位(項目部)、地址、電話、燃燒部位及燃燒物的性能等有關情況,報警后應派專人到路口接消防部隊。使用移動電話報警的必須注意報警后不能關機,以便聽取消防部隊的回喚、問話,及時保持聯系。在報警的同時,還應采取多種方法向周圍群眾,本單位其他人員報警,使他們及時撤離火災可能蔓延到的部位。 滅火首先發現火情的人員在報警的同時必須立即使用宿舍門口存放的干粉滅火器等就近的滅火器材進行撲救。值班人員或義務消防對有關人員接到報警后應立即組織人員撲救。消防車可從宿舍區南圍墻外面就位,或從項目組大門直接12、沿工地混凝土硬化道路進入辦公區,就近滅火。消防隊到來之后應根據消防組織的安排進行分工負責滅火。(5)應急救援程序:應急救援組接到事故通知后,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并迅速采取以下行動:撤離、疏散事故可能波及區域內的其他人員;將事故區域內的危險品、易燃物品及設備等轉移至安全區域。清理路障,并保持場內外的道路暢5.事后處理5.1、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組成事故現場處理小組(2人以上),及時趕到事故現場,并要求事故單位通知市建規委、市安監局、市總工會等部門。5.2、事故現場處理:(1)開展事故現場勘察工作:現場物證、證人材料或其他事實材料等的搜集;對現場進行拍照、攝影取證;進行事故臨時問話筆錄。(2)事故現13、場處理事項:向事故單位發出停工整改通知單,責令施工現場停工整改或局部停工整改;責成事故單位必須在24小時內向市建規委、市安監局、市總工會、市建管處等單位提交事故快報表;責成事故單位立即組成事故調查小組,按(1)要求開展事故現場勘察工作;同時成立事故善后處理小組,作好家屬接待、安撫和穩定工作;及時完成理賠工作,并辦理相應的簽字手續;由我站對所有相關資料,特別是安全資料進行封存檢查;責成事故單位組織相關當事人(如:業主、監理、項目經理、安全管理員、施工員、事故現場見證人等)配合有關部門進行調查問話;責成事故單位對項目所有勞務人員重新進行全面的安全教育。(3)由市建規委、安全監督站及時完成對相關當事人的調查問話,作好問話筆錄。5.3、責成事故單位于15日內提交事故初步調查報告。5.4、配合市建規委、市安監局、市總工會等部門在一個月內,完成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