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公司鐵路標準化工地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98698
2023-11-14
19頁
67.78KB
1、建設公司鐵路標準化工地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總則標準化工地建設,以安全為第一要義,以質量控制為根本,從安全的標準化管理抓起,從質量控制標準化著手,把安全生產作為最基本要求,把實現精品工程作為最終目標。標準化工地建設,以改善工地生產生活設施為基本要求,注重員工身心健康,激發廣大員工勞動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體現 “以人為本”的標準化工地建設理念。以創造良好的場容場貌和提高勞務隊伍的綜合素質為基本要素,不斷拓展標準化工地建設,樹立施工企業新形象,充分展現施工企業管理水平。以落實責任和嚴格崗位責任2、制為手段,不斷健全標準化工地管理制度,嚴抓落實,為順利開展標準化工地創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本篇從安全質量管理、人員設施管理、技術管理、文明施工等方面對施工單位標準化工地管理制度建設明確了要求,力求構建結構清晰、職責明確、內容穩定的標準化工地管理制度,體現實施有規范、操作有程序、過程有控制的標準化工地管理理念,實現安全、衛生、環境、愛民的標準化工地建設目的。1. 基本制度1.1 安全質量責任制度1.1.1 施工單位要建立覆蓋各層的安全質量保證體系,安全質量責任制度要明確職責權限和工作程序。施工單位現場應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負責本工地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并設立專職安全員。安全質量管理目標要分級分3、解落實,對監督檢查、考核獎罰做出具體規定,并形成文件組織實施,確保每個職工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履行各自安全責任。安全質量責任制度要覆蓋項目管理人員、作業班組長、專職安全質量管理員。1.1.2 安全質量管理目標必須是可以測量的。應包括:安全質量事故控制目標,安全質量標準化管理達到的目標,文明工地實現的目標、安全質量管理工作目標,安全質量創優目標。安全質量目標要求根據職責分工,對應各自的崗位,做出界定,并有文字說明。1.1.3 各部門、崗位人員的安全質量管理職責和指標應經過責任人的確定。1.1.4 安全質量獎懲考核應把安全質量管理納入經濟責任制的考核內容,把安全質量管理職責、管理目標和措施要求、考4、核和獎罰規定具體內容量化。1.2 安全教育培訓制度1.2.1 安全教育培訓制度應明確各類從業人員教育培訓的類型、對象、時間和內容,對安全教育培訓的計劃編制、實施和記錄、證書的管理要求、工作程序做出規定,形成文件并組織實施。1.2.2 安全教育培訓的對象應包括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崗位合格證書,復審和年度安全培訓;電工、焊工、架子工、運輸機械作業人員、登高架設作業人員、爆破作業人員等特殊工程作業人員操作證培訓、復審和年度安全培訓;待崗復工、轉崗、換崗作業人員的崗前培訓;新工人進場三級安全教育培訓;經常性安全教育。1.3 安全質量檢查制度1.3.1 安全質量檢查制度應對檢查形式、方法、時間、內容、組織的5、管理要求、職責權限,以及檢查中發現的隱患整改、處置和復查的工作程序及要求做出規定,形成文件并組織實施。1.3.2 安全質量檢查應包括作業層的自查,上級管理層對作業層的抽查。檢查類型包括:日常檢查、定期檢查、專業性檢查等。1.3.3 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質量問題,應簽發隱患整改通知單,并規定整改要求和期限,必要時應責令停工、整改。對安全質量問題要進行登記,對糾正和整改措施的實施情況和有效性進行跟蹤復查,合格后銷記,并做好記錄。 1.4 安全生產資金保障制度施工單位對安全生產資金的計劃編制、支付手段、監督管理和驗收報告的管理要求、職責權限和工程程序要作出規定,形成文件,建立臺帳。1.5 安全質量事故6、報告處理制度1.5.1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處理制度應對意外傷害保險的辦理,生產安全事故的報告、應急救援和處理的管理要求、職責權限和工作程序做出具體規定,形成文件并組織實施。1.5.2 安全質量事故應按四不放過的原則,對事故進行調查和處置。1.5.3 應建立安全質量事故檔案,按時如實填報職工傷亡事故月報表,保存事故調查處理文件、照片、圖片、資料等有關檔案。1.5.4 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應根據工地特點,對可能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編制應急救援預案,應確定應急救援的組織和人員安排,應急救援器材與設備的配置、事故發生的現場保護和搶救及疏散方案、內外聯系方法和渠道、演練及修訂方案。2. 人員、材料和設備管理27、.1 人員資格審查2.1.1 對質檢員、安全員、材料員、試驗員、測量員、機械員、預算員、統計員、計劃員、勞資員、定額員、財會員等關鍵崗位人員上崗前必須經過培訓經考試合格取得上崗證后方可上崗,未經過培訓,沒取得上崗證一律不得上崗。2.1.2 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從事地下作業、高空作業、鋪架作業、爆破作業、與行車安全直接有關的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并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作業。2.1.3 施工現場應按規模設立專職安全、質量管理人員。2.2 材料、設備、構配件進場審查2.2.1 各種原材料應堅持“先檢驗后使用”的原則,材料試驗應按委托單試驗內容8、進行,并如期提交數據準確,結論清晰的試驗報告。各種原材料要按標準取樣、送檢有登記、檢驗結果報告有反饋。各種配合比的配料單數量準確,格式標準,交底要清楚。2.2.2 施工單位要結合工程實際,投入的設備配置要合理;必須保證滿足施工要求,保證上場設備狀態良好。從設備進場開始,建立好臺帳(保養、維修、運轉小時、作業性質、零配件消耗等),臺賬應詳細、準確;重要設備動態(如上場、購置、修復、轉場、事故處理等)每月應有填寫記錄。2.2.3 對材料、設備等物資的驗收管理要求、職責權限和工作程序要做出規定,形成文件并組織實施。對進場物資驗收后要形成記錄,對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物資應作好標識并清退出場,形成記錄9、。在施工現場安裝、拆卸施工起重機械和整體提升腳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設設施,應有裝拆、檢測及驗收登記制度,必須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承擔。施工起重機械和整體提升腳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設設施達到國家規定檢驗檢測期限的,必須經具有專業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檢測。3. 技術管理3.1 施工測量復核3.1.1 施工單位的技術負責人應組織對現場明確施工測量的復核內容、復核程序、責任等作出明確規定,形成文件并組織實施。3.1.2 要建立施工單位項目部技術人員對測量隊長進行技術交底,測量隊長將放樣采用的測量方法和檢查方法連同技術交底返回技術人員、技術人員再次審核,技術人員確認后對施工作業隊進行交底的流程。3.1.310、 對復核人在復核中發現經手人有誤,不能自行修改資料,需報項技術負責人組織會審后由經手人修正。由于技術、測量數據出錯造成損失的,要制定相應的處罰制度。3.2 施工圖校對施工項目技術負責人應組織制定施工圖校對制度,明確對施工圖校對的內容、時間、人員分工、程序、修改等做出規定,并及時將校對結果反饋到設計院、監理、項目管理機構等單位審批,反饋結果要及時存檔、傳閱與下發,并在圖紙文件上及時標識,實現可追朔性。對審核工作失誤的應制定處罰制度。3.3 施工技術交底3.5.1 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要組織制定技術分級交底職責管理要求、職責權限、工作程序、人員、時間安排,以及分解落實、監督檢查的規定。3.5.2 重11、大施工工程開工前,企業技術負責人及安全管理部門,應向施工管理人員進行技術方案交底。各分部分項工程,關鍵工序,專項方案實施前,項目技術負責人、安全員應向施工管理人員進行交底。要建立項目技術負責人對技術人員的交底、工程部對計財部交底、工程部技術人員對測量交底、工程部技術人員對試驗室試驗人員交底、計財部門對物資部的交底、工程部對作業對交底、安全員應對新進場的工人實施作業人員工種交底、作業班組應對作業人員進行班前交底的整個完善交底體系。3.5.3 所有技術交底除口頭交底外,要有書面交底記錄,交底雙方應履行簽名手續,交底雙方留有書面交底。本著“誰交底、誰負責”的原則,對由于交底錯誤造成返工、經濟損失、工12、期推遲等后果的,施工單位要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罰。3.4 開工報告申請單位工程開工前應申報開工報告,經監理單位、項目管理機構審核批復后方可以動工。施工單位的技術負責人應組織對開工報告格式及內容要求、編寫審批程序、審核簽字等做出具體規定,形成文件并組織實施。3.5 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審批3.5.1 施工項目技術負責人,對施工安全質量負技術責任,應根據現場組織制定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審批制度,明確規定施工組織設計分級編制的具體內容、編制和審批的時限、權限等。3.5.2 施工組織設計必須有針對工程危險源而編制的安全技術措施。安全技術措施要針對工程特點、施工工藝、作業條件以及施工人員的素質等情況進行制訂。13、3.5.3 施工組織設計,必須按涉及的內容,由技術負責人組織技術、安全、物資、計劃等部門進行審核,審核人應有明確意見并簽名。經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不能隨意變更修改。應客觀原因需修改的,應按原審核、審批的分工與程序辦理。3.6 重大危險源識別和評價 施工單位應結合工地的特點、規模、類型及自身管理水平,辨識危險源,并對危險源進行評價。對重大危險源可能出現傷害的范圍、性質和時效性,制定消除和控制措施,并納入安全管理制度、員工安全教育培訓、安全技術措施中去。3.7 重大危險源應急預案 結合施工現場的特點, 對可能出現人身傷害的重大危險源,應制定具體、細化的應急預案,預案應包括: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14、監控措施,應急人員的組織、應急材料、設備的配置等。對應急預案上報審批要有明確規定,并形成文件。3.8 施工專項方案審查3.9.1 對營業線、隧道、橋梁、電化等施工中的基坑支護、土方開挖、模板工程、起重吊裝、腳手架、拆除與爆破、架梁等專業性強、危險性大的施工項目,施工單位對專項施工技術方案的編制內容、審批權限、程序等應具體規定。其中,對涉及深基坑、復雜地質隧道開挖、高大模板工程等專項施工方案,應建立專家論證制度。3.9.2 專項技術方案的編制必須結合實際,從施工技術上采取措施保證安全,從防護技術上采取措施保證安全,對使用的機械設備,從安全保險的有效設置方面采取措施保證安全。3.9.3 專項技術方15、案應根據需要進行必要的設計計算,對所引用的計算方法和數據,必須注明其來源和依據;所選用的力學模型,必須與實際構造或實際情況相符合,并應有必要的圖示說明。項目技術負責人和方案編制人員必須參與方案實施的驗收和檢查。3.9 施工工藝流程設計、試驗3.10.1 方案編制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應組織編制施工工藝流程設計和工藝試驗方案,明確審批程序、相關人員的職責、權限和報審程序。監理單位對工藝試驗方案進行審查批復。3.10.2 方案實施技術負責人對工藝試驗方案實施要制定工作分組、人員、試驗數據采集等規定;實施過程中要有專人負責監督按工藝流程設計和工藝試驗方案進行施工。在進行各項質量鑒定、綜合分析、選取最佳工16、藝參數、進行工藝試驗總結后,方可指導大面積同類工程的施工。3.10 檢驗批、分項、分部、單位工程質量檢查、申報和簽認3.10.1 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要組織制定細化的檢驗批、分項、分部和單位工程檢查、申報簽認的分級程序、檢查內容、檢查人員、時間、職責權限、檢查表格填寫、資料的收集及分解落實、監督檢查的規定。3.10.2 質量檢查要分實物和資料檢查兩個方面進行。實物檢查要按驗標明確的檢驗項目和抽樣方案進行。資料檢查要涵蓋原材料、構配件和設備的合格證和其他質量證明文件,以及施工過程中的自檢、交接檢驗記錄、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以及各種檢驗、檢測報告。3.10.3 檢驗批和分項、分部、單位工程的申報簽認應貫17、徹“三檢制”(自檢、互檢、交接檢)和“三工序”制度(檢查上道工序、保證本道工序、服務下道工序)。所有記錄表格,必須用黑色碳素墨水填寫,要求字跡工整、數據準確、用詞規范、描述詳細。各種檢查證填寫份數滿足要求。3.10.4 所有檢驗批、分項、分部、單位工程建設完成后,要對實物工程質量、質量驗證資料進行綜合檢查和驗收,合格后依次編制竣工自驗記錄,向監理單位、項目管理機構提出驗交申請。3.11 隱蔽工程及關鍵部位驗收3.11.1 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要組織明確路基、橋梁、隧道等施工中應全程旁站驗收的范圍、要求,形成文件。3.11.2 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要組織制定隱蔽工程和關鍵部位旁站監督的詳細組織計劃,18、明確隱蔽工程項目、檢查規定、檢查時間、值班制度、旁站人員、技術人員、分管負責人、試驗人員、檢查記錄、各崗位人員的責任權限。3.11.3 隱蔽工程和關鍵部位檢查要及時,避免錯過檢查時間造成質量隱患。影響安全的基礎工程簽證后應立即封閉,避免地質變化危及結構安全。3.11.4 隱蔽工程整個實施過程必須記錄在案,并施工日志中詳細描述,施工單位要針對性的制定相應的施工日志填寫要求,以實現產品質量的可追溯性。3.12 成品保護施工單位對設計圖紙、交接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施工設備、檢測裝置和已施工完成的檢驗批、分項、分部、單位工程要制定成品保護規定。3.12.1 對成品搬運過程的搬運方法、運輸設備、工19、具、人員操作要求;對成品儲存堆放要求、入庫、驗收、保管、發放、定期檢查制度;對施工過程中的大型構件、設備的保護,對橋涵混凝土結構、隧道防水板,路基填筑等完工后成品,要按照工序交接要求明確責任人、職責權限等。3.12.2 應制定對品保護檢查、督促整改制、檢查記錄制度。3.12.3 成品保護措施應列入技術交底內容,必要時下達作業指導書,同時要認真解決有關成品保護工作所需的人員、材料等問題,使成品保護工作落到實處。 3.13 基礎技術資料管理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要組織制定基礎技術資料管理規定,明確基礎技術資料分級管理范圍,管理要求,管理人員及處罰制度,建立資料的點收、編號、分發、保管制度,建立受控文件20、和資料,有效文件和資料,作廢留用文件和資料檔案,分專業、分項立卷存檔。3.14 施工日志填寫施工單位應建立施工日志填寫制度,對施工日志的填寫內容、填寫要求,施工日志的建立要求、保存要求做出明確規定,形成文件并實施,要做到施工日志填寫的規范性、統一格式,要確保技術人員更換時施工日志記錄的連續性、隱蔽工程記錄的真實、及時、詳實性,要建立施工日志領導檢查制度,對施工日志的填寫效果進行考核評價。3.15 工地試驗室管理制度施工單位應制定細致的工地實驗室檢測人員、檢測設備、試驗工作環境、試驗原始資料收集保管、檢測報告管理、試驗室安全管理、樣品保管、檢測事故分析處理、委托試驗標準制度,形成文件公布。3.121、6 工程科技創新施工單位在施工科技領域,施工生產設備、施工工藝、安全防護材料方面制定相應制度。3.17 工程項目施工管理終極責任施工單位應制定分專業施工質量終極責任制、安全管理終極責任制、物資管理終極責任制、工程試驗終極責任制,明確填寫要求、填寫人員、上報要求、保存規定以及監督落實、考核機制。文明施工 亮化、凈化、綠化、美化。4.1 文明施工告示制度 凡在西安鐵路局范圍內施工的鐵路基本建設工程所有施工工地都應當以告示形式,向社會做出遵守文明施工規定的承諾并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文明施工告示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工程概況、交通組織、施工現場、環境保護、投訴受理。文明施工告示應設立標準告示牌。文明施工22、告示要作為文明施工內容之一,納入文明工地考評范圍。4.2 文明施工考評制度 施工單位應建立自行考評制度,保證日常文明施工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4.3 場區管理施工現場應建立標志標牌制度,明確規定標志標牌的位置、大小、顏色、格式、種類、標牌內容,施工材料按施工布置圖堆放。4.3.1 施工現場應建立七牌一圖制(參第3篇2.2)。4.3.2 施工單位應在施工現場危險部位,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施工單位應當建立施工現場正確使用安全警示標志和安全色的相應規定,對使用部位、內容作具體要求,明確相應管理的要求,職責和權限,確定監督檢查方法,形成文件并組織實施。4.3.3 門衛、財務、危險品存放點、倉庫、配電23、間、木工間、宿舍、食堂等部位各項安全防范制度上墻。綜治宣傳欄、民工維權告示牌應固定于工地醒目處。工地禁火區標志明顯,作業區、辦公區、宿舍等部位按規定配備足夠有效的滅火器材,消防應急通道暢通。4.4 職業健康安全施工現場要對施工機具控制、施工用電控制、安全防火、施工現場消防管理、防護設施和勞保用品控制施、意外情況的處理、現場防盜等制定切實有效的措施,健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網絡,落實各級人員安全責任制,形成文件并組織實施。4.4.1 現場消防安全管理要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施工單位要制定施工現場消防安全制度,制定定期消防教育培訓計劃,對人員應掌握的防火、滅火知識,消防器材使用方法,現場設置消24、防車道,消防器材數量、布置、維護、保養,臨時建筑的搭設,施工材料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儲存進行必要的規定,要建立必要的消防安全應急預案制度。4.4.2 建立動火須知制度。從源頭上杜絕責任不清、職責不明的現象發生,確保“誰動火、誰負責”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實,要明確三級動火各級的申請時間、申請內容、申請手續、責任人、職責權限、動火時間等規定,做到有證動火。4.4.3 治安防范制度工地內設專職門衛,配備必要的應急通訊器材,人員和物資憑證出入,有巡查、值班交接記錄。財務室、貴重、危險物品儲存部位等重點防范處所要落實有專人負責的治安防范責任制;施工現場應設立夜間巡視人員,確保材料、設備的安全。4.5 生25、活衛生員工宿舍、工地食堂、場區管理要納入施工工地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嚴格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工地衛生管理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生活區衛生管理達標,并做到門前三包;建立就餐制度,明確食品安全直接負責人、食堂環境、食品采購、貯存及加工、給水、排水設施,確保餐環境衛生,炊具清潔,炊事員要持有效健康證,操作行為規范。4.6 環境保護制度建筑垃圾處置實行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和誰產生、誰負責的原則。施工現場建筑垃圾、污水、揚塵、施工振動及噪聲等控制應符合工程當地環境衛生主管部門的要求,并制定切合實際的管理制度。4.7 勞務人員管理4.7.1 施工實名登記施工單位應使用具有相應資質的勞務企業,并簽訂勞務分包合同26、,對進場務工人員實行實名制登記。進入施工現場的施工人員著裝,管理人員、操作人員、特殊工種的標志應建立制度。4.7.2 危險崗位的操作規程和書面告知制度施工單位應當向作業人員提供安全防護用具和安全防護服裝,并書面告知危險崗位的操作規程和違章操作的危害。4.7.3 合同管理施工企業招用農民工時必須依法訂立并嚴格履行勞動合同,建立權責明確的勞動關系,勞動合同中應包含勞動保護條件條款,并符合有關規定。4.7.4 工資管理施工單位應設立專職勞動工資管理員,建立和實行“工資專用帳戶”和發放勞務人員“工資卡”制度,嚴格按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工資,按月為務工人員繳納綜合保險費。4.7.5 日常教育制度。施工單位應積極推進教育培訓活動,加強對務工人員的思想道德、法律法規、安全生產、文明行為的教育以及業務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勞務隊伍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