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有限公司煤礦機電安全活動、電氣試驗制度(5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0578
2023-11-14
50頁
132.07KB
1、投資有限公司煤礦機電安全活動、電氣試驗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機電管理制度匯編目錄一、機電安全活動制度1二、電纜管理制度1三、電氣試驗制度2四、防爆設備入井安裝驗收制度2五、機電干部上崗查崗制度2六、機電設備管理制度3七、設備運行、維護、保養制度5八、機電事故分析追查制度6九、配件管理制度7十、設備包機制度8十一、設備檢修制度8十二、小型電器管理制度9十三油脂管理制度10十四、礦井雜散電流管理制度10十五、阻燃膠帶管理制度11十六、鋼絲繩管理制度11十七、接地電阻測試制度12一、機電安全活動制度一、為了確保安全生產,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整體 推進”的2、安全生產方針,教育職工牢固樹立安全為天,警鐘長鳴的思想,對職工 教育做到安全教育常抓不懈。二、每周五下午6: 308: 30為安全活動時間,重點學習煤礦安全規程、 操作規程及上級有關規定,總結上周全礦井機電安全情況,布置本周重點安全 問題。三、建立安全學習考勤制度,凡無故不參加學習的按曠工處理,三次不參 加學習者扌II除當月獎金。四、認真細致的排查本崗位機電設備安全隱患,對排查出的重大隱患要立 即報告機電科及礦分管領導并制定出相應的預防措施。二、電纜管理制度1、電纜的管理。電纜是采區供電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電氣管理中最 薄弱的環節。因此,必須加強對電纜的管理,具體要求是:(1) 礦井必須設3、立電纜管理組,對電纜實行集中統一管理;(2) 使用電纜的單位,應設兼職“電纜管理員” 一人,負責本單位電纜的 領取、入井、移交、驗收及電纜冋收上井,向電纜管理組交還電纜等工作;(3) 電纜管理組應有必要的規章制度,例如: 電纜管理組的職責范圍; 電纜的領取和發放規定; 電纜的回收和上井規定; 電纜的編號、修補、試驗、調配和報廢的規定; 電纜的丟失、損壞和事故分析及有關獎懲制度的規定; 電纜的帳、卡、圖、板管理; 電纜的入庫保管制度; 掌握井下電纜的分布及使用情況等。(4) 電纜入井前必須經過嚴格檢查,填寫入井證。沒有入井證的電纜,禁 止入井使用;(5) 高壓電纜應執行掛牌制度,以便識別和管理。4、掛牌的地點有:電纜入 井的轉角處;井下中央變電所高壓電纜進、出線處;主要運輸大巷中電纜分支 處;井下機電麗室的高壓電纜進、岀線處。電纜標志牌上應注明:電纜的型號、規格、長度及維護人。2、電纜的領取、發放和冋收的規定(1) 新購進的電纜,由電纜管理組統一領取,領回的電纜經檢查合格后, 一律統一編號、上帳、建卡;(2) 沒有合格證的電纜,不準發放;(3) 電纜管理組發放電纜有以下原則: 生產單位因采區銜接而增加負荷需要電纜時,應有負荷增容審批手續; 運行中的電纜,因損壞而需要更換時,可重新領取。但事后必須查明原因,找出責任者。無故損壞者,應按制度賠償; 因電纜絕緣電阻降低,不能保證檢漏裝置正常運行5、時,可以重新領??; 供電或配電線路負荷改變時,可以更換。 電纜的回收規定:(1) 采區生產結束,應及時將電纜回收上井,如數交給電纜管理組,并設 專人驗收檢查: 檢查每條電纜兩端號碼是否存在; 電纜護套是否完整無損; 芯線有無斷線或損傷。(2) 如電纜完好,給交回單位填寫收到條。并在移動卡片上注銷,記載收 到日期,說明該條電纜停用回庫;(3) 如果電纜嚴重損壞或無故割斷時,必須追查責任,并報上級領導,聽 候處理。三、電氣試驗制度一、電氣試驗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后方能上崗。二、試驗員操作前必須穿好絕緣用具認真檢查試驗設備工作是否正常和被 試驗設備的接線是否正確、發現有誤不得試驗。三、所有設備的試驗記錄6、必須認真填寫不得違制數據。四、試驗周期必須按煤礦安全規程執行即:1、主接地極電阻每季測一次。2、設備的絕緣電阻每半年測一次。3、高防開關絕緣油路分閘三次后要作油質化驗。4、繼保整定每季作一次試驗。5、高壓電纜耐壓試驗每年一次。6、變壓器絕緣油每半年作一次油質化驗和電氣耐壓試驗。7、新安裝的電氣設備絕緣電阻在設備投入前要作好試驗工作。!1!防爆設備入井安裝驗收制度1、從礦物資庫領取新設備時,設備管理人員要按裝箱單進行逐件驗收,填寫驗收記錄,圖紙技術資料存入檔案。2、根據生產情況,使用單位需領用設備時,須經主管人同意后,到機電設備庫領取,領發雙方要將所領設備填入該井的機電設備臺賬。3、機電設備下井7、使用時,有各井到機電設備組辦理設備入井通知單, 否則一律不準入井。4、防爆電器設備入井前由入井設備檢查員檢驗,防爆性能合格后方可入井。5、設備安裝人員要嚴格按照設備完好標準,技術資料及圖紙進行認真恰當地安裝。6、設備安裝后,由設備使用人員對安裝的設備進行全面檢查,驗收合格后, 由使用人員簽字后方可投入使用。五、機電干部上崗查崗制度為了搞好設備的安全運行,確保安全生產,及時發現和解決現場存在的問 題,發揚干部深入實際的工作作風,特制定本制度。一、上崗干部及周期機電礦長(每月一次);機電副總(每月一次);機電科長(每月一次);分 管運行和電氣的科長(每月兩次);機電技術負責(每月一次);車間主任和8、技 術員(每月三次)。二、上崗范圍及地點提升系統:副斜井絞車,軌道上山絞車。2、通風系統:傳動裝置,設備情況,反風裝置及風門,供配電系統,控制 系統。3、排水系統:設備情況,主付倉情況,管路及閥門,供配電系統。4、壓風系統:設備情況,供風管路(包括風包)及閥門,冷卻系統,供配 電系統。5、變配電系統:變配電所(麗室)設備及保護,變壓器運轉情況,線路(電 纜)運行情況。三、干部上崗的主要任務(一)行政業務干部:檢查機房(嗣室),設備系統狀態,環境衛生情況。標準化工作進展程度。司機、維護人員狀況。檢查規章制度及勞動紀律執行情況。檢查不安全隱患,運行記錄及安全保護裝置。(二)技術干部:檢查機房(嗣室9、),設備系統狀態,文明生產情況。檢查運行方式(操作方式),操作規程,技術標準執行情況。標準化工作進展程度。檢查系統及設備使用,運轉性能,維護檢修等情況,檢查運行維修記錄。 檢查安全裝置投入運行情況及不安全隱忠O四、對上崗干部的要求按機房爾室,依次安排進行檢查,不漏檢,并做好有關記錄。干部上崗要穿工作服。干部上崗要充分聽取司機和維修工的意見。4、上崗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對暫時處理不了的問題要安排限期規定進 行處理。5、對井下機電爾室設備查出的失爆按規定通知礦安檢部門進和行罰款外, 還要限時進行處理,發現有危及設備及人員安全人問題必須進行處理好后方準 投入運行。六、機電設備管理制度一、全區機電設10、備由機電科統一管理,機電科配備專職人員,負責全區機 電設備管理工作。二、全區機電設備必須建立臺帳,并和實際設備臺數相符。三、設備要編號,配套管理,沒有編號入帳的設備不得發放使用。全區機 電設備要實行牌板、圖板,并要做到數量清、狀況明,帳、卡、物、牌四相符。四、新工作面的設備安裝由機電隊負責。五、設備回收:1、根據生產及設備狀況需要更換設備時,各使用單位將下來的設備及零件 運到指定地點。2、釆面結束后,設備回收由使用單位(采煤隊)拆缶卩設備并運到地面進行 回收。3、隨著回采生產的進行,設備拆除后,必須在七天內將拆除的設備送機電 科檢修設備狀況。4、井上下各用戶,設備變動使用地點時,必須經設備管理11、員批準,否則設 備組有權停止設備的使用。5采區所管轄的運輸巷末部溜子,正常掐下的溜槽及掐完后該部的機頭、電 動機、減速器、機尾架、過渡槽等件必須運到前部溜了的機頭外兩米處。六、機電隊與采面安裝與回收有關規定:1、新采面設備安裝全部由機電科負責。2、采面過斷層設備側面安裝由機電科進行。3、采面溜子延長由采面負責。4、采面結束后,采面全部設備由采面拆除回收地面。5、采煤隊分管的設備,檢修維護由采煤隊負責。更換下來的設備必須在三 天內由采面負責移交機電科。七、交接驗收:1、凡使用設備的單位,必須建立分區臺帳一式兩份,設備員一份,使用保 管單位一份,雙方在分帳上簽章。2、交領設備時,交領人員必須分區臺12、帳到設備員辦理交接手續。3、進科檢修的設備,修好后領取時,設備員協同機電科設備給共同驗收設 備質量,沒有設備組的“出廠單”,設備員不得領取。4、采面結束設備拆除后,機電設備員、采煤隊必須到現場驗收,機電隊將 小件加收上井,防止設備及零件丟失。5、設備員每日要到井下校對三次設備。八、設備報廢:對缺陷嚴重的設備不得自行拆除或報廢,發現時要追查責任,并賠償損失。九、設備完好檢查:設備的完好檢查,由機電隊長組織,每H中旬進行檢查一次;檢查結果, 于次月三日匯報機電技術員,然后匯報機電科。十、米區設備備用:根據我區現有設備情況,為有利于生產,下列設備可給采區備用:1、各種不同型號的低爆開關一臺。2、電煤13、鉆一臺。十一、機電各種設備和備件儲存:1、各種設備(包括減速機、機頭架、過渡槽、回柱絞車、調度絞車)檢修 合格后,經設備組驗收,統一入庫。2、各種零部件加工完畢后,由設備員保存,負責發放。3、各種設備和零部件,都要隨時有一定數量的儲備量。4、當設備支出儲備不足時,由設備組及時報告或聯系領取。(設管理人員)5、備使用班組,如遇材料不足時,要及時與設備管理人員聯系。6、要團結協作,互通情報,相互支援,給與方便。七、設備運行、維護、保養制度(-)設備的使用制度1、設備使用單位人員必須嚴格遵照設備操作、使用、維護規程和完好標準 進行使用、維護,凡本單位未使用過的新型設備必須在技術員的指導下進行技 術培14、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操作使用。2、貫徹設備使用與維護相結合的原則,設備誰使用誰維護,并實行專責制。 設備實行包機制,實行定人定機,憑證操作,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和設備操作 規程。對多班制生產的設備,必須執行設備交接班制度。3、I古I定設備司機,必須經過專業培訓,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并做到“三 懂”(懂設備構造、懂設備性能、懂設備原理)“四會”(會使用、會檢查、會保 養、會排除故障),合理使用設備,嚴禁超負荷、超規范使用。4、使用中的設備必須保持完好狀態,安全保護裝置齊全,動作可靠,防爆設備不失爆,并應定期檢查、試驗,做好記錄,不合格的不準使用。5、各設備使用單位不得將設備拆套使用,凡特殊情況15、需拆套時,報請機電科,經機電礦長或機電總工程師批準,方可拆套使用,并限期補上。設備損壞 要及時上報機電科,如隱瞞事故,擅自拆套設備,要嚴格追究當事人責任,但 根據情節輕重進行嚴肅處理。(-)設備的維護保養制度1、設備要嚴格執行日常保養和定期保養相結合的原則,確保設備經常保持 整齊、清潔、潤滑、安全經濟運行。2、主要設備應分別制定合理的運行標準和工作定額,定期進行精度、性能 測定,發現性能較低和精度超限時,要進行調整或檢修。3、維修工作要實行區域維修負責制,對負責管轄內的設備要做好巡回檢查、 計劃檢修和故障維修,對重點設備關鍵部位要進行日常點檢和定期檢查,并做 好記錄。4、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16、加強對動力、起重、運輸、儀器儀表、壓力容 器等有特殊要求設備的維護、檢查監測和預防性試驗,及時消除隱患,保證安 全運行。5、加強設備的潤滑管理,做到定人、定點、定時、定質、定量,并對潤滑 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分析。八、機電事故分析追查制度根據煤礦工業企業設備管理規程和我礦實際,為了加強我礦機電管理, 嚴格機電事故的追查、處理及考核,促進機電設備的安全運行,降低事故率, 特制定本辦法。一、凡在生產、施工過程中發生的機電設備事故,應按本辦法統計。造成 人身傷害的,按有關規定執行。二、機電事故按其影響生產、施工時間、造成損失程度和性質分為一般事 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三種。1、一般事故(視情節輕重給予責17、任者50-300元處罰)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稱為一般事故。 造成事故直接價值損失在0.15萬元者。 造成井下生產設備停運0.5小時或造成產量損失200噸及以上者。 局扇停運者。2、重大事故(視情節輕重給予責任者200-500元處罰)凡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稱為重大事故。 造成設備直接價值萬元以上至50萬元者。 主扇風機停運20分鐘及以上者。 全礦井停電10分鐘以上。 提升設備過卷超過0.5米、斷繩、跑車,造成經濟損失超過一般事故程度 者。 變配電設備誤停、誤送電者。3、特大事故(視情節輕重給予責任者400-1000元處罰)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稱為特大事故。 造成設備直接損失價值超過50萬元者。 因18、機電事故引起的淹井、停電,造成全礦井停止生產8小時以上者。 主扇風機停止供風30分鐘以上者。 主提升皮帶著火及電器著火。 井下皮帶著火及電器著火三、機電事故匯報1、機電事故一旦發生,現場目擊者、班組長、安全員、跟班干部或機電事 故單位值班干部要及時向調度室匯報,同時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搶修, 發生人身事故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保護現場,組織搶救。2、調度室接到匯報后,要盡快搞清情況,作好記錄,向當日值班長匯報, 并以事故通知單的形式立即通知安全部和維修部。3、發生嚴重工傷和特別嚴重非傷亡及其以上事故,調度室要及時向有關領 導匯報。4、發生一般機電事故,向調度室匯報,維修部組織機電事故分析,發19、生重 大、特大機電事故,事故單位首先向礦調度室匯報,然后由礦調度室按事故匯 報程序進行匯報。四、機電事故分析程序1、發生人身事故執行黔西縣花溪鄉洪水溝煤礦安全管理制度中的事 故分析處理規定。2、一般機電事故,由維修部主持處理,一般事故分析應在當天進行,最遲 不超過3天,由機電事故單位隊長或機電副隊長參加,維修部主持。3、重大機電事故,事故分析必須在當天進行,由維修部組織,維修部主任 工程師或經理主持,機電副總、安全部參加分析。4、特大機電事故,事故分析必須在當班進行,由維修部組織,公司主管機 電經理主持,機電副總、機電主任工程師、安全部參加分析。5、上述事故分析會議需要參加的其它單位和人員,由20、事故分析的主持和組 織者決定,并通知。五、機電事故處理1、對事故的處理,嚴格執行“四不放過”原則,查清機電事故經過,分析 清楚事故原因,找出事故的直接責任者、主要責任者、領導責任者,并制定出 防范措施,根據事故責任者的責任大小,按照我礦有關規定,依責依法處理。2、一般設備損壞扣罰規定:(1) 電動機損壞或燒包10KW (含10KW)以下,一次性扣100元,10KW 以上的每KW扣10元。(2) 對設備、備件丟失單位或個人按“丟一罰一”處理。六、幾項規定1、每起機電事故,維修部要進行認真追查分析。2、事故發生單位的機電隊長(機電負責人)、當班跟班干部、班長、設備 操作人員必須按指定時間參加事故分21、析。3、逢重大及以上事故或設備嚴重破壞,事故單位的隊長必須參加分析。4、接到機電事故分析通知單后,不按吋到者,罰隊值班干部50元,罰單 位200元,通知三次不到者,該起機電事故按責任事故處理對事故單位按設備 管理規定進行加倍處罰。九、配件管理制度為加強全礦機電設備備品配件的管理,發揮設備潛能,服務礦井生產,特 制定以下管理規定:一、材料小組負責全礦配件計劃的整理匯總,做好到貨后的驗收入庫,安 排好自制配件的管理。二、每月16號前各單位將下月份所需配件計劃交機電科,所需用的配件要 詳細寫明主機名稱、型號及配件名稱、型號或圖號、數量,機電科審核,材料 小組匯總后及時落實庫存,編寫采購計劃或安排機廠22、加工。三、使用單位要督促供應科購買、機修廠加工,保證生產正常需求。四、機電科、材料小組設備管理員要經常深入現場了解配件的質量、使用、 消耗情況及有關的技術數據。五、各單位嚴格控制配件消耗,盡量修舊利廢,節約開支,對修舊利廢雙 增雙節和小改小革成績顯著者予以適當獎勵。六、所有配件(外購及自制)都必須經設備管理員驗收后方能入庫。避免 劣質產品入庫,否則使用單位有權拒絕領用和退庫,誰采購誰退貨,誰制造誰 返工,因不負責任而造成的經濟損失由經辦人負責。十、設備包機制度一、所有使用的設備必須嚴格按照設備的操作規程操作。二、設備司機要管好、用好、修好設備,合理使用,嚴禁超負荷、超范圍 運行。三、嚴格執行每23、班巡回檢查制,日常保養制和定期維護保養制。四、確保設備的整齊、清潔、潤滑安全經濟運行。五、使用的設備必須保持完好狀態,安全保護裝置要齊全,動作要靈敏可 靠。六、對單人操作,一班作業的設備,建立“專人專機制”,對于三班作業和 兒個人共同操作的設備建立機長負責制。此外,交接班時,應向下班交待設備 的運轉情況及發現的問題,以便及時處理。六、必須建立健全檔案,檢修記錄、運轉記錄,并填清檢修負責人。七、設備必須掛牌,標明用途規格型號技術參數。H一、設備檢修制度第一條:設備的檢修分為日常檢修、中修及大修理三種。1、日常檢修由使用單位維護工在生產間隙或盡量不影響生產的情況下,隨 時進行,主要提升設備執行每天24、兩小時強制性檢修。如因設備日檢不到位,造 成嚴重后果的,嚴格按設備管理獎罰條例執行。2、設備的中修、大修要按計劃進行,此計劃由使用單位提前兩個月向機電 處設備管理組申請,經簽署意見后報礦長審批,計劃審批后交礦供應處納入年、 季、月生產計劃統一安排,并提前七天將計劃下達到施工隊伍,確保設備修理 順利完成。第二條:本礦設備的大,中修及停產檢修,各修理部門必須按及機電處的 計劃安排進行。電器設備大中修、運輸設備、其它機械設備由機電礦長和機電 處設備管理組負責。第三條:移動設備大、中修理應在地面進行,使用單位回收的礦屬設備必 須交材料組,由機電礦長簽字同意后,方可檢修。使用隊機電副隊長負責到機 電處設25、備管理組具體辦理送修的驗收手續。礦屬設備及其零部件損壞、嚴格按 設備獎罰條例執行。固定設備的大中修必須有檢修報告和開工報告。第四條:嚴格執行開、竣工報告制,堅持一工程兩報告,工程開工前,施 工單位負責編送機電礦長、礦長審批;工程竣工后,由施工單位及時向機電處 送交竣工報告,機電處設備管理組再按一定的程序辦理送交手續,否則不得開 工。第五條:設備大修后的驗收(一)設備大修后,檢修單位要及時通知機電處負責技術的工程師、技術 員牽頭,會同設備管理人員、檢修單位負責人或技術員,使用單位的技術員、 維護工要按檢修質量標準嚴格驗收、試運轉和性能測定,堅持以儀器、儀表測 定數據為標準,嚴把質量關。因技術、儀26、器、儀表所致無法測定的以安全運行 三天為合格。(二)驗收后,機電處設備管理員要將檢修內容詳細記入設備檔案,并將 設備檢修記錄、試驗記錄及驗收單一并收入歸檔,妥善保管。(三)參加設備驗收的人員秉公辦事,認真驗收,嚴禁不合格的設備入庫 或投入使用,否則追究驗收人的責任,對造成設備事故嚴肅處理。(四)大型固定設備大修后,施工負責人提出竣工申請,由機電礦長組織, 機電技術員、設備管理員、施工負責人、機電處、監理人員按照質量檢修標準 和開工報告編制的檢修項目進行全面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竣工。設備大修后,經實際審核所用費用(包括人工費、機械費、材料費)由大 修理專項資金支出o對檢於中,采用新工藝,提出合理27、建議,修舊利廢,降低消耗,將觀其效 果和節資情況予以獎勵。第六條:設備的出礦修理(一)本礦無能力檢修的設備(包括五小設備)由機電處設備管理組會同 機電技術員和使用隊技術員共同對所修設備做出鑒定。然后由設備管理組提岀 申請,經機電礦長和礦長同意后,再聯系外委,凡出礦修理的設備及外調、外 借、出售等需出礦的設備、電纜等必須經機電礦長批準到設備管理組備帳并簽 發機電設備出門證明,礦長審批方可岀礦。對修好回礦的設備,仍有設備管理組會同原鑒定人員共同鑒定,合格者簽 發合格證入庫保管。如外委修理的機電設備未經生產技術部設備管理組驗收, 而入庫使用的,造成后果,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二)對外委檢修的設備,驗28、收人員要堅持標準秉公辦事,不準假公濟私,營私舞弊。十二、小型電器管理制度1、小型電器管理工作是在機電礦長和機電副總工程師的領導下,由機電科 負責。機電下設小型電器管理組,具體實施對小型電器的管理。2、小型電器應集中統一管理,實行統一領取發放,統一建帳、編號,統一 回收、修配。其它單位不得私自從供應部門領取存放,一經查出對責任單位或 責任人按每件50元罰款,并沒收小型電器。3、使用單位領取小型電器,必須由該單位兼職網員填寫“小型電器領取申 請單”,經電氣管理組審批后,方可領取,“領取申請單”應填明所領小型電器 的規格型號、用途、使用地點、數量等。4、檢修出庫的小型電器質量應符合檢修標準,市防檢組29、檢驗合格后簽發防 檢合格證。無編號、無防檢證的小型電器嚴禁入井使用。5、凡井下停用、撤除的小型電器,必須限期由原使用單位回收上井,交小 型電器組,并撤卡、去牌;凡改變使用地點或管理單位的小型電器必須到小型 電器管理組辦理有關手續。6、因工作環境惡為或意外事故損壞的小里電器,一律經機電辦鑒定批準后 方可以舊換新,無故丟失和損壞者,予以按價賠償的處罰。7、新安裝的小型電器必須辦理驗收、交接手續,接收單位接收后須填寫驗 收清單交小型電器組,小型電器組負責填卡、掛牌或輸入計算機,做到帳、卡、 物、牌一致。8、系統安裝一次超過20件以上者,必須提前三天將審批單送交機電辦小 型電器組備料,否則,影響生產由30、中請單位負責。9、小型電器管理組應根據使用、庫存情況和生產需要,編制小型電器購置 計劃和報廢申請,經機電礦長批準后,由供應部門負責購置和報廢處理。10、小型電器必須在指定的地點使用,并隨用隨領,嚴禁隨意倒裝,杜絕 亂領亂用。11、任何單位不準私自庫存小電,一經查出沒收小電,并視情節罰款十三、油脂管理制度為提高設備工作效率,延長設備使用壽命,設備的潤滑是一個不容忽視的 重要因素,區隊管理應遵從以下制度:1、井下應設有油脂庫,庫房應設在頂板完好,通風良好,無淋水的響室 內,并掛有準確的潤滑圖表,備有沙箱,滅火器(不少于2個),各種專用油桶, 油抽子(不少于4個)要有護罩,并注有明顯標志,存放整齊,31、衛生清潔,周圍不 準有易燃物品,以上各項每一處不合格罰款20元。2、嚴格按潤滑圖表加、換油脂,不得隨意代用,混用或使用變質油,發 現一次不合格罰款100元。3二乳化液濃度配比合格,達13%,并填寫班測記錄,發現一次不合格罰 款10元。4、區隊要設懂業務的專職注油工,并詳細填寫加換油啟示,如發現填寫 不詳不實一次罰款20元。5、井下存放的油品要齊全(不得存放抗磨油),但每桶油不得超過一桶 5kg)更換的廢油回收率不低于80%o4、發現油品變質或有其他異常現象,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十四、礦井雜散電流管理制度為了確保井下電器設備安全可靠運行,杜絕電氣災害事故的發生,有效的防止井下雜散電流對井下爆破32、容易引爆電雷管的危害,針對井下雜散電流難以 測定的特點,特制定本制度。一、堅持使用漏電保護裝置,嚴禁甩掉不用。二、加強對電纜的維護和管理,嚴禁用鐵絲懸掛電纜,尤其是掘進工作面要保持電纜的完好和按規定懸掛。三、按規定定期做人工遠方漏電實驗,接地電阻測試,并把結果報維修部。四、降低雜散電流值,減少雜散電流的來源,主要辦法可在鐵軌接頭處焊 接銅導線以減少電阻,井下軌道接地要符合V煤礦安全規程 中規定。五、防止雜散電流侵入電爆網,要保證電爆網絡的質量,爆破母線不得有 裸露接頭,保護好導線的絕緣層,雷管腳線或與雷管腳線連接的導線兩端在接 入起爆電源前,均應扭結短路。六、爆破工要了解雜散電流的有關知識,掌33、握雜散電流的分布規律,在工 作中時刻警惕雜散電流的危害。七、加強井下設備及供電電纜的正規管理,做好設備入井前的檢定、檢測 試驗工作,保證入井設備臺臺完好,電纜泄漏電流小于10UA方可入井;八、加強井下各饋電開關的繼電整定保護工作,嚴格執行礦井低壓電網短 路裝置的整定細則,確保井下各饋電開關保護裝置安全、靈敏、可靠,饋電開 關各技術參數要與所饋負荷相匹配。九、加強井下各供電電纜的運行維護工作,本電纜運行前的絕緣泄漏的測 試工作,杜絕電纜有擠、碰的外部隱患,要求電纜條條上鉤,電纜的彎曲半徑電 的 曲 |jj|十、井下電器設備電纜連接器要臺臺接地,接地線,接地電阻要符合礦井保護接地裝置的安裝、檢查、34、測定工作細則規定。十一、嚴格執行煤礦井下檢漏繼電器安裝運行維護與檢修細則,確保檢 漏繼電器動作靈敏、可靠。要求檢漏繼電器每天試驗一次。煤電鉆綜保應每班 試驗一次,在瓦檢員的配合下應每月至少對檢漏繼電器進行一次遠方人工漏電 試驗,每臺檢漏繼電器每年應升井進行一次檢修。十二、做好設備的日常運行維護管理工作。要求各運行電器設備要臺臺完好,杜絕設備帶病運行。十三、做好高壓單相接地電容電流的測試和整改工作,確保高壓單相接地 電容電流不超過規定值。十五、阻燃膠帶管理制度1、在供應科領取滾筒驅動帶式輸送機時,必須是阻燃皮帶,托車昆的非金屬 材料零部件和包膠滾筒的膠料,其阻燃性和抗靜電性必須符合規定(也就是國35、 家職能部門指定的阻燃膠帶生產廠家),并有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井下使 用的皮帶,非阻燃的皮帶不得領取,不得使用,礦里供應科應嚴把質量關。2、皮帶機巷必須有充分照明,必須裝設防滑、堆煤、防跑偏、溫度、煙霧、 自動灑水等保護和裝置。3、還應裝設皮帶張力下降,防撕裂、防逆轉和制動裝置,同時機頭機尾應 上防止人員與滾筒接觸的防護欄。4、液力偶合器嚴禁使用可燃性傳動介質。十六、鋼絲繩管理制度1. 新繩到貨后,應由檢驗單位進行驗收檢驗。合格后應妥善保管備用,防 止損壞或銹蝕;2. 對每卷鋼絲繩必須保存有包括岀廠廠家合格證、驗收證書等完整的原始 資料;3. 保管超過1年的鋼絲繩,在懸掛前必須再進行1次檢36、驗,合格后方可使 用;4.升降人員或升降人員和物料用的鋼絲繩,自懸掛時起每隔6個月檢驗1 次;懸掛吊盤的鋼絲繩,每隔12個月檢驗1次;5. 升降物料用的鋼絲繩,自懸掛時起12個月時進行第一次檢驗,以后每隔 6個月檢驗1次;6. 新繩懸掛前必須對每根鋼絲繩做拉斷、彎曲和扭轉3種試驗;7. 鋼絲繩在運行中遭受到卡罐、突然停車等猛烈拉力時,必須立即停車檢 查,如發現有嚴重扭曲、變形、斷絲、斷股、直徑減少等現象,必須立即更換;8. 在鋼絲繩使用期間,斷絲數突然增加或伸長突然加快,必須立即更換;9. 鋼絲繩銹蝕嚴重,后點蝕麻坑形成溝紋,或外層鋼絲松動時,不論斷絲 數多少或繩徑是否變化,必須立即更換;1037、. 對使用中的鋼絲繩,應根據井巷條件及銹蝕情況,至少每月涂油1次, 只準涂、浸專用的鋼絲繩油(增磨脂);11. 對易損壞、斷絲或銹蝕較多的一段,應停車詳細檢查,斷絲的突出部分 應在檢查時剪下,檢查結果應記入鋼絲繩檢查記錄;12 必須每班前檢查1次鋼絲繩;13.主斜井運料和運送人員的絞車鋼絲繩,如發現總斷面磨損5%,必須立 即更換;十七、接地電阻測試制度1、36V以上和由于絕緣損壞可能帶有危險電壓的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構 架等都必須有可靠的保護接地。2、接地網上任一保護接地點的接地電阻,不得超過2歐姆,每一移動式電 氣設備和手持式電氣設備同接網之間的保護接地用的接地芯線電阻值都不得超 過1歐姆.38、3、所有電氣設備保護接地裝置(包括電纜的接地線)都應和井下主接極構 成一個總接地網。4、下列地點應裝設局部接地極:每個裝有電氣設備的ill同室、每個單獨裝設 的高壓電氣設備、每個低壓配電點、連接動力電纜的每個接線盒。5、局部接地極可設置于巷道水溝內或其它就近的潮濕處,設在水溝內的局 部接地極有面積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鋼板制成,并平放于水溝深 處。6、設在其它地點的接地極用直徑不小于35mm,長度不小于1.5米的鋼管 制成,管上至少鉆20個直徑不小于5 mm的透眼,并垂直埋在地下。7、連接輔助接地極的極的接地導線及連接電氣設備外殼的接地導線和高壓 接線盒兩頭的接地導線用鍍鋅鋼絞線,截而積不小于50mm2,,銅線不小于25 mm2 o8、橡套電纜的接地芯線,除用作檢測接地線回路外,不得兼作其它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