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鐵路線站前標段工程施工測量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0686
2023-11-14
7頁
22.05KB
1、新建鐵路線站前標段工程施工測量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工程概況(略)二, 測量制度1.工程測量是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技術管理環節。測量 工作專業性強、責任重大、工作艱苦。測量人員應當盡職盡責,努力完成工作任務。為確保測量工作的順利進行,技術主管親自督促測量復核制度的執行,并協助解決工作中的具體困難。2.測量人員要有良好的技術水平和很強的責任心;測量作業前,仔細檢查測量設備的性能是否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杜絕不具備良好狀態的測量設備投入測量作業;不允許對測量設備性能不完全熟悉、對測量設備的精度不完全2、掌握的人員對儀器設備進行操作;3.測量工作必須堅持復核制,各相關人員應認真執行;4.嚴格按照有關測量技術規范,施工技術規范技術及設計要求進行測量設計、作業、檢測和復核。保證各項測量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5.用于測量的圖紙資料,應認真研究核對,須應作現場核對時,應在現場確認無誤后,方可使用;測量樁點的交接,必須四方會同,持交樁表逐樁交接、核對確認。6.各項目測量的原始記錄,必須在現場同步作出,嚴禁事后補記、補繪。原始資料不允許涂改;7.測量的外業工作必須有多余觀測,并購成閉合檢核條件。內業工作,應該堅持兩組獨立平行計算和互相校核;8.在測量過程中,需臨時加點時,必須堅持先檢測后利用的原則,即檢測無3、誤或合格時,才能使用,重復使用臨時加點時,必須在使用前對臨時加點進行復核,確保無誤時方可使用;三,職能分工本合同段設測量工程師名,行政和業務上受總工程師領導。測量工程師主要負責如下工作,并對其工作負技術責任;做好施工測量儀器設備的管理,充分發揮其使用效能;認真建立測量儀器技術臺賬,負責每臺儀器履歷薄的填寫;負責工程項目的交接樁開工前的復測和貫通測量及施工中的各導線點、中線控制樁的測量、水準點復測;橫斷面的測量及涵洞結構物的定位,橋墩臺的定位測量;隧道控制點的復測;導線點加密及三角網的布控;檢查有關負責人員的測量記錄鑒認工作,并負同樣技術責任;按質量程序要求進行測量,并按規定及時標定和定校測量儀4、器;場培測量人員,但不能將高精度、結構復雜的精密測量儀器作為實習之用。2、測量工程師下設測量組。測量組成員在測量工程師的帶領下、主要負責工程開工前交接樁工作;貫通復測;建立重要建筑物控制網;平時施工放樣;竣工測量。四,測量工作內容及要求 1、為保證結構物測設的精度,先需建立高精度的施工控制網。施工控制網測量分為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兩部分。對設計單位交付的控制樁(平面控制樁和水準控制點)進行復測,以檢定控制網的可靠性。 2、導線網貫通測量成果書由監控工程師批復后,依據導線貫通測量成果,在已知導線網的基礎上,進行洞口加密導線網的布設。 3、施工加密控制網由項目部主持,測量工程師負責帶領測量組5、布設、外業測量、內業資料的計算整理。加密導線網以貫通控制樁為基礎,采用閉合和附合方式進行測設。加密導線網測量成果書需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方可用于施工測量放樣。 4、加密導線網選擇在穩定牢固、易于保存且通視良好處,測點用粗鋼筋刻鋸十字絲深埋保護,并用砼灌注搗實,不允許單純劃紅線或釘木樁做為控制樁。5、洞外導線網按四等導線網布置,根據設計文件和測量規范要求,精密導線網組成多邊形閉合線環,導線環的邊數設為4-6個。導線最短邊長不大于1500m,相鄰兩邊長的比不小于1:3。每洞口各設3-4個投點,并將投點納入導線網內構成整體網。洞外控制測量使用2、2+2ppmD型全站儀觀測,水平角采用方向法進行觀測,6、測回數為6-8測回。測量精度及技術標準滿足規范要求。7、洞內網采取主副導線閉合環,中間插小閉合環,形成多個閉合條件。8、洞內導線以洞口投點為起點,盡量沿中線布置。導線邊應視洞內通視條件盡量布設成長邊;洞內導線測量等級亦為三等,測量方法及精度要求洞外導線。五,施工測量 1、水準測量每次必須閉合到水準點上,且做到前后視距離基本相等。方向測量的后視點不少于2個,前視距離不大于后視距離,正倒鏡測量誤差在允許內分中。 2、竣工測量應按規定釘設中樁,其精度與復測精度相同。 3、施工測量資料,按照規范要求,記錄清楚,簽字齊全,分類存放,施工測量復核。 4、首先對設計交樁進行復測,形成復測成果書,并報監理審批7、。在經監理批復的復測成果基礎上,對洞口加密導線網進行測量形成成果書,并報監理審批。 5、在洞口加密導線網的基礎上,進行施工測量。在施工測量過程中,內業及外業由測量工程師復核并簽認。六,定期對控制樁進行復核1、 測量采用專業記錄簿在現場逐項紀錄測量數據,禁止使用圓珠筆或鋼筆書寫。測量紀錄不得涂改、撕毀,如有誤可用明顯的記號標識。紀錄中參加人員、設備、日期、地點部位等事項應紀錄完備、清楚并簽字。記錄數據應及時檢核,錄入計算資料的數據應核對無誤。2、 按照要求,定期對測量儀器進行標定,確保儀器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七,測量管理辦法1、 測量工程師對施工隊測量交底必須現場交樁,施工隊無疑問并確認無誤后方8、可測量放樣。各施工隊應加強對樁位、水準點的保護,對可能松動或有懷疑的樁位、水準點必須進行復測,確認無誤后方可使用。2、 測量方法及精度應遵守鐵路勘測規范及設計的要求,現場逐項紀錄測量數據,禁止使用圓珠筆或鋼筆,測量紀錄不得修改,撕毀;記錄表參加人員、設備、日期、地點、復核等應填寫齊全。3、 測量儀器由項目部統一調配或購買,根據各工區實際需要配置,各工區在測量工程師處領取儀器并簽字。儀器發放到工區后統一由各工區主管負責,工區技術主管應指導測量工按照規范使用儀器,不得違規操作,工區技術主管對儀器損壞及丟失負主要責任。并加強測量儀器管理,建立測量儀器管理臺賬,經常檢查儀器精度,保證測量精度。4、 現9、場技術主管需要工程部位進行放樣時,需事先對設計圖紙仔細理解,并配合測量工程師做好施工放樣工作,放樣后檢查測量數據是否準確及報測量監理認可后方可施工。施工放樣及復測需應提前通知測量工程師,以方便統一安排。需監理工程師復測時,由工程部通知安質部并附有報驗資料,安質部通知監理工程師現場復測,各個工區應整理好測量資料備查。5、 測量復核:建立測量復核制,每次測量的外業及內業都要求進行復核,對重要部位更需嚴密復核,測量內業資料要求及時計算、及時復核,對發現有錯誤或有爭議的資料應到現場重新測量無誤后方可進行交底。對水準測量不閉合時資料必須作廢,并重測。6、 樁位保護:施工隊應對導線點及控制樁進行保護,并加以明顯標識,保證其不被破壞,由于導線點、控制樁破壞造成測量工作耽誤,施工隊應負主要責任。7、 儀器使用完畢應及時收回,檢查無誤后方可簽字確認,以便下次使用。測量儀器臺賬(附表1)。 XX集團有限公司XX鐵路工程指揮部 工程部 日期:XX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