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公司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0777
2023-11-14
8頁
19.64KB
1、施工公司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為規范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積極防范和有效遏制事故發生,根據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安監總局令第16號)和上級單位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安全生產事故隱患(以下簡稱隱患),是指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和安全生產制度的規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隱患分重大隱患和一般隱患兩類。一、隱患排查治理目的隱患排查治理目的是為了建立項目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2、制,加強事故隱患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事故的發生,保障全體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二、事故隱患的分類事故隱患分為一般事故隱患、重大事故隱患。1一般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小,發現后能夠立即整改排除的隱患。2重大事故隱患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應當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并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隱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隱患。根據可能發生事故的危害范圍和損失程度,重大事故隱患分為三級:特別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5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的事故隱患。一級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1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的事故隱患3、。二級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事故隱患。三、重大安全隱患治理工作內容項目部每月定期組織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排查工程中的深基坑、高支模、大型起重吊裝作業以及爆破作業等技術難度大、風險高、參與人員多的施工環節應實施動態排查。對確認存在重大隱患的,在施工現場應設立風險告知牌,并對一線作業人員進行風險告知。重大隱患經監理單位確認后應向項目建設單位備案。重大隱患經確認后由項目經理組織編制重大隱患治理方案,經公司工程質量、安全管理部確認,報監理、分部、總經理部、建設單位批準后實施。重大隱患治理方案包括以下內容:1、治理的目標和任務;2、采取的方4、法和措施;3、經費和物資的落實;4、負責治理的機構和人員;5、治理時限;6、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在重大隱患治理過程中,應當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重大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設置警戒標志,暫時局部或全部停工;對暫時難以停工或者停止使用的設施、設備,應當加強監測與維護,防止意外事故發生。重大隱患治理整改結束后,項目部應及時將整改情況向監理、分部、總經理部、建設單位以及公司工程質量、安全管理部進行書面報告。報告重點載明以下內容:1、重大隱患的現狀及其產生原因;2、采取的治理措施和實施過程;3、治理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遺留問題;45、預防措施;5、其他意見建議。整改報告經項目監理單位確認,由項目建設單位統一向督辦單位提出摘牌銷號的書面申請。實行項目總承包或代建制的,由項目總承包單位或項目代建單位提出。四、隱患排查治理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組員:*五、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范圍和重點根據國家和公司相關法規和制度規定,采用LECD法對本合同段作業場所進行了危險源辨識評價后,組織項目全體參建人員討論修改補充,項目領導審核定稿后,報總承包部、駐地辦、總監辦、指揮部審核同意,最終確定本合同段危險源辨識評價結果,并提出危險源預防和控制安全對策和措施,D值小于160為一般危險源,D值大于160為重大危險源,針對辨識出的D值大于160的重6、大危險源,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對風險等級高且出現頻率多的危險源編制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進行重點監控。1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公司和項目有關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情況;2安全生產保證體系的落實情況,重點是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制度建設、監督檢查、教育培訓和考核獎罰情況;3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和考核情況;4安全生產費用的提取、使用和管理工作情況;5施工設備(包括特種設備管理)的維修保養及完好情況;6人員培訓和三類人員、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情況;7規范臨時施工用電情況;8風險辨識、監控預警制度的建設及措施落實情況;9安全技術交底執行情況、施工過程控制情況;10應急預案制定、演練和應急救7、援物資、設備配備及維護情況;11事故報告、處理及對有關責任人的責任追究情況;12協作隊伍安全管理情況;13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審核落實情況;14文明施工和施工現場“八牌一圖”落實情況;15勞動保護用品配備和使用情況。六、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安排1、隱患排查每月定期進行排查,排查負責部門由安全監督部負責組織排查。2、結合綜合檢查對現場的安全管理情況進行系統的檢查。重點檢查安全監督新法規、制度的收集、宣傳、落實;危險源、環境因素的識別、收集與整理,重大危險源、環境因素控制措施的制定落實情況;安全專項技術方案、安全預警管理的落實情況,安全隱患整改情況;安全物資資金是否到位,現場防護設施的建8、立、個人防護用品的發放、使用管理情況;安全監督技術交底;安全監督教育培訓及宣傳;臨時用電管理;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情況,安全風險抵押金的實施管理;根據項目情況對安全監督制度的完善建議。3、大力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宣傳活動,提高全員安全意識,營造安全氛圍。落實安全隱患整改,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應急預案演習。4、加強對特種設備、臨時支架、臨時用電、高墩、深基坑、大跨徑、高填方等危險性較大施工事故易發部位的監控管理。5、對施工現場危險因素進行動態辨識分析,確定各階段重要危險因素進行重點整治,加強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交底,完善安全防護設施,完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安全措施。七、隱患掛牌督辦根據安全生產事故隱患的9、風險等級實行分級掛牌督辦,對于風險等級為5級的重大隱患上報公司由公司負責隱患排查治理掛牌督辦工作,并上報局備案;對于風險等級為4級的重大隱患由各項目經理部負責隱患排查治理的掛牌督辦工作,并報公司安全管理部備案。八、工作要求1、各工區要堅持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與日常檢查相結合,班組自查與安管人員專項檢查相結合的原則,全面清查“三違”現象,全方位消除隱患根源。2、建立健全應急管理制度,完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體系,落實隱患治理責任與監控措施;3、建立隱患排查治理臺帳,逐項整改銷號,對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列出計劃,做到責任、措施、資金、期限、預案“五落實”。九、做好工作總結和匯報根據隱患排查臺帳,每周填報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情況統計表,進行分析總結,上報公司、及指揮部安全管理部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