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度及溺水搶救操作規程.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1325
2023-11-14
5頁
29.07KB
1、游泳池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度及溺水搶救操作規程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游泳池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度一、安全領導小組組長:何 副組長: 成員:各救生員二、安全保障制度:(一)明確職責:所有崗位制定職責。在崗人員必須以崗位職責為標準工作,嚴格要求自己,對安全工作有突出貢獻的要獎勵,對違反安全職責的要罰,建立健全安全獎罰制度。(二)安全工作的重點在泳池內。救護員以崗位職責為標準定崗,游泳池水面安全分片到崗,安全責任落實到各救護崗位的具體救護員。(三)建立游泳池開放安全工作管理例會制度。(四)建立安全管理工作日記錄制三2、救生員安全責任制(一)救生員在崗位要有強烈的安全意識,必須牢記使命,責任重于泰山。(二)救生員必須經過嚴格培訓,持證上崗。(三)救生員必須提前15分鐘上崗,檢查身邊救護工具是否完備有效,上崗時須佩戴救生員工作證,統一著裝。(四)救生員上崗時,要注意力集中,嚴守崗位,不得脫崗、串崗、聊天、看書、看報、打瞌睡,臨時有事要有人替崗,不得使用易碎的玻璃器皿喝水。(五)負責游泳池內的巡視,在劃分責任區,各其責的基礎上有責任相互提醒注意,負責游泳池內游泳者的安全,及時糾正違章游泳現象,對違反規定咋水中戲水打鬧者要及時制止,制止無效,勸其退場。要時刻了解游泳者的動態情況,發現不安全隱患及時處理,重大隱患要3、上報現場主管。泳池溺水搶救操作規程一、發現判斷當救生員在觀察自己責任區域時,發現溺水者,要迅速、果斷、準確的判斷溺水者是否有意識、是否受傷等情況,根據判斷結果,采取及時、規范的救生技術。二、撲救根據實際情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選擇間接撲救或直接撲救。間接撲救,是救生員用救生器材(如救生竿、救生圈、救生浮漂和其他一切可以利用的器物)對正在掙扎的溺水者進行施救。直接撲救,是救生員在不能采用間接救生技術的情況下,所采取的撲救技術。包括:入水、接近、解脫、拖帶、上岸、運送6個環節,根據現場情況由救生員選擇各環節不同技術的具體操作,各環節要連貫有序、及時準確。三、現場急救救生員將昏迷的溺水者救上岸4、后,應馬上實行心肺復蘇術,使其心肺復蘇,恢復正常。注意:不得隨意終止搶救,直至醫務人員接手為止。游泳溺水事故處理制度1、救生員爭取第一時間接近溺水者,招呼同事,注意觀察;2、及時把溺水者救至岸上,進行判斷,現場急救,第一時間撥打120,前臺第一時間通知泳池負責人,泳池負責人立即報告總經理;3、現場搶救時,1號崗位、2號崗負責搶救溺水者,巡邏崗應堅守崗位,密切注意其他泳客的安全,工作人員應積極配合救生員搶救工作;4、搶救時應大膽、果斷、迅速、不慌忙、不推脫、不隨意終止;5、在總經理的指導下,泳池負責人需要在溺水者入院后1小時將情況匯報給區體育局,并在48小時內書面匯報。游泳設施、設備、器材安全檢5、查制度現場救生器材齊備,到位,放置符合要求。并且由救生組長每周檢查一次。如有問題直接報給泳池負責人,維修或者更換。設備安全運行由工程部管理,配備水質工專人負責,水質工持證上崗。嚴格按國家有關安全規定,標準操作執行,做到職責清楚。每天由值班工程師對設備檢查一次。有問題直接報給工程師,維修或者更換。泳池救生員定期培訓制度為了加強泳池安全管理,提高服務質量,救生員應定期參加相關培訓,以提高安全意識和救生技能,保證區域在開放期間安全有序,培訓內容如下:序號項目時間1崗位職責兩周一次2救生技能兩周一次3區域安全檢查兩周一次4拖帶訓練兩周一次5游泳與體能訓練每月一次6救生器材使用每月一次7事故處理流程與救生演練每月一次所有救生員必須完成以上培訓,更好的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