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設公司試驗室工作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2503
2023-11-15
12頁
39KB
1、工程建設公司試驗室工作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儀器設備管理制度一、試驗儀器設備均有使用說明書、操作規程和檢驗校準時間、記錄人及保管人,要建立臺帳和檔案。二、新購的儀器設備必須進行全面檢查和檢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正常使用的儀器應定期檢查,均應建立檢查記錄和設備臺帳。三、屬計量器具的設備,均應有有效的計量檢定合格證。四、壓力機等操作復雜的儀器設備,要將使用操作規程貼掛在儀器旁邊,以便正確使用儀器。五、試驗須自覺愛護儀器設備,經常保持儀器設備整潔、潤滑、安全正確使用。六、試驗時按操作規程使用儀器,會保養、2、會使用、會檢查、會排除一般性故障。七、在使用儀器前必須閱讀其試驗儀器操作說明,熟悉并掌握該儀器的各種性能,以便對所操作的儀器做到心中有數。八、使用儀器前必須首先檢查該儀器所使用的燃料、水、電是否齊備,能否保證該項試驗需要,否則應停止使用,以免損壞試驗儀器。九、在進行試驗操作時試驗人員不準離開工作崗位,且應認真做好試驗記錄,隨時注意試驗儀器運轉,發現異常立即終止試驗,待故障排除后再進行試驗。十、對于用電儀器,在試驗完畢后應切斷電源;玻璃儀器應小心輕放以免破壞,試驗完后應注意清洗并擺放整齊。十一、非試驗人員不得擅自操作使用試驗儀器。十二、不合格無法使用的設備,申請報廢要執行報廢審批程序。十三、試驗3、設備購置要先上報計劃,執行購置審批程序。樣品留置制度1 規范和標準明確要求需留置的檢測樣品,應按規范規定的程序、環境、數量要求留置,確保檢測樣品試驗結果的重現性;2 各室檢測人員負責其所檢測樣品的樣品留置保管工作;3 檢測樣品應有明顯的狀態標識,標明待檢、已檢、不合格等,待檢、已檢、不合格樣品應分開存放;4 留置的檢測樣品應有完整的標識信息,能體現其唯一性,保證其可追溯性,內容應包括編號、委托日期、樣品狀態等;5 非破壞性檢測,且可重復檢驗的檢測樣品,應在檢測樣品檢測或試驗后留置10天,規范有明確規定時,以規范為準;6 破壞性檢測的檢測樣品,應在檢測樣品檢測或試驗后留置15天;7 檢測樣品的留4、置應分類登記臺帳,內容應包括樣品名稱,編號,委托日期,樣品狀態等。8 本室是商砼公司試驗室根據本室的實際情況,泵送劑、早強劑、防水劑、引氣劑的留樣期暫定為45天,膨脹劑暫定為60天,水泥留樣期3個月,砂、石粉煤灰10天,其它樣品另行確定。試驗檢測記錄管理制度() 原始記錄是抽樣和檢測結果的如實記載,它是反映被檢產品質量的第一手資料,應該嚴肅認真對待。() 原始記錄應采用規定的格式紙或表格,用鋼筆或圓珠筆填寫一份,原始記錄不得隨意涂改或刪除,確需更改的地方只能在作廢數據處劃兩條橫線,在其上方填寫更改后的正確數據,并加蓋更改人印章。() 填寫原始記錄應做到字跡工整,所列欄目填寫齊全,記錄中不檢測的5、項目在相應的空欄內打一橫線或加以說明。() 原始記錄必須有檢測與校核人員簽字。檢測組在提出檢測報告的同時,應將原始記錄一同上交審核,原始記錄審核無誤后,與檢測報告一同由辦公室保管。()為保護受檢企業的權益,應注意做好原始記錄的保密工作,原始記錄原則上不允許復制,因工作需要查看原始記錄時,須按存檔制度規辦理手續。 報告審核簽發管理制度() 檢測報告是有關建筑材料的主要技術依據,由檢測人員填寫或打印,不得使用鉛筆。() 檢測人員要按照規定格式,文字認真填寫,要做到字跡清晰,數據準確,內容真實。如有無需填寫的欄目,應在空欄內打一橫線或加以說明。() 檢測報告不允許更改。() 檢測人員在完成檢測報告后6、,應盡快交給審核人員審核,發現錯誤時應由原填寫人重新填寫,審核人不得自行更改。() 審核后的檢測報告由技術負責人審閱。() 試驗檢測報告待檢測數據全部到齊,一般應在天內發出正式報告,對特殊要求應提前發出。() 審核人員及技術負責人對檢測數據有疑問,有權提出重新檢測,各檢測組不得無故拒絕。檢測報告經審核批準簽字后,由辦公室存檔。試驗檢測環境管理制度(1)試驗室是進行檢驗的工作場所,必須保持清潔、整齊、安靜。(2)試驗室內禁止吸煙、吃東西。(3)禁止把與檢驗無關的物品帶入試驗室。(4)試驗室應建立衛生值日制度,每于打掃,每周徹底清掃一次。(5)下班后與節假日必須切斷電源、火源、氣源、關好門窗,以保7、證試驗室安全。(6)計量器具、儀器設備的零部配件要妥善保管,常用器具應排列整齊,說明書與操作手朋和原始記錄等要專人保管。(7)上、下水道要保持暢通,排污水要妥善處理。(8)試驗室環境要滿足標準規定試驗、設備環境要求。安全與環境管理制度(1)設專人負責安全防火工作,定期進行安全防火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切實消除各種不安全因素。(2)儀器設備設專人保管、維修、保養、按操作規程操作使用,嚴防人員傷亡和儀器設備損壞事故的發生。(3)注意安全用電:試驗室不得安裝臨時電源線,嚴禁非生產用電加熱器。(4)工作人員下班后負責關好門窗、關閉水、電及火源。檔案資料管理制度() 技術資料的管理由辦公室負責。() 8、應長期保存的技術資料有: 國家、地區部門有關砼試驗室檢測工作的政策、法令、文件、法規和規定。2有關商品砼的各類原材料和砼產品本身的技術標準、相關標準、參考標準。3檢測規程、規范、大綱、細則、操作規程和方法。4儀器說明書、計量合格證、儀表設備的驗收、維修、大修、使用、降級和報廢記錄。5儀器設備明細表和臺帳,產品圖紙、工藝文件及其他技術資料。( 2 ) 其他屬于定期保存的資料1 檢測原始記錄,保管期不少于10年。2 各類報告保管期不少于10年。3 用戶意見及處理結果,保管期不于3年。4 檢測報告發放登記本,保管期不少于3年。() 技術資料的保管應遵以下規定 與檢測無關人員不得查閱檢測報告和原始記錄9、。 檢測人員借閱技術資料,需辦理借閱手續。 檢測報告和原始記錄不允許復制。 資料室為用戶保守秘密,否則以違反紀律論處。() 過保管期的技術資料,應分門別類造冊登記,經室主任批準后才能銷毀。 試驗檢測事故分析制度() 檢測過程中發生下列情況按事故處理:樣品丟失;生產單位提供的技術資料丟失;檢測報告丟失;原始記錄丟失或失密;檢測人員、設備、儀器、檢測條件、試驗方法等因素起到的數據誤差而造成檢測結論錯誤;檢測過程中發生人員傷亡;檢測過程中發生儀器、設備損壞。() 凡違反本手冊各項規定所造成的事故均為責任事故。() 事故發生后,發現人或當事人應立即停止檢測并報告室主任,說明事故情況,查清原因,備案處理10、。() 事故責任者應實事求是地填寫事故分析報告,說明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經過、旁證、事故的性質和原因。由室主任簽署初步意見報辦公室。() 事故發生后五日內,由室主任主持召開事故分析會,對事故直接責任者作出處理,并對事故作好善后處理,以及制定相應辦法防止類似事故再度發生。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建立不合格項目臺帳,由辦公室保存。臺帳內容包括:不合格材料名稱、發現日期、見證人簽字、不合格去向、采取的措施。() 發現不合格項目后,檢測人員應首先對檢測過程,設備進行系統自查,確保非設備、試件和人為失誤因素后,做好檢測記錄及時上報室主任及技術負責人。() 主任接到不合格報告后,應仔細核對計算過程,執行標11、準,檢測過程,(有備用試件時應重新檢測)確認無誤后,應及時通知不合格結果,登記不合格臺帳,對有復試要求的試驗項目,要及時通知試驗室進行必要的二次檢驗。( 4 ) 需采取技術措施的,必須經有關技術負責人的批準并能滿足技術要求的方可使用,臺帳需由技術負責人主任簽字認可。混凝土配合比審核及發放制度為確保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和長期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必須做到“源頭把關,過程控制”。一、嚴格控制原材料的來源和質量,各項試驗指標必須滿足規定要求并具有質量證明文件和進場檢驗報告。二、嚴格做好原材料的分類、堆放和標識,內容要準確、具體。并做好夏季和冬季的溫控措施。三、嚴格對操作人員、管理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進行崗前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四、嚴格控制配合比原材料的比例和計量,及時測定砂、石含水率,確保施工配合比的準確性,五、嚴格按照混凝土的攪拌工藝進行攪拌,嚴禁私自調整配合比。六、混凝土出場前,對混凝土的各項性能指標進行檢驗,滿足要求后方可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