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園環境安全及教育培訓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2932
2023-11-15
9頁
21.37KB
1、小學校園環境安全及教育培訓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小學校園環境管理制度講究衛生,保持清潔,愛護學校樹木、花草、公物是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也是培養學生具有高尚文明素養的起點。每個同學必須從點滴小事做起,形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力爭做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為此,特作出如下規定,希望全校同學共同遵守。1、每個學生必須認真完成學校、班級布置的各項衛生掃除、美化校園等勞動任務。對無故缺勤者,各班應給予批評教育。2、保持校園、公用設施、教室的環境衛生整潔。不亂丟紙屑、果殼等廢物;不亂涂亂畫;不亂倒垃圾;不在球以2、外(如教室、走廊、道道路等)玩球;不捕捉、傷害鳥類。3、愛護公共財物,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每個同學必須做到:不損壞公物;不攀折、搖拽花木;不踐蹋墻壁、桌椅;不在花圃、草坪保護區行走、玩耍。凡造成損壞者,照價賠償。對故意損壞、情節嚴重者,給予校紀處分。4、美化校園,增進環保意識。按各班的衛生包干區,建立環保責任區。由衛生包干班級負責日常的衛生清掃;樹木、花草的培育、保護。對損壞樹木、花草者進行追究。學校定期對環保責任區進行評比,對環保工作卓有成效的班級或個人進行表彰、獎勵。5、保潔和愛護公物人人有責。制度的執行檢查,由總務處負責。值班領導、教師、學生或學校指派的檢查組執行檢查事宜。全校師生,如發3、現有違反以上條款者,人人有權制止、報告。對違約的處理必須公正、及時,獎勵應有紀錄、憑證。對關心愛護學校,做出成績的師生,學校將給予表彰、獎勵。小學安全教育培訓的管理制度學校安全教育,應從實際出發,根據教師和學生的不同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有重點分層次地確定安全教育的目標和內容,利用學校教育陣地,定期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工作。一、對學生的教育(一)教育目標主要是讓孩子初步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知道在校內、外的活動中可能發生的常見事故,掌握在危險情況下的避險方法,初步具備分辨安全與危險的能力。(二)教育內容(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意識教育。(2)交通安全教育。遵守交通規則,識別交通信號、4、標志,初步掌握安全乘車、乘船、乘機的知識,知道交通事故報警電話其他報警方式。(3)知道和處置常見動植物傷害的簡單知識。(4)食品衛生教育。不吃腐爛食品,不隨便買零食,懂得簡單的食物中毒預防知識,知道醫療急救電話。(5)預防常見病和傳染病的基本知識。(6)防地震及它自然災害的安全教育。(7)消防安全教育。了解火災類型和起火原因的簡單知識,養成不玩火、不抽煙、不隨便燃放煙花爆竹,不帶火種進山林等良好習慣,知道或火災報警方式。初步掌握輕微火情的撲滅辦法和在公共場所、山林火災中逃生的自救常識。(8)飲水衛生知識。(9)簡單的體育運動安全知識教育。(10)紀律教育。要公眾或集體場合,聽從老師指揮,不亂走5、亂跑、不擁擠打鬧。二、對班主任及其他教職員工的培訓(一)教育目標教育他們關心愛護學生,認真履行保護學生安全的職責,落實學校安全管理制度,使他們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和依法治“安”的法制觀念,熟悉并自覺遵守涉及安全的法規、規定,熟練掌握各類活動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方法,具備準確分析安全與危險的判斷能力,在緊急狀況下組織學生逃生避險的應急能力。(二)教育內容(1)責任意識教育。校長是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班主任是主要責任人,其他教職員工是相關責任人。(2)法制意識教育。(3)食品衛生和防疫教育。分辨常見傳染病并了解其預防辦法,掌握簡單的農藥及其他化學品中毒搶救方法。(4)消防安全教育。掌握各種6、防火知識并能有效告知學生,了解不同公共場所的消防設施,在火災中迅速組織學生逃生避險。(5)交通安全教育。組織學生安全乘坐交通工具,不在交通危險地區搞活動,在交通事故中迅速組織學生自救。(6)保護學生在勞動、體育、競賽、軍訓時人身安全的知識教育。(7)組織學生在地震及其他自然災害時迅速逃生避險,實行自救自護,并求得援助的安全知識和能力的教育。(8)愛護學生、關心學生的師德教育。(9)保持和調適自身及學生健康心理的常識。三、實施途徑在實施中小學安全教育中,學校要發揮主導作用,同時要與家庭密切配合,爭取公安、交警、消防、衛生、防疫、勞動、旅游、林業、保險等部門和學生家長的支持,共同完成好教育任務。主7、要實施途徑有:1、安全教育日(每年3月份最后一個星期一)。規定學校安全教育周或安全教育月。集中對師生進行教育和培訓。2、學校將按上級規定,每年分期分批派出相關人員到縣參加各種培訓,提高安全知識和技能教育。3、學科教學和校園文化滲透教育。4、周、班會和活動課。進行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和演練,讓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教育活動中,收到鞏固知識、強化技能的效果。如請外來的專家開講座,搞模擬演練,看表演,舉辦作文、書法、繪畫。小學校園車輛管理制度近兩來,隨著學校辦學規模的擴大,對外往來的增多,進入校園的公務車輛、教職工的私家車輛不斷增多。各類車輛頻繁進出,給校園管理帶來了壓力。為維護校園良好的教學、工8、作和生活秩序,保障師生員工人身安全和校園財產安全,減少各類事故發生,營建良好的校園環境和停車秩序,根據有關規定,結合我校實際,制訂本規定。一、本規定適用所有出入學校,并在校園內部通行的車輛。二、機動車輛的管理(一)車輛進出1、所有進入校門的機動車輛(含摩托車、電動車)必須減速緩行,進出校門應主動接受門衛檢查,經同意后登記,方可進出。本校教職工私家車一律出示“車輛通行證”進出。2、無牌無證車輛嚴禁進入校園。3、凡在校內舉辦的各種會議或活動的外單位車輛,由主辦單位提前一天向學校申請,經同意辦理手續后由學校通知門衛放行。學工處事先通知校警、門衛人員具體時間、路線等,避開學生上學放學和自由活動時間。49、沒有特殊情況,禁止來校的其它外來機動車輛駛入。5、車輛載物出門,一律門衛工作人員檢查,放行。6、特種車輛(公安、消防、救護、搶險)進出校門校警要主動疏導,確保暢通。(二)車輛行駛1、車輛進入校園后,禁止鳴笛,行駛時速不得超過5公里/小時;嚴禁超車;在遇學生上下課人流高峰時,機動車應主動避讓,嚴禁與學生爭道。2、嚴禁在校園內無證駕車,練車和試剎車;駕駛證照必須年檢有效,并與所駕駛的機動車型相符;嚴禁酒后駕駛。3、摩托車、電動車、助力車嚴禁在校園內行駛;上、下班使用者必須按指定位置停放。4、基建、維修等各類工程用車必須到相關部門辦理審批手續發證后方可進出校園,且在工程區域內和指定路線上行駛。(三10、)車輛停放1、機動車輛須停放在指定地點,嚴禁在禁行區域和道路上亂停亂放。2、因辦理公務或來校指導工作等需要進入校園的機動車輛由學校校警指揮車輛按指定路線慢速行駛,停放在指定的地點。3、車輛停放時,須拉緊手剎、關閉電路、鎖好門窗以保安全。4、距離校門、路口、消防水栓 15米內禁止停放各種車輛,確保消防通道的暢通。5、外單位車輛不得在校內停放過夜,特殊情況須經學工處批準。三、非機動車輛的管理(一)進出校門的非機動車必須證照齊全、手續完備。(二)進出校門時,須下車推行,載物出門時,憑物品出門證放行。(三)校園內禁止騎車帶人,不準雙手脫把或手中持物;不準扶身并騎,互相追逐或曲折競駛。(四)所有非機動車11、應停放在指定地點有序停放,嚴禁亂停亂放。(五)嚴禁學生騎車上學。四、管理辦法(一)上學放學時,執勤教師在校門口維持秩序,管制車輛、路隊。(二)進出校園的車輛,應自覺服從管理,凡違反本規定或造成交通事故的,按規定追究當事人的責任,違反交通法規造成后果的,由公安部門按交通法規有關條款處罰。(三)在校園內行駛的車輛,造成對學生傷害的負主要責任,并按有關規定進行經濟賠償。(四)對無牌無證,或擅自進入校園以及在禁止通行區域內行駛停放的各種車輛,除教育批評外,對其立即驅逐出校。(五)校警負責檢查校園內的非機動車,對違規的車輛停放、行駛等,要做出相應的處理。無視校園規定的,加鎖暫扣,并按相關規定處理。(六)對違反規定不服從管理者,必須學習校內車輛管理規定后方可領取車輛,嚴重違規者除學習規定外,還須其交納費用,并交公安機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