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氣象災害防御應急預案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2940
2023-11-15
9頁
25.54KB
1、小學氣象災害防御應急預案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為了有效提高我校災害性特殊天氣事故應急反應能力和救災工作整體水平,建立和完善災害救助應急體系,最大限度地減輕或者消除災害性特殊天氣造成的損失,確保廣大師生員工的生命財產和校舍安全,減少國有資產損失,維護校園穩定,特制定本制度。一、總則自然災害事故應急預案是災害發生后,對校園受災師生學習、生活進行救助的緊急行動方案。本預案適用于大風、洪災、旱災、地震、火災、冰雹及暴雪等因素而造成學校校舍倒塌、校園淹沒、道路堵塞等的應急救助反應。二、工作原則1、以人為本,2、預防為主。把保障師生生命安全放在氣象災害防御工作首位,把氣象災害的預防放在突出環節,密切監視災害性天氣,認真做好各項防范工作。 2、落實責任,加強監督。各校在當地政府統一領導下開展氣象災害的防范和處置工作,學校主要領導負總責。區教育局對各校應急處置工作給予積極支持和指導,并開展督查。 3、快速反應,果斷處置。一旦發生險情,應迅速響應,及時啟動本單位應急預案,并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組織力量全力搶險救災。三、應急救援指揮組織及職責(一)領導小組小學設立防御氣象災害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為防災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指導組織全校的防汛防臺及災害性天氣險情處置工作,組長由校長擔任,副組3、長由副校長擔任,領導小組成員由各室負責人組成。(二)學校防災工作領導小組職責制訂切合本校實際的防御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準備必要工具和材料,密切注意氣象部門的災害性天氣通告。 加強對學校師生防災知識的宣傳,通過短信、出校刊、宣傳欄、黑板報等形式,把防災基本知識宣傳到每位師生,在災害性天氣特別提醒師生往返途中注意安全,提高廣大師生防范災害的意識和能力。 加強檢查和做好防范工作,經常保持校園道路、排水設施暢通,對校園內容易受淹的地方,做到逐點檢查,確保地下水道疏通。對學校的基建和修建工地、校舍墻體、屋面、門窗、電氣、室外天線、空調室外機、外懸掛物、廣告牌、旗桿,以及圍墻、自行車棚、4、宣傳欄等定期進行全面安全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隱患,及時整改,對出現的險情及時報告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堅決查封學校危房,防止安全事故發生。 加強學校的圖書、電教、儀器設備的防護工作,對圖書館、電腦房、實驗室、鍋爐房進行嚴格管理,特別注意化學藥品的安全存放,切實做好防水防潮工作。(三)五個處理解救小組職責;下設五個處理解救小組;指揮組:職 責:負責協調、指揮各職能小組迅速開展搶救、維護工作,力爭將損失、傷亡程度降到最低。警界組:、職 責:在發生災害時,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協助值日教師維持學生秩序,組織好學生的疏導工作。救護組:職 責:及時救護受傷學生,撥打120急救電話,協助送治傷員。事故處理5、組:職 責:引導學生安全撤離到安全的疏散集中地,并要安慰管理好學生,不使學生走失、走散。將受傷師生及時送往醫院救治或就地對傷員展開實施救護,并就地取材展開營救尚未脫險的師生。宣傳組:職 責:負責向學生宣傳講解遇到災害性天氣時的注意事項,對學生開展針對性的安全專題教育,提高學生的防患意識。善后處理組:職 責:負責分析學校在設施和管理中的漏洞,協調善后傷亡處理工作,上報處理情況。后勤保障組:職 責:負責籌備救助災害的工具、設施、設備,提供物質保證。四、災害分級和預警機制及應急響應(一)災害分級 氣象災害是指:暴雨、高溫、寒潮、大霧、雷雨大風、大風、冰雹、雪災、道路積冰等災害性天氣。 按照氣象災害的6、影響范圍和嚴重程度,分為特別重大災害(I級)、重大災害(級)、較大災害(級)、一般災害(級)四級。氣象災害等級根據防汛和氣象部門的預報為準。(二)預防和預警機制 1、學校防災工作領導小組應當在災害性天氣前組織力量開展防災檢查,發現有安全問題的,及時處理和整改。 2、可能受降雨、雪災等惡劣氣候影響的,校防災工作領導小組應加強值班,與氣象、水利等部門保持密切聯系,了解災害情況,針對可能出現的災害,研究防御對策,明確防御重點,及時向學校和師生及社會發布信息。加強對災害隱患部位的巡查,必要時采取預警、轉移師生和財產等措施。(三)應急響應1、一般氣象災害(級) (1)接到災情消息時,學校防災工作領導小組7、啟動相應的應急響應,研究防御重點和對策,部署有關防災工作。加強值班,及時了解天氣變化,并向師生傳達預報、預警信息。 (2)學校防災工作領導小組要加強對災情的觀察,專門進行有關預防知識教育,提高教師和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并做好應急抗災準備。2、較大氣象災害(級) (1) 接到災情警報時,學校防災工作領導小組啟動相應的應急響應,部署防災工作,明確防御目標和重點,組織指揮教師搶險救災工作。加強值班,及時了解天氣變化,并向師生傳達預報、預警信息,根據預案做好危險地區師生轉移的準備工作,組織人力、物力做好搶險救災準備。及時將防災情況報上級防災領導結構。 (2) 學校防災工作領導小組根據汛情、雪災等情況,8、及時制訂預防措施,并進行校舍、設施安全檢查,落實相關的加固措施;靠山、靠水、有危房的學校落實抗災措施,做好防御工作。3、重特大氣象災害(I、級) (1) 接到緊急警報時,學校防災工作領導小組啟動相應的等級響應,根據上級要求,動員部署防災工作。學校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向師生傳達災害的預報、預警,根據預案轉移危險地區師生,組織人力、物力搶險救災;及時將防災情況報上級防災領導結構。 (2) 學校防災工作領導小組要堅守崗位,檢查落實防災預案的各項準備工作;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的手機和學校值班電話全天候開機,確保通信暢通,若有異常情況應及時向市教育局和當地政府匯報,出現重大9、災情時,立即將災情上報當地政府防災指揮部,請求支援;學校的建筑工地立即停工,加固在建工地的腳手架、塔吊、升降機及建筑模板,確保施工工地安全,并積極與施工單位配合,避免建材水浸受潮,減少損失,避免學校工地事故發生;按照上級要求,組織搶險小組待命搶險救災,做好學校停課、師生撤離、貴重設備轉移安置等工作,以確保師生生命和財產安全。五、應急保障(一)通信與信息保障 學校防災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值班,主要負責人和值班人員的手機、值班電話全天候開機,保障防災現場通訊暢通,確保防災信息的獲取和傳遞。(二)應急隊伍保障 組織必要的教師員工應急搶險隊伍,落實學校搶險救災工作的人力保障。(三)治安保障 加強與當地公安10、部門的聯系,做好學校的治安工作。(四)醫療衛生保障 加強與衛生部門的聯絡,做好學校的衛生防疫和醫療救護,預防疾病流行,做好師生疾病免疫和學校公共場所消毒工作。(五)加強防御氣象災害避險知識宣傳,提高師生的防災減災能力。六、善后工作(一)學校密切注意災情動向,災情解除后,及早向市教育局和當地政府報告災情損失情況,市教育局一方面及時派人分片到各地各校檢查了解受災情況,另一方面將在第一時間匯總、整理全鎮教育系統的災情,并及時向上級報告全系統受災損失情況。 (二)抓緊組織人員對災后的學校進行大清理。對被淹的校園,及時請當地防疫部門進行防疫消毒處理,對重大疫情、病情采取緊急措施,防止疫情的傳播和蔓延。對受損較嚴重的校舍門窗、屋面,以及圍墻、宣傳欄、自行車棚等,及時提出整改方案上報,并抓緊落實維修工作,盡快恢復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三)及時向全校師生了解師生家庭的受災情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多種有效的措施對受災師生家庭進行適當慰問和救助,確保不使一名學生因家庭受災而失學。 (四)抗災救災后,學校針對防災工作的各個方面和環節,及時進行定性和定量的總結、分析和評估。總結經驗,查清災情損失的原因,找出問題,吸取教訓,修改預案,并為以后抗災工作做好各項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