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煤氣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3225
2023-11-15
7頁
37KB
1、工廠煤氣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煤氣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1.目的 為進一步落實各級煤氣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煤氣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及時消除各級、各類事故隱患,切實預防不安全事故的發生,根據我廠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2.安全生產檢查 煤氣安全生產檢查遵循“分級管理、專業負責”的原則,分為經常性檢查、專業檢查、定期檢查和綜合性檢查四類。 2.1經常性檢查包括崗位檢查、巡回檢查和重點檢查三種形式,具體規定如下: 2.1.1各崗位員工在班組長或主操的帶領下實施一班三次(班前、班中、班2、后)崗位檢查,檢查的重點是煤氣膨脹節、插板閥、泄爆閥膜板、煤氣管道脫水器、水封、放散閥等設備設施以及管轄區域內煤氣(CO)含量、安全狀況、作業人員違章違規現象的及時糾正等,煤氣泄漏檢測手段主要以報警器檢測、目視、望遠鏡查看,風向標識桿等具體形式。 2.1.2煤氣安全、生產技術專業人員實施定期或不定期的巡邏檢查,檢查的重點是及時發現和糾正各類“三違”現象;各類危險點、危險源控制措施的落實情況;設備、設施及建筑缺陷和現場環境的安全狀況等。 2.1.3煤氣安全、生產事故或未遂事故所暴露、潛在的問題,各時期的重點工作進行重點檢查,具體組織由安全(生產)管理部門負責,涉及到的專業組、部門參加。 2.2專3、業檢查 2.2.1煤氣設備、設施、建、構筑物、特種設備、電氣等由設備科組織,相關專業組、部門配合進行檢查,每月不少于一次。 2.2.2各專業管理安全生產隱患檢查由各專業組長具體組織,相關人員參加,每月不少于一次。 2.2.3煤氣安全防護、救護器材、消防器材、應急管理由安環科具體組織,相關人員參加,每月不少于一次。 2.2.4根據季節、氣候的特點,開展的安全四季“五防”檢查,由安環科負責,相關專業、職能部門配合,每季不少于兩次。 2.3煤氣安全定期檢查 2.3.1各班組必須堅持一班三檢制工作原則,責任人:班組長。 2.3.2作業區的煤氣安全檢查每周不少于兩次,責任人:單位主管。 2.3.3分廠的4、安全檢查每月不少于三次,責任人:安環科長。 2.3.4國家法定節假日前后各單位、專業管理部門都要組織一次全面的綜合檢查,責任人:單位主管、專業組長。 2.4綜合性檢查 煤氣綜合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由廠副職以上領導帶隊,安全、生 產、綜合管理、各專業組參加,進行思想、制度、管理、隱患等全面檢查,每季度不少于一次。 3.煤氣事故隱患級別及整改責任劃分 3.1一般事故隱患,指作業現場存在的,在作業區范圍內能夠按期整改的隱患,由作業區、單位主管負責落實整改,本單位安全員監督。 3.2較大事故隱患指作業區、單位無能力需分廠協調,在一定期限內能夠整改的隱患,由分廠組織落實整改,安環科監督。 3.3重大事5、故隱患指分廠無能力解決,需公司有關部門制定整改方案協助解決的隱患,由隱患所在專業管理組逐級遞交隱患報告,督促落實,公司安環部與分廠安環科監督。 3.4特大事故隱患由公司召集有關部門、專家研究制定方案,列入安全管理體系方案,由公司組織實施,分廠配合整改,公司安委會監督。 4.煤氣安全生產事故隱患上報及處理程序 4.1一般事故隱患現場解決,當班班組長、安全員將整改情況上報作業區負責人。 4.2較大事故隱患由作業區負責人、安全員或現場檢查人員逐級上報分廠安環科、職能管理部門(專業組)。 4.3重大、特大事故隱患,當班班組長妥善安排作業人員暫停或撤離隱患現場,逐級上報(必要時可越級上報),并派專人加強6、現場警戒和安全監護。 4.4上級職能部門檢查發現的事故隱患執行上述程序。 安全管理部門視隱患等級情況,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整改完畢后,相關單位、部門(專業組)在規定期限內反饋整改情況,安環科復查驗收。 4.5分廠設立隱患舉報獎勵制度,所有員工均可對煤氣作業現場存在的較大以上事故隱患向安環科報告,經確認后視情對舉報者適當獎勵。 5.事故隱患整改方案、措施的制定 5.1涉及單個專業、部門的安全生產隱患整改方案、技術措施由具體負責的專業管理組制定,單位提出安全方案,安環科審核,總體必須體現“安全第一”的原則。 5.2涉及多個部門或專業的安全生產隱患,由安環科(生產控制中心)牽頭組織相關部門7、專業共同協商,落實整改方案及預防控制措施,各部門、專業按會議決定分工,具體落實整改。 5.3事故隱患整改方案包括下列內容:治理期限和目標,具體措施,技術方案、安全方案、機構和人員,實施、配合單位,隱患未完全消除期間的告知、應急預案等。 6.建立煤氣事故隱患檔案 6.1煤氣安全生產檢查必須有臺帳記錄,班組檢查記錄在設備點檢表、 交接班日志、和班組安全活動臺帳上。 6.2作業區煤氣安全生產檢查記錄在作業區安全檢查記錄臺帳及高爐綜合點檢表上。 6.3較大或重大事故隱患分廠、專業組建立臺賬,分類管理,并將整改、驗收結果存檔。 6.4安環科每月將分廠事故隱患排查整改情況統計上報公司安環部及公司煤氣防護8、站。 6.5各類煤氣安全生產隱患檢查記錄必須包含以下內容:隱患內容、整改措施、時限、責任人、整改驗收情況。 7.責任追究 7.1各單位(部門、專業組)必須按照煤氣安全生產隱患排查的內容、頻次、整改等要求,對本單位職責管理范圍內的事故隱患認真排查,及時落實整改。 7.2對煤氣事故隱患整改不力,不按規定的期限、要求進行整改,推諉扯皮,考核相關責任人;造成事故的,加重處罰并按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附: 煤氣設施安全檢查內容 (一)一般規定。 1.各種主要的煤氣設備、閥門、放散管、管道支架等應編號,號碼應標在明顯的地方。 2.有泄漏煤氣危險的平臺、工作區域等,均必須設置相對方向的兩個出入口。 3.各類9、帶煤氣作業處應分別懸掛醒目的警告標志。 4.煤氣輔助設施保持完好有效。 5.對于設備腐蝕情況、管道壁厚、支架標高等每年重點檢查一次,并將檢查情況記錄備案。 6.煤氣危險區域的一氧化碳濃度必須定期測定,在關鍵部位應設置一氧化碳監測裝置。 (二)用氣點。 1. 各個爐子應分別設置獨立的放散管。 2.相關燃燒閥門的頭部有明顯開關標志。 3.燃燒閥前有放水或放氣頭。 4.閥門嚴密、靈活、無泄漏。 5.助燃管道及煤氣管道設置低壓報警裝置。 (三)管道。 1.廠區主要煤氣管道須標有明顯的煤氣流向和種類。 2.所有可能泄漏煤氣的地方均須掛有提醒人們注意的警示標志。 3.管道本體無可見泄漏(含法蘭、閥門及附屬裝置)。 4.煤氣管道與水管、熱力管燃油管和不燃氣體管在同一支柱或棧橋上敷設時,其上下敷設的垂直凈距不宜小于25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