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企業液化氣經營公司危害識別風險評價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3305
2023-11-15
17頁
187.85KB
1、工程企業液化氣經營公司危害識別風險評價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危害識別風險評價管理制度 1、目的危害識別、風險評價與風險控制,是安全標準化管理工作的核心,認真做好危害識別和風險評價,對于防止種類事故發生、保障廣大職工生命安全、身體健康趕到積極的作用。通過對生產作業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識別和風險評價,根據評價,根據評價結果,有針對性地采取風險預防和削減措施,使風險達可接受的程度。2、適用范圍適用于本公司的所有生產活動,包括擴建、供應、生產、儲存、運輸、銷售、檢維修、檢驗、分析、后勤服務等中危害識別和風險2、評價、風險控制的管理。 3、規范性引用文件重大危險源辯識GB18218-2009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管協調字2004 56 號文)生產過程危險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GB/T13861-92)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通用規范AQ3013-20084、職責與分工41生產副經理負責組織公司的危險有害因素識別和風險評價工作,審批重大危險因素。42安全生產部是本制度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建立并保持危害識別和風險評價管理制度,負責指導各班組部門進行危害識別和風險評價工作,負責巨大風險和重大風險的評價分析,負責公司各班組、部門風險評價記錄的審查與控制效果的驗證,建立、更新重大危險源檔案3、,定期進行風險信息更新。43各班組、部門負責人負責低風險(等級判定在重大風險以下,不包括重大風險的各級風險)的風險分析記錄審查與控制效果驗證。44風險評價和控制主要從事該工作的人員服務,要求該工作的從業人員進行評價。評價初期,可由各級管理人員對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和指導,進行示范,漸面轉變由從業人員自行評價。45非本部門單位到本單位從事某項工作時,風險評價和控制以施工單位為主,班組為輔一起討論、分析,評價與分析的人員簽字也包括兩部門人員。審核審定由施工單位管理人員、負責人員進行。46同一個項目涉及多個部位作業的(如設備、電氣、儀表、幾個施工單位等),由各部門自行分析后,項目負責人進行匯總。5、內容4、51風險的分級管理511風險評價依據本制度附錄A風險評價準則進行分級。512各部門負責對所轄范圍內所有的直接作業、操作崗位、關鍵裝置與重點部位進行風險評價。513作業風險:巨大風險作業由所地部門負責人初審簽字,經安全生產部復檢簽字后,報公司領導批準;重大風險作業由所在部門負責人初審簽字后,所安全生產部終審批準;中等風險、可接受風險和可忽略風險作業由所在部門負責人簽字終審批準。514崗位(裝置、部位等)風險;巨大風險和重大風險所在的崗位(裝置、部位等)由所在部門作為重點部位和關鍵裝置按照關鍵裝置重點部位管理制度進行管理;中等風險、可接受風險和可忽略風險所在的崗位(裝置、部位等)應由所在部門采取隔5、離、防護、制定操作規程等措施降低風險。515風險評價、分析職責a) 項目規劃、設計前應由有資質的機構從事設立安全評價。b) 項目的建設應由項目組進行風險分析并做好風險控制記錄。c) 項目投產運行后,常規和非常規活動風險由各班組進行分析并做好風險控制記錄。d) 工藝變更應由安全生產部做好風險分析,并做好風險控制記錄。e) 設備新增或拆除應由設備負責人組織分析,并做好風險控制記錄。f) 事故及潛在緊急情況的風險由所在班組進行評價分析,并做好控制記錄。g) 進入作業場所的人員活動,均由所在班組部門進行作業風險分析,并做好記錄h) 作業場所的設施設備的風險應由據部門進行分析,并做好控制記錄。i) 人為6、因素,包括操作遠程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風險所在部門進行分析,閉幕式做好控制記錄。52風險評價方法選擇 521直接作業的風險評價方法為工作危害分析(JHA) 522崗位、部位、裝置等風險評價首選工作危害分析(JHA),其次為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LEC)。 523重要設備、關鍵設備的風險評價為安全檢查表法(SCL)。 524新生產工藝線路的設計評價方法為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HAZOP)。 525經公司領導批準的其它方法。53評價準則公司風險評價按附錄A 風險評價準則進行,需進行定量的風險評價由評價小組人員采用適合的評價準則。外部評價由相關資質的機構自行選用評價準則。54風險評價活動實施步驟541生7、產負責人主持風險評價活動,成立評價組織。組織成員由有安全評價工作經驗和安全和安全管理經驗豐富的人員組成。542危害辨識,安施現場檢查、識別危險有害因素。543通過定性或定量評價,確定評價目標的風險等級。544根據評價結果,提出控制措施。545得出評價結論。546風險評價應從影響人、周旋和環境等三個方面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分析,重點考慮以下因素;a) 火災、爆炸;b) 中毒、窒息;c) 有毒有害物料、氣體的泄漏;d) 高溫等異常環境;e) 人機工程因素(指人員、設備、工作環境合理匹配、使設備、環境適應人的生理、心里特征,從而使操作簡便準確、失誤少);f) 電擊、觸電及電弧燒傷;g) 物體或人員高處8、墜落;h) 機械傷害;i) 噪聲;j) 設備的腐蝕、缺陷;k) 潛在危險及其變異;l) 其它55確定重大風險551依據有法律法規的要求;552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嚴重性;553公司的聲譽和社會關注度等;56風險控制的內容561選擇風險控制措施時,應考慮;a) 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b) 控制措施的先進性安全性;c) 控制措施的經濟合理性及公司的經營運行狀況d) 可靠的技術保障及服務。562控制措施并應包括并按如下順序;a) 工程技術措施,實現本質安全;b) 管理措施,實現規范管理;c) 教育措施,提高從業人員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識;d) 個體防護措施,減少職業傷害。563風險控制管理 根據風險9、評價的結果,落實所選的風險控制措施,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對于確定重大風險項目,需建立檔案,內容包括;a) 風險評價報告及技術結論;b) 評審意見;c) 隱患治理方案,包括資金概算情況等;d) 治理時間表和負責人;e) 竣工驗收報告。57風險信息更新不間斷地組織風險評價工作,識別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風險和隱患,定期評審或檢查風險控制結果。 風險評價的頻次為每年一次,當下列情況發生時,公司應及時進行風險評價;a) 新的可變更的法律法規或其他要求;b) 操作變化或工藝改變;c) 新建、改建、擴建、技改項目;d) 有對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認識;e) 組織機構發生較大變動。58重大危險源控制系10、統581重大危險源的辨識:按照重大危險源的辨識GB18218-2000規定,識別公司生產區域范圍內的重大危險源。公司現有重大危險源為液化石油氣貯罐置、丙酮系統。582重大危險源的管理執行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59風險管理的宣傳和培訓定期對從業員進行風險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危險因素識別、風險評價方法、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等。增強從業人員的風險意識,使其認識本崗位的風險,并掌握控制風險的技能。510相關制度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關鍵裝置重點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標準化自評管理制度6、相關記錄 作業活動清單重大危險源辨識記錄工作危害分析記錄表(JHA)安全檢查分析記錄表(SCL)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記錄表(LEC)11、預先危險性分析記錄表(PHA)危險與可操作性魂不守舍分析記錄表(HAZOP)巨大及重大風險與控制措施清單附錄(風險評價準則)1 、術語風險:風險(R)是發生事故的可能性(L)及后果(S)的結合。風險(R)=可能性(L)后果(S)2、風險評價方法風險評價方法的選擇作業活動選用方法頻率備注直接作業活動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作業活動前檢維修作業崗位、部位、裝置首選工作殺害分析法(JHA)其次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LEC)每年一次一個工序如:液化石油氣裝卸、貯儲、液化石油氣充裝、運輸作業等關鍵、重要設備安全檢查表法(SCL)每年一次儲罐、管道、壓縮機、消防設備新建裝置危險與可操作研究(HAZOP)建設12、前按工序進行分析評價3、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及風險等級判定3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流程選定作業活動分解工作步驟識別每個步驟的潛在危害和后果風險分析定期評審控制措施311從作業活動清單中選定一項作業活動,將作業活動分解為若于個相連的工作步驟,識別每個步驟的潛在危害因素,然后通過風險評價,判定風險等級,制定控制措施。312作業步驟應按實際作業步驟劃分,佩戴勞動防護用品、辦理作業證等不必作為步驟分析,可將其列入控制措施。313作業步驟只需說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怎么做。作業步驟的的劃分應建立在對工作觀察的基礎上,并應與操作者一起討論研究,運用自己對這一項工作的知識進行分析。314識別每一步驟可13、能發生的危害,對危害導致的事故生發后可能出現的結果及嚴重性也應識別。識別現有安全措施,進行風險評估,如果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項風險,就提出建議的控制措施,315如果作業流程長,作業步驟多,可按流程將作業活動分幾大項。每一項為一個大步驟,再將大步驟分為幾個小步驟。316對采用工作危害分析的評價單元,基每一個步驟均需判定風險等級,控制措施首先針對風險等級最高的步驟加以控制。317頻繁進行的類似作業,可事先制定標準的工作危害分析記錄表。32 風險級判定輕微或可忽略的風險值(LS=13)可接受的風險值(LS=48)中等的風險值(LS=912)重大的風險值(LS=1516)巨大的風險值(LS=20214、5或L、 S單項為5) 可能性L嚴重性S123451123452246810336912154481216205510152025風險評價表風險等級判定準則及控制措施風險度(R)等級應采取的行動/控制措施實施期限20-25巨大風險(1級)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繼續作業,對改進措施進行評估15-16重大風險(2級)采取緊急措施降低風險,建立運行控制程序定期檢查、測量及評估。立刻9-12中等風險(3級)可考慮建立目標、建立操作規程,加強培訓及溝通。立即或近期整改4-8可接受風險(4級)可考慮建立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但需定期檢查。2年內治理 4輕微或可忽略的風險(5級)無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15、記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L)判斷準則等級標準5現場沒有采取防范、監測、保護、控制措施。危害的發生不能被發現(沒有監測系統)或在正常情況下經常發生此類事故或事件。4危害的發生不容易被發現,現場沒有檢測系統,也未信作過任何監測,或在現場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執行或控制措施不當。危害常發生或在預期情況下發生。3沒有保護措施(如沒有保護防裝置、沒有個人防護用品等),或未嚴格按操作程序執行或危害的發生容易被發現(現場有監測系統)或曾經作過監測或過去曾經發生、或在異常情況下發生類似事故或事件 。2危害一旦發生能及時發現,并定期進行監測或現場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執行或過去偶爾發生危險事故或事件。1有充分、16、有效的防范、控制、監測、保護措施或員式安全衛生意識相當高,嚴格領先地位執行操作規程。極不可能發生事故或事件。事件后果嚴重性(S)判別準則分數人員傷亡程度財產損失、設備設施毀壞事故持續時間法規及規章制度符合狀況環境破壞形象受損程度5死亡一次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在50萬元及以上部分裝置(2套)或設備停工違反法律、法規和標準造成周邊環境破壞重大國內省內影響4喪失勞動能力一次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在25萬元及以上、50萬元以2套裝置停工、或設備停工潛在違反法規和標準造成作用區域內環境破壞行業內、市區內影響3骨折、冷傷、慢性病一次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在10萬元及以上,25萬元以下。1套裝置停工或設備不符合公司或危化行17、業的安全方針、制度、規定等作業點范圍內受影響市區影響2輕微受傷、間隙不舒服一次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在10萬元及以上受影響不大、幾乎不符合公司的安全操作程序、規定設備、設施周圍受影響公司及周邊范圍1無傷亡無損失沒有停工完全符合無影響無受損4、安全檢查表分析(Safety Checkl i st Analysis SCL)41安全檢查表分析方法是一種經驗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員針對將分析的對象,列出一些項目,識別一般工藝設備和操作有關的已知類型的危害,設計缺陷和事故隱患,查出各層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確定檢查項目,再以提問的形式把檢查項目按系統的組成順序編制成表,以便進行檢查和評審。42檢查項目列出之后,18、還應出與之對應的標準。標準可以是法律法規有規定,也可以是行業規范標準或本企業有關工藝操作規程,安全規程等。列出標準后,還應列出標準后,不應列出不達標準可能導致的后果。43R、L、S的數值同JHA分析法5、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LEC)法對于一個具有潛在危險性評價的作業條件,影響其危險性(D)的主要因素有3個;L、E、C D=LEC 式中:D-作業條件的危險性L-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率C-發生事故或危險事件的可能結果(1)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L)如下表:分數事故發生的可能性10完全會被預料到6相當可能3不經常,但可能1完全意外,很少可能0.5可以設想,很不可能19、0.2極不可能0.1實際上不可能(2)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率(E)如下表:分數值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10連續暴露于潛在的危險環境6每日工作時間內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爾暴露2每月暴露一次1每年幾次暴露0.5非常罕見的暴露(3)發生事故或危險事件的可能結果(C)如下表:分數值事故造成的后果100大災難,10人以上死亡40災難,數人死亡15非常嚴重,1人死亡7嚴重,嚴重傷殘3重大,有傷殘1輕傷,需救護(4)危險等級劃分(D)如下表:危險性分值危險程度大于320極度危險,不能繼續作業160-320高度危險,需要立即整改70-160顯著危險,需要整改20-70比較危險,需要注意小于20稍有危險,可以接20、受6、識別危害(危險源)方法61按物的不安全狀態進行識別:GB644186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中將物的不安全狀態歸納為防護、保險、信號等裝置缺乏或有缺陷,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個人防護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以及生產(施工)現場環境不良等四大類。62按人的不安全行為進行識別:GB644186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中將人的不安全行為歸納為操作失誤、造成安全裝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設備等13大糞。63按導致事故和職業危害因素的直接原因進行識別:根據GB/1386192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的規定,將才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危害因素分為6大類;物理性危險和有害因素、化學性危險和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險和21、有害因素、心理性危險和有害因素、行為性危險和有害因素、其它危險和有害因素。631物理性危險和有害因素有:設備設施缺陷、防護缺陷、電危害、噪聲危害、震動危害、明火、能造成灼傷的高溫物質、能造成凍傷的低溫物質、粉塵與溶膠、作業環境不良、信號缺陷及其它物理危險有害因素。632化學性危險和有害因素有:易燃易爆性物質、自燃性物質、有毒物質、腐蝕性物質、其它化學危險有害因素。634生物性危險和有害因素有:負荷超限、健康狀況異常、從事禁忌作業、心理異常、辨識功能缺陷、其它心理性危險有害因素。635其它危險和有害因素有:指揮錯誤、操作錯誤、其它行為性危險有害因素636其它危險和有害因素有:搬舉生物、作業空間狹22、小、工具不合適、通道和道路和缺陷等。7、各類分析表格71工作危害分析(JHA)記錄表區域(工序): 評價人員: 審核人員: 日期:序號工作步驟危害現有安全控制措施LSR改正/控制措施結論:工作危害分析風險度為 ,風險等級為 。 72安全檢查表分析法(SCL)記錄表區域(工序): 關鍵裝置: 評價人員: 日期:序號檢查項目標準未達標準造成的主要后果現有安全控制措施LSR改正/控制措施結論:安全檢查分析風險度為 ,風險等級為 。73預先危險性分析法(PHA)記錄表工作崗位: 區域: 分析人員: 審核人員: 日期:危害原因主要后果現有安全控制措施LSR改正/控制措施結論:重點部位風險度為 ,風險等級為 。74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HAZOP)記錄表上區域/工藝過程:原設計工藝指標/參數:分析人員:分析日期:引導詞偏差原因主要后果現有安全生產控制措施LSR建議改正/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