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茶葉重點區域發展規劃(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焦**
編號:80334
2021-03-31
12頁
35KB
1、全國茶葉重點區域發展規劃(全國茶葉重點區域發展規劃(20092009- -20152015 年)年) -農業部辦公廳農業部辦公廳 一、產業發展現狀一、產業發展現狀 我國是茶樹的原產地,是世界上發現和利用茶樹最早的國家。改革開放以來,茶葉產業 得到了迅速發展。目前,全國有 20 個省、市、自治區生產茶葉,涉茶人員約 8,000 萬人。 茶葉產業已成為主產區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和出口創匯的優勢農業產業, 對促進農業結 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擴大就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基本情況 1.生產、貿易快速增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茶業依靠政策、投入和科技進步進入了新 的發展階段。 2、2007 年全國茶園面積達 2,419.5 萬畝, 茶葉產量 116.5 萬噸, 與 1990 年相比, 面積增長 52%,產量增長 1 倍。2007 年全國茶葉出口 28.9 萬噸,比 1990 年 19.5 萬噸增加 9.4 萬噸,增長 48%。目前,我國茶樹種植面積約占世界茶園面積的 50%,居世界第一;茶 葉產量約占世界茶葉產量的 31%,2005 年超過印度后,成為世界第一大生產國;茶葉出口量 2007 年躍居世界第二。 2.生產區域相對集中。我國有 20 個省(區、市)栽培茶樹,生產區域遼闊。2007 年江 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3、云南、 陜西等 15 省(區、市)茶園面積 2,380.2 萬畝,占全國茶園總面積的 98%;產量 115.4 萬 噸,占全國茶葉總產量的 99%;產值 290 多億元,占全國茶葉總產值的 98%以上,已成為我 國茶葉生產的主要區域。 3.產品結構不斷優化。近十多年來,我國茶葉產業以市場為導向,產品結構不斷調整優 化,有資源比較優勢和市場競爭力的產品發展迅速。一是綠茶生產規模擴大。綠茶產量由 1990 年 33.3 萬噸,增加到 2007 年 87.4 萬噸,湖北茶葉網 編輯 占茶葉總產量比 重由 62%提高到 75%; 二是烏龍茶產量上升。 烏龍茶產量由 1990 年的 3.3 萬噸, 增加到 2007 年的 13.0 萬噸,增加 3 倍以上,占茶葉總產量比重由 6%提高到 11%;三是紅茶生產大幅減 少。產量從 1990 年的 11.0 萬噸,下降到 2007 年的 5.3 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