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公司建筑施工安全風險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3526
2023-11-15
7頁
51.32KB
1、工程公司建筑施工安全風險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建筑施工安全風險管理制度1.目的和適用范圍2.1工程項目實行風險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以最經濟、科學合理的方式消除項目施工中的風險所導致的各種災害及事故后果。通過對施工過程中的危害進行辨識、風險評價、風險控制,從而針對本車輛段存在的風險做出客觀而科學的決策,預防事故的發生,實現安全技術,安全管理標準化和科學化。 2.2 本制度適用于生產機械設備、設施、存儲、運輸的風險評價與控制,適用于施工作業現場,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和非正常情況,包括本項目工程范圍內各個施工2、階段的風險管理、風險評價、風險控制以及風險信息的更新。2.職責3.1 項目總經理直接負責風險管理和風險評價的領導工作,組織制定風險評價程序和指導書,明確風險管理的目的和范圍。3.2 生產副總協助風險管理和評價工作,成立風險管理組織,進行風險評價,確定風險等級,主持年終風險評審工作。3.3 項目總工程師必須對項目的風險管理人員進行教育和培訓,并組織風險管理人員進行定期的風險巡查,主持處理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安全風險問題。3.4 項目安質部是風險管理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對項目重大風險分析記錄的審查與控制,定期進行風險信息更新。3.5 項目各級管理人員應積極參與配合風險管理和風險評價工作,提供相關資料。3、3.風險管理和評價機構(詳見附件:風險管理組織機構圖)組長:經理副組長:生產副總 項目總工成員:工程部 安質部 辦公室 財務部 經營部 物資設備部4.內容 4.1 風險分級制。根據后果的嚴重程度和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來進行風險評價,其結果從高到低分為:1級、2級、3級、4級、5級。分級標準見表 表 風險分級風險級別風險名稱風險說明1不可容許風險 事故潛在的危險性很大,并難以控制,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極大,一旦發生事故將會造成多人傷亡2重大風險 事故潛在的危險性較大,較難控制,發生事故的頻率較高或可能性較大,容易發生重傷或多人傷害,會造成多人傷亡 粉塵、噪聲、毒物作業危害程度分級達、級者3中度風險 雖然4、導致重大事故的可能性小,但經常發生事故或未遂過失,潛伏有傷亡事故發生的風險 粉塵、噪聲、毒物作業危害程度分級達、級者,高溫作業危害程度達、級4可容許風險 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雖然重傷的可能性較小,但有可能發生一般傷害事故的風險 高溫作業危害程度達、級者;粉塵、噪聲、毒物作業危害程度分級為安全作業,但對職工休息和健康有影響者5可忽視風險 危險性小,不會傷人的風險事故的后果與可能性的綜合評價結果可得出風險級別見表表 事故后果與可能性綜合評價結果后果可能性極不可能不可能可能輕微傷害543一般傷害432嚴重傷害3214.2 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的步驟。 1、單位工程要詳細劃分作業活動;編制作5、業活動表,其內容包括作業區域、設備、人員和流程,并收集有關信息。2、辨識與各項作業活動有關的主要危害(見重大危險源清單)。 3、在假定現有的或計劃的控制措施有效的情況下,對與各項危害有關的風險的程度做出主觀評價,并給出風險的分級。4、制定并保存辨識工作場所存在的各種物理及化學危害因素和生產過程的危險、生產使用的設備及技術的安全信息資料。5、進行工作場所危險評價,包括事故隱患的辨識,災難性事故引發因素的辨識,估計事故影響范圍,對職工安全和健康的影響。別6、根據評價結果確定風險級,并編制計劃以控制評價中發現的,需要重視的任何風險,尤其是不可承受的風險。7、建立一套管理體制或控制措施落實工作場所危險6、評價結果,包括事故預防、減緩以及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8、針對已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評價風險,并檢查風險是否不可承受。9、修訂完善并向職工下發、培訓、實施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程序)包括每個操作階段的程序、操作極限值、安全措施;10、利用事故分析會,每周安全活動日認真分析導致或已導致生產現場事故和未遂事故的每一事件(包括嚇一跳事件),并對發現的問題制定改進措施,確保事件的危險程度和控制措施被每個職工充分理解。危險源識別的準備、工作活動分類危險源識別風險評價 確定危險源風險級別 反 饋 制定風險控制措施計劃 反評審措施計劃的可行性 饋風險控制措施計劃實施階段圖 風險管理基本流程5.3 危險評價結合車輛7、段施工特點,本著風險評價的實用性和易操作性原則,有以下幾種危險評價方法可供選擇:1、 LEC評價法: D=LEC D危險性分值 L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 C發生事故產生的后果2、MEC評價法:R=MES R風險程度 M控制措施的狀態 E人體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 S事故后果以上兩種評價方法詳細內容步驟可查閱相關資料。2、 直接判斷法。對下述情況可直接定為較高級別的風險:不符合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和標準;相關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曾經發生過事故,至今仍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的;直接觀察到可能導致危險的錯誤,且無適當控制措施的。4.4 風險控制制度 1、風險控制措施原則。應8、優先選擇消除風險的措施,其次是降低風險(如采用技術和管理措施或增設安全監控、報警、連鎖、防護或隔離措施),再次是控制風險(如個體防護、標準化作業和安全教育,以及應急預案、監測檢查等措施)。2、 重大危險源的確定。當發生以下情況時可確定為重大危險源:違反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風險評價定為1級、2級風險的危險源。表 風險控制措施表風險級別風險名稱控制措施5 可忽視風險 不需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記錄4可容許風險 可保持現有控制措施,即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但應考慮投資效果更佳的解決方案或不增加額外成本的改進措施,需要需要監測來確保控制措施得以維持3中度風險 應努力采取措施降低風險,但應仔細測定并限定9、預防成本,應在規定時間內實施風險減少措施,如條件不具備,可考慮長遠措施和當前簡易控制措施 在中度風險與嚴重傷害后果相關的場合,必須進一步評價,更準確地確定傷害的可能性,確定是否需要改進控制措施,是否需要制定目標和管理方案2重大風險 直至風險降低后才能開始工作。為降低風險時必須配給大量的資源,當風險涉及正在進行中的工作時,就應采取應急措施,應制定目標和管理方案1不可容許風險 只有當風險已降低時,才能開始或繼續工作。若即便經無限的資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風險,就必須禁止工作。風險控制措施計劃應在實施前予以評審,應著對以下內容:計劃的控制措施是否能夠是風險降低到可容許水平;是否產生新的危險源;是否已選定了10、投資效果最佳的解決方案;受影響的人員如何評價計劃的預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計劃的控制措施是否會被應用于實際工作中。4.5 管理制度1、通過風險評價工作確定的危險源(點),造冊登記、繪制一覽圖上墻、任何部門和個人無權擅自撤消已確定的 危險源(點)或者放棄管理2、對所有危險源(點)必須懸掛警示牌并保持警示牌完整無損,因工作需要調整危險源(點)負責人,應在警示牌上及時更正3、各級管理者要按危險源(點)的管理要求實施管理監督工作。在危險源(點)工作人員應嚴格執行安全風險控制措施4、各類危險源應列為各級安全檢查的重點,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暫時不能解決的應及時采取臨時措施,并向上級管理部門反映情況。5、凡屬高壓、高空、有毒等危險作業,必須有安全措施和專人負責6、凡在各類危險源(點)發生事故時,必須按“四不放過”的原則,對危險源(點)的管理情況進行調查,如果確屬危險源(點)管理失控造成事故,將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加倍處罰。7、建立健全風險教育培訓和交底制度。項目部必須每年組織對全員進行風險源的學習培訓和教育,并對風險管理人員進行風險管理技術交底。8、建立風險巡查機制,風險管理人員必須每日對風險源進行檢查,并認真做好巡查記錄。對于新發現的危險源必須及時上報風險管理機構,以確定危險源的級別,迅速制定相應控制措施。9、針對1級、2級和3級風險必須建立應急預案和應急響應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