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公司工程監理部施工現場危險源分析控制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3989
2023-11-15
14頁
59.50KB
1、地產公司工程監理部施工現場危險源分析控制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危險源控制制度1. 目的:本程序規定了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風險控制與環境因素識別控制管理的過程。本程序適用于施工現場及相關活動過程中的危險因素辨識、環境因素識別和評價。2.適用范圍:本規定適用于xx二期工程3.職責本規定由xx工程監理部編制并實施。4.工作程序4.1 危險源辨識、環境因素識別與風險評價的范圍危險源辨識、環境因素識別與風險評價范圍,應與管理活動、場所的狀況以及法規的要求相適應,并覆蓋下列范圍:a)常規活動,如正常的施工(生產2、)、服務活動;b)非常規活動,如:臨時檢修等;c)所有進入場所人員的活動,包括施工人員,外部分包商和服務、訪問者的活動;d)現場設置的所有設施、設備;e) 現場辦公區、生活區(包括分包商)的設施及活動。4.2 危險源辯識、風險評價與環境因素辨識主要內容4.2.1工程管理對單項施工作業危險源辯識、風險評價主要考慮的內容a)管理過程中的場所、設施、活動、人員及生活區(包括現場食堂、宿舍、浴室、廁所等)控制的符合性;b) 人員暴露于風險中的頻率、持續時間和人數;c) 地區氣候環境的影響,即同一種危險因素在不同的區域環境造成不同的風險評價結果應分別進行辨識;)日常檢查或定期審核中發現的偏差、不符合的數3、據統計,例如千工日違章率分析統計;)臨時供、用電設施的配置、維護/電氣設備(包括現場生活區食堂、宿舍、浴室)運行、維修、保養的巡檢記錄統計;f)施工機械、機動車輛(包括場內機動車)安全裝置、機械部件的可靠程度及故障率統計;g)安全防護設施(包括腳手架)、安全防護用品/用具的保護作用及控制程度;h)作業場所內外部相關方,包括由外部相關方提供的服務及設施、設備和共同施工的其他施工單位的設施、設備及人員活動等。4.2.2物資管理危險源辯識、風險評價主要考慮的內容a)物資(包括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壓縮氣瓶等采購、運輸、貯存、使用控制的有效性;b)物資供方的管理,包括其現場運輸、裝卸、提供的服務等4、。4.2.3綜合管理危險源辯識、風險評價主要考慮的內容a)行政用車的管理;b) 辦公、生活區的管理。4.2.4項目部危險源辯識、風險評價主要考慮的內容a) 單項施工過程中未能實施或準確實施控制措施的不可容許風險與重要環境因素;b) 新開單項工程、特殊作業活動需要針對重點關注的危險因素與環境因素;c)執行或加強控制的;d) 現場分析發現的管理性危險因素,主要包括4.2.5條款中的內容,針對項目實際情況進行細化。4.2.5危險源辯識、風險評價主要考慮的內容a)分包單位管理,主要包括:作業人員的意識、資質、技術能力、人力資源的保證等;b)施工組織中管理性危險因素,主要包括工期壓力、現場員工加班加點、5、未遂事故、違章率高、現場環境的不力因素(安全設施的防護設置難度大)等;c)施工作業安全措施的執行不力,主要包括不交底、措施針對性不強、無措施、措施不執行等;d)通過監督與檢查發現的管理問題,包括現場的違章指揮、檢查問題不閉環等;e)安全防護設施,包括設施設置不完善、投入不足、管理狀態不受控、設施的滯后等;f)其他管理因素,包括項目施工過程中發生事故(包括未遂事故)、相關方的抱怨、多項目同一問題的多發、管理者安全意識、同行業事故的發生等;d)上年度項目安全與環境管理績效檢測情況。4.2.3項目環境因素識別、評價時主要考慮的內容:a)廢氣、廢水、廢物排放,土地污染,噪聲影響;)化學危險物品的存放、6、搬運、使用、處理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施工環境對社區的影響程度;d )水、電、煤、氣、原材料和資源利用對環境的影響及其可節約程度;e )施工環境是否遵循適用的有關環境的法律法規。4.2.4環境因素:a) 設計影響,包括對污水、煙塵、固體廢棄物排放的前期設計;b) 措施影響,吹管的噪聲控制。4.3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方法與環境因素辨識、評價方法4.3.1工作步驟危險源辨識過程按以下步驟進行:1) 選擇施工現場或部門中的作業活動、產品和服務,2) 識別活動、產品和服務中的危險源。3) 對危險源的定性和或定量評價。4) 確定重要危險因素。4.3.2危險源的識別1)危險源的分類對內的危險源可分為八7、大類,即機械類、電器類、防護類、消防類、材料類、環保類、行政衛生類、其他類別。2)采用危險源識別的方法a) 詢問和交流;b) 現場觀察;c) 查閱有關記錄;d) 獲取外部信息;e) 工作任務分析;f) 安全檢查表;4.3.3風險評價對作業過程中的危害先采取專家經驗判斷法進行評價,評價時要考慮危險源在三種時態(過去、現在和將來)、三種狀態(正常、異常和緊急)情況下的危險,在專家經驗判斷法無法確定情況下,通過定量評價法分析危害導致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確定危險的大小。定量評價主要采取作業條件危險評價法。作業條件危險評價法用與于系統危險性有關的三種因素指標值之積來評價系統人員傷亡危險的大小,這8、三種因素是: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人體暴露在這種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的損失后果。危險性分值其簡化公式是: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當用概率來表示時,絕對不可能的事件發生的概率為0;而必然發生的事件的概率為1,但在作系統安全考慮時,絕對不發生事故是不可能的,_所以人為地將發生事故可能性極小的分數定為0.1,而必然要發生的事件的分數定為10。介于這兩種情況之間的情況指定了若干個中間值,如表1 所示。表1 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分數值事故發生的可能性10 完全可以預料9 可以預料8 極有可能7 相當可能6 可能性很大5 很有可能4 可能3 可能性小2 可能9、性很小1 很不可能0.5 極不可能0.1實際不可能E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人員出現在危險環境中的時間越多,則危險性越大。規定連續暴露在此危險環境的情況定為10,而非常罕見地出現在危險環境中定為0.5。同樣,將介于兩者之間的各種情況規定若干個中間值,如表2 所示。表2 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分數值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10 連續暴露9 6 小時暴露8 4 小時暴露7 2 小時暴露6 每天工作時間暴露5 每周二次暴露4 每周一次暴露3 每月二次暴露2 每月一次暴露1 每年幾次暴露0.5 非常罕見地暴露說明:1.三通一平施工活動中E 值取1;2.基礎開挖、裝飾施工活動中E 值取2;3.主10、體結構施工中E值取3;4.其他活動中E 值取2。C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危險性分值根據公式就可以計算作業的危險程度,但關鍵是如何確定各個分值和總分的評價。根據經驗,總分在20 以下被認為是低危險,這樣的危險比日常生活中騎自行車上班還要安全;如果危險分值到達70160 之間,那就有顯著的危險性,需要及時整改;如果危險分值在160320 之間,那么這是一種必須立即采取措施進行整改的高度危險環境;分值在320 以上的高分值表示環境非常危險,應立即停止生產直到環境得到改善為止。表4 危險等級劃分()值危險程度危險等級320 極其危險5160320 高度危險470160 顯著危險32070 一般危險2211、0 稍有危險1根據分值,項目部對D 值在20分以下的因素,維持目前的管理;D值20-100分的,在作業活動(或管理過程中)制定措施控制;D 值超過100 的,制定目標、指標管理方案控制。4.3.4環境因素辨識與辨識評價方法4.3.4.1 工作步驟環境因素辨識過程按以下步驟進行:1)選擇施工生產現場或部門中的作業活動、產品和服務2)識別活動、產品和服務中的環境因素。3)對環境因素的定性和定量評價。4)確定重要環境因素。4.3.4.2 環境因素分類A)大氣排放:涉及到點源排放和無組織排放的各類污染因素等。B)水體排放:生活廢水與工業廢水各類污染因素的產生與排放,對天然水體污染與破壞等。C)廢物管理12、:工業廢物,特別是危險和有害廢物的產生、堆放與處理;生活、辦公廢物的產生與處理。D)土地污染:各種化學物質、有害廢物、重金屬物質等對土壤的污染,污染物質的積累和進一步擴散等;土地的占用和景觀的破壞。E)原材料與自然資源的使用:能源、原材料物質的使用、消耗和浪費。F)當地其他環境問題和社區問題。4.3.4.3 環境因素描述方法:污染物+狀態(如:SO2大氣排放)1) 排放去向:污染物的排放去向。2) 數量:污染物的具體排放量,注明計量單位。3) 頻率:單位時間內排放次數。如2次/年、5次/天等。4)環境影響:全部或部分由組織的活動、產品或服務給環境造成的任何有益或有害的變化。如SO2大氣排放會帶13、來的環境影響是:污染大氣(或酸雨)。5)時態:過去/現在/將來,既過去發生、現在正在進行或將來可能發生的活動。6)狀態:正常/異常/緊急企業生產活動連續進行是正常狀態;生產車間的開車、停機、檢修等情況下,環境因素與正常狀態有較大不同,屬異常狀態;緊急狀態則是如發生火災、事故、洪水等情況,對可預見的緊急狀態中存在的因素,應有相應的措施。4.3.4.4 環境因素評價法評分法評分法A)法規符合性超標:5分接近超標:3分達標:1分B)發生頻率持續發生:5分間歇發生:4分夜間發生:3分白天發生:2分偶然發生:1分C)產生量大:5分中:3分小:1分D)影響范圍全球范圍:5分周圍地區:4分場界內:3分員工10人以下:2分操作者本人:1分E)影響程度嚴重:5分一般:3分輕微:1分F)社區關注度強:5分一般:3分弱:1分G)萬元產值年消耗量大:5分中:3分小:1分H)可節約程度加強管理可明顯見效:5分改造工藝可明顯見效:3分較為節約:1分L)綜合分:以上項目分值總和4.3.4.5 確定重要環境因素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為重要環境因素:1)法規符合性=5;2)影響范圍=5;3)萬元產值/年消耗量+可節約程度,總分大于7分者;4)社區關注度=5;5)法規符合性+發生頻率+產生量+影響范圍+影響程度+社區關注度,總分大于15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