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護理不良事件安全管理制度及預防措施.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4205
2023-11-15
7頁
20.62KB
1、醫院護理不良事件安全管理制度及預防措施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護理不良事件的范圍護理不良事件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間發生跌倒、用藥錯誤、走失、誤吸或窒息、手術部位或患者識別錯誤、燙傷以及其他與病人安全相關、非正常的護理意外事件。1、用藥錯誤病人住院期間,護理人員在為病人執行治療性醫囑時未認真執行查對制度,打錯針、發錯藥。2、非計劃拔管病人在住院期間由于病人或護理人員等因素發生的計劃外的拔管行為。3、手術患者、手術部位發生錯誤。4、意外事件病人在住院期間發生跌倒、墜床、壓瘡、走失、誤吸或窒息、燙傷、自殺等與病2、人安全相關的、非正常的事件。(二)護理不良事件/病人安全管理規定1、責任護士需對新入、轉入及病情突發變化的病人進行全面的安全評估(見附件2、3),當評估分值10分時,告知患者及家屬有意外風險的可能,需采取預防措施并在值班期間加強巡視及作為交班重點。2、護士應將評估分值10分病人的安全情況在護理記錄單上每班記錄。護士長每天對高風險患者的安全情況及護士對安全預防措施的落實進行跟蹤督查,并將督查情況記錄在護士長工作手冊上,每周一次,特殊情況及時記錄。3、 如有不良事件發生,當班護士應及時趕到,并立即啟動應急處理程序,將損傷減少到最低。4、上報程序:為強化安全防范意識,堅持主動報告、非處罰性的原則。發3、生不良事件后,由當事人填寫護理不良事件/病人安全報告表(見附件1),填寫完整后24小時內交護理部。遇重大、情況緊急事件應在處理的同時立即口頭上報護理部。5、處理方式:針對科室報告的不良事件,醫院護理質量控制委員會定期進行專題討論,分析原因。在全院護士長會上對已發生的不良事件進行通報,引以為戒,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對主動報告自己和他人發生的不良事件者,護理部將對報告者和當事人保密。對主動報告且積極整改的缺點、一般差錯不予追究,對隱瞞不報者、嚴重差錯及事故視性質及程度由醫院護理質量控制委員會研究后酌情處理。(三)護理不良事件預防措施1、加強對重點人員、時段的管理(1)工作3年以下的低年資護士是發4、生護理不良事件的高風險人群,應加強業務培訓,并與高年資護士合理搭配。(2)晨、午、晚、夜間的護理風險高于正常上班時間,應合理安排護理人力資源。值班護士應經常巡視病房,了解患者需求,為患者提供必要的生活協助。(3)危重癥患者、老人及小兒在住院期間發生不良事件的風險相對較高,應重點關注。(4)危急重癥患者離開病房進行各種檢查、治療活動存在較高風險,應合理安排轉運工具、陪同人員、儀器設備等。2、提升病人辨識的正確性當提供治療或執行任何技術性操作時,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使用至少兩種辨識病人身份的方法。(1)床號不能作為辨別病人身份的唯一方法,須請病人說出自己的姓名而不能采用護士叫病人姓名的方法。5、(2)志不清、精神異常、危重、手術、高齡、小兒等必須使用腕帶標識。3、提升醫護溝通的有效性執行口頭或以電話報告重要的檢查結果時,應以“重復復誦”的方式以確保訊息接受者收到正確的醫囑或檢查結果的報告。4、提升護患溝通的有效性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他們所關心的安全問題、以及入院后風險評估的結果。使患者及家屬了解并掌握預防護理意外事件的必要性和方法。5、提升用藥的安全性(1)病房各種藥品標簽清楚、有藥名、規格、生產日期、有效期,無過期變質藥品。(2)藥品原包裝保存,特殊藥品按要求保存(如需避光、冷藏等)、藥品不得混裝。(3)藥品定位放置:注射藥、口服藥、外用藥嚴格分開放置、標識清楚,嚴禁將外觀相似或發音6、相似的藥品擺放在相鄰的位置。(4)高濃度電解質、肌松劑、細胞毒性藥等高危藥品必須單獨存放,并有警示標識。6、提升臨床警示系統的有效性(1)確保呼喚器使用有效、各種監護儀和呼吸機報警系統性能良好。(2)正確使用警示標識。7、避免手術部位錯誤、病人錯誤在術前準備時護士必須為手術病人佩帶腕帶標識,接送病人時必須有病人相關信息確認過程并簽字確認。手術部位必須標志清晰、術前準備和鋪巾后仍清晰可辨,手術開始前如參與手術人員任何人有任何異議,均需立即暫停手術,只有當全體均無異議時方可開始手術。8、減少病人因跌倒或墜床造成傷害的風險:跌倒、墜床評估分值10分的病人,在護理中需注意以下事項:(1)安全的環境:保7、持病房光線充足、地面清潔干燥無障礙物,私人常用物品固定放置,便于病人拿取,夜間開啟床頭燈。(2)健康教育:對高危患者實行告知制度,加強指導,陪護人員離開時必須告訴護士。囑病人穿防滑鞋、濕性拖地后避免不必要的走動。指導患者正確使用呼叫器和避免睡前大量的飲水。做好特殊藥物的宣教工作。病人起床活動時不要以移動的家具作為支撐,坐椅時間不要太長。70歲以上老年人必須留陪伴一人,陪伴年齡應小于70歲,并活動自如。如無陪伴,家屬需在護理記錄上簽字。(3)加強巡視和觀察,適當給予生活照顧。患者離床活動應有人陪護。(4)床、椅固定,高低適中,適當使用護欄和約束帶。搬運患者時將平車固定,防止滑動,就位后拉好護欄。8、(5)患者床頭應有防跌倒警示標識。(6)對患有高血壓、冠心病、體位性低血壓的患者,指導其學習漸進式下床活動的方法,避免姿勢快速轉換。9、加強管道護理,防止管道混淆產生不良后果以及非計劃性拔管(1)管道標識清楚,值班者應清楚患者的各種管道的名稱及護理要點。(2)對患者或家屬進行安全教育,明確管道管理的重要性,正確理解醫院所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一旦發現管道脫落或有脫落的危險,立即告知值班人員。(3)妥善固定管道,定時觀察有無脫落。(4)根據病情給予肢體或身體約束。10、避免其它護理意外事件的發生(1)掌握患者病情和心理變化,一旦發現情緒異常及時通報家屬及全科人員,防止患者自殺行為。(2)為神志異常、70歲以上老人伴有精神障礙、無監護人的兒童床旁掛“防走失警示”。(3)避免因護理不當造成的壓瘡和燙傷。(四)要求全體護理人員認真學習本制度建立的意義和做法,認識到護理不良事件管理的重要性,增強主動報告不良事件的意識。據實上報,以促進我院護理質量持續改進,達到保障患者安全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