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護理安全、不良事件報告處理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4210
2023-11-15
8頁
24.79KB
1、醫院護理安全、不良事件報告處理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護理安全(不良)事件報告管理規定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建立健全護理安全(不良)事件報告制度,提高護理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報告的質量和效率,指導病區妥善處臵護理安全(不良)事件,推動持續護理質量改進,切實保障護理安全,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條例和醫療質量安全事件報告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第二條護理安全(不良)事件指在護理工作中,不在計劃內、未預計到或通常不希望發生的事件。第三條護理安全(不良)事件包括給藥錯誤、識別患者2、錯誤、院內壓瘡、跌倒、墜床、管道脫落/拔出、誤吸窒息、藥物外滲、燙傷/燒傷、運輸途中發生病情變化、走失、自殺、猝死、咽入異物、意外傷害、咬破體溫計、火災、蓄意破壞、醫療器械故障等。第四條根據護理安全(不良)事件對患者造成影響的嚴重程度,分為七級。0級:接近失誤,即錯誤雖發生了,但在到達病人之前被發現并得到糾正。1級:錯誤已發生在病人身上,但未造成不良傷害。2級:輕微傷害,生命體征無改變,需進行臨床觀察及簡單處理。3級:中度傷害,部分生命體征有改變,需進一步觀察及特殊處理。4級:重度傷害,生命體征明顯改變,需提升護理級別及緊急處理。5級:永久性傷害。6級:死亡。第二章報告處理程序第一條護理安全(3、不良)事件實行電子郵箱、短信、電話、紙質表格等多種途徑上報。護理部面向全院公開護理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的方式和方法。病區護士長為護理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的主要責任人,同時鼓勵其他人員通過上述途徑署名或匿名直報。第二條上報原則1逢疑必報:只要護理人員不能排除事件的發生和護理行為無關時,就必須上報。2瀕臨事件上報:有些事件雖然當時并未造成傷害,但根據護理人員的經驗,認為再次發生同類事件的時候,可能會造成患者傷害,也需要上報。第三條上報和核對時限及程序0-1級護理安全(不良)事件:病區護士長須在3個工作日內填報護理不良事件登記本上報至護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組,經管理組護士長核實后,每月25日之前上4、報護理部。2-3級護理安全(不良)事件:病區護士長須在2小時內口頭上報護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組護士長,在24小時內填報護理不良事件登記本,管理組護士長在接到上報后24小時內予以核實并協助調查處理,每月25日之前上報護理部。4-6級護理安全(不良)事件:病區護士長在處理事件的同時立即逐級上報至護理部,在24小時內填報護理不良事件登記本,護理部主任于搶救或緊急處理措施結束后立即組織人員進行調查處理。根據事件處臵和發展情況,及時補充、修正相關內容。第四條護理安全(不良)事件上報堅持非懲罰性原則。對于主動上報護理安全(不良)事件的科室或責任人,不予處罰。對主動發現與及時報告重要護理安全(不良)事件和5、隱患,避免嚴重不良后果發生的非責任人予以保護。對于準確上報護理安全(不良)事件信息,調查處理及時,整改有力,護理質量安全水平有顯著提高的病區予以獎勵。第五條緩報不良事件信息但未造成嚴重后果的病區,給予會議通報批評;對緩報不良事件信息或對不良事件處臵不力,造成嚴重后果的病區,給予全院例會上通報批評,并扣罰當事人或責任人500元;對瞞報、謊報不良事件信息但未造成嚴重后果的病區,給予全院例會通報批評,并扣罰當事人或責任人200元;對瞞報、謊報不良事件信息造成嚴重后果的病區,一經發現要嚴肅處理,給予全院例會通報批評并扣罰當事人或責任人1000元。第六條護理安全(不良)事件發生后,護士長應及時采取針對性6、補救措施,將事件的危害程度降至最低,并對有關的實物如標本、藥品、器械、用具、病歷和護理記錄等按規定妥善規范保管,不得銷毀、轉移或涂改。對疑似輸液、輸血、藥物引起的不良事件,護患雙方應共同對現場實物進行封存、簽名或蓋章,嚴格執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有關規定。第七條當管理組護士長接到2級以上和護理部接到3級以上護理安全(不良)時間上報后應立即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了解情況,分析原因,給與現場指導。第八條各病區應建立護理安全(不良)事件登記本,詳細記錄時間的種類、發生經過,認真查找原因,制定并落實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預防不良事件的再次發生。管理組護士長應每月組織人員對上報資料經行分析討論,對發生護理安全7、(不良)事件的病區進行跟蹤監控,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第三章質量持續改進第一條護理部建立護理安全(不良)事件數據庫。護理安全小組負責對每月上報的信息進行初步統計和匯總,護理部對統計結果進行趨勢分析和個案分析,對發生頻次較高和危害程度較重的事件,及時向全院進行匿名通報,提出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隱患。第二條護理部每季度組織護理質量與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成員對上報資料進行原因分析和定性,并提出整改措施,進行跟蹤監控,以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第三條護理部每年將護理安全(不良)事件編輯成冊作為培訓教材,警示全體護理人員,讓每個成員及時分享到典型案例的經驗教訓,以降低護理安全(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保障患者安全。8、 護理安全不良事件報告制度一、不良事件的定義護理不良事件是指在護理過程中發生的、不在計劃內的跌倒、墜床、壓瘡、用藥錯誤、走失、誤吸或窒息、燙傷及其他與患者安全相關的、非正常的護理意外事件。二、不良事件報告的意義通過報告不良事件,及時發現潛在的不安全因素,可有效避免護理差錯與糾紛的發生,保障病人安全。不良事件的全面報告,有利于發現醫院安全系統存在的不足,提高醫院系統安全水平,促進醫院及時發現事故隱患,不斷提高對錯誤的識別能力。不良事件報告后的信息共享,可以使相關人員從他人的過失中吸取經驗教訓,以免重蹈覆轍。三、護理不良事件的范圍護理安全(不良)事件包括給藥錯誤、識別患者錯誤、輸血錯誤、院內壓瘡、9、跌倒、墜床、管道脫落/拔出、誤吸窒息、藥物外滲、燙傷/燒傷、運輸途中發生病情變化、走失、自殺、猝死、咽入異物、意外傷害、咬破體溫計、火災、蓄意破壞、醫療器械故障等。四、不良事件報告的原則1、逢疑必報:只要護理人員不能排除事件的發生和護理行為無關時,就必須上報。2、瀕臨事件上報:有些事件雖然當時并未造成傷害,但根據護理人員的經驗,認為再次發生同類事件的時候,可能會造成患者傷害,也需要上報。五、 上報內容包括患者一般資料、不良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不良事件項目分類、發生的主要原因、采取的措施、患者損害的嚴重程度及后果和改進措施等。上報形式以個人或科室為上報單位。六、報告形式1、口頭報告:發生嚴重護理10、不良事件時,護理人員立即向護士長、科主任、總值班、護理部口頭報告事件情況。2、書面報告:護理人員書面填寫護理不良事件登記本七、獎懲機制1、護理安全(不良)事件上報堅持非懲罰性原則。對于主動上報護理安全(不良)事件的科室或責任人,不予處罰。對主動發現與及時報告重要護理安全(不良)事件和隱患,避免嚴重不良后果發生的非責任人予以保護。2、對于準確上報護理安全(不良)事件信息,調查處理及時,整改有力,護理質量安全水平有顯著提高的科室予以獎勵。3、對緩報不良事件信息但未造成嚴重后果的病區,給予全體護士長會議通報批評;對緩報不良事件信息或對不良事件處臵不力,造成嚴重后果的病區,給予全院例會上通報批評,并扣罰當事人或責任人500元。4、對瞞報、謊報不良事件信息但未造成嚴重后果的病區,給予全院例會通報批評,并扣罰當事人或責任人200元;對瞞報、謊報不良事件信息造成嚴重后果的病區,一經發現要嚴肅處理,給予全院例會通報批評并扣罰當事人或責任人1000元。 護理安全工作計劃護理不良事件記錄科室責任人職稱日期時間:病員信息姓名: 房間號: 年齡: 性別:診斷:事情發生經過原因結果經過:原因:結果(病人病情變化及目前情況,對病人造成的影響)處理措施事件報告時間: 事件報告人:護士長接報時間: 護理部接報人:院辦接報時間: 院辦接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