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護理安全及不良事件處理報告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4217
2023-11-15
9頁
20.92KB
1、醫院護理安全及不良事件處理報告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患者安全管理1)評估患者安全危險因素,向患者、家屬及陪伴人員做好安全教育工作。2)兒童、老年患者、意識障礙和需要臥床休息的患者,設提示牌、加護欄等,落實床邊安全護理措施,向患者及家屬做好解釋,防墜床、燙傷、跌倒、誤吸、導管脫出等意外事件發生。3)患兒玩具應選用較大、不易誤吞的物品,禁止玩弄刀、剪及易破損的物品。任何針頭、刀剪、玻璃等銳器在操作完畢后必須清點檢查,不能遺留在病房內。工作人員工作服上不使用大頭針、別針等,以免刺傷患兒。4)新生兒科2、(室)及無陪護病區(部門)要嚴格執行出入人員的核查與管理。2.環境安全管理(1)病區(部門)物品固定放置,不影響行走。病區(部門)走道保持地面清潔干燥,拖地時置防滑標志,防滑倒、跌傷。(2)使用的物品合理放置,便于患者拿取。(3)提供足夠的照明設施。(4)洗手間、浴室有防燙、防滑標志,熱水使用有提示標識和使用指引。3.防火安全管理(1)病區(部門)內一律不準吸煙,禁止使用電爐、酒精燈及點燃明火,以防失火。(2)保持消防通道通暢,有明顯的標志,不堆堵雜物。(3)保持消防設施完好(如滅火器等)。(4)醫護人員能熟練應用消防設施和熟悉安全通道。4.停電安全管理(1)有停電的應急措施,病區(部門)備應3、急燈或其他照明設施。(2)有停電的應急預案。5.用氧安全管理(1)防火、防油、防熱、防震,標志明顯。(2)氧氣房要上鎖,做好交接工作。(3)有氧、無氧標志清楚。(4)對用氧患者進行注意事項宣教。6.防盜安全管理(1)做好患者宣傳工作,妥善保管個人物品,貴重物品不放在病區(部門)。(2)晚9點時清點、勸導探視人員離開,鎖好大門。(3)加強巡視,發現可疑人員,及時報告保衛科。消毒隔離制度1.加強組織領導,科室建立醫院感染管理小組、設兼職監控員,做好各項監測。2.物流處理符合環境衛生學要求,設有獨立感染間,感染病房的醫用及生活垃圾跟普通病房的分開處理。3嚴格遵守清潔衛生制度,保持室內外清潔衛生。4.4、診療用物按規定消毒滅菌。5.護理做到一床一毛巾,一桌一抹布。用過的毛巾和抹布及時清洗消毒,床刷每日消毒一次,患者出院或死亡后按要求做好床單位的終末消毒。6.準確配制各種消毒液,監測消毒液的濃度及消毒效果。7.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的要求,對免疫力低下患者采取保護性隔離措施。對特殊感染和傳染病患者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8.洗手設施符合要求,工作人員將就個人衛生,遵守手衛生管理要求、做好個人防護,不準穿污染的工作服進食堂、會議室等。9.保證患者飲食衛生。做好衛生員、探視人員的衛生管理及宣教工作。10.無菌操作時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原則。搶救制度1各臨床科室必須設搶救室,有搶救組織、專科搶救常規和搶救流5、程圖。2搶救物品、器材及藥品必須完備,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儲存,所有搶救設施處于應急狀態,有明顯標記,不準任意挪動或外借。搶救車不上鎖,但需貼封條,并注明時間和貼封條者姓名。搶救車未用,每周也需進行清理(如更換過期包等),必須保證搶救物品處于完好備用狀態。3護理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各種器械、儀器的性能、搶救車內用物使用方法和各種搶救操作技術。4當患者出現生命危險,醫師未趕到現場前,護士應根據病情實施力所能及的搶救措施,如吸氧、吸痰、測量血壓、建立靜脈通道、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等。5參加搶救人員必須分工明確,緊密配合聽從指揮堅守崗位,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搶救規程、6搶救過程中嚴密觀察病情變化,6、對危重患者就地搶救,待病情穩定后方可搬動。搶救期間,應有專人守護7及時、正確執行醫囑,準確及時記錄用藥劑量、方法及患者狀況。醫師下達口頭醫囑時,護士應當復述一遍,搶救結束后,所用藥品的安瓿必須經兩人核對記錄后方可棄去并提醒醫師據實、及時補開醫囑。8對病情變化、搶救經過、各種用藥等應詳細、及時、準確記錄,因搶救患者未能及時書寫病歷的,有關人員應當在搶救結束后6小時內補記,并加以注明,仔細交接班。9及時與患者家屬或單位聯系。10搶救結束后,做好器械的清理消毒工作,及時補充搶救車藥品、物品,確保搶救儀器物品處于備用狀態。護理不良事件處理與報告制度一護理不良事件定義護理不良事件是指在護理工作中,不在計7、劃中、未預計到或通常不希望發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的一切與治療目的無關的事件,如護理缺陷、藥物不良反應、儀器設施所致不良事件、意外事件(如患者走失、安全防護隋況下的跌倒)等。二處置(1)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后,首先要積極采取補救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對患者的損害。(2)發生重度或極重度缺陷不良事件的各種有關記錄、檢驗報告及造成患者損害的藥品、器具均要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銷毀、藏匿、轉移、調換,相關標本須保留,以備鑒定。違反規定者要追究相關責任。(3)凡實習、進修人員發生的護理缺陷或安排護理員、衛生員、陪人進行其職責范圍以外的工作而發生的缺陷,均由帶教者及安排者承擔責任。(4)科室設有護8、理不良事件登記本。不良事件發生后當事人除口頭向護士長匯報外,應登記事實經過、原因及后果。科室根據不良事件陛噴及時或每月組織分析討論會,向護理部遞交護理不良事件報告表。三上報程序(1)一般不良事件當事人及時報告護士長,采取有效措施將損害減至最低程度。護士長24小時內報告護理部。(2)嚴重不良事件當事人立即報告護士長、科主任或總值班人員,及時采取措施,將損害降至最低程度,必要時組織進行全院多科室的搶救、會診等工作,同時向護理部、醫務部、主管院領導匯報,重大事件的報告時限不超過15分鐘。護理部于搶救或緊急處理結束后立即組織人員進行調查核實。(3)護士長應于一般不良事件發生7日內、嚴重不良事件發生l39、日內組織全科人員進行分析討論,提出處理意見及防范措施,填寫“護理不良事件報告表”(表92)一式兩份,一份報護理部,一份留科室保存。值班、交接班制度1.值班人員應遵照醫院規定的上班時數與護士長安排的班次值班,不得擅自減少或變動值班時間。2.值班人員應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按醫囑和患者病情需要對患者進行治療和護理。必須堅守崗位,遵守勞動紀律,做到“四輕”(講話輕、走路輕、操作輕、開關門輕),“十不”(1.不擅自離崗外出、2.不違反護士儀表規范、3.不帶私人用物如公共場所4.不在工作區吃東西5.不接待私人會客和打私人電話6.不做私事7.不打瞌睡或閑聊8.不與患者及探陪人員爭吵9.不接受患者禮物10.10、不利用工作之便謀私利)3.勤加巡視,了解病區動態,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與心理狀態,保證各項資料護理工作準確及時完成。4.建立科室護理交班志和科室用物交接記錄本。護理交班志內容包括:病室工作動態(包括患者總數、入院數、出院數、手術人數、危重患者數、特殊檢查、特殊治療人數等),患者病情變化及處理結果等。凡另有護理記錄的病例,護理交班志上只填寫索引。用物交接記錄本需記錄器械、儀器、特殊藥品、常用物品的數量及狀態等。5.值班人員須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項工作,做好各項記錄,處理好使用過的物品,未下一班做好用物準備。做到“十不交接”(1.衣著穿戴不整齊不交接2.危重患者搶救時不交接3.患者入院、出院或死亡、轉科未處理好不交接4.皮試結果未觀察、未記錄不交接5.醫囑未處理不交接6.床邊處置未做好不交接7.物品數目不清楚不交接8.清潔衛生未處理好不交接9.未為下一班工作做好用物準備不交接10.交班志未完成不交接)6.交接班必須認真負責,接班者提前15分鐘著裝整齊上班進行交接。對所有患者進行床旁交接。需下一班完成的治療、護理,必須口頭、文字交代清楚。接班時發現的問題由交班者負責,接班后發生的問題由接班人負責。7.晨間集體交接班時,由夜班護士重點報告危重癥患者、新入院患者和手術患者病情、診斷及治療護理情況,參會人員認真聆聽,晨會時間不超過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