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4222
2023-11-15
13頁
23.59KB
1、醫院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最新整理護理安全制度及措施一、護理安全管理制度1、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增強護理安全意識,提高護理工作質量。2、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完善各項護理技術操作規程,落實各級各類護理人員崗位責任制,加強護理質量的環節控制。3、護理部定期對護理質量進行檢查、評價、糾正出現的問題,控制護理缺陷。4、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和差錯事故分析報告制度,減少差錯,杜絕事故的發生。5、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做好消毒隔離工作。6、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值班護士必須堅守工作崗位,按時巡2、視病房,對小兒、躁動、昏迷、老年患者,嚴防墜床、燙傷、跌傷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確保患者安全。7、加強病人管理,嚴格執行陪伴探視制度,病人一律不準在外留宿。8、深入了解病人的思想情況,對有精神癥狀和自傷念頭的患者須留陪護人員,并及時做好心理護理,避免發生意外。9、加強搶救藥品、物品的管理,避免影響搶救。對毒、麻、限藥品專人管理,每天交接班、清點核對,專柜保管并加鎖。10、對易燃、易爆、易損、貴重物品,加強管理,專人負責,做到防火、防爆、防盜。11、值班人員要注意病區門、窗、水、電的安全。12、電源、水源、防火設備要定期檢查,及時維修,以確保安全。二、病房安全制度1、物品固定放置,便于清點,保3、證患者行動安全。2、病房內禁止吸煙與飲酒,禁止使用電爐、酒精燈及點燃明火,以防失火。3、加強對陪住和探視人員的管理。4、貴重物品不要放在病房內。5、病房晚九點應及時清理病房內探視人員離開病區,并督促病人休息。6、加強巡視,如發現可疑分子,及時通知保衛處。7、空病房要及時上鎖。8、按要求暢通防火通道,不堆、堵雜物。9、消防設施完好、齊全,上無雜物。三、病室藥品管理制度1、病房內所有基數藥品,只能供應住院患者按醫囑使用,其它人員不得私自取用。2、病房內基數藥品,應指定專人管理,負責領藥、退藥和保管工作。3、每日清點并記錄,檢查藥品,防止積壓、變質,如發現有沉淀、變色、過期、標簽模糊時,立即停止使用4、并報藥房處理。4、藥房對病房內存放的藥品要定期檢查,并核對藥品種類、數量是否相符,有無過期變質現象。5、搶救藥品必須放置在搶救車內,定量、定位放置,有定位圖示,標簽清楚,每日檢查,保證隨時急用。6、特殊及貴重藥品應注明床號、姓名,單獨存放并加鎖。7、需要冷藏的藥品(如:冰干血漿、白蛋白、胰島素等)要放在冰箱內,以免影響藥效。8、患者專用的藥物,停藥后及時退藥。9、病房毒麻藥管理要求:病房毒麻藥品只能供應住院患者按醫囑使用,其他人員不得私自取用、借用。設專柜存放,專人管理,嚴格加鎖,并按需保持一定基數,每班交接班時,必須交接點清,雙方用正楷簽全名。醫生開醫囑及專用處方(藍處方)后,方可給該患者使5、用,使用后保留空安瓿。建立毒麻藥使用登記本,注明患者姓名、床號、使用藥名、劑量、使用日期、時間,護士正楷簽名。如遇必要時醫囑且當患者需要使用時,仍需有醫生所開的醫囑、專用處方,并保留空安瓿。10.高危藥品的存放有規范,在病區不得混合存放高濃度電解質制劑(包括氯化鉀、磷化鉀及超過0.9%的氯化鈉等)、肌肉松弛劑與細胞毒化等高危藥品,必須單獨存放,有醒目的標志,并有使用劑量的限制。11.對夜間、節假日的臨時緊急用藥應能及時從藥劑部門獲得。預防護理不良事件管理規定一、預防護理不良事件的有關規定:護理不良事件要以預防為主,杜絕在護理不良事件發生之前。要加強“零缺陷”管理,提高質量,確保病人安全。(一)6、加強思想教育1、加強各級護理人員護理安全教育,強調安全護理,做到警鐘長鳴。2、鞏固專業思想,熱愛護理專業,安心工作,提倡奉獻精神。3、加強醫德醫風教育,鞏固樹立為病人服務的思想,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一絲不茍的科學作風。4、熟悉相關法律、法規,自覺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好操作規程。(二)嚴格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嚴格護理不良事件標準,建立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登記、討論、分析制度,及時吸取教訓,提出整改措施。(三)嚴格執行各項核心制度1、履行崗位職責,在崗在位,忠于職守。2、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做到“七清”、“十不交不接”(見科室治療室墻上版面)“七清”指交清、聽清、問清、答清、寫清、看清、接清交接班7、要做到“四看”、“五查”、“一巡視”四看:看交班報告本、看記事黑板、看治療臺、看危重護理記錄“五查”:新入院病人的處理是否妥善;查病情有特殊變化是否及時處理;查手術病人準備是否完善;查危重癱瘓病人皮膚是否清潔完整,床單元是否平整干燥;查術后病人術口敷料是否滲血,是否排尿,引流管是否通暢。巡視:對新入、重危、大手術及病情有特殊變化的病人,交接班人員應共同巡視,進行床旁交接班。二、護士長在預防護理不良事件中的作用護士長的素質和管理水平有直接的關系。護士長不僅要嚴于律己,更要嚴格要求,善于科學管理,科室各級人員時時注意護理安全工作,把嚴防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當作自己常抓不懈、責無旁貸的主要任務。同時這8、也是護理部考核護士長的重要內容。(一)充分發揮護士長的作用,提高護士長科學管理水平。(二)加強業務訓練,不斷更新知識。(三)開展經常性的安全,抓好四個環節:1、假日的安全工作。2、常規工作的督促檢查3、檢查危重搶救病人的特殊治療及安全措施。4、護理不良事件信息的反饋作用。(四)合理安排護理工作,做好個班次工作協調。(五)在預防護理不良事件工作中護士長必須把好十關:1、把好新護士如科關。要幫思想、帶作風、教技術、使新護士盡快獨立、安全的工作。2、把好護理人員的思想情緒關。增強向心力和凝聚力,有效是防止差錯事故。3、把好治療室、搶救室、藥品柜的管理關。4、把好護理交接班關。5、把好醫護配合關。主動9、聯系,做到醫護密切配合,保證醫療護理安全。6、把好醫囑查對關。做到班班兩人核對,護士長必須檢查當天執行醫囑情況,并每周參加大查對。7、把好批量病人入院關。組織人力,合同分工,統籌安排,做到忙而不亂,嚴防不良事件發生。8、把好病人思想情緒關。做好心理護理,杜絕護理糾紛及意外事故的發生。9、把好危重病人及手術病人護理關。10、把好進修、實習生的帶教關。(六)護士長所應承擔的責任:1、履行好監督管理的職責;對護士的違紀違法行為及時糾正和處理。2、對本科室護士提供培訓和教育,做到知法不犯法。履行必須的告知義務應該成為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對職業規則的理解比工作中被動服從更重要。3、制定切實可行的預防10、護理差錯事故的措施。4、敏感的掌握易發生事故的人、時間、季節、操作和環境。5、有創新精神,不斷接受新事物。6、接受病人對護理服務的監督、并向其提供咨詢服務,認真傾聽病人意見,使病人有陳述自己觀點的機會。(如果病人投訴無門,就有可能會采取過激行為使矛盾激化。)7、嚴格執行報告制度,不要怕扣管理分而隱瞞不報,及時報告有利于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和預防措施。8、加強護士自我保護意識,做好不良事件的后續處理。三、護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發生護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有4個方面:(一)責任因素:責任心不強,擅離職守、工作粗疏、工作中思想不集中,延誤治療護理;主觀臆斷,憑印象工作。(二)管理因素:不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和11、操作規程;分級護理制度不落實,不按規定巡視病房,護理不到位;交接班制度不落實,交接不嚴不清、不進行床旁交接;查對制度不落實,不執行“三查七對“,每班小查對,每周大查對;不認真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和無菌操作規程;規章制度不健全,各級、各班職責不明確,監控措施不得力;工作安排不合理,科室協調配合不夠;工作環境不安靜,注意力分散;使用器材、藥品放置位置不固定;實習生帶教安排不當,要求不嚴放手放眼。(三)技術因素:業務水平差,技術不熟練,盲目操作,護理不當。(四)心理生理因素:工作繁忙,注意力不集中;外來干擾,影響工作效率;情緒不穩定,對信息處理不靈敏,不及時準確;身體不適或過度疲勞,失誤概率增高;人際關12、系學處于對立情緒,造成逆反心理時發生不良事件的最大隱患。臨床護理安全措施一、預防給藥差錯措施1、有條件的情況下,主班護士應相對固定。病房護士長根據護士的工作情況,安排工作細心有能力的主管護師或高年資護護師做病房責任護士工作。此護士做責任護士期間不上夜班,這樣使病人的管理有連續性,可減少和避免差錯的發生。2、夜間用藥和各種治療以及特殊時間用藥和治療,主班護士處理醫囑時要用紅筆標記在轉抄單并做好交班,執行護士核對并按醫囑規定時間正確執行醫囑。3、患者的各種用藥及治療必須第二人核對(包括醫囑單、各種治療單、注射單、輸液卡)。4、各班護士下班前要檢查醫囑本和治療單是否有遺漏,如發現遺漏應及時采取補救措13、施。5、護士長要監督檢查醫囑執行情況,發生問題及時糾正。發生給藥錯誤處理流程:發現自己或別人發生給藥錯誤判斷能否立即補救,報告主管醫生、護士長,盡量不驚動病人采取適當的補救措施觀察是否對病人造成不良后果,報告主管醫生,適當處理報告護理部科室按規定做相關記錄對病人的質疑予以適當的解釋必要時科室領導解釋事件組織科室工作人員認真討論,提高認識,不斷改進工作護理部組織進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一)預防處理醫囑差錯:1、嚴格執行醫囑處理制度,發現醫囑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或者診療技術規范的,應及時向開具醫囑的醫師提出;必要時,應當向該醫師所在科室的負責人或者醫院醫務科報告。弄清楚后方可執行。2、一般不執行14、電話和口頭醫囑,搶救病人時,應做到“聽、問、看、存、補”。即聽清楚,再問一遍,看清藥品、保存安瓿,及時囑醫生補開醫囑并簽名。3、嚴格查對制度。處理長期醫囑時要嚴格做到一看、二抄、三簽名、四自查。堅持每日兩名護士查對當天醫囑,認真執行并簽名,夜間醫囑當班護士查對,下一班護士再核對。4、臨時醫囑時要嚴格查對后執行,注明時間并簽名。因故尚未執行的要報告醫生并在護理記錄中記錄,須在下一班執行的醫囑要在交班報告中記錄并口頭交班。5、治療護士要隨時查看醫囑,核對治療單、服藥單。6、遷床后要及時更正新遷入的床號。出院醫囑查對后及時停止。7、轉抄治療單、服藥單、臨時醫囑單、輸液卡時須經兩名護士唱對,并簽名以示15、負責;未復核的轉抄單,應嚴格交接班,復核后方可執行。8、每周護士長總查對醫囑一次,核對后用紅筆簽名。(二)預防注射給藥錯誤1、執行新藥需詳細閱讀藥物說明書,執行醫囑時嚴格三查七對。三查:即擺藥后查;服藥、注射、處置前查、后查一次。七對:對床號、姓名、藥名、劑量、濃度、時間、用法。對昏迷、危重、小兒及老年癡呆等患者,除查對床號、姓名外,同時采取患者家屬復述患者姓名確認患者身份的查對辦法。2、肌注與靜注應建立兩張注射單,并分別注明,防止錯、漏注射。3、抽吸藥液前須核對上一班所備藥物。肌注盤內注射器應按床號順序左向右排列,并貼上床號姓名小牌,同一病人注射多種多種藥物時,床號姓名牌應貼在最左面的注射器16、上。并攜帶注射單到床邊核對姓名。4、選擇注射部位:注射前檢查針頭焊接處,防止斷針。操作要穩妥固定、進針時留針3mm以上。5、青霉素安瓿要套在針頭上或放于針管旁,以便與其他藥物區分保留至注射完畢。6、各種過敏試驗前,要詢問有無過敏史。如有過敏史或皮試陽性,要做好“五交待”。即主管醫生和當班護士;口頭告知病人;黑板上寫明;在體溫單首頁用和臨時醫囑用紅筆標明;病歷夾封面和一覽表上用紅筆標明;護理記錄上記錄。做皮試須備有腎上腺素和備用注射皮試結果本科室當班護士判斷,交班時當面交接。如有可疑陽性應做對照試驗。首次注射青霉素一定要查詢皮試結果。7、口服藥、注射劑、靜脈輸液劑、外用藥,必須分類放置、分類標志明顯。局麻毒藥必須放置專柜中,加鎖專人保管,嚴格交接班登記。使用毒、麻、限制藥要經過反復核對。藥柜內禁防藥品外的其他物品。人自劑型、無標簽、標簽不清或有疑問的藥品、單批號的藥品或病行外購的注射藥品一律不準注射。、護士擺藥時,應高度集中精力,注意核準藥名、劑量、時間、床號、姓名、給藥途徑,遇可疑處及時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