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4224
2023-11-15
9頁
50.76KB
1、醫院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 患者安全管理(1) 評估患者安全危險因素,向患者、家屬及陪伴人員做好安全教育工作。(2) 兒童、老年患者、意識障礙和需要臥床休息的患者,設提示牌、加護欄等,落實床邊安全護理措施,向患者及家屬做好解釋,防墜床、燙傷、跌倒、誤吸、導管脫出等意外事件發生。(3) 患兒玩具應選用較大、不易勿吞的物品,禁止玩弄刀、剪及易破損的物品。任何針頭、刀、剪、玻璃等銳器在操作完畢后必須清點檢查,不能遺留在病房內。工作人員工作服上不使用大頭針、別針等,以免刺傷患兒。(42、) 新生兒科(室)及無陪護病區(部門)要嚴格執行出入人員的核查與管理。2. 環境安全管理(1) 病區(部門)物品固定放置,不影響行走。病區(部門)走道保持地面清潔干燥,拖地時置防滑標志,防跌倒、跌傷。(2) 使用的物品合理放置,便于患者拿取。(3) 提供足夠的照明設施。(4) 洗手間浴室由防燙防滑標志,熱水使用有提示標識和使用指引。3. 防火安全管理(1) 病區(部門)內一律不準吸煙,禁止使用電爐酒精燈及點燃明火,以防失火。(2) 保持消防通道通暢,有明顯的標志,不堆堵雜物。(3) 保持消防設施完好(如滅火器等)。(4) 醫護人員能熟練應用消防設施和熟悉安全通道。4. 停電安全管理(1) 有停3、電的應急措施,病區(部門)備應急燈或其他照明設施。(2) 有停電的應急預案。5. 用氧安全管理(1) 防火、防油、防震、防熱標志明顯。(2) 氧氣房要上鎖,做好交接工作。(3) 有氧、無氧標志清楚。(4) 對用氧患者進行注意事項宣教。6. 防盜安全管理(1) 做好患者宣傳工作,妥善保管個人物品,貴重物品不放在病區(部門).(2) 晚9:00時清點、勸導探視人員離開,鎖好大門。(3) 加強巡視,發現可疑人員,及時報告保衛科。 跌倒防范與應急處理【防范措施】(1) 定期檢查病房設施,保持設施完好,杜絕安全隱患。(2) 病房環境光線充足,地面平坦干燥,特殊情況有防滑警示牌。(3) 對住院患者進行動態4、評估,識別跌倒的高?;颊卟⒂枰灾攸c防范。做好健康宣教,增強患者及家屬的防范意識。(4) 服用鎮定、 安眠藥的患者未完全清醒時,不要下床活動,服用降糖、 降壓等藥物的患者,注意觀察用藥后的反應,預防跌倒。(5) 術后第一次小便,應鼓勵患者在床上小便,確實需要起床小便時,應有人在床旁守護,防止因直立性低血壓或者體質虛弱而致跌倒。(6) 對長期臥床、 骨折、截肢等患者初次下床行走時,應有人守護,并告知拐杖等助行器的使用方法。(7) 對于躁動不安、意識不清、年老體弱、嬰幼兒以及運動障礙等易發生墜床的患者,置護欄等保護裝置,對照顧者給予相關指導。【處理措施】(1) 患者突然跌倒,護士應迅速趕到患者身邊,5、同時立即報告醫師,協助評估患者意識、受傷部位與傷情、全身狀況等,初步判斷跌傷原因和認定傷情。(2) 疑有骨折或者肌肉、韌帶損傷的患者,根據跌倒的部位和傷情采取相應的搬運方法,協助醫生對患者進行處理。(3) 患者頭部跌傷,出現意識障礙等嚴重情況時,遵醫囑迅速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嚴密觀察病情變化。(4) 受傷程度較輕者,囑其臥床休息,安慰患者,酌情進行檢查和治療。(5) 對于皮膚出現瘀斑者進行局部冷敷;皮膚擦傷滲血者用聚維酮碘清洗傷口后,以無菌敷料包扎;出血較多者先用無菌敷料壓迫止血,再由醫師酌情進行傷口清創縫合,遵醫囑注射破傷風抗毒素等。(6) 孕婦發生跌倒,應觀察和記錄有無陰道流血、流水和宮縮6、,早期發現流產、早產、胎膜早破、胎盤早剝等先兆。(7) 了解患者跌倒時情況,分析跌倒原因,加強巡視,向患者及家屬做好健康宣教,提高防范意識。(8) 填寫跌倒(墜床)報告表,上報護理部?!緫迸c處理程序】患者跌倒護士立即趕到現場,同時報告醫師進行必要檢查傷情認定對癥處理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做好傷情及病情記錄護理交班強化健康教育填寫跌倒(墜床)報告表,上報護理部。 消毒隔離制度1. 加強組織領導,各科室建立醫院感染管理小組、設兼職監控員,做好各項監測(監測內容、方法、及要求見第7章)2. 各病區(部門)人、物流向符合環境衛生學要求,感染性疾病獨處一區,與其他科室保持一定距離;感染性疾病科、兒科有單獨7、的出入通道。3. 嚴格遵守清潔衛生制度,保持室內外清潔衛生。4. 診療用物按規定消毒滅菌(消毒滅菌方法見第7章)5. 護理做到一床一毛巾、一桌一抹布。用過的毛巾和抹布及時清洗消毒,床刷每日消毒1次,患者出院或者死亡后按要求做好床位的終末消毒。6. 準確配置各種消毒液,監測消毒液的濃度及消毒效果。7. 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的要求,對免疫力低下患者采取保護性隔離措施。對特殊感染和傳染病患者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8. 洗手設施符合要求,工作人員講究個人衛生,遵守手衛生管理要求、做好個人防護(詳見第7章),不準穿污染的工作服進食堂、會議室等。9. 保證患者飲食衛生。做好衛生員、配餐員、陪人、探視人員的衛8、生管理及宣教工作。10. 無菌操作時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壓瘡防范與應急處理【防范措施】(1) 對高?;颊哌M行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2) 對難免壓瘡患者填寫壓瘡報告表(以強迫體位及心力衰竭等病情嚴重或特殊,醫囑嚴格限制翻身為基本條件,并存在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腫、極度消瘦3項中的1項或者幾項可申報難免壓瘡),護理部指定專人核實、指導、跟蹤,必要時組織護理會診。(3) 保持床單位清潔、干燥、平整。對大小便失禁患者注意肛周及會陰部皮膚護理。(4) 對長期臥床者,定時更換體位,23小時翻身1次,按摩骨隆突處或受壓部位。(5) 癱瘓患者或病情不允許翻身的患者,可用多功能按摩床墊,骨9、隆突處或受壓部位可使用減壓貼等緩解局部壓力。(6) 加強營養,增強機體抵抗力?!咎幚泶胧勘苊饣驕p少導致壓瘡的因素,根據壓瘡的程度采取相應的措施:(1) 第期 皮膚完整、發紅臨床表現:局部皮膚出現指壓不褪色的紅斑。處理措施:避免繼續受壓,增加翻身的次數,減少局部刺激。禁按摩,避免摩擦。可局部使用減壓貼或賽膚潤等敷料。(2)第期 表皮或真皮受損,但尚未穿透真皮層。臨床表現:疼痛、水泡或破皮處理措施:避免局部繼續受壓,定時更換體位,使用氣墊床。妥善處理創面,有條件者使用水膠體敷料,預防感染。促進上皮組織修復,有條件者使用表皮生長因子。(3)第期 表皮或真皮全部受損,穿入皮下組織,尚未穿透筋膜及肌肉10、層。臨床表現:有不規則的深凹,傷口基底部與傷口邊緣連接處可能有潛行、深洞,可有壞死組織及滲液,傷口基底部基本無痛感。處理措施:根據創面情況進行換藥,保持局部清潔,必要時清創。使用水凝膠、膠體、泡沫類或銀離子等新型敷料,促進傷口濕性愈合。(4) 第期 全皮層損害,涉及筋膜、肌肉、骨。臨床表現:肌肉或骨暴露,可有壞死組織、潛行、瘺管,滲出液較多處理措施:清創,去除壞死組織;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必要時手術治療?!咎幚沓绦颉科ü筛呶函徱蛩夭扇》婪洞胧└鶕函彿制谶M行處理做好記錄及交接班。 燙傷防范與應急處理【防范措施】(1) 童和設立醒目的標識(如熱水、開水等)(2) 及時、準確評估患者情況,對相關患11、者及家屬進行預防燙傷的健康教育,強化對兒老人的安全宣教。(3) 保暖引起的燙傷 教會患者和家屬正確使用保暖用具:使用熱水袋時用布套或者厚毛巾包裹,不直接接觸皮膚,經常查看熱水袋的位置及是否漏水;熱水袋溫度成人不超過60C,嬰幼兒、老年人、麻醉未清醒、感覺遲鈍、末梢循環不良、昏迷等患者低于50C.(4) 新生兒燙傷:嚴禁直接使用熱水袋為新生兒復溫;新生兒沐浴時必須經過兩次試溫,嚴禁戴手套為新生兒沐浴,因隔離需要時必須手套操作時,只能選擇盆浴,并測試水溫后方可進行操作。(5) 電器灼傷 安全使用各類醫療電器,防止因局部潮濕(汗水、血液等)導致電灼傷。使用溫療儀時,護士應熟練掌握使用方法,密切監測溫12、度變化,觀察治療部位的局部情況,告知患者和家屬不隨意調節儀器。(6) 指導患者和家屬正確使用生活設施,調節水溫時,先開冷水開關,再開熱水開關;使用完畢后,先關熱水開關,再關冷水開關。熱水瓶放置在固定且不易碰觸的地方。【處理措施】(1) 脫離熱源,采取冷療法。立即用潔凈冷水或冰水沖洗,侵泡或冷敷燙傷部位3060分鐘 ,終止熱力對組織的繼續損害,有效減輕損傷程度和疼痛。(2) 報告醫師和護士長,根據燙傷程度、面積大小給予適當處理。1) 度燙傷:屬于表皮燙傷,皮膚有發紅、疼痛現象。處理措施:冷敷可用水膠體敷料(如透明貼)或濕潤燒傷膏等。 2) 度燙傷:淺度燙傷傷及表皮和真皮淺層,產生水泡,色素沉著。13、深度燙傷傷及表皮下方的真皮層。 處理措施:正確處理水泡,避免小水泡破損,大水泡可在無菌操作下低位刺破放出水泡液;已破的水泡或者污染較重者,應徹底消毒、清洗創面,外敷水膠體敷料或濕潤燒傷膏。2) 度燙傷:燙傷直達皮下組織,皮膚有發硬、發白或發黑的現象,雖然感覺疼痛并不明顯,但卻是非常嚴重的燙傷。處理措施:立即請燒傷外科醫師會診,進行清創處理、指導治療。(3) 查找原因。采取針對性整改措施,防止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應急處理與程序】發生燙傷立即脫離熱源,迅速用潔凈冷水或冰水沖洗,侵泡或冷敷部位3060分鐘正確處理創面遵醫囑用藥尋找原因及時整改。 窒息防范與應急處理【防范措施】(1) 評估患者誤吸的14、高危因素:意識障礙,吞咽、咳嗽反射障礙,嘔吐物不能有效排出,鼻飼管脫出或食物反流,頭頸部手術,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小兒、年老、體弱及進食過快者等。(2) 對相關患者及家屬進行預防誤吸的健康教育。1) 指導患兒家屬避免使用容易引起誤吸的玩具和食物2) 患者嘔吐時,應彎腰低頭或頭偏于一側,及時清理嘔吐物。3) 指導患者及家屬選擇合適的食物,進食速度宜慢,進食過程中避免談笑、責罵、哭泣等情緒波動。(3) 對可能誤吸的高危患者采取相應措施1) 床旁備抽吸抽吸等急救裝置。2) 對意識、吞咽障礙等患者,護士應協助喂食,或遵醫囑管試流汁,注意妥善固定管道,防止移位、脫出。3) 不能自行排痰的患者,及時抽吸口15、鼻、呼吸道分泌物和痰液,保持呼吸道通暢。【處理措施】(1) 患者發生窒息,護士立即采取解除窒息的措施,同時迅速報告醫師,查找窒息原因。(2) 針對導致窒息的原因采取相應的搶救措施1) 誤吸:意識尚清醒的患者可采用立位或坐位,搶劫者站在患者背后雙臂環抱患者,一手握拳,使拇指章關節突出點頂住患者腹部正中線臍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壓在拳頭上,連續快速向內、向上推壓沖擊610次(注意勿傷及肋骨)?;杳缘沟氐幕颊卟扇⊙雠P位,搶救者騎跨在患者髖部,按上法推壓沖擊臍上部位。通過沖擊上腹部,突然增大腹內壓力,太高膈肌,使呼吸道瞬間壓力迅速加大,肺內空氣被迫排出的同時是堵塞氣管的食物(或其他異物)上移并被驅出。16、如果無效,隔幾秒后,可重復操作一次。2) 幼兒喉部異物:現場人員沉著冷靜,迅速抓住幼兒雙腳將其倒提,同時用空心掌擊拍背部,如異物不能取出,應緊急氣管切開或手術取出異物。3) 咯血導致的窒息:立即有效解除呼吸道阻塞,清除呼吸道內的血液,保持呼吸道通暢。若發現咯血過程中咯血突然減少或者停止,患者出現煩躁、表情恐懼、發紺等窒息先兆時,應立即用吸引器吸出咽喉及支氣管血塊。4) 頭頸部手術和氣管切開術后窒息:迅速報告醫師,協助醫師進行緊急處理。(3) 保持呼吸道通暢 因痰液堵塞導致呼吸困難者,應立即吸痰,必要時氣管內插管、氣管切開術。(4) 做好記錄并詳細交接班?!緫碧幚沓绦颉堪l生窒息立即清理呼吸道、17、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同時報告醫師進行對癥處理監測病情護理記錄交接病情。 患者自殺防范與應急處理【防范措施】(1) 加強巡視,了解患者心理狀況,對有自殺傾向的患者給予心理疏導并及時報告醫師和護士長,進行重點交接班。(2) 及時與家屬溝通,密切觀察患者心理狀態、情緒變化,與家屬共同做好患者心理護理,盡量減少不良刺激;告知家屬需24小時陪伴。(3) 檢查患者室內環境、用物,消除不安全的器具和藥品,必要時對患者給予針對性約?!咎幚泶胧浚?) 發現患者自殺,立即判斷患者相關情況,就地搶救;同時報告護士長、值班醫師、科主任。(2) 保護現場,清理無關人員,減少不良影響。保存自殺用具,協助公安部門調查取18、證。(3) 對死亡者做好尸體料理。無家屬在場時,需兩名醫務人員共同清理患者遺物并簽名,暫由護士長保存。(4) 做好家屬的聯絡和安撫工作?!緫碧幚沓绦颉炕颊咦詺⒕偷負尵?、遂級上報協助取證清理死亡患者遺物安撫家屬。 患者走失防范與應急處理【防范措施】(1) 做好入院告知 對新入院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入院須知。特殊情況外出前需征得經管醫師和護士長的同意方可離開。(2) 加強巡視和交接班,對有走失危險的高危患者(如精神、智能障礙者、無陪幼兒、老年患者等),及時與家屬溝通(3) 及時了解患者病情與心理變化。對于精神、心理、智能障礙患者,要求家屬24小時陪伴?!咎幚泶胧浚?) 發現患者走失,及時尋找。了解患者走失前狀況、有無異常表現,查看患者物件(留言、信件),尋找有幫助價值的線索。(2) 確認患者走失,立即報告醫師、護士長及保衛科(晚夜班報告總值班)等,與家屬盡快聯系,共同尋找。(3) 分析患者走失原因,進行相關處理?!緫碧幚沓绦颉炕颊咦呤Я私馇闆r,聯系家屬確認走失報告備案共同尋找分析走失原因進行相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