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新生兒科安全輸血操作規程和臨床輸血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4265
2023-11-15
4頁
19KB
1、醫院新生兒科安全輸血操作規程和臨床輸血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安全輸血操作規程 1、臨床醫師根據患者病情需要,認真填寫輸血申請單,與患者或親屬講清利害關系后,簽署輸血治療同意術,由護士核對患者資料,原始血型,Rh血型后采集防凝血樣送輸血科備血,血樣要保證準確無誤并符合配血要求。如患者為第一次輸血,備血時應檢查血型鑒定,抗體篩檢和輸血前檢查;原來輸過血的患者,血型鑒定不需檢查,但上次輸血超過7天,應檢查抗體篩檢,如為第二次入院,應檢查全部項目。 2、護士到輸血科取血時,應與輸血科工作人員認真核對輸血資2、料。 (1)患者姓名、科室、病房、床號、血型。 (2)獻血者姓名、血液編號、血型。 (3)血液容量、采集日期、有效期。 (4)血液外觀檢查標簽完整性,供血單位,條形碼,血袋完整性,有無明顯凝塊,血液顏色異常,有無溶血等。 (5)交叉配血試驗結果。 (6)以上核對完成后,發配血人員及取血人員共同簽字后取血。 3、血液自輸血科取出后,運輸過程中勿劇烈震動,以免紅細胞破壞引起溶血。庫存血不能加溫,以免血漿蛋白凝固變性,根據情況可在室溫下放臵152Omin,放臵時間不能過長,以免引起污染。 4、輸血前由兩名護士核對患者資料,輸血報告單,交叉配血試驗結果,血袋完整性,血袋標簽內容,血液外觀進行再次核對后3、備輸。 5、至患者床前輸血時,再次核對患者資料,呼喚患者姓名以確 認受血者。如果患者處于昏迷,意識模糊或語言障礙時,輸血報告單不能確認患者,就需要與其親屬共同進行確認,或確認患者手腕上的標識。 6、核對及檢查無誤后,兩名護士簽字,遵照醫囑,將血液輕輕混勻后,嚴格按照無菌操作技術將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標準輸血器輸給患者。 7.輸血通道為獨立通道,不能同時加入任何藥物輸用。如輸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應用生理鹽水沖凈輸血器后,再輸另外一袋血液。 8、輸血時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則,輸血開始前15分鐘要慢,每分鐘約20滴,并嚴密觀察病情變化,若無不良反應,再根據需要調整速度。一旦出現異常情況應立即減慢輸血速度或4、停止輸血,及時報告臨床醫師,用生理鹽水維持通道.若無不良反應,輸血完畢后將輸血器材毀形消毒處理。 9.若疑為溶血性輸血反應,應立即停止輸血,通知臨床醫師和輸血科,進行積極治療搶救的同時,進行必要的核對、檢查,保留輸血器及血袋,封存送檢。 10、血液為特殊制品,如不立即輸用,及時送輸血科保存,不能保存在科室,血液出庫后不能退回。血液一經開封不能退換。 11、輸血結束后,認真檢查靜脈穿刺部位有無血腫或滲血現象并作相應處理。若有輸血不良反應。應填寫反應卡反饋輸血科。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若無輸血不良反應,將有關輸血記錄,輸血報告單,輸血治療同意書存入病歷。二、臨床輸血用血制度 1.臨床醫師 (1)熟悉5、采供血機構所提供的血液及其成分的規格、性質、適應癥劑量及用法。 (2)用血前主管醫師艷把輸血治療指征,告知患者及家屬輸血目的、不良反應和可能發生的傳染性疾病,簽寫輸血同意書(住院患者的輸血同意書隨住院病歷保存,門診患者的輸血同意書由輸血科保存),并在病程中記載。 (3)為每位受血者進行輸血前傳染病指標檢測: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體、梅毒、艾滋病抗體。 (4)主管醫生認真逐項填寫輸血申請單(不得漏填),明確輸血成分和目的。 (5)在輸血前、中、后對患者做好檢測工作,嚴密觀察輸血過程中的病情變化,如有異常反應,立即停止輸血并查明原因,做出相應處理。嚴重的輸血不良反應要及時向輸血科及醫護部報告,所有輸6、血不良反應及處理經過均應在病歷中詳細記錄。 (6)輸血治療時,對輸血的療效做出評價,還應防止可能出現的遲發性溶血反應。 2.臨床護士 (1)確定輸血后,醫護人員持輸血申請單和貼好標簽的試管,當面核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病案號、病室、門急診室、床號、血型和診斷,采集血樣。 (2)由醫護人員或專門人員,至少提前1天將受血者血樣與輸血申請單送交輸血室(血庫),做血型鑒定及交叉配血試驗(急診例外),且雙方應進行逐項核對; (3)受血者配血試驗的血標本必須是輸血前3天之內的。 (4)輸血前2名醫護人員核對交叉配穴試驗報告單及血袋標簽各項內容,檢查血袋有無破損及滲漏,血液顏色是否正常、有無溶血、渾濁、凝7、塊等,準確無誤后方可輸血。 (5)輸血時,有兩名醫護人員帶病歷一起到患者床旁核對受血者姓名、性別、年齡、病案號、門急診病室、床號、血型等,確認與配血報告相符,再次核對血液后,按照無菌操作技術,用標準的輸血器進行輸血。 (6)取回的血應盡快輸用,不得自行貯血。輸血前將血袋內的成分輕輕混勻,避免劇烈震蕩。血液內不得加入其它藥物。 (7)輸血前后由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沖洗輸血管道。連續輸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時,前一袋血輸盡后,由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沖洗輸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繼續輸注。 (8)輸血過程中應先慢后快,再根據病情和年齡調整輸注速度,輸血開始前15分鐘要慢(每分鐘2毫升)。嚴密觀察受血者有無輸血不良反應,如果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減慢或停止輸血,由靜脈注射鹽水維持靜脈通路;立即通知 值班醫師和輸血室值班人員,及時檢查、治療和搶救,做好詳細記錄,并將原袋余血妥善保管直至查明原因,必要時及時上報醫護部。 (9)輸血完畢,醫護人員對有輸血反應的應逐項填寫患者輸血反應匯報單,并返還輸血室保存。輸血室每個月統計上報醫護部。 (10)輸血完畢后,醫護人員將輸血記錄單(交叉配血報告單)貼在病歷中,并將血袋送回輸血室,至少保存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