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公司質量檢驗、安全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4519
2023-11-15
8頁
20.24KB
1、制造公司質量檢驗、安全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質量檢驗管理制度1.目的對原料、輔料、成品及半成品進行檢驗,為生產出合格優質的產品提供保證。對產品特性進行監視和測量,驗證產品要求得到滿足,以確保滿足顧客的要求。2.范圍適用于對生產所需的外購產品、過程產品和成品進行監視和測量。對輔料的入廠檢驗,半成品的過程檢驗,成品的出廠檢驗。3.職責質管科是對產品特性實施監視和測量主要職能部門。4.程序4.1質管科根據檢驗標準明確檢測點、抽樣方案、檢測項目、檢測方法、使用的檢測設備等。4.2進貨驗證4.2.1對生產購2、進物資倉庫保管員核對,確認原材料品名,數量等無誤、包裝無損后,置于待檢區,并通知檢驗員檢驗。必要時,由化驗室采樣進行微生物和理化指標的檢驗。4.2.2檢驗員根據檢驗標準進行全數或抽樣驗證,并填寫原料檢驗記錄:產品的過程檢驗由各工序的品管員負責,按照工藝標準對其檢驗和監控將檢驗合格的半成品交付下道工序,不合格品另行堆放。a)檢驗合格。倉庫辦理入庫手續并做好標識。b)檢驗不合格時,檢驗員在購進物資上加“不合格”標識,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進行處理。4.2.3采購產品的驗證方式驗證方式可包括檢驗、測量、觀察、工藝驗證,提供合格證明文件等方式。4.3半成品的測量和監控4.3.1過程檢驗對設置檢測點的工序,3、在做好自檢自分后將產品放在待檢區,檢驗員依據檢驗規范進行檢驗,對合格品,在半成品檢驗記錄上蓋檢驗員簽字后方可轉入下一道工序;對不合格品執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4.3.2互檢下道工序操作者應對上道工序轉來的產品進行互檢,確認合格后方能繼續生產,對不合格品執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4.4成品的測量和監控4.4.1操作者對完工后的成品進行自查,并整齊堆放在待檢區,作好標記,附掛上待檢標識。4.4.2檢驗員按產品檢驗標準規定的要求進行檢驗,內容記錄在相應的出廠檢驗記錄中,并做好相應的標識。4.4.3成品進行包裝后經抽檢合格后由倉庫保管員按檢驗員出具的包裝生產流程卡辦理入庫手續,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處理4、。4.4.4所有成品出廠前須由品管部對其進行感官、理化、微生物項目的檢測。產品的成品檢驗(出廠檢驗),由專職檢驗員負責,成品檢驗員必須對產品過程檢驗和控制全面了解,確定無誤再進行成品檢驗。4.5產品的檢驗記錄4.5.1品管部應認真建立并保存好產品的檢驗記錄,包括各種檢測報告,這些記錄應表明是否通過測量和控制,達到標準和規范的要求,所有記錄應有授權檢驗人員的簽字確認。4.5.2品管部是產品的質量檢驗和監督的專職機構,對原材料進廠,產品生產的過程檢驗以及產品入庫、出廠全過程的質量檢驗負責,確實做到不合格原材料不進廠,不合格的半成品不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產品不出廠。4.5.3檢驗包裝物是否完好無損5、,不得有臟污和破損現象,有按不合格拒絕出廠。質量檢驗工作必須嚴格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者企業標準及產品特征進行檢驗,生產過程各階段的檢驗須客觀嚴肅,讓加工人員對本工序的產品標準熟練掌握,保證本工序產品符合要求。4.5.4質量檢驗工作必須嚴格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者企業標準及產品特征進行檢驗,生產過程各階段的檢驗須客觀嚴肅,讓加工人員對本工序的產品標準熟練掌握,保證本工序產品符合要求。4.5.5專門的品管員對每一道工序進行跟班檢驗,生產工人堅持高標準,嚴格要求,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專職檢驗人員嚴把質量關。 質量安全管理制度一、質量安全目標:1、成品一次檢驗合格率達到98%;2、客戶投訴處理滿意率96、8%;3、顧客滿意率持續高于95%。4、飼料安全事件/事故率為零。二、具體內容1、采購:在采購之前必需提前對供應商進行考察、評估,并要求供應商出具相關運營及法律法規要求提供的資質證明材料,經過審查、考核合格的供應商方可供貨;事先擬定采購合同,合同需符合合同法的要求,除正常約定的項目外,還需將質量指標列入到合同中去,并要求合同中列出符合飼料衛生標準及不得添加違禁物品及摻假行為;所有采購的物品必需建立帳目(電子臺帳或手工臺賬均可);所有采購的原料必須由供應商提供合格證明文件,進口物品、動物性產品須提供檢驗檢疫證明;采購回的原料必須經檢合格后方可進行使用(保留原始記錄及出具的檢驗報告),生產領用時須7、做好領用記錄。2、生產過程控制制度:對廠區內環境、生產場所、設施清潔衛生狀況應進行定期檢查;針對生產活動擬定相關崗位的作業指導書、設備操作規程、設備維護及保養管理辦法、安全生產管理辦法、消防管理辦法、人員防護管理辦法;在進行生產活動時需按實際生產情況進行記錄,包括生產記錄、設備操作記錄、設備維護保養記錄、消防安全記錄等;對現場和倉庫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原料及產品的出庫、入庫必須建立帳目;進行生產活動時各崗位應對原料的領用、投用、分裝、報廢進行記錄,記錄內容應包括名稱、種類、日期、批號、數量等;針對車間易出現質量事故的崗位或生產環節,應建立關鍵控制點,組織人員進行檢查、記錄,并定期對關鍵控制點進行8、驗證;進行生產活動時組織人員進行管理,對生產計劃的安排、人員崗位的分工、物料的領用、設備的運行、人員的防護、報廢物品的處理進行合理分配。3、檢驗制度:化驗室需建立在與生產車間具有明顯分隔的地帶,化驗人員上崗前必須取得化驗員資格證;所有化驗藥品及試劑按國家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規定進行管理,所有檢驗設備均需按規定由主管部門進行校驗,校驗合格的設備才可用于檢測使用;定期對化驗結果進行校正,確保校正結果在國家允許誤差范圍內;保留原料及產品檢驗的原始檢驗數據和報告記錄;檢測需使用到大型儀器設備或其它更嚴格的化驗條件時,可進行委托檢測,進行委托檢測的機構必須提供檢測資質證明;所有進行檢測的樣品均需進行留樣9、觀察,直至該批原料使用完畢三個月后。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對不合格品進行管理和控制,避免不合格品被誤用,降低不合格品率,以確保出貨產品的質量符合客戶和相關法律法規或標準的要求;制定相關處理程序及辦法,明確對采購回的不合格品及生產不合格品進行處理且做相關記錄。5、銷售管理:企業應對每批產品建立和保存銷售臺帳、臺帳中應明確記錄客戶名稱、發貨產品、規格、數量、承運人、車號等信息;在委托運輸時需與承運人簽訂運輸合同。6、建立產品召回制度:收到召回要求時,能迅速停止銷售和撤出市場,有效地從市場召回,保障飼喂對象的健康;對召回活動進行詳細的記錄;跟蹤整改措施的落實情況;出現影響到受眾安全問題時,應向當地政府_(省、市、區、縣)級以上監管部門報告召回及處理情況。7、建立健全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制度和健康檔案制度:定期組織公司員工進行體檢,確保人員的身心健康;制定員工的健康檔案,對身體條件不適合進行操作設備及其它生產活動時,應及時進行調配其它崗位或辭退。8、建立消費者投訴受理制度:建立投訴處理制度,針對客戶的投訴進行記錄、查找原因、分析、改進、反饋;針對投訴進行整頓,不斷改進,不斷提高產品質量。9、處置質量安全事故:制定應急準備與響應管理程序,針對突發性事件進行處理;定期檢查各項產品防護措施的落實情況,防患于未然,發生產品安全事故的,企業應建立和保存處置質量安全事故記錄。